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鲫鱼读书一周好书推荐】第三十二期 钝感力

hi 欢迎来到一期咕了好多天的好书推荐
本期看点
钝感力 渡边淳一
――――――――――――――――――――
钝感力
渡边淳一经典励志大作。 
对眼前的事情钝感一点,不要什么都往心里去。 
钝感就是一种才能,一种能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 
因为渡边淳一,世界上多了一个叫“钝感力”的词。“钝感力”可解释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伤痛。 
该书因被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用来建言安倍内阁,引发日本民众的热烈追捧,成为销量突破百万册的超级畅销书。 
内容简介
所谓的“钝感力”,是一种大智若愚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智慧。相对于激进、敏感、强硬等而言,拥有顿感的人更容易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立足。 
文中,作者从健康、恋爱、婚姻、职场、人际关系等方面阐述了钝感力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可以说是对人生的一种独特的解读,对现代人们有全新的指导和启示作用。 
目录
中文版序 
第一章 我们丧失了某种才能 / 001 
第二章 在斥责声中成长的名医 / 009 
第三章 血液因此畅流 / 016 
第四章 迟钝的五官 / 025 
第五章 睡眠良好的能人 / 034 
第六章 得寸进尺的才能 / 042 
第七章 肠胃钝感的男人 / 050 
第八章 被爱神之箭射中 / 057 
第九章 为了维系婚姻生活 / 065 
第十章 为了战胜癌症 / 072 
第十一章 女性的强大之一 / 080 
第十二章 女性的强大之二 / 089 
第十三章 感谢嫉妒与讽刺 / 096 
第十四章 恋爱的能力 / 104 
第十五章 为了更好地生存 / 112 
第十六章 适应环境的能力 / 120 
选段
第一章 我们丧失了某种才能 
在各行各业中取得成功的人们,当然拥有才能,但在他们的才能背后,一定隐藏着有益的钝感力。 
钝感就是一种才能,一种能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 
一般来说,提起“迟钝”这个词,人们头脑中联想到的都不是好事。 
实际上,“那个人好迟钝”和“那个人很敏锐”这两种评价,可谓是天差地别,如果听到别人议论自己反应迟钝,一定会气得火冒三丈。同时,人们口中有关钝感一类的词,也都带有明显的贬义和否定的成分。 
然而,如果把迟钝这个词的理解范围稍稍扩大一些,扩展到对人体的各个部位进行考虑,那么反应迟钝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譬如,眼下大家都在外面乘凉,露在外面的胳膊被蚊子叮了。 
此时小A慌忙进行拍打,赶走了蚊子。由于被叮的地方非常痒,于是他开始抓挠,那里很快就变得红肿起来,但是他还不停手,所以接着皮肤就会变得溃烂,转成湿疹。 
与之相反,小B只是轻轻地拍打一下,把蚊子赶走也就算了,被叮的地方好像并不怎么痒,他一脸毫不在乎的表情。 
如此情况下,很明显敏感的是小A,钝感的是小B。不用说,从被蚊子叮咬皮肤瘙痒的程度上,就能得知小B的皮肤相对健康一些。而小A皮肤的过于敏感、脆弱、容易受伤,也是一目了然。由此看来,敏感和迟钝相比,有时反应迟钝的皮肤为佳,我们自然就明白了钝感的优越之处。 
即使挨骂,也不气馁 
下面,我们再从人的心灵,或者称之为精神的这一方面,讨论一下关于愚钝的种种意义。 
首先,以一个暂且称为小K的男人为例,他在一家公司工作。作为一个白领,小K在公司既谈不上优秀,也不算差,属于表现平平的职员,有一次由于一时疏忽,他在工作上出了个差错。 
更加倒霉的是,恰好碰上上司心情不爽,所以小K在众人面前被上司狠狠地责骂了一顿。 
当时周围在场的同事,都对上司的怒骂感到非常震惊,他们十分同情小K:“唉,刚才那顿臭骂,是否有些太过分了。”甚至有人担心说,“这样一来,小K肯定情绪低落,明天他会不会不来上班?” 
