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轻评论】学园武斗祭的泡沫与挽歌,评《学战都市Asterisk》

《学战都市Asterisk》继承了前辈们的光荣传统,是学园武斗题材的集大成者,然而商业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对《学战》进行了深度分析,并与同类型作品、特别是《落第骑士英雄谭》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了学战与先代作品的沿袭关系及自身的独到之处,同时对此种类型文的衰退进行了一些思考。
本文作者:歧路先知
参与评审:熊腾浩、十又土、羽毛
前言《学战都市Asterisk》(《学戦都市アスタリスク》,下称《学战》)是三屋咲悠所著、okiura担任插画的轻小说系列。从2012年发行至今,共计正篇十四卷、赫夜外传《葵恩薇儿之翼》三卷,目前尚未完结。虽然没有明确的资料证实,但《学战》在MF文库J显然享受到了比较高规格的待遇,2015年一口气承诺并兑现了两期动画与游戏改编。
《学战》的风评一直比较微妙,人气也没有达到预期,但我依然认为《学战》是一部值得重视的作品。以下,我们就来解读一下《学战》的前世今生。
1. 给舞台打上脚灯作为一部“约稿”意味大于“投稿”意味的作品,《学战》的存在必然有其目的性,而且这一目的要比单纯的“火起来”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在我看来,《学战》的目的首先是对标《魔法禁书目录》。
《魔禁》无疑是一个时代奇迹。尽管有着初期行文生涩、设定繁琐、形象单薄、剧情凌乱等显而易见的缺点,但逆向思考一下,一部硬伤又多又明显的作品,究竟是如何赢得如此庞大的销量、众多的粉丝与(相对来说)还不错的名声呢?先发优势固然是至关重要的,不过先发优势无法复制,因此有必要看一些更实在的问题。
在我看来,盘活整个《魔禁》,把各个缺点的负面作用抑制到最小、甚至反转为优点的点睛之笔,是“学园都市”这个舞台的布置。学园都市对比各种日常或非日常的校园题材作品,不仅仅是空间上大了点,人多了点,而是有更本质的区别。
先看规模。假如我们把“学园”当作舞台的基本单元,那么学园都市无疑是一个二级结构。学园往下可以细分出“班级”,但班级的规模实在太小了,几乎不可能容纳一部中篇作品。只涉及两三个角色的一卷完作品还好,篇幅再长,不要说人物关系了,就是这么些人,一间房子都装不下。哪怕《碧阳》这种开局五张嘴,内容全靠编的作品,在很多情况下也有必要走出房间转一转。
学园都市是由许多学校组成的,但学园都市大于所有学校的简单叠加。当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而然地会出现许多附属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安保、后勤、商业等相关方向,从而产生了一大批属于学园都市而不属于某个学园的角色。更关键的是,许多不一般的学校聚在一起,必定有外在的原因作为“第一驱动力”,而这个第一驱动力又会与学园都市的上层建筑挂钩,由此就能设计许多覆盖整个学园都市的大事件,以及引出作品的“黑幕”。
《魔禁》的学园都市,第一驱动力来源比较复杂,因为《魔禁》是一部摸着石头过河的作品,需要不断追加设定。但“来自魔法侧的阴谋”还是能大致说明问题的。
《学战》的设定要从容一些,毕竟上面有人。简单描述一下前因:天灾(也可能是人祸)“落星雨”带来了新能源“万应素”,引发世界格局的剧变,控制新能源的几家寡头建立了新秩序;同时还产生了超能力者“星脉世代”,可以直接运用新能源去做这样那样的事。为了有效控制这些星脉世代,顺便挣钱,六家寡头各建一所学校,组成了学战都市“Asterisk”。简明的设定里蕴含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大道理,同时为秩序的维护与破坏设置了许多关节。
相比之下,同时代的《铳皇无尽的法夫纳》虽然也有风格相近的设定,但格局完全没有展开到社会的角度,只是简单地弄了个“一定年龄以上就会失去力量”来强行把故事锁定在学校、学生身上。虽然也算是能自圆其说,但格局太小,导致后期的展开乏力。
