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小说-奇幻】克苏鲁小说推荐


一 简述
克苏鲁神话(Cthulhu Mythos)是自二十世纪初开始,由美国奇幻小说家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
(Howard Phillips Lovecraft,H.P.L)
及其友人作家圈共同创造的奇幻小说世界体系。该体系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和宇宙相比是渺小且毫无价值的,任何依据人类的理智尺度去探索宇宙中未知奥秘的行为都将导致灾难。在这样的主题下,克苏鲁神话中出现了一大批令人毛骨悚然的神灵与怪物,它们没有人类世界中的善恶概念,却与各种超越理性的禁忌奥秘紧密相连,当主人公或主动或被动地揭开它们神秘面目的一角时,往往会落得发疯或死亡的下场。
在H.P.L创作出一系列小说,塑造了克苏鲁神话体系的雏形之后,他的一批作家朋友们很快也积极创作了不少共享类似世界观的作品,这个“同人”小说圈的影响力逐渐发酵壮大,并形成了今天我们所了解的的“克苏鲁神话”世界。在这些作家中,又以奥古斯特·威廉·德雷斯
(August William Derleth,A.M.D)
、克拉克·埃什顿·史密斯
(Clark Ashton Smith,C.A.S)等较为出名。
如今,在浩如烟海的克苏鲁小说创作中,有一些作品以它们独特的构思、巧妙的情节脱颖而出,成为一代经典。在了解克苏鲁神话的过程中,要绕过它们显然是不现实也不明智的。不过,由于很多克苏鲁小说都无较好的中文译文,而各人的喜好与口味也各不相同,这里的推荐名单自然无法面面俱到。
二 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
(Howard Phillips Lovecraft)
Howard Phillips Lovecraft,1934
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1890-1937)出生在美国普罗维登斯市,他
自幼便喜欢读书,同时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创作一些奇幻类的短篇故事。在少年及青年时期,他遭遇了一连串不幸的家庭事故打击,自己也因病休学,此后便依靠给人代笔、改稿为生,过得很不如意。性格孤僻却又富有才华的他从此习惯投身于古怪的梦境和浩瀚的书海中,并培养出了一套独特的审美哲学。
1914年,困窘的洛夫克拉夫特迎来了命运的转机,他因在报纸上的论战所展露出的才华而被邀请注册为UAPA(全美业余出版协会)的会员,恢复了曾一度中断了的文学创作。洛夫克拉夫特给《诡丽幻谭》的投稿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也在1924年到1929年间有了一段短暂的婚姻生活。
1926年,洛夫克拉夫特回到普罗维登斯定居,此后他游历新英格兰,创作了一大批质量极高的作品,并鼓励了许多青年作家投身文坛。在洛夫克拉夫特生命的最后两三年中,他的数名好友和亲戚相继离世,自己的小说也逐渐难以得到主流刊物的认可,又回到了替人改稿或代笔的方式谋生的辛苦状态。1936年,他因肠道不适而停止了小说创作。1937年,洛夫克拉夫特病情急剧恶化,被诊断为小肠癌。1937年3月15日星期一,洛夫克拉夫特在清晨6点左右去世,享年46岁。
在洛夫克拉夫特去世后,他生前仅仅曾通过信件交流结识的两位笔友奥古斯特·德雷斯和唐纳德·旺德莱决心出版他那些在业界无人问津的作品,自掏腰包建立了出版社阿卡姆之屋(Arkham House)。阿卡姆之屋大量出版了洛夫克拉夫特的各种作品,同时也使得洛夫克拉夫特笔下这个阴郁、神秘又壮丽的幻想世界广为人知。“克苏鲁小说”的概念终于被大众接受,并吸引了不少作者继续投身其中,进行同人创作。
