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架空第二次世界大战(一.4)战争的准备

2023-03-16二战架空历史西班牙内战 来源:百合文库
身在莫斯科的德国外交官向苏联发出了外交照会,要求苏联停止向西班牙政府军提供高级武器。莫洛托夫当然不会同意这种既不符合国家利益,又不符合总书记要求的照会。他这样告诉德国大使:“我们认为你们的要求很不合适,虽然我国对贵国志愿军喂了鱼表示同情,不过如果你们不再提供给佛朗哥的军队以空军和装甲支援,我们就停止对政府军除步枪和非杀伤性装备外的一切援助。”他说完后,在递给德国大师的文件夹里塞了张纸条,“回去再打开。”回到大使馆后,德国大使兴奋地要求让希特勒亲自接电话:“元首,他们说如果我们在西班牙问题上停止支持弗朗哥,他们就答应!”电话另一端的赫斯对着电话大喊:“这不够!”希特勒也说:“再多争取一下。”“我没说完呢,元首。如果我们同意条件,他们将在但泽问题上给我们支持!”一秒的沉默后是赫斯的欢呼。希特勒激动地说:
“那就答应这个条件!”
德国方面此时还不知道,佛朗哥的海军已被苏军潜艇全部猎杀,而苏联空军的32架战斗机刚刚在马德里完成了交接。当然,相对于佛朗哥的死活,希特勒更关心但泽的命运。所以,在双方特派观察员的监督下,苏德双方相继宣布从西班牙撤军。“西班牙的命运应该由其人民自己决定。”双方做出共同声明。在德方的默许下,苏军留下了一个步兵师。“仅用来对抗意大利军队,不参与西班牙人的战斗。”墨索里尼猜出了苏德的秘密交易,也于第二个星期撤军。这样一来,佛朗哥失去了所有外界支援。因为在德意相继撤军后,其他国家见势不妙,也停止了对他的援助。在政府军占领了西北部所有地区后,战争的结果就只是时间问题了。法国封锁了与佛朗哥政权的边境后,佛朗哥迫于巨大的压力,开始同政府军谈判。军队中一些人拒绝和谈。他们有海外地产,内战爆发前他们就居住在国外。
一旦谈判成功,最可能的结果是佛朗哥逃往德国,而他们留下来被愤怒的人民绞死。这种忧虑逐渐演变为对佛朗哥个人的仇恨,并最终导致了11月28日的刺杀。这一天正好是内战爆发半周年。但那些自认为精明的军官们错了。叛军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于对佛朗哥的新人才站在叛军一边的。佛朗哥一死,信任和承诺都打了水漂,索性回到政府一边吧。况且政府军说过,在攻下萨拉戈萨前,对一切投降部队的前科既往不咎。这些“精明”的军官们还是逃到了国外,卷着大量的军饷。莫拉将军上台后也开始了和谈。最终,政府军光复全部国土,莫拉将军被处以流放。此后他专心于为殖民地经济建设奔走,再不参政。他死后,西班牙政府对他的评价是:一个被错误思想蒙蔽,后来醒悟的爱国者。为国家建设做出毕生贡献。追授国家建设者一级奖章。
这些天来,法国一直密切关注着东方的情况。他们当然也知道,西方的变化和远在莫斯科或柏林的一份秘密协议有关。巴黎方面天真地以为允许德国进驻莱茵兰就能平息德国人民的怒火。那么《凡尔赛和约》呢?1932年的战争赔款呢?显然,他们并没考虑过。而最令他们担心的不是德国的扩张,而是自己的人民。政府与人民间的不信任已经达到了自1920年以来的峰值。工人运动四处兴起,资本家们也都在给反对党造势。战后十七年,内阁改组了不下十次。更严重的是,一战胜利后法军上下已经被巨大的胜利洗了脑。长年没有长进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的装甲部队配置,效率低下的飞行员训练体系……这个号称世界陆军第一强的国家就像被白蚁盯上的大树。外表光鲜亮丽,其实一碰就倒。对此,法国政府不是没有察觉。1935年末,《陆军改革计划》被提上日程。1936年初,财政款项中增加了对航空设计所得补助款项。
但1936年中,形式开始发生变化。