可是和同事们预料的正好相反,第二天早上,小K和往常一样,按时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并且满面笑容地向众人道声:“早上好”!似乎昨天挨骂的事他已经忘得一干二净。 
此情此景,使同事们都觉得白白替他担心了一场。 
面对这样一个小K,你会怎么看呢? 
往好处讲,被上司如此劈头盖脸臭骂一顿,小K却毫发无损,依然精神抖擞,他可以算得上结实的佼佼者吧。可话又说回来了,上司那么严厉的斥责,对小K都丝毫不起作用,他也真称得上是个“迟钝的家伙”。 
与小K相比,另一个小N,同样被上司怒骂了一顿,他却不能像小K那样迅速转换心情,回到家之后,仍旧没完没了地沉浸在个人的烦恼和思虑之中。 
“我真没用,真是个无可救药的家伙。”他责备自己,然后开始钻牛角尖,“到了这种地步,我怎么可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再出现在公司。”第二天,小N也许就不去上班了。接下来,他一直摆脱不了这件事的阴影,一而再、再而三地休息,这样拖延下去的结果,恐怕*后就会辞职。 
把钝感的小K和敏感的小N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占*优势、值得信赖的还是钝感的一方。 
今后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若是小K的话,他都可以十分顽强地闯过难关,说不定将来还会成为公司的骨干。可是敏感的小N,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会接连不断地遇到挫折,他的朋友们也将渐渐地和他疏远起来。 
作者简介
渡边淳一(1933-2014) 
日本著名文学大师、国民作家。1933年出生于北海道。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一度曾任骨科医生,后弃医从文,从事专业文学创作。以小说《光和影》获直木文学奖,以《遥远的落日》获吉川英治文学奖。2003年获日本政府“紫绶褒章奖”。2014年4月30日,渡边淳一因癌症逝世,享年80岁。 
一生共发表130多部作品,代表作为《失乐园》。其中描写的不伦性爱,引发巨大反响,并相继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和电影,在日本掀起了“失乐园”热。其他代表作包括将现代情爱观融入日本古典美的《化妆》,“爱与性”的主题的《红城堡》,临终遗作、*后一部自传体小说《我永远的家》等。 
作为网友评选出的排名*的日本对华友好人士,渡边淳一对日本政府不肯反省侵略战争予以严厉批判,显示了一位伟大文学家对历史应有的自觉与责任感。 前言
中文版序 
我们的社会是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维系的。不管你的头脑多么聪明,学习多么优秀,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的话,就无法享受愉快而有意义的人生。 
在人际关系方面,*为重要的就是钝感力。当受到领导批评,或者朋友之间意见不合,还有恋人或夫妻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不要因为一些琐碎小事郁郁寡欢,而应该以积极开朗、从容淡定的态度对待生活。 
钝感力不仅限于精神方面,在身体方面也同样如此,要想不因些许感冒或伤痛等就败下阵来,就必须拥有这种能力。 
一个人谨小慎微,凡事看得过重的自寻烦恼的时代,应该宣告终结了。 
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渡边淳一 
成长故事
出生环境
渡边淳一,1933年10月24日出生于日本北海道上砂川町,上有一姐,下有一弟。父亲渡边淳一铁次郎来自煤矿区,是一名苦读有成的高中数学老师,母亲则是当地一个大商家的小女儿,由于她没有兄弟,两个姐姐又跟人私奔了,便决定招赘。换句话说,渡边淳一跟的是母姓。他曾回忆道:“我的父母都出生于明治四十年(1907),母亲活泼而善于社交,相较之下,父亲是一个自制而沉稳的人。 我不知道远在古老的战前,父亲以何等曲折的心理去扮演入赘女婿的角色。不过,我记得祖母(也就是我母亲的母亲)把乡下土地的绝渡边淳一与父母大部分,跳过父亲那一代,直接登记在我的名下。祖母死后,我们成了地主,父亲每个月都要去乡下收地租。在我读大四那年,有一次我去乡下一家‘勤劳者医疗协病院(相当于劳工医院)’工读,在医院门口遇到了去收钱的父亲。我只困惑了一下,立刻换上事不关己的表情要走开。
这时,父亲只是深深注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
相对于沉默、柔弱的父亲,渡边淳一则把母亲描述成一个强悍、喋喋不休,永远把他当成小孩的女人。“有一次她来医院,见到我穿白袍,非常吃惊,那表情像在说,居然有人找你看病?之后,有一段时期,我把母亲的抱怨,当成广播,原以为这样就可以右耳听,左耳出去,自己也不会生气,可是用这办法仍不能支持很久。现在我总是耐心地听她发牢骚。这似乎是在外居住的我,唯一能为她做的。光听没有反应是不行的,有时我一边看报纸,一边点头。在这时候,我会想起,当年的父亲,和现在的我有着一样的心情吗?”