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爱好者们于1977年集资为他修建了一块墓碑,上面的墓志铭是“I AM PROVIDENCE”,这既可以理解为“我是普罗维登斯人”,也可以解读为“我,即是天命之人”。
At the Mountains of Madnessby Ian Culbard
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里往往会有一位孤独的主角,或是受到机缘巧合下好奇心的引诱,或是受到根深蒂固的血脉所感召,无可避免地踏上冒险与解谜之旅,最终揭露出神秘宇宙的可怖一角。
关于已故亚瑟·杰尔敏及其家系的事实(Facts Concerning the Late Arthur Jermyn and His Family)
,1920:亚瑟·杰尔敏死后,人们在他的遗物中找到了和他数辈先祖相关的事件资料,了解到一个惊天秘密,也因此弄懂了他自杀背后的缘由。一个颇为离奇的故事,但叙事却很有水平,将横跨上百年的家族的谜团层层揭开,读来有种拨开云雾见月明之感。
墙中之鼠(The Rats in the Walls)
,1923:对家族史一无所知的主角搬入先祖所遗留的废弃修道院中,并听到了不少和自己家族过去相关的古怪流言。奇怪的是,他和家里的猫似乎一直听到墙壁内传来老鼠活动的声音,但每次寻觅却又一无所获。在偶然发现家中一处古老地下室后,主角邀请了自己的朋友,以及一批考古学家、科学家前去共同探索,而这个探索团队却在地下的更深处发现了大批类人生物的骸骨。随着团队的继续深入,在黑暗中被掩藏了无数个世纪之久的恐怖秘密,终于以一场惨烈悲剧的形式展现在了读者的眼前。
皮克曼的模特(Pickman's Model)
,1926:故事的主角结识了擅长绘画恶魔和黑暗场景的画家皮克曼,并随他一同去探访他的可怕画室。在画室中,他惊恐地领略到了皮克曼的艺术魔力,并随后发现了更可怕的事实。
银钥匙(The Silver Key)
,1926:丢失了漫游梦境能力的伦道夫·卡特
对现实世界颇感失望。当他拿到先祖留下来的银钥匙的时候,意外发现自己回到了过去的童年时代。他重新度过了一段青少年生活,直到又再度失踪于时空之中为止。这篇故事是伦道夫卡特系列的又一篇杰作,其娓娓道来的笔触令人颇受触动。
克苏鲁的呼唤(The Call of Cthulhu)
,1926:叔祖父因一场奇怪的意外身亡后,主角追逐着他留下来的一件粘土浮雕展开追查,并了解到了越来越多的相关传闻。雕像上所呈现出的名为“克苏鲁”的怪物,以及克苏鲁教派的频繁活动引起了主角的注意。在一场探寻克苏鲁奥秘的冒险后,主角终于了解到旧日支配者的恐怖面目。这篇故事是洛夫克拉夫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克苏鲁神话”这种说法的出处。
星之彩(The Colour Out of Space)
,1927:来自宇宙深空的古怪陨石坠落到了阿卡姆城的西部山岭里,并引发了一系列奇怪的现象:植物疯长,果实变苦,动物们变得畸形可怖,人的生命力飞速流逝。这一片土地终于被人废弃,并被称为“枯萎荒原”。洛夫克拉夫特颇有创意地描绘了一种全新的外星生命,其作用和影响令读者浮想联翩。
查尔斯·迪克斯特·瓦德事件(The Case of Charles Dexter Ward)
,1927:青年瓦德意外地发现了不少关于他先祖柯温的秘密——一个上百年前在小镇上离群索居的富有船舶企业主,似乎还在尝试一些炼金术研究。长相酷似柯温的瓦德从此开始了关于柯温的禁忌研究,并最终被复活过来的柯温占据了身体。瓦德的医生对此展开调查,惊讶地发现柯温是一位邪恶的黑魔法研究者。所幸他最终得到了某位已故魔法师的帮助,最终击败了复活过来的柯温。这是洛夫克拉夫特篇幅最长的小说,有着老套和冗长的毛病,他自己也不甚满意,但故事中一些灵光一闪的场景还是比较有趣的。
At the Mountains of Madness by Ian Culbard
敦威治恐怖事件(The Dunwich Horror)
