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唐传奇系列:落魄书生与猿猴结为夫妻,还生了两个儿子!

2023-03-17唐传奇民间传说老年间那些事 来源:百合文库
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发生在大唐广德年间。说广德年间有一秀才,姓孙名恪,几次科举考试都不中,心中异常烦闷,日子一久,觉得我这样老是在家,书也读不进去,倒不如出去走走。 这天,孙恪来到洛阳一个叫魏王池的边上,风景秀丽,人来人往的挺好,往前走,就看见有一大宅院,青瓦红墙的很气派。这一看有钱人家,于是拦住一过路的就问,“这谁家宅子啊,弄得跟皇宫似的?”过路人上下打量孙恪,说,“后生,外地来的吧?这袁家大院,我们这有名的富商。” 听路过这大爷说完,孙恪竟鬼使神差的过去敲袁家这大门。没人应,用手一推,没锁,门开了。孙恪顺势迈腿进到宅子里面,“有人吗?”还是没人应,眼瞅着这么大宅子里面空落落的,孙恪不免觉得后脊梁骨发凉,再说万一被人误会当成私闯民宅可不好,于是转头就要走。 刚一转头,打门外进来一姑娘,一时间孙恪慌了神,慌忙躲到院子的假山后面。
再定睛一看,这姑娘长得如花似玉,仪容照物,是艳丽惊人,身上带的珠宝就像是刚被洗过的月亮,孙恪看的眼睛都直了,戏里面唱的嫦娥,貂蝉也不过如此了吧。只见姑娘掐了一株院中的忘忧草,久立沉思,于是吟诗道:“彼见是忘忧,此看同腐草。青山与白云,方展我怀抱。”诵读完毕,神色悲伤。
“好诗!”孙恪好歹是文化人,一听这诗不自觉赞叹道。
“啊!谁?”这一出声可不打紧,姑娘被吓的花容失色。孙恪急忙在假山后面出来,赔礼到,“小生误入此地,不幸有所冒犯,深感羞愧,希望小娘子恕罪。”
说完姑娘好像也没生气,只说“原来如此,如果公子不嫌弃的话请到屋内喝杯茶,我化化妆就出来。”
等候期间,孙恪问上茶的婢女,“方才那位姑娘是府上何人呐?”
婢女说道,“方才小姐是我们已故袁老爷的女儿,我们袁老爷死的早,小姐也还没有婚嫁,只与我们三五人生活在府上。”
听完婢女说的,孙恪打心底里嘀咕,“难道这是天意?”
这时袁家小姐已经化完妆走出来,这一打扮可不得了,比刚才在院子里更加艳丽动人,孙恪瞅的眼睛都直了。袁家小姐吩咐婢女端上茶果并对孙恪讲到,“今晚你没地方住可以先留宿在这里,有什么需要尽管说就是了。”
这孙恪没老婆,想着那个婢女说袁家小姐还没成亲,第二天回到家就找了个媒婆上门提亲,这袁家小姐倒也欣然答应了,于是就这样,两个人结了婚,孙恪也搬进了袁府。
老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孙恪从一个穷书生突然变成吃喝不愁家财万贯的阔公子,出入车马耀眼,服饰把玩之物全都奢华无比,从此变得不求上进,每天只会纵酒狂歌。
如此三年,孙恪忽然见到他一个远房大表哥,叫张闲云,是个不愿意做官的处士,也就是隐士。孙恪就拉着表兄的手,说道,“既然你我兄弟二人今天在此相遇,又是久别重逢,今晚就别走啦,到我家住下吧,咱们今晚畅饮一番。”这张闲云也没推辞,就答应了下来。
晚上喝酒时,张闲云见屋里没有其他人,边小声对孙恪讲,“贤弟,有些话你听我说了不要生气也不要慌张,我啊,以前在道观曾经和一个道士学过一些法术,我看你现在的言行举止,颇有些妖气,不像是正常人,不知你近来有没有遇见什么?如果你信得过我,就讲给我听。”
孙恪一听觉得好笑,“我有妖气?别开玩笑了表哥,我看你是喝多了!”
张闲云又说,“自古以来,人为阳,妖为阴,活人与妖在一起久了,必然阴阳失调,而阴阳失调必然会变现在脸上,我看你现在的精神面貌,就像是被阴气入体,邪气已经干扰了你的肝脏,必是被妖怪所消损,用不了多久,你就要耗损真气,化为尘土了!”
孙恪被张闲云这么一说,这酒算是醒了一半,思来想去就把当年娶妻的经过说了一遍。
张闲云听后说到,“天下哪有这种好事,这袁氏定是妖怪所变。”
孙恪这时面露难色,说:“我上半辈子穷困潦倒,从未过过一天好日子,和她结婚以后,就像是获得了新生。如果我做了什么对不起她的事,不就是忘恩负义了吗?”
张闲云听到这话,勃然大怒,“孙恪啊孙恪,你真是个孬种,大丈夫顶天立地,对待人我们都不能卑躬屈膝,今天你却心甘情愿去服侍一个妖怪?再说了,你跟她在一起对你的身体只有坏处没有好处,道义与身体哪个重要?你深受其害却还念及她的恩情,三岁小孩都没这么脑残,何况你还是一成年人!”
接着又说到,“我这里有一把宝剑,锋利无比,凡是妖魔鬼怪看了都要现回原形,我用它对付了很多妖怪,你先拿去,到时候你把宝剑放在房间,就能看到她的原形了,如果没有应验,你就放心的和她过日子吧。”
第二天送走了张闲云,孙恪就把宝剑藏在卧室,谁知袁氏娘子道行太深,不仅没有显出原形,还找出了宝剑,劈头盖脸就把孙恪一顿骂,“你这个负心汉,你穷困潦倒时是我救济了你,让你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你却不顾恩义想要害我,你这种人就是死了连狗都不闻一下,亏你还是个读书人,你这么做怎么还好意思活在这世上!”