求学生涯
渡边淳一还在札幌一中读初一的时候,一位国语老师中山周三教他阅读日本古典文学作品,渡边淳一如“万叶集”等,还指导他习作短歌,这就是这位成名作家最早的文学经验。据他本人表示,“短歌”在多年以后,对他的文笔仍有影响。 在初中和高中六
渡边淳一
年里,渡边淳一读了不少日本小说,从川端康成、太宰治、三岛由纪夫,直到所谓的“战后第三波新人”的作品,都在他涉猎之列。其中他最爱川端康成的美感及理直气壮,对芥川龙之介则感到无聊透顶。不过,他向来自认是一个平凡的读者,当他成为北海道大学理学院的新生时,十分羡慕文学院的“文学青年”,他觉得自己无缘坐在研究室中全力读文学,只能啃一些枯燥的理化教材。在大一、大二两年中,渡边淳一读了海明威、哈地歌耶(享年仅二十一岁的法国早熟作家)、卡缪等人的作品,其中卡缪的简洁的文笔,令他大为倾倒,《异乡人》是他唯一连读三次的小说。在北海道大学读完两年所谓的“教养课程”后,渡边淳一进入札幌医科大学。这段时间,他接触到法国作家萨德(1740~1814)的作品,耳目一新。萨德、卡缪、川端康成三人是渡边淳一最欣赏的作家。
弃医从文
渡边淳一于1958年从札幌医科大学毕业,1964年任教于母校整形外科部,同时在一家矿工医院中执手术刀行医。1963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66年就任整形外科学讲师。10年从医经历让他熟悉了爱的力量:“面对一个将死的病人,最好让他的爱人在身边,紧握他的双手,只有爱可以战渡边淳一胜对死亡的恐惊。”渡边淳一从1956年便加入了同仁杂志“库力玛”,时常发表作品。1965年描述脑部手术的第一人称心理分析小说《死化妆》获新潮同仁杂志奖,评选委员是同乡老前辈伊藤整。1970年,发表《光与影》,文章描述两个军人,因主治医生临时采取对两人不同的治疗方案而发展出两段完全不同的命运,为他赢得直木奖。同年,渡边淳一所在大学的附属医院正在进行日本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当时渡边淳一怀疑被摘除心脏的那位患者并没有真正的脑死亡,因此就对当时所在的医院进行了批评。
后果可想而知,只有35岁的渡边淳一无法继续在医院工作下去了。渡边淳一说:“我至今给数不清的人亲自动刀,看见血,找神经,触及骨,而且看见死。对于人体,起初的三年只是恐怖和惊异,接着的三年有梦想,再三年就只有那种顺从绝望。而到了现在,终于开始觉得自然科学实际上是和浪漫毗邻而居的。”自此,他索性辞职来到东京,开始了专业小说创作的生涯。
初到东京,每周三天在一家医院做医生,《无影灯》就是依据这段经历创作的。这个长篇是他头一次在周刊杂志上连载作品,1971年连载了一年,反响甚大,汇成单行本,和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没》、有吉左和子的《恍惚的人》并世畅销,二十五年间三度改编为电视连续剧。1969年,他又推出描述日本第一位女医生——狄野吟子的传记小说《花葬》,写作前的考据工夫,详载于他另一篇杂文中。1980年,为渡边淳一赢得吉川英治文学奖的《遥远的落日》,这是一部谈世界级细菌学家野口英世的作品,这部作品以考据的翔实和写作的功力为世人称道。 1968年的《双心》,1969年的小说《心脏移植》及《玻璃结晶》等作品中,渡边淳一透过医师独到的眼光,剖析人性,形成了渡边淳一的特有风格。 1995年9月1日开始,在《日本经济新闻》发表长篇连载小说《失乐园》,描写不伦中的纯爱,引起巨大反响,并相继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和电影,在日本掀起了“失乐园”热。
