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中v&日v故事建议——《盗抢行动!》

怎样策划一场完美盗抢?1,先你要组建一支队伍
没有人能单枪匹马完成抢银行和珠宝店这样艰巨的工作,就算是狂野的邦妮和大甜兔,也需要为她们助阵的克莱德和小南瓜(《邦妮和克莱德》、《低俗小说》)。但只要你抢的不是拉斯维加斯最大的賭场,你就没必要像乔治·克鲁尼饰演的丹尼·海洋一样,组建一支11个人的队伍。对于大部分难度适中的盗抢计划来说,组建一支各有分工的四入队伍就够了:一个首脑,一个打手,一个开锁匠,和一个司机~
首脑 The Brain
盗抢行动的首脑,必须是整个队伍里最有脑子的人,他是行动的策划者,和队伍的组织者。有些情况下他会退居幕后,雇别人替他卖命,但多数时候他都会参与到行动中,因为行动带来的快感,与他最后偷来的金钱同等重要。
那么对一次盗抢行动来说,最理想的首脑应该是怎样的?首先,不可以太在意那些死板的江湖规矩;当然,脑袋也也很灵光,
所以在我们看来,最完美的盗抢首脑当属《局内人》里的道尔顿。他外表看上去心狠手辣,能很快控制住现场局势,然而这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抢匪,在原则上不愿伤害任何人。而且他的盗抢行动不只出于金钱考量,更是出于惩恶扬善的目的:他想要揭开的,是银行老板藏在保险箱里的污浊秘密。而他的足智多谋,让他的同伙在最后和他一起金蝉脱壳,既能发一笔大财,又能在江湖留下一段传奇。
打手 The Muscle
既然有人要负责盗抢的智谋部分,就要有人负责整个行动的武力部分。而打手需要做的,就是给不那么听话的员工和群众带来一点肉体教训,以便让其他员工和群众乖乖闭嘴,不去打扰盗抢队伍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抢钱工作。《城中大盗》里面性格凶悍的杰姆,和《热天午后》里面沉默寡言的萨尔,是所有盗抢电影中最称职的两个打手,这不只是因为他们对外人残暴至极,更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带头大哥忠心耿耿。
龙牙饰“打手”但……很多时候,打手也会成为盗抢行动中最大的bug,这是因为首脑在挑选他们时只注意了他们的块头跟狠劲儿,却没留意他们的神经正不正常。比如说电影《落水狗》里神经兮兮的金先生,先是在珠宝店里大开杀戒,害得队伍差点全军覆没,然后又在仓库里残忍虐警,害得自己丢了性命;甚至有些打手对发神经的兴趣要比对抢钱的兴趣更大,或者多次在抢劫中途向所有人无端发难,最后这种家伙通常都会被队友给“照顾”出队伍……
开锁匠 The Safecracker
对于不同的抢劫地点(银行、赌场、珠宝店)来说,金库和保险箱的尺寸也忽大忽小,于是精通于开锁的技匠,所采用的手法也就有时巧妙,有时粗暴。对于粗人来说,直接拿个电焊器把保险柜切开就好;而对于不走寻常路的开锁专家,采用的也是爆破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
镜音连饰“开锁匠”不过在有些电影里,盗贼们开锁的方式就比美国人要有美感得多:《大黎明》里的大盗西蒙,用磁铁吸开了毒贩所在房间的门锁,随后轻易把毒品收入囊中;《红圈》里的退役警察杨森,则是用精准的枪法解额了珠宝店的安保开关,于是整个巴黎戒备最森严的珠宝商店,便成了几位劫匪的自家后院……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顶尖黑客几下键盘,就能将上亿资产转移到自己户中;
黑客技术担当~然而这样在概念上很酷的风骚操作,在视觉呈现方面却很难显得有趣,而且几乎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有些电影里里用错综复杂的光纤线路来呈现网络盗抢,但他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却只能说是蠢萌得很……
司机 The Driver
在盗抢计划里面,司机往往兼顾着偷车、在外望风,和带着所有人驶离作案现场的多重任务。与重大的责任结伴而来的,是要帅的权利,
司机可以尽情秀出自己的炫酷车技,而不用顾及后座上面同伙们肠胃的感受,因为他知道没有人会抱怨什么,毕竟上吐下泻一顿,比蹲上几十年监狱要来得划算得多!!