再下降到人物的层面。学园都市体系的优势在于,可以灵活地在任意两个角色之间连线。人物关系想怎么建就怎么建,无论是在学园内才认识,还是入学前就认识,于情于理都说得通。上条当麻在学园都市里溜达了一两年,有名有姓的人认识了得有小一百个。即便去掉上条牵的主线,去看看其他分支剧情,一样会有好几个暗部打得有来有回。镜头移到哪,哪里就有戏,绝对不会陷入没东西可写的尴尬处境。
《学战》充分利用了这个优势,星武祭与天雾遥两条主线串起了绝大多数登场人物。在开后宫之外,还有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羁绊。比如说尤莉丝和奥菲丽娅、克劳蒂雅和列缇希亚、天雾和莲城寺柚阳的关系,就在不止一处剧情里发挥了关键作用。
有一个说法叫“六度分割理论”,意思是“你至多只要通过六个人就能认识全世界的任意一个人”。当然这个理论基于世界人口的数量级,放在《学战》里面,一个中介足够。照着这个思路,就可以得心应手地添加新人物了。
综上,学园都市是一种“有界无限”的体系。在设定上,学园都市体系看似有一个固定的边界,但边界圈起的范围对于轻小说太大了,以至于穷尽整部作品也难以踏足每一处、结识每一人,从而作者可以向其中任意添加并利用各种各样光怪陆离的要素,而不必太担心这些要素相互矛盾。由此,作品内容得到极大丰富。
2. 好用的就要一直用下去虽说要素众多,但若没有清晰的故事主线,作者和读者都容易手忙脚乱。不要说《魔禁》的主线不明确也没事,这正是《魔禁》作为先行者不可复制的一部分。业界可以容忍《魔禁》这么做,不意味着后继者胡乱操作也能被容忍。下面,我们来梳理《学战》的整体思路。
像《学战》这样的作品,显然不是日常系,但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武戏”。私以为,依据是否有超能力战斗要素来区分作品,实在过于肤浅,很难反映作品的框架结构。要是兼顾简易性与准确性,倒不如依据是否存在“校园”来分类,把轻小说分为“校园系”与“其他”。
校园系作品的省心之处,自然在于目标读者都在上或者刚刚上过学,从而有许多信息都是不证自明的,可以直接默认读者都懂。同时,学校本身也是个省心的地方,同学之间不会有太多利益纠纷,学生与老师之间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上下级,氛围相对比较轻松。最后,学校往往附带“成长”的意味,暗合了不少轻小说的主题。
而当校园与“武戏”结合的时候……事实上并不会发生什么质变。该听课的还是要听课,虽然武戏里不怎么描写上课,但是仔细想想,日常作一样不会重点写上课。非日常作只是用武打填充了日常作的一些技术性环节而已。
但是,学校同时还意味着秩序。秩序意味着普通学生不可以像《狼与香辛料》那样跑来跑去,校园生活也不可以像《BAD事件簿》那样动不动就死几个人,主角的人生发展更不可以像《魔弹之王与战姬》那样占山为王——至少故事前中期不可以。这与“超能力战斗”看起来是冲突的。
解决办法倒不难,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赋予学生们第二重身份。比如说《绯弹的亚里亚》的学生同时还是武警(所谓“武侦”),《绝对双刃》、《IS》、《魔装学园HxH》的学生同时还是特种兵。外推一下,甚至《便当》也可以归入此类。这种操作的优点是平易近人,可以把校园类和非校园类作品的省心之处合并在一起;缺点是太平易近人了很容易导致写不深。由于与本文关系不大,此处就不展开讨论了。
第二种是把超能力战斗约束为某种可控的形式,也就是化战斗为“运动会”。运动会是日本ACG作品里极为常见的组织结构,像什么篮球足球、围棋将棋之类的动画和漫画,可以说是车载斗量,能拿来学习的优秀作品也是数不胜数。而到“超能力战斗”这方面,什么科幻奇幻玄幻,不要说日本了,全世界的优秀作品都有满坑满谷。两者结合一下,用运动会的骨架支撑起超能力战斗的皮囊,就构成了“学战式”轻小说。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省心的1 1=2,难道直到2012年才有人想到吗?
