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雪庵说文(三)——古人是在怎么看待宇宙的

【雪庵说文】——大家都能听得懂、学得会的古文字课
第三课
仰观天文
《千字文》开篇写道: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它的大意是:天空湛蓝深邃,大地褐黄广大。宇宙混沌蒙昧,太阳升落运行,月亮盈亏满缺。星辰张罗布列,浑然有序。
在中国的神话中,有“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天地未产生之前,一片混沌蒙昧,就像一个鸡蛋。一位叫盘古的天神生活在其中。一万八千年后,盘古破蛋而出,蛋清轻盈,上浮成为了天;蛋黄重浊,下沉形成了地。蛋壳碎片成为天上的星辰。盘古担心天地合再次合拢在一起,于是双手托天,双腿撑地。盘古生于其中,一天长高一丈,天地一天分离一丈。这样又经历了一万八千年后,盘古终于撑不下去,累死例下了。他的双眼,一个化成了太阳,一个化成了月亮。他的身躯化成了大山,他的血管化成了河流,他的毛发化成了草本,他的呼吸化成了风雷……
天地是人类万物生活的离不开的空间,特别古代中国是农业社会,所以中国的先人特别注重对天地运行规律的观察,从认识天地,到认识自己。
孔子在《系辞下传》中说:“古者庖羲氏(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有些文字学家认为,原始的八卦也是汉字的起源之一。这个记载说明,伏羲是通过观察天地万物,以及鸟兽和人的自身而发明八卦的。文字始祖仓颉也有相似的传说。
从文字学的角度看,这个传说还真有一定的道理。象形文字基本上就是从这些自然界的物象、人身体和社会事物的形象抽象简化而来。
圣人造字,基本遵从着六种方法,也就是所谓的“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说文解字·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这个“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象形”。
所谓“象形”
,即“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简言之,是简单描描事物的外形,使人通过形象就可以猜知表示什么事物
。这种造字方法,是汉字的造字基础。但只能表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事物,一般为名词,结构上是独体字。如:
一、 象形字 天文部
表示太阳,就画一个太阳。中间一点呢,代表实心。这是不是很像一个太阳呢!这就是所谓的象形了。这个“日”字,甲骨文和金文都是一样的。到隶书时,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这是“化圆为方”,是篆书向隶书演变的重要手段哟!
这个明明是“品”字,怎么会是星星呢?原来古人造字的时候,一开始想表达的意思,叫做“本义”。但渐渐这个字又引申出其它的意思来,就叫做“引申义”。有些时候呀,某个字它的引申义被人经常用,但本义很少用到,本义就会渐渐被人们所忘记了。这个品字就是这种情况。它一开始是表示天上一点一点的星星,后来渐渐引申出“众多”的意思了。所以物件很多很丰富,就叫“品物咸盛”,后来更引申出“种类”的意思了。现在我们平常常用的就是“种类”这个意思,表示星星的本义渐渐被人遗忘了。
气字,像水蒸气袅袅上升的形象。小篆中蒸汽的形象非常生动。但甲骨文中刻画曲线是较困难的,就用了三条直线表示水蒸汽。后来小篆中的写法。代表米饭散发出来的香气。
这里请大家注意了,“雲”和“云”在古代是两个不同的字:“雲”代表天上的云朵,而“云”表示说话。后来简化汉字时,把这两个不同的字又合并在一起了。在处理繁简字转换时,一定要注意这种原为两字,后合为一字的现象。如“范”(姓氏)和“範”(规范);“后”(皇后)和“後”(前后)等等。
天上的彗星,俗语中叫做“扫把星”,它在天空中就是因为它在天空中划过时,还拖着长长的尾巴,形状极似扫帚。扫帚,古代叫“彗”,所以叫彗星。这个字一开始只是竹扫的形象,后来又加了“又”,这个部件念“you”,现在演变为“又”字,表示右手的形象。甲骨文中这个“又”都是表示用手拿着的意思。请大家在学习古文字的过程中,熟记这些常用部件的表源、意义和读音,这样我们很容易就能串起古今文字之间的联系,并熟记文字的意义了!
《易经》被称为五经之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关于《易经》的“易”字的解释,却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变易”,有的说是“简易”,有的说兼而有之。但直到甲骨文被发现后,人们才翻然惊觉,原来“易”字原意就是“月光下的阴影”,就暗含着“阴阳变化”的意思!这样更能体现出《易经》的内容和精髓!
【故事拓展】
在刘敬叔的《异苑》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一对夫妻在大荒年里,靠食野菜抵饥,最终还是活活饿死,夫妻两人的魂魄便化成了彩虹。彩虹像一条七彩的龙,两端都有一个龙头。彩虹是有分雌雄的,雌的叫“霓”,雄的叫“虹”。
在晋朝的义熙年间,有一个叫薛愿的人,他在家中饮宴。忽然天上降下一道长虹,虹头直接伸入薛愿的食釜和饭菜中,旁若无人地在吃大嚼起来,吓得宾客四处逃散。薛愿回过神后,心生一计,他把烈酒倒入釜中。长虹咕咕咕地就把酒喝干了。没想到,神奇的现象发生了,这个长着龙头的长虹一边开始迅速干涸,一边从嘴里吐出金子,堆满了饭釜。从此以后,这个地方无灾无荒,年年丰收大吉。
《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先生,在广陵卧病在床,床头放着粥水。忽然之间,一道白虹飞入卧室,就开始吃他的粥。刘义庆不想他的粥被吃了,猛然在手边拾起器皿就摔在台阶上,应声而碎。那条白虹被吓得忽然间就不见了,只见屋外顿时风雨大作,电光霹雳,久久乃止。看来彩虹为荒年饿死鬼所化,所以比较嘴馋。但当你把它供饱后,它对你的回报和保佑是很不错的哟!但得不到满足时,它就会“发烂渣”的!(这是粤语的说法,意思是“发飙”)
别忘了关注
和点赞
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