不过在盗抢故事中,司机往往都是不善言辞,性格有点问题的边缘人角色:《虎口拔牙》里面由瑞恩·奥尼尔饰演的无名司机,眼神总是透出莫名哀伤;为了向质疑他能力的罪犯展现车技,他在地下车库里疯狂地把对方的奔驰车大卸八块,而他在不工作的时候,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独自躺在房间里发呆。与他一样,《亡命驾驶》中由高斯林饰演的司机也有着社交障碍;他没有朋友,居无定所,心里有喜欢的女孩却说不出口,唯一表达情感的方式,就是用鞋底把别人的脑売踩烂…
但也是有正常的,就是戏份不多……
开始行动!!公路 The Highway
盗抢团伙必须提前规划好他们的逃生路线,因此他们抢劫的场所,最好临近通往郊区的公路,这样他们就不会被突如其来的车流所堵死。
《大黎明》开场处西蒙一伙人抢劫的银行,位于靠近海滩的边缘地区,オ分有利于他们家完钱跑路线,与之相比,也有人设计的逃生路线完全脑残,不过也正是这种极具挑战性的市区路线,有可能给司机不少炫车技的机会。
柜台 The Counter 
抢匪的策略各有不同,有些抢匪只抢劫柜台的现金,因为这种手法对技术含量要求较低,风险也相对较小。在没有严密安保技术的年代,大部分贼自然是这么做的,而在技术进步了的当代,依然有人会这么干。
大庁 The Lobby
为了不留下太多迹,强烈建议大家在抢劫开始前废掉盗控录像。废掉监控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像《热天午后》的桑尼样往摄像头上喷雾,像《局内人》里的道尔顿一样用红外射线废掉摄像机,也可以像《城中大盗》的杰姆一样,把存了监控录像的硬盘放到微波炉里加热。
搞定监控之后,剩下的事情就是控制人群,不让大家为首脑和开锁匠添麻烦。员工里总会有人试图触碰警报器,最正确的反应是及时制止他们,并往他们的脸上狠很敲打几下!
大门 The door
没啥特别的,尽管拎着放了机枪的大箱子,旁若无人地进门就OK,记住一点,为了防止招人眼目,一定要进门后再戴上墨镜或者面具!
抢劫之后……抢劫过后,销赃开始。负责联系销赃人的往往是盗抢首脑,而销赃人一般都是和首脑打了多年交道的熟人,否则很容易会出现信任危机,就因为和不相熟的销赃人做生意而引来警察追捕;《偷拐抢骗》里的四指弗兰奇,也是因为轻信从未谋面的中间人而命丧黄泉。
当然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不只是销赃,还有分赃!
爱德华・诺顿是你在分赃阶段最不能信任的同伙:他在两部盗抢电影《大买卖》和《偷天换日》里饰演的角色,在抢劫完成后依次背叛了所有的同伙!
同时,诸多“惨案”也一再证明,女人经常是搞砸一场盗抢的罪魁祸首。
《夜阑人未静》里的玛丽莲·梦露和《城中大盗》里的布莱克・莱弗利,都在警察的步步逼问下出卖了她们的男人;《杀戮》中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红颜祸水雪莉,则把她的情人搅进了一场由她丈夫参与的盗抢计划,害得一大半参与者都因此上了西天。
那些警察…对于盗抢电影中的警与匪,我们的情感都充满矛盾;我们对匪徒又爱又恨,是因为我们既怕他们失手,又想看到他们失手;我们对警察又爱又恨,是因为我们既嫌弃他们坏了匪帮的好事,又在心底知道他们是在维护普通人的利益。
在电影中,最讨人喜欢的警察大概是艾尔・帕西诺在《盗火线》里饰演的文森特,因为浑身邪气的他,本来就像个匪徒;在所有盗抢电影里最不招人喜欢的警察,大概是乔・哈姆在《城中大盗》里饰演的亚当,他在整部电影里一直在试图赢得女主角丽贝卡・豪尔和观众的芳心,却总是费力不讨好。
不过虽然警察和匪徒是死对头,但他们只有在对方的身上,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警与匪”警察帕西诺与阿兰・德隆在《盗火线》与《大黎明》结尾处击毙匪徒之后,眼神中的孤独与虚无,就道尽了一切事实。
OK,本期分享就到这里啦~不过只是建议啦,我可不相信圈子里真的有人会写v家盗抢的文章…
话说完了,开始消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