显然不是。
仅以《学战》所属的MF文库J论,先前就有《机巧少女不会受伤》、《精灵使的剑舞》等热门作品采用了“学战式”结构。《机巧》的“华尔普吉斯”与《剑舞》的“艾蕾西亚”都是运动会导向的学校,明确要求学生们参加“夜会”或“剑舞祭”以证明自己的优秀。甚至,《机巧》是二人搭档,《剑舞》是五人组队,这都可以说是凤凰星武祭与狮鹫星武祭的雏形了。
可惜的是,《机巧》与《剑舞》在中盘就早早地改弦更张了。《机巧》还没打几场比赛就跑去打运营方,《剑舞》则是陷入了与蕾斯提亚相关的阴谋中。我不觉得打运营方不好,对蕾斯提亚也没有什么意见(而且她还是《剑舞》里唯一令我印象深刻的角色)。但是,一旦开始改弦更张,就意味着先前中规中矩的剧情结构以后不能再用了。你都把运营打了,自己下场比赛还有什么意思?所以说,《机巧》与《剑舞》显然没有充分发掘运动会体系的潜力。
至于具体原因,我推测是作者在开坑之初没有规划好作品长度,从而导致格局不够大,单纯地打比赛很快就会沦为同义重复,不得不趁着观众还没看腻的时候掀桌。当然,也有可能是压根没意识到运动会体系的省心之处。
根扎得足够深,上面就不容易晃。为了确保运动会能当成作品的主干,就得保证设定铺得足够开、战斗细节写得足够好,从而给读者一个陪你把同一件事折腾十几卷的理由。《学战》做到了第一点,一年之后的《落第骑士英雄谭》做到了第二点。
3. 难容之敌《落第》常常与《学战》摆在一起讨论,因为这两部作品都在2015年10月播出动画,都是非日常学园-武斗运动会题材,女主都是红发(严格来说史黛拉偏粉色,尤莉丝是所谓“蔷薇色”),男主的能力都很像(天雾的五分钟,黑铁的一分钟),男女主都在故事的第一天以颇为神似的方式初次邂逅。
最晚从动画播出开始,就常常有《学战》与《落第》哪个更出色的讨论。虽说许多人很避讳两部作品之间的比较,但是讲道理,如果连《学战》和《落第》都不能拿来对比,那就不存在可以相互比较的两部轻小说了。
一个前提是,《落第》出书比《学战》晚一年。时间差让《落第》在质量上占便宜,而《学战》在法理上占便宜。
《落第》的设定相对偏浪漫一点,大家总的来说还是相信靠“个人实力”就能解决问题。如果说《学战》是“政治寓言”,那么《落第》就是“政治童话”了。只是《落第》作者海空陆的思想有一些危险,需要读者用理性去净化。
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学园都市”,但《落第》的舞台也由多个(7 1)学园组成,学园之上自然会有更高级别的组织。除了七星剑舞祭本身,与多出来的搅局势力勾心斗角也是《落第》的重要线索之一。《学战》似乎学到了这一点,在十三卷紧急追加了一两个新财团,算是在形式上跟《落第》对应了。
不过《学战》其实完全没必要在这种细节上效仿《落第》,《学战》对学校区分度的刻画比《落第》强多了。阿勒坎特追捧科技,嘉莱瓦多思道貌岸然,雷沃夫崇尚暴力,界龙走中国风,葵恩薇儿跳过比赛结果直接挣钱,只有星导馆除了出主角之外没啥特别之处。更妙的是,在这一重区分度之上,不同的个人又有着迥异的性格,从而在学院的特色上又叠加了二重反差。比如说,弱不禁风的阿勒坎特也有肉身上阵的大博士(物理),凛然正气的嘉莱瓦多思也有明显混沌邪恶的黑骑士,狡诈粗暴的雷沃夫也有碎星和叫炎这种装逼惯犯,奇葩聚集的界龙也有正常人赵虎峰,仪态万方的葵恩薇儿更是有美奈兔这种生死看淡就是要干的壮士。相比之下,《落第》的阵营与人物区分度做的就非常不理想,几乎所有选手都是大大小小的黑铁,只有参数上的差异。
写好这种“路人”或者叫“反派”对运动会来说非常重要。运动会题材的特色,或者说优势,是绝大部分形式上的“反派”都可以得到正名。反派,看字面含义是跟主角作对的人。可具体到运动会框架里,与主角同台竞技的对手理应是同等的、甚至更高尚的人。赛前风度翩翩,场上火力全开,台下惺惺相惜,是运动会题材的正道。像动画《天才麻将少女 · 阿知贺篇》就用了大量篇幅去塑造主角团队的对手们,所以常被戏称为“阿里山篇”。
