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百万英镑》你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

《百万英镑》这个回忆起来,还是蛮有意思的,那时候首先看的是电影,后来才看的小说,里面那个穷困潦倒的年轻人,让我印象深刻。
后来上高中的时候读英语课,又讲到这个文章,还重温了一下这个电影,只能说当时的人们都很善良和实在,这百万英镑拿出来就认为是真的了,根本没有丝毫怀疑,也没有说盘上一盘。分析一下逻辑上有什么问题或者漏洞啥的。
前几天我又拜读了一下马克吐温·吐温先生的这篇短篇小说,心情很是复杂,小时候主要看个剧情,现在看又看到了不少,这或许就是小说的魅力,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感悟也不一样。
其实大体来说主要的故事就是一个善良的年轻人,获得百万英镑,最后改变命运的励志故事。为什么说是励志,因为如果他品行不端正,两位富翁也不会选他,更别说以后的事情了。
当主人公拿到百万英镑,首先是怀疑,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去花钱,结果还真是真的。起初,可能只想蹭个饭吃,但是后来做衣服去了发现,这支票还可以这么用。
而拥有了这份“资产”之后,人脉关系也是突飞猛进,结交了很多人,甚至一度成为风云人物,可笑的是没有人去问他的过去,以及这钱到底是怎么来的,大家很容易去接受了这个事实,也愿意相信这个事实,更愿意相信这个百万富翁态度还这么温和,平易近人。
主人公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利用这个财富凭证,以及自己的新交的人脉,赚取了属于自己的财富,并且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真爱,可谓是大圆满的结局。
这时候我不禁想起来了著名的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富人思维是想着自己的净利,而穷人的思维总是想着自己的收入,而自己随着圈子文化的变化之后,自身的思维和认知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
举个例子,就好比打仗,士兵可能想的就是我如何不牺牲,或者说敌人的火力有多么猛,可将军的思维就是如何打赢这场仗。思维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
我们看书也是一样的,不能总是看个热闹,或者说当做一种消遣,不同的人写出的书不一样,思想也不一样,方式也不一样,我可以从中感受不同看世界的角度,完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