,1928:在偏远山区的敦威治村落里降生的威尔伯·沃特雷身上被诸多谜团缠绕。他的成熟速度极快,体格和才华也远超常人,这一切都令人联想到和他家族相关的黑魔法传闻。青年时期的威尔伯·沃特雷对《死灵之书》的莫大兴趣和执着追求引起了阿米蒂奇博士等相关学者的注意和警惕。在一次试图偷取《死灵之书》的尝试中,威尔伯·沃特雷殒命图书馆,但他的死亡经过和尸骸状态却揭示了更可怕的秘密。这次死亡事件也成为了敦威治恐怖事件的开始。一个巨大可怖的不明生物突然出现,展开了对村民们的劫掠和屠杀......故事提及了犹格·索托斯相关信息,节奏紧凑,情节奇异。
暗夜呢喃(The Whisperer in Darkness)
,1930: 主角因争执奇异的不明生物是否存在的报纸论战而结识了笔友埃克利。在信件和相关线索、证据的不断往来中,埃克利使主角逐步接受了一种奇异不明生物确实存在的说法。但与此同时,主角也越来越担心埃克利的危险处境——他似乎正遭到这种生物的威胁,信件中表现出来的变化也着实令人担忧。越来越多的谜团促使主角动身前去探望埃克利一探究竟。很快,在见面后的一次长谈中,主角惊讶地了解到,所谓的不明生物竟然是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也于随后恐惧地发现了另一个被隐瞒的事实。这篇故事介绍了“米·戈”这种奇异宇宙种族,有着一种老式科幻的味道。
疯狂山脉(At the Mountains of Madness)
,1931:前往南极进行考察的队伍见到了一座高耸的巨大山脉,前去一探究竟的先遣队员用无线电报告称在山脉的洞穴中不合常理地发现了大批古生物化石,以及一种从未有人见过的巨大桶状生物的化石。当先遣队员失去联系后,考察团大部队急忙前去营救,却只发现了他们扭曲的尸体、被摧毁的营地,就连好些巨大生物标本都失踪了。开着飞机继续前往山脉背侧考察的主角随后发现了被废弃的远古文明抛弃的城市遗迹,通过阅读城市的壁画,他了解到了这种看似为巨大桶状生物,实则足以被称为“远古者”所建立的古老文明的兴衰经过。在顺着隧道前往山脉深处时,主角意外地发现了数具“远古者”的尸体,而它们残破的肢体和断裂的头部则昭示着,它们其实是被自己数万年前培育的奴隶种族“修格斯”所杀。在尖锐而又怪异的“修格斯”笛声中,主角和他的同伴匆忙地展开了最后的逃亡。
这部小说或许是洛夫克拉夫特最著名的作品,其中描绘的两个奇异种族“古老者”和“修格斯”展现了他对地球远古历史的精彩创想。
印斯茅斯的阴霾(The Shadow Over Innsmouth)
,1931:一位前往海港古镇印斯茅斯游历的青年对这里处处透露的诡异之处感到毛骨悚然。小镇隐秘的历史,特殊的表现,还有居民们独特的外貌背后似乎都隐藏着诸多谜题。在一次与镇上老酒鬼的对话之后,青年终于得到了揭露真相的邪恶答案,也不得不开始一场惊险求生之旅。故事的结局虽然有些老套,但所描绘的“深潜者”族群却对后世的克苏鲁创作影响颇深。
魔女屋中之梦(The Dreams in the Witch House)
,1932
:青年吉尔曼住在女巫们曾经躲藏过的古怪老屋里,他时常产生怪诞的梦境。在梦里,他见到了干瘪丑陋的老巫婆和邪恶可怕的人面鼠。随着他在空间数学上灵感的与日俱增,在梦里他也一步步地接近了老巫婆与人面鼠要带他前去的黑暗世界。他的朋友和楼里的租客们尝试为他解决可怕噩梦带来的问题,但不论何种努力似乎都于事无补。即使他最终用神父给予的十字架离开了恐怖的梦境,却依然未能逃离凄惨横死的宿命。一篇处处透着诡异的故事,惊吓程度很高。
穿越银钥之门(Through the Gates of the Silver Key)
,1933:伦道夫·卡特冒险的最后篇章,前接《银之钥》。在卡特离奇失踪之后的遗产分割讨论会上,出现了一位神秘人士,他谈及了卡特畅游宇宙,接触外神,探索其他文明的经历。故事以一种令人惊叹的方式结尾,更让人回味无穷。
超越时间之影(The Shadow Out of Time)