小说在日本已发行260万册,小说的书名还获得了日本1997年流行语大奖。
笔耕不辍
渡边淳一现已发表130多部作品,其中有50余部长篇小说及多部随笔散文和传记作品,并且迄今仍然笔耕不辍,表现了非凡的天赋和丰厚的创作实力,在日本拥有广泛而持久的读者。日本媒渡边淳一体称他是“‘中间文学’第一人”、“现代男人的代言人”、“日本现代情爱文学大家”等等,所有的关注或评价,赞誉或争议,其实皆归因于他创作的一系列表现中年人情感纠葛的长篇小说。所谓“中间文学”,是日本文学中的独特品种,指介于晦涩的纯文学和浅直的俗文学之间的文学形态。渡边淳一选择中年情感危机作为小说所竭力表现和探讨的空间,题材天生就有畅销的一面,加之渡边淳一的文笔极其细腻华丽,情节安排丝丝入扣,心理医生的背景使他在书中时常插进引人思索的甚至带有心理分析的治疗意义的议论,他的作品走向畅销也就在情理中了。他骄傲道:“情爱小说最具普遍意义,它不会随时代变迁而风化。
美苏冷战时期那些描写间谍的小说随着战争结束而失去意义,现在少有人读。但是,男女之爱是跨越国界和时间的永恒话题。”
年过古稀,渡边淳一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每天清晨,满上一杯啤酒,他便捏着惯用的4B铅笔在自制的400字稿纸上竖行码字。 生活中的渡边,爱打高尔夫球,常穿着考究的和服参加料理店“和服之会”,还曾荣获日本最佳和服着装奖与最佳眼镜搭配奖。“不管活到什么岁数,总有太多思索、烦恼与迷惘。一个人如果失去这些,安于现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春的完结。”
因病去世
渡边淳一隐患前列腺癌,在东京家中持续疗养无效后,于东京当地时间4月30日晚11点42分,在东京的自家住宅内去世,享年80岁。
媒体评论
★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利根川进说,“大家看的一清二楚的东西,我只能模模糊糊地看到,有点迟钝。”不明白,就研究到明明白白,于是获得了世界性的发现。迟钝,是不受世人常识束缚的自由。读卖新闻
★渡边淳一的人生指南之书,就是《钝感力》。中国新闻
★《钝感力》认为人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应该迟钝一点,让自己的心变得粗糙一点儿,能够承受各种锻炼和痛苦,这样才能让自己多一些积累。我觉得这个道理很正确。你可以选择在年轻的时候过得肆意妄为,但如果没有趁着年轻打下一片基础,凭什么在中国这样一个环境越来越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CPI越来越高的地方生活下去?360董事长周鸿
★对眼前的事情钝感一点!钝感力很重要,不要什么都往心里去。小泉纯一郎
本期读书bgm推荐
激白 REOL
我们下期再见
我是鲫鱼
多读几本好书
少逛一会B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