袁氏吧啦吧啦半天,孙恪吓得赶紧跪到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到,“娘子,你消消气,我知错了,这本不是我的本意,都是张闲云唆使我这么干的,你对我的恩情我都记得,怎能干这种忘恩负义的事呢!下次绝对不敢了。”
袁氏一听,呦呵,你还敢有下次,顺手拿起宝剑“噹!噹!噹!”用手活生生把宝剑劈成好几段,孙恪被吓的直咽吐沫,还以为自己老婆要拿剑戳自己呢。
接着袁氏俯身拉起孙恪,笑着说,“张闲云这小子,不用道义去教育他弟弟就罢了,还唆使别人干坏事,下次来我非羞辱他不可。还有,相公,你自己也不打心里想想,我和你结婚这么多年,一直相敬如宾,如果想害你,你也活不到今天,你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呢?”
孙恪心里一合计,觉得有道理啊,我老婆要是真想要我命,那还用等到今天么?都怪张闲云这小子,害得我错怪了夫人,于是再次给自个儿老婆赔了不是。
过了几天孙恪又在街上碰见张闲云,俩人找一茶馆一坐,张闲云问,“事情怎么样?”
孙恪说,“嗨,别提了,表哥你差点害苦我,我老婆那可是个知书达礼的人,她对我啊并没有异心,真像你说的那样,我哪能活的过今天?”
吧啦吧啦俩人又说一大通,张闲云感叹道,“看来这是天命,她既然并没有害你之心,那你自己也就好自为之,是去是留都是你的造化。哎,对了,我的宝剑呢?”
“劈了。”孙恪又把自个儿老婆怎么劈的宝剑给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一遍。
“啊?葫芦娃啊这是。”吓得张闲云再也没敢去孙恪家串过门。
就这样又过了十多年,孙恪和袁氏娘子已经生了两个孩子,都与常人无异,直到某天孙恪经人举荐,要去南康张万顷那里做经略判官,于是举家搬迁。一路上凡是走到青松高山之处,袁氏娘子就会凝视良久,像是有重重地心事。
到了端州,袁氏娘子说,“路程已经走了有一大半了,前面江边有个峡山寺,多年以前我家有一个门徒僧人名叫惠幽,现在就在这间寺中,道行极高,已经几十年没见面了,不如我们去寺里留宿一宿,尝尝那里的斋饭,也好会见一下故人。”
于是一行人来到寺庙,袁氏娘子显得非常高兴,在房间换上新衣服,梳理好妆容,就带着俩儿子满寺院转悠,看起来轻车熟路的,像是来过一样,孙恪很诧异。突然想到妻子交代给他的一件事,妻子出屋前曾给自己一块碧玉环,嘱托他一会交给惠幽僧人。
僧人接过玉环,孙恪说,“这是院中旧物,我家娘子特地嘱托我要交给你。”
僧人一时间没能搞明白是怎么回事,觉得自己可能是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了。一直到吃完饭,就听见院子周围的松树上“沙沙”直响,像是有东西在树间奔跑。紧接着“嗖!嗖!嗖!”打树上跳下来几十只猿猴,这几十只猿猴下来以后,也不吵也不闹,全都在院子里分食剩下的斋菜,吃完后竟都吱吱呀呀的哭了起来,这群猿猴哭了一会就起身攀到树上荡回山里去了。
此时,袁氏娘子早也跟着泣不成声,起身拿起毛笔就在寺院的墙上写到,“刚被恩情役此心,无端变化几湮沉。不如逐伴归山去,长啸一声烟雾深!”
写罢抛笔在地,抚摸着两个儿子泣不成声,抬头望着孙恪深情的说到,“夫君,保重保重!我该和你们永别了!”
说完起身撕开衣服,化身变成一只浑身长着白毛的老猿跳上树,追随远处的长鸣声而去。
见此情景,孙恪惊魂未定,良久,才搂着两个儿子痛哭。之后惠幽僧人终于回忆起多年以前的往事,对孙恪讲到,“这白猿是我还是小沙弥时所养的,因为其聪慧过人,开元年间被天子的使者高力士带去了皇宫,安史之乱后听闻就不知了去向,那个碧玉环是当年一个胡人所给,一直挂在她脖子上。没想到今天她又回到这里,善哉,善哉。”
孙恪听后不免更加伤感,带着两个儿子回到洛阳,回到他们最开始相遇的地方,不再上任!
Ps:本篇传奇故事并没有特别深厚的意义,只是简简单单作为一个故事存在,不像其他鬼怪故事在现实中有各种各样的影射,但照样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古人那怪异多变的想象力。
唐代和印度交通频繁,两国文化互相交流接触,印度是佛教的发祥地,流行在唐代民间的变文、俗讲、佛曲中间,有很多印度文化的痕迹,唐人传奇的题材,也有一部分受到印度故事的影响。由于佛经中有猴王的故事,流行民间的史诗中也有神通广大的猴子。这猴子的故事传到中国来,于是唐人传奇中就有了《白猿传》和《孙恪》,宋、元话本、戏文中就有了《陈巡检梅岭失妻记》,明人传奇小说《剪灯新话》中有了《申阳洞记》、演义小说《西游记》中有了大名鼎鼎的孙悟空。
本篇直接影响到元剧作家郑廷玉,他有《孙恪遇猿》杂剧,《孙恪遇猿》杂剧现在虽已失传,但从剧名上看来,显然是采取本篇故事为题材的。
感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老年间那些事儿”,阅读更多的精彩故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