,1935:昏迷了数年之后醒来的主角惊讶地发现,在他失去记忆的几年间仿佛有一个第二人格出现,代替他生活着并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在逐渐回归到正常生活轨迹的同时,他不断回忆起来的梦境似乎昭示着他曾经和一个奇幻种族生物交换意识,也因此学到了不少超乎人类了解范围的知识。最后,一场前往澳大利亚的探险使他终于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故事介绍了“伟大种族伊斯”和“飞水螅”等神奇的宇宙远古种族史诗般的兴衰历程,想象力恢弘壮大,情节精巧奇异,或许是洛夫克拉夫特最杰出的作品。
Map of the Lands of Dream by Jason Thompson 
幻梦境(Dreamlands/Dream Circle)系列:
幻梦境系列是洛夫克拉夫特所著的一个特别的小说系列,这一系列小说充满了浪漫的遐想与瑰丽的画面,描述了一个仅能依靠幻想和梦境进入的神秘世界,与洛夫克拉夫特的其他小说里塑造的惊悚氛围截然不同。
白船(The White Ship)
,1919
:灯塔看守人被邀请登上一艘奇妙的白船,在美好的幻境世界中游历,直到一次不切实际又胆大妄为的冒险将这一切划上句号。
降临在萨尔纳斯的灾殃(The Doom That Came to Sarnath)
,1919:故事描绘了强大城邦萨尔纳斯兴起和衰亡的历程。
乌撒的猫(The Cats of Ulthar)
,1920:解释了“在乌撒,没有人可以杀死一只猫”的缘由。
塞勒菲斯(Celepha
ïs)
,1920:在梦中得名为“库拉尼斯”的男人是一个落魄贵族,他一直孜孜不倦地在幻梦中寻找瑰丽的塞勒菲斯,并最终得偿所愿。
伊拉农的探求(The Quest of Iranon)
,1921:歌手伊拉农一心追寻着“大理石与绿柱石之都艾拉”,在经历了一生的起起伏伏之后,他终于在最后的夜晚里找到了答案。
蕃神(The Other Gods)
,1921:讲述了试图爬上高山一窥神灵真容的两个勇敢者所面临的遭遇。
梦寻秘境卡达斯(The Dream-Quest of Unknown Kadath)
,1927:洛夫克拉夫特的所有小说中最富有奇幻童话气息的一篇作品,小说令读者视角随着如洛夫克拉夫特的化身一般的“伦道夫·卡特”一路在幻梦境世界中旅行,见识了各地的奇幻风土与人情,故事构想精妙绝伦,令人拍案叫绝。这篇作品不仅是幻梦境小说中最重要的一篇,同时也是洛夫克拉夫特小说中的一朵奇葩。
三 奥古斯特·威廉·德雷斯 
(August William Derleth)
August William Derleth
奥古斯特·威廉·德雷斯(1909-1971)生活在美国威斯康星,他在大学期间结识了洛夫克拉夫特并与其成为好友。德雷斯与洛夫克拉夫特交情颇深。在洛夫克拉夫特逝世后,他自掏腰包建立了出版社“阿卡姆之屋”,用来出版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如今的克苏鲁神话体系也是他进行整理并构建的。可以说,没有德雷斯,就没有今天风靡全球的克苏鲁文化。不过,德雷斯最常被人诟病的一点是他将克苏鲁神话体系“庸俗化”了。洛夫克拉夫特原本所设计的神灵是无关善恶的,德雷斯却建立了正邪对立、善恶对立、元素对立的故事体系,并将其广为传播,这一点让不少克苏鲁粉丝颇感不满。
跨越门槛(Beyond the Threshold)
,1941:回到家乡老屋探访祖父的青年发现,祖父似乎一直在寻找着某些禁忌的知识。老屋里的奇怪的声音和气味引发了青年的恐惧,而祖父也终于谈及了他正尝试“跨越门槛”探索未知世界的决心。在一个灾难性的夜晚之后,他的祖父终于跨过了“门槛”,也因此遭逢了令人扼腕的结局。
库文街上的小屋(The House on Curwen Street)
,1944:青年在应聘成为古怪的舒斯伯利博士的助手后开始不断做梦,在梦中他随着博士一同游历世界,探访追寻克苏鲁神话相关的奥秘。青年很快发现,他跟随博士的梦中冒险经历并非虚幻,而是现实。故事继承了洛式小说的舞台,并与洛
