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我要推荐给你,一本让人出神的书

2023-03-16书的偶遇 来源:百合文库
1.
本来以为年轻才会这样,精力和热情都过剩,彼此有点喜爱,就扑在一起亲密起来,把那一点点人生和体会拿出来大讲特讲。过后无以为继,也就冷淡下来,见面还有点尴尬;或者际遇把人分开,失去联系。人生哪有伏线千里这回事,明明是一把碎线头,揪不出因果。她不是没话找话的人,我过了没话找话的年纪,就待在彼此的通讯录里,像一段往事的封面。
我隔了很久才找到这种阅读的感受,无限的下沉,接近平淡的喘息声音,你知道,它的韵律和你的呼吸之间如此接近。
读一个人的文字,其实就是在读这个人。刘天昭,她的文字是那种喜欢的人会爱极了,不喜欢的人压根不想往下多看一行,而她,在文字里,慢慢说出自己的隐秘心事。
“天昭的文字画面感极强,她迷恋细节,她简直就是通过对细节的缓慢描画来转移人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听不到她轰鸣的才华。” 刘瑜写道。
清华大学毕业的她既做过调查记者,也做过古建筑保护。在做记者的时候,刘天昭觉得那段经历更多的是一种刻奇,一种“文艺青年的自我感动”。她知道一个人行为里,会有的一些沽名钓誉的成分,这种对记者的偏见,多年后李诞也在和许知远的对谈中表露出来。
2.
“三娜说,我现在打算认为那些看着很酷的人内心也都是一锅粥! 方容说,就是都挺苦的,哪有得意洋洋的坏人啊。” ——是一锅蚂蚁。
她有种惊人的感受力,对很多习以为常的东西怀着一种思索,尽管她能稳妥的驾驭政论文,但是对宏大的事情,她并没有写进文字。
她的目光里是对生之为人的挣扎和求解。她说,自己观看自己这件事是上瘾的,当你所有的能量都在目光里,你就什么都看不到了。愿意去谈论自己的生活经验,是一件艰难。
即使是刘天昭,也需要去生活中忍受更多东西。生活,谁也逃不过。就像在一个时代之下,阴影里也有必需的氧气,人依靠这些氧气,呼吸,活下去。那些令人不安的时刻,将被文学收纳。
她认为工作就是把自己“舍出去”,用一个集体的脑子去思考。生活很容易就变成,无意识的事情了。有一天算稿费,编辑问刘天昭一篇稿子是不是她写的,刘天昭看了好半天也看不出来,她回去查自己的电脑,才发现那真是自己写的。
3.
有本书,几乎在书店待过的人,都会在私下和我提起,是刘天昭《毫无必要的热情》。里面是刘天昭的文章、日记,和一些诗。书的封面是俯拍的森林,郁郁葱葱的绿色。
一首叫做《绿箩》的诗里面有句子点了题:“到处堆叠无用的旧物/碰一碰就要起灰/碰一碰就要碎掉/等这屋子住老了/等生活老了/我要记得此刻/念念挂一盆绿萝的心情/毫无必要的热情/生活过”。
她曾经这样说,她的生活,在看似体面的际遇里,她仍然一直围绕着一个疑问, “如何生活才算正当,我以为这是一切的前提,许多时候兴高采烈岔开了,可是没法忘记”。
年前,我在一个用金钱度量一切的地方上班,那时候我用尽力气去融入这个环境,屡屡感受到了冰凉。
当时我以为,去了另一个地方,一切都会好过起来。后来才知道,有些问题和困惑是要伴随一生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