6月,一次长达21天的大罢工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安全。巴黎警局依据上级命令,逮捕了几名发起者,但在新闻发布时,被采访的局长称:“这是一次法共蓄意谋划的罢工,旨在破坏国家团结……”次日,法共发文称这是一次无耻的污蔑,并要求政府公示相关证据。同日,巴黎和凡尔赛爆发大规模游行。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罢工浪潮席卷全国,在图卢兹,示威民众与军警发生冲突,导致多人死亡。法国政府下定决心,做出了他们十多年来想做而未做的事:取缔法共。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全国各处枪声不断。政府与民众的冲突几乎达到了内战的临界点。在这期间,多国向法国表示抗议。托洛茨基更是代表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质疑法国的动机。塔斯社向全世界广播署名文章《这才是真正的自由社会——论法国镇压人民运动》,并暗示苏联公民离开法国。1936年6月30日,苏联正式撤离侨民,并无偿为法共成员提供政治避难。
7月1日,英法政府相继谴责苏联干涉别国内政。苏联称法国为“人民权利的荒漠”。7月15日,苏联同法国断交。
长期未发表立场的美国终于有了动静。罗斯福在被问及对苏法外交危机的看法时这样说:“我们并不赞同苏联的做法,他们加剧了紧张的局势。但说到底,如果法国政府一开始就认真对待人民诉求,事情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或者,根本不会发生。”一向以强硬回复反对者的法国政府没有再发表任何声明。敌人已经够多了,他们无力承担与美国的外交战。达拉第在给张伯伦的信中写道:“……这太可怕了,除了你,全世界都在或激烈或温和地反对我,连希特勒和罗斯福也站在斯大林一边。我甚至都在怀疑当初我们为什么要在美国独立时帮助他们……”张伯伦也难以对他做出实质性的帮助,只好表示英联邦将坚定地站在法国一边。但骚乱的余波远不止于此。法德边境由于士兵拒绝执勤而“开放”了两个多月。在此期间,德国向法国渗透了大量间谍,这些人活跃于法国各地以及殖民地,有些甚至远达印度**。
这些“第五纵队”对法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但那是后面的事了。9月2日,法国宣布停止一切搜查活动,但并未恢复法共的合法地位。9月5日,苏联与法国在日内瓦进行复交磋商,在其他人为世界的命运担忧时,希特勒却从这次危机中读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一贯反苏的美国政府并未站在法国一边,证明他们还没完全走出大萧条的阴影。他必须尽快行动,赶在罗斯福有能力行动前。
接下来的两个月即将改变世界的平衡。法国的冲突导致国家科学院近半年的时间没有成果,英国制成飓风式战斗机,德国Ju-87式轰炸机试飞。与此同时,兰州机场接收了一个中队16架歼-1,标志着中国航空业的起步。苏联图-2式战略轰炸机下线,对北欧及日本构成严重威胁。苏联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下水了太平洋舰队的第一艘伏尔加级战列舰,极大地刺激了日本海军,后者针锋相对地宣布筹建信浓号超级战列舰。德国陆军IV号坦克投产,苏联开发完成A-32坦克,这是苏联首款中型坦克。日本空军列装九七式鱼雷轰炸机。美军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投产。德国修建齐格菲防线,防止法军突袭。日本在黑龙江至乌苏里江一线筑垒,但在抗联的帮助下,苏联工兵越过边境炸毁了大半堡垒。英国开始鼓动各自治领和殖民地政府扩充部队,以应对德国、苏联和日本的日益强大。
1936年11月28日,德国索取苏台德地区。12月7日,苏联提出与芬兰进行领土交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