夫克拉夫特所著的诸多作品设定也有联动,但其所塑造的充满雄心壮志、试图拯救人类命运的舒斯伯利博士这种勇敢坚定的人物形象在克苏鲁小说中是非常少见的。
阿尔哈兹莱德的油灯(The Lamp of Alhazred)
,1957:收到了失踪祖父的油灯后,主角很快发现了其中的魔法与奥秘:借助油灯的光芒,他能够看到一处处充满魅力的幻想世界。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故事氛围温馨而奇幻,主角对于美好幻境的追求和眷念颇有伦道夫·卡特和哈斯廷等人的影子。
四 克拉克·埃什顿·史密斯
(Clark Ashton Smith,C.A.S)
Clark Ashton Smith in 1912
克拉克·埃什顿·史密斯(1893-1961)生活在美国西海岸,他写得最多的是在古代或未来的幻想之地发生的故事。史密斯笔下故事的舞台包括近乎极地的希柏里尔(Hyperborea)、以中世纪法国为背景的亚威隆尼(Averoigne)、亚特兰蒂斯大陆的残余波塞冬尼斯(Poseidonis)、行星锡卡弗(Xiccarph)、人类最后的大陆佐希克(Zothique)等。他作品风格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同时常体现出对人性的批判和嘲弄,撒托古亚/札特瓜(Tsathoggua
)这个著名的蛤蟆状神灵也是他的创造。
歌唱的火焰之都/烈焰高歌之城 (The City of the Singing Flame)
,1931:失踪的友人信件中介绍了人类能通过次元之门所造访的一处异次元城市。在这城中,有一处燃烧着的烈焰无时无刻都在奏响音乐,吸引宇宙间诸多种族生命前来朝圣。为了一探究竟,名为哈斯廷的主角跟随信件指引到访了这座幻想中的都市,却不幸遭逢了它所经历的毁灭战争。随后,哈斯廷进入火焰,见证了一处类似于伊甸园的天堂的毁灭,并不得不失意地返回现实世界。这部作品用华丽的语言描绘了异次元城市的美好,又用残酷的结尾击碎了这个世界,颇有古希腊悲剧的意味。
柳林山水(The Willow Landscape)
,1933:清贫的文人拥有一副美好的山水田园画,他痴迷着画中的风景,也眷念着画中的少女。一篇少见的以中国为背景的非常规克苏鲁小说,故事温馨又有趣。
The Tale of Satampra Zeiros by Mark E. Rogers
波塞冬尼斯(Poseidonis)系列

最后的咒语(The Last Incantation)
,1930:大魔法师玛琉格利斯试图召唤出已经逝去的心爱之人,一篇简单却又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
玛琉格利斯之死(The Death of Malygris)
,1934:所有的魔法师都认为大魔法师玛琉格利斯已死,随后犯下了亵渎之举,并招致了可怕后果。
亚威隆尼(Averoigne)系列

阿兹达莱克的圣洁(The Holiness of Azédarac)
,1933:邪恶修士阿兹达莱克派人去处理试图揭露他祭祀邪神事实的青年修士安布鲁斯,以继续维护他所伪装的“圣洁”之名。安布鲁斯不幸中计,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亚威隆尼之兽(The Beast of Averoigne)
,1933:出现在亚威隆尼地区的可怕杀人邪兽造成了一系列惨案。当魔法师使用“伊波恩之戒”来清除这只邪兽时,却发现了一个糟糕的真相。
出土维纳斯(The Disinterment of Venus)
,1934:出土的维纳斯雕像有着一股魔力,似乎一直在诱惑着修道院的修士们。修士们尝试将其毁灭,却始终不得其法,直到悲剧发生。
终北之地( Hyperborea
)系列:
撒坦普拉·赛罗斯物语(The Tale of Satampra Zeiros)
,1929:一位盗贼讲述了他和朋友一同去皇家宝藏盗墓发财,却不幸遭逢札特瓜的故事。小说情节简单明快,风格幽默有趣。