正道省心,《学战》和《落第》当然不会偏离正道。依运动会的标准,《学战》以席尔薇雅为分界线,与男主的距离比她更远的就可以算反派了。反派的落笔要求少而精,两三次登场就能让读者在心中勾画出她们的人生轨迹,从而自行想象在作中世界的无限的可能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为了科学理想而拥抱疯狂的艾涅丝妲和希尔妲,为了精进武道而追求极致的武晓彗,玩世不恭、深不可测的老范,姐妹情深的依蕾奈与普莉熙拉,智障少女欢乐多的露萨卢卡,笑里藏刀(但没开刃)的夜吹,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雷士达……以上这些人加起来大概能跟为了减肥而修炼剑术却意外成为世界最强的爱德怀斯五五开吧。
对战斗的描写是所有战斗系作品不可能回避的核心课题,而且直接决定作品的质量。在这一点上,《落第》完爆《学战》。尽我所知,单纯评判两人打架的过程描写,《落第》可以碾压一切其他轻小说,甚至拿到长于此道的中国武侠小说里,都有机会挤个位置坐坐。如果说《学战》是特化版的《魔禁》,那么《落第》就是特化版的《学战》了。
不过换个方向思考,《落第》既然这么牛逼,那《学战》被《落第》完爆不算丢人吧。在轻小说的范畴之内,《学战》的战斗描写也能排到中上等水平。只是看过动画之后,我还是不得不承认《学战》动画对打斗的表现力比小说要强一点。
顺便一提,这两部作品里都有“全局资源”的概念。全局资源的存在导致以夺冠为目的的选手不可以在单独的一场比赛中倾尽全力,而节约资源就必定令本来可以稳赢的局险象环生,从而增加了比赛的策略性。同时,下位选手有机会利用上位选手在资源上的弱点,一举翻盘,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
《落第》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全局资源,自然就是黑铁能力的冷却时间了。冷却时间的存在,加上被赛程针对,使得黑铁在一些对阵中处于无法使用能力、甚至比平时更弱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怎么打,就非常值得期待。
《学战》的花样则更多。像克劳蒂雅的所谓“预知未来”,那可真是字面意义上的“全局”和“资源”,所有跟她作对的人都在算她能力的存量。以及,《学战》里时常涉及各种克制,因此“信息”本身也是一种资源,想要争冠的选手都倾向于把自己的新技能尽量往后藏藏,只不过为了藏绝招而阴沟翻船就丢人了。更有甚者,狮鹫星武祭里“最多允许两名选手弃赛”这条规则制造了一个隐藏的全局资源,而意识到这一点的狠人真的会去利用,比如说绮凛就拿命换了半决赛的胜利。
《学战》的外传《葵恩薇儿之翼》写得相当棒,可以把她与《落第》的差距稍微拉近一点。正篇的狮鹫星武祭有个硬伤:主角们都太强了,难以体现团队战相互配合的必要性。而若宫美奈兔与她的小伙伴们全都有致命弱点,必须靠团队协作来展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更何况克劳蒂雅一句话就召集起了一支队伍,大家除了起名之外没什么争议,尽管有第六卷的波折,但读者肯定不会怀疑五位主角要全员参赛。而赫夜外传是从零召集队伍,武力整合与情感建设起头并进,非常规范。结果也颇为真实——没赢。
3.14 间章假如你读到这里,还没有意识到本文是通过对比《学战》与其他作品,来阐释《学战》的特点,那么我建议你先停下来,重头再看一遍。
4. 懂事的主角们事业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人生的全部。非日常校园系轻小说无论是走第二重身份,还是走运动会,一个不小心就容易不加定义地喧宾夺主,直接设定所有人活着的意义就是打。这种完全不给人生留白的操作,最多支持三卷,篇幅超过三卷一定会出现无法处理的违和感。毕竟,上场就要赢是职业素养,但要不要上场,为什么上场,都需要一些解释。
《学战》里的角色们,参加星武祭时往往都有着极为功利的理由。像天雾那样为了救姐姐而连着支付了两个冠军奖励的操作放在《学战》里已经算是比较高尚了。绮凛要求放人,还算比较正常。而尤莉丝和纱夜的第一个冠军要的是什么?
