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成人睡前故事(祭灶)

2023-03-19传统节日 来源:百合文库
河南有个传统习俗,每年腊月二十四都要祭灶,就是祭拜老灶爷
老灶爷有很多不同的称呼,比如什么灶王爷,灶君,灶神,用现在的白话来说,也可以理解为食神
小时候娱乐方式有限,每个周末都会搬好小板凳等着豫剧团来村里演出。那会最常唱的就是豫剧《花木兰》和坠子《老灶爷诉苦》,在乡村长大的孩子大多都能来上几段,不过最喜欢的还是皮影戏
关于老灶爷的故事,有很多个版本,包括《老灶爷诉苦》在内,大致都是讲了一个李姓的悲剧男人,因为吃不上饭,一头撞死在灶台上,然后被封为司命神,腊月二十四下凡来体察民情。在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在灶台上摆好蜡烛纸马,穷苦时便加些清水甜食,富裕时就准备猪头烧鸡,让老灶爷回去时能多美言几句,这样下一年才会风调雨顺
那会儿的年已经变味了,大人们成群结队去喝酒,留下小孩子等着凌晨放开门炮,拜访回礼,年初一就忙成了孙子(不过有压岁钱收还是极好的嘿嘿)。不过祭灶那天就不同了,从早上开始,伙伴们便聚在一起打探消息,今年谁家灶台上摆了糖糕,谁家从江苏带了蜜三刀,等知道了自己想要的,下午祭灶结束后不免要去上个门,就可以装满一口袋回家了。等到晚上,一家子也会共同着手准备晚饭,这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大家不喝酒,不说家长里短,也不会过问孩子的成绩,就只围一圈吃饭聊天,其乐融融,算是提前吃了年夜饭
在我们这个全民信道的小城市,只要跟神仙沾上边的节日,都是要很讲究的,提前一天做准备,怕耽误了大人的行程,而且要遇神拜三拜,小孩子就直接磕头,一母二圣三清就算了,还能有个雕塑摆门厅,贴个门神都要对着自己家门叩几下,不知道的还以为孩子没考好被扔门外了呢
祭拜也是二十三晚上摆盘,那时候是奶奶负责这个,晚饭过后,我就端着大盘小盘的跟在她身后,按照她吩咐来怎么摆,贴神像,得折腾半宿,她常说老灶爷是好神仙,看这民间苦,都是把东西留下给你们这群小孩子长个的。所以我们就一直觉得,这老爷子不仅慈眉善目的(虽然神像画的很抽象派),还坚决不拿革命群众一针一线,比门神那俩用来吓人的强多了
然后奶奶就会讲灶爷的传说,说他以前是个暴脾气,娶了个不会做饭的媳妇给气死了吧啦吧啦的,最后还不忘问我,以后想娶个啥样的,我就说,肯定要娶个会做饭的,以后我和她照顾您老人家,然后继续脸不红心不跳的盯着灶台上的甜食,奶奶每次都会笑的很开心
上学后,就离开了那个小镇,也开始知道外面有这么多节日,什么光棍节啊亲吻节啊,一年到头普通的日子估计还不到三十个,人们挑选着自己有空闲的节日去庆祝,那些传统的,也慢慢失去了味道。聚会只是更多人一起玩手机,结婚变成了赚份子钱的做戏,一些亲人也不再过问你生活怎么样,随便找个人恋爱只是想显的不寂寞
昨天夜里,奶奶给我打了个电话,嘱咐我自个儿在外也要过好年啊,别冻着啊,早点把媳妇儿娶回家啊之类的,我有一句没一句的回着,最后她跟我说“祭灶的时候别忘了摆点糖糕,你小时候最喜欢吃这个了,吃完了老灶爷让你上清华”“奶奶,我已经毕业了好吧”“唉你吃就行了,多吃点,老灶爷啥都帮你”
我寻思这句话这么耳熟,想了一会,懂了
“上帝保佑吃饱饭的孩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