阿沙茅斯的遗嘱(The Testament of Athammaus)
,1932:一位刽子手记录下了一个死而复生的死刑犯是如何化身为怪物,并毁灭整个城市的经过。
通往土星之门(The Door to Saturn)
,1932:一位流亡者和一位追逐者在土星的奇妙冒险经历。故事介绍了土星上诸多种族的风俗习惯,非常有意思。值得一提的是里面的这位流亡者就是克苏鲁文化中鼎鼎大名的大魔法师伊波恩。
七咒缚(The Seven Geases)
,1934:高傲的治安官得罪巫师从而被施加咒缚,进入黑暗世界中遭受层层折磨,经历了一段奇幻又痛苦的异世界之旅。
佐希克(Zothique)系列:
死灵师君临之国(The Empire of the Necromancers)
,1932:死灵师用法术统御着死者,但最终自食苦果。
施虐者之岛(The Isle of the Torturers)
,1933:逃亡的国王被喜好施虐的残忍岛屿势力虏获,以及他随后遭逢的一系列痛苦经历,还有他最后的复仇。
欧佛兰王之旅(The Voyage of King Euvoran)
,1933:为了寻找一种珍稀的鸟类来重塑自己的王冠,欧佛兰王根据预言踏上远行,并在历经重重折磨之后,才啼笑皆非地领悟到了预言的真意。
西斯拉(Xeethra)
,1934:吞吃掉神奇果实的放羊少年找到了曾为王者的记忆,在神灵的帮助下,他回到了自己统治下的繁盛王国,但却又因为心生厌倦失去了曾拥有的一切。
黑暗幻灵(The Dark Eidolon)
,1935:曾是一名乞丐的魔法师为了向过去轻辱他的国王复仇,而被冲昏了心智。
六 其他作品推荐十篇(以创作时间顺序排列):
Jerusalem's Lot, from Jacob Kingston's edition
空间食魔(The Space-Eater)

Frank Belknap Long,1928:尝试创新恐怖小说的作家渴求着新鲜的文字刺激,一位客人所带来的奇异经历似乎正合他意,但随之而来的死亡事件和巨大透明的“空间食魔”怪物的出现却令他吓破了胆。
缅茄之犬/庭达洛斯之犬(The Hounds of Tondalos)
,Frank Belknap Long,1929:用药物神游于时空之中的男人遭到了“缅茄之犬”的追捕。“缅茄之犬”能穿越时空,从任何有角度的缝隙里侵入现实,这一奇特的设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黑石 (The Black Stone)
,Robert E. Howard,1931:在匈牙利大山里的一块怪异而带有凶兆的黑色巨石引发了主角的好奇心。当他尝试追溯前人的步伐,超越时空的迷雾去寻找关于这块石头的真相的时候,却见识到一个可怕的场景。早期传统克苏鲁小说的典型代表作。
弃屋中的笔记本(Notebook Found in a Deserted House)
,Robert Bloch,1951:居住在森林小屋中的少年所留下的笔记本中,记录下了令人绝望的恐怖经历。故事氛围紧张,由第一人称叙述的剧情也很有张力。
劳埃格归来(The Return of Lloigor)
,Colin Wilson,1969:无形的恐怖之物“劳埃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沉闷压抑的小镇,使此地犯罪率高企,居民堕落而野蛮。小说从大众习以为常的事件里营造出了非同寻常的惊险气氛。
尖塔幽灵(The Shadow from the Steeple)
,Robert Bloch,1973:花费十五年时间,探寻挚友死前秘密的男人终于站在了真相大门之前,但迎接他的却又不仅仅是真相,而是一场以黑暗布局结尾的阴谋。一个想象力格外丰富的故事。
来自最深处的恐慌(The Terror from the Depths)
,Fritz Leiber,1976:随着父母的先后意外身亡,青年逐渐意识到在自己脚下的土地里潜藏着一个危险的秘密。当他终于下定决心进入地下,面对隐在深处的真相时,也揭开了令人震惊的另一个世界的面纱。