钱!
所有人(三次元限定)都缺钱。但尤莉丝作为轻小说女主,敢堂堂正正地对男主、对全世界说想要钱,这也太真实了。尤莉丝这一个字,就给《学战》的现实主义气氛打下了地基。
顺便一提,她的第二个冠军奖励要的是(给她哥哥的)权。你见过这么实在的女主吗?
当然,尤莉丝能这么实在,还是舞台格局决定的。在大部分轻小说里,你拿了钱也没用,根本花不出去。而尤莉丝想要钱的理由,书里写得明明白白。作为有理想的破落户,偶然赶上了历史的进程,以为自己可以兼济天下,一展抱负,结果发现连几个孤儿都照顾不了。那该怎么办呢,只能是卖艺换钱了吧。
论者虽然常将尤莉丝与史黛拉相提并论,但这两位女主与各自男主的关系大相径庭。史黛拉就是黑铁的女性版,两人的性格与志趣实在太接近了;尤莉丝与天雾的追求则完全不同,只是在不打不相识中成为了同道的旅人。正因如此,史黛拉可以在第一卷就确定关系,尤莉丝就没有这种操作,反倒在第六卷留了个后宫End的活扣。
史黛拉与黑铁几乎没有思想的碰撞,因为他们的思想高度一致,这是作者故意安排的巧合。而尤莉丝则没有这么幸运,或者说尤莉丝是幸运的,她需要在一次次事件中与男主、与团队的其他成员不断磨合。在决战的赛场上,史黛拉和黑铁可以纯粹为了分胜负而战,尤莉丝和天雾恐怕不行,毕竟他俩各自还背负了其他人的几条命。记住尤莉丝的话——
“我可以为你加油,直到我们正面对决为止。”
再来说说男主天雾。天雾最大的特点是“上道”。
如果你对“上道”没有概念,那我举个“不上道”的例子——羽濑川小鹰。羽濑川小鹰是迟钝系男主的典型案例,但他本质不是迟钝,而是不上道。羽濑川小鹰其实完全能听懂女主们想表达什么,但他拒绝接受一切形式的暗示,甚至明示也拒绝。回避沟通,有任何麻烦都拖着不处理,只为眼前不落人口实。这种人也许是有什么执念,也许只是单纯的懦弱。你不能说他错,但跟他打交道的时候心会很累。
而跟天雾打交道的人都比较省心。天雾一般不跟别人、尤其是妹子们搞什么弯弯绕,能接的话头基本都接了下来。随便举几个例子:
尤莉丝问他要不要组队打凤凰星武祭,他直接点了接受;
纱夜问他要不要组队,他直接点了反对,和他性格相似的纱夜干脆地放弃了;
席尔薇雅去帮他的忙,分别的时候他主动要歌姬的微信(划掉)联系方式。
看起来好像都没什么?你可以回忆一下“普通的”轻小说男主在类似场景里会不会犯矫情。
给我印象最深的情景是《学战》第十一卷,天雾去绮凛家里拜访。我在读这卷的前一天碰巧读了《黄漫老师》第十卷,也是和泉去村征家里拜访。内容极为神似,但读了之后就能感受到用脑子写书和用脚写书的区别。面对严厉的岳父(?)和热情的岳母(?),天雾举止得体,对答如流,既没有伤感情,又传达了暂时不想下结论的想法。相比之下,《黄漫老师》那完全就是一场闹剧,不告诉我作者是谁的话我没准会误以为是朝野始写的。
由于本文篇幅已经太长了,我就不在这里详细分析其他几位女主了,只说个重点。
她们都有独立行动的能力。
在非日常系后宫文里,能独立行动的女主越多、行动力越高,能支撑起的格局就越大。就算决策的时候需要统一思想,至少执行的时候也得大家分头去做。
这里点名批评我非常喜欢的《铳皇》。铳皇的女主众多,但她们由于行动力低下,基本上可以视为男主的挂件。换言之,那就是男主一个人的战斗,开后宫变得跟解锁新天赋似的。我一度以为立川穗乃花可以带来新的视角,但她很快也变成了挂件。隔壁《噬血狂袭》在这一点上就完爆了《铳皇》,虽说雪菜甘当挂件,可也就她一个挂件而已。