耶路撒冷领地(Jerusalem's Lot),
Stephen King,1978:小说以信件的形式记录下了被血缘所诅咒的凡人在他继承的土地上所经历的悲剧。故事继承了传统的洛式舞台风格:闭塞的小镇、邪恶的仪式、以及无法逃离的宿命。
天籁之音(The Music of the Spheres)
,Kevin A. Ross,1995:两位天文学家观测到了造成恐龙灭绝的罪魁祸首——“死星”,并开始了随后的研究。但当“死星”所演奏的音乐响起时,人类的渺小和脆弱之处暴露无遗。
绿字的研究(A Study in Emerald)
,Neil Gaiman,2003:这是一篇对柯南道尔所创作的经典《血字的研究》的致敬之作。在融入了克苏鲁元素后,小说重新诠释了在雾霭弥漫下的伦敦里的一场经典斗智较量。
其他作品,譬如Ramsey Campbell的"The Inhabitant of the Lake"、Brian Lumley的Titus Crow系列等也是很闻名的作品,但一直没有较好的中文译文,在此先略过。
七 总结
Call of Cthulhu,developed by Cyanide 
克苏鲁小说的魅力究竟来源于何处?它为何又与一般的恐怖小说大为不同?答案尽管有千百种,但最核心的一点是不会变的:洛夫克拉夫特所赋予克苏鲁小说的独特意义,是克苏鲁小说最引人着迷、最独树一帜的关键。
在洛夫克拉夫特看来,传统恐怖小说的情节过于简单老套,也无法触动人的真实情感;那些用吸血鬼、狼人、尸骸吸引眼球,混杂着暴力和血腥场景的故事既缺乏深度,也缺乏创意。他认为,自古以来人类潜意识里就对由宗教和迷信所构筑出的神秘未知世界有着天生的敬畏、好奇与恐惧,优秀的恐怖小说必须从这个方面着手发掘。
1936年,洛夫克拉夫特还在他所著的论文《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Supernatural Horror in Literature)》中明确提出:
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便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则来源于未知。
因此,在洛夫克拉夫特生活的二十世纪初期,当崭新的科学技术层出不穷,各种理论不断突破,人们对未来社会和宇宙世界浮想联翩的时候,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小说里主张:宇宙复杂和神秘的本质远远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范围;宇宙意味着无限的黑暗以及彻底的未知,人类用科技去接近、测量、揣摩它本身就是荒诞而危险的。他在1927年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平凡人类的法则、利益和情感,在浩瀚的宇宙中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这种对于宇宙不可知性质的觉悟,以及对于人类精神脆弱性的理解,构成了洛夫克拉夫特所创造的克苏鲁小说体系的核心内涵:在未知的宇宙面前,渺小人类的理性不堪一击。
而他在《克苏鲁的呼唤》中所作的议论,也成为了为克苏鲁小说所注的经典宣言:
依本人之见,这个世界最仁慈的地方,莫过于人类思维无法融会贯通它的全部内容。我们生活在一个名为无知的平静小岛上,被无穷无尽的黑色海洋包围,而我们本就不该扬帆远航。科学——每一种科学——都按照自己的方向勉力前行,因此几乎没有带来什么伤害;但迟早有一天,某些看似不相关的知识拼凑到一起,就会开启有关现实的恐怖景象,揭示人类在其中的可怕处境,而我们或者会发疯,或者会逃离这致命的光芒,躲进新的黑暗时代,享受那里的静谧与安全。