《学战》在这方面的表现还不错。克劳蒂雅不参赛的时候一直在暗处默默支援。凤凰星武祭期间,尤莉丝摊上的麻烦是靠纱夜和绮凛去摆平的。王龙星武祭与金枝篇同盟两个事件齐头并进时,克劳蒂雅和绮凛要负责暗中活动。正因为这些角色的行动力强,才会有几条脉络交织在一起的优秀操作。
5. 然而,情况稍微有些不妙老规矩,预测一下结局。
90%尤莉丝End,10%后宫End。《铳皇》里的菲莉尔提到“外国文化下的一夫多妻制”,不过她说了不算数;尤莉丝在第六卷受到了类似的暗示,不过她不一定同意。不管怎么说,结局其实并不重要,反正大概就是那么个意思,你懂的。
《学战》是“学战式”轻小说、或者说“运动会式的非日常校园系”轻小说的集大成者。能走到这一步,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九十分靠文库方的大力支持。不是看销量不错才大力支持,而是刚提笔就已经开始大力支持了。像什么两期动画两部游戏之类的不提,光是允许作者不紧不慢地铺开如此广阔的设定,在这个时代就已经很难得了。你敢想象一个新人说要写运动会,结果前两卷压根没开打吗?连老司机海空陆都没有这种操作。
本文反复将《学战》与其他作品相对照,梳理起来龙去脉,意在证明《学战》这部作品是“可生产”甚至“可复制”的。在这层意味上,《学战》是轻小说业界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是轻小说界的弗兰肯斯坦。当然,个人的奋斗也不应一概否认,换个作者来进行同样的操作,也许就会得到看起来完全不一样的作品——只是作为弗兰肯斯坦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假如你不反感此类作品,那么我推荐《学战》和《落第》两部作品中至少读一部。若你也像我一样非常喜欢《学战》,你还可以尝试以下几部作品:
混沌版《圣树之国的禁咒使》
恶堕版《漆黑英雄的一击无双》
滑稽版《三千世界的英雄王》
遗憾的是,大哥不笑二哥,与恋爱轻喜剧一样,校园/非日常系作品也在绝赞衰退中。此类作品往往要有长篇幅才能发力,长篇幅又依赖大投入乃至动画化。而发力之后到底效果如何,很难说。《学战》尽管水平尚可,商业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尽管校园/非日常系一度是MF文库J的工作重点,但从《学战》至今,MF文库J都没有再去扶下一部同类型作品。同时,作者自己也公开表示对《学战》的热情已经消退了,《学战》似有烂尾或草草完结的可能。
技法的高度完善之日,却也是退潮之时。当作家们终于吃透作品该怎么写的时候,才发现这种类型已经过气了。
这或许就是轻小说,乃至一切流行文学背负的诅咒吧。
轻之文库VOL.1应援群:192338882
课后习题有个完全没意义的细节我一定得提一下。我对《学战》的初始好感度很高,是因为《学战》知道好好给中国人起名字。说起来简单,可简单的事情能不能做好是态度问题,日轻里没几个起名起得靠谱的。
以下哪些中国人的名字看起来比较正常?
A 宋明华
B 周公瑾
C 凰铃音
D 武晓彗
E 黄红雷
声明: 
本文章版权归轻之文库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一切形式转载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