所以,在克苏鲁小说里,试图理解、反抗和斗争神灵是没有意义的。人类最明智的做法是躲避危险,而不是正面对抗。这种消极的处置手段将人的存在价值否定到最低,同时将未知世界的地位抬高到了一个无可企及的地步。人类虽然会因为自己的不理解而感到恐惧,但这种恐惧已经无法成为故事的主题了——真正的主题是,一个充满谜题、饱含魔幻的宏大世界,在渺小的生物面前展开了冰山一角。
更精确地说,与其将克苏鲁小说当做是写关于人的恐怖小说,倒不如说它们是写关于未知世界的奇幻小说。这些小说不仅仅局限于描绘人类的恐惧情感,而是倾向于花费更多的笔墨去描述一个人类不可知、不可理解的世界,借此震撼读者的心灵。因此,克苏鲁小说绝非简单的“恐怖”二字所能概括,倒不如说,它是一个奇幻小说世界体系:一个以阿撒托斯(Azathoth)、尤格-索托斯(Yog-Sothoth)、舒卜·尼古拉斯(Shub-Niggurath)、奈亚拉特霍**(Nyarlathotep)等来自宇宙的“外神”,和以克苏鲁(Cthulhu)、伊塔卡(Ithaqua)、札特瓜(Tsathoggua)等出现在远古地球上的“旧日支配者”,以及伟大种族伊斯(Great Race of Yith)、飞水螅(Flying polyps)、古老者(Old One/Elder Thing)、修格斯(Shoggoth)、米—戈(Mi-go)等奇异种族们共同构建的奇幻架空世界。
这个世界体系的开放性是如此出色,以至于它所囊括的舞台可以从远古的地球一直展开到遥远的未来、从恍惚的梦境一直延伸到陌生的行星。试问,有谁不会因为《超越时间之影》里伟大种族伊斯的宏远追求所震撼?有谁不会因为《梦寻秘境卡达斯》里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而着迷?有谁不会为《通往土星之门》里光怪陆离的外星社会而惊叹,又有谁不会为《烈焰高歌之城》里伊甸园一般的美好世界被毁灭所叹息呢?到二十一世纪,Neil Gaiman甚至还巧妙地将“福尔摩斯”与“克苏鲁”元素巧妙地结合到一起,构成了《绿字的研究》这篇神奇的故事。可见克苏鲁文化的生命力之旺盛,包容性之广博!
近年来,克苏鲁文化的影响更是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文本体裁,拓展到各个相关的艺术创作领域。其影响范围也不再限于美国,而是拓展到了世界各地。日本的轻小说及动画《潜行吧!奈亚子》、游戏《沙耶之歌》,欧美的游戏《血源》、电视剧《真探》,还有中国网文里的《诡秘之主》,都有着浓厚的克苏鲁文化烙印。在文字跑团游戏中,CoC(Call of Cthulhu)团的影响也与日俱增,自成一派。在目前,克苏鲁文化圈已经是一个蓬勃发展、日益兴盛的亚文化圈了。尽管或许永远不会成为社会主流,但克苏鲁文化兼容并包的开放性和变化万千的适应性注定了它极高的上限和灿烂的未来。
这一切,正如洛夫克拉夫特在《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Supernatural Horror in Literature)》中最后所说:
无论明日的怪奇经典究竟会偏重于幻想还是倚重于恐怖,流芳百世的成功之作也一向取决于高超的技艺而非迎合大众的主题。不过,又有谁能论定黑暗题材不会有朝一日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时至今日,波勒密的黑玉酒杯依旧散发着动人的光辉。
只要人们探索未知的欲望之火不被熄灭,只要人们对宇宙的黑暗角落依旧抱有敬畏之心,克苏鲁文化就将持续发展壮大,继续吸引着众多对世界怀有好奇之心的灵魂。
最后,感谢TROW论坛的诸多先辈,特别是以竹子、玖羽、setarium
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不辞劳苦的原著翻译者,为如今克苏鲁文化在中文世界的繁荣打下了牢固踏实的基础,本文中一切克苏鲁小说及相关语录的中文翻译均出自他们之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