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清欢曲 | 第一章 开篇·壹

2023-03-26原创古风种田文古色古香古言 来源:百合文库
天地间一片银装,原是人群络绎的大道空留白雪洋洋洒洒簌簌落下,檐下喜庆红灯笼覆一层雪点红烛光,看着自有番滋味。此时已是三更时分,街上人群早就散了各自家去,徒留街头各家灯笼挽留方才热闹情形与氛围。
长安城,玉府。
看门的汤老头才给大门上了门栓,倒下没多久,累了一天,不消多时就入睡了,汤婆卧在一旁,隐约听到门外有孩童啼哭声,心下总觉得不安。推挪了挪身旁老头子。
“嗳,老头子,你有没有听到窗外小孩的哭声啊?”汤婆凑近门再细瞧了瞧,好似也没看到什么人的身影。
“这大冷天的能有谁家孩子还在外头?”汤老头不耐烦的翻了个身,“估计是猫在叫春吧。”
“也是啊,猫叫春同孩童啼哭声像。”汤婆想了想,也有道理,念念叨叨的回了床上,但是心里一直放心不下,还是决定再去看看。
“我说你个老婆子怎么这么麻烦,才睡下没多久你又给闹腾起来。”汤老头心里闷火,但也披了件衣服嘟嘟囔囔地跟去瞧了瞧。
挪了门栓开了大门一看,吓了一跳,还真有个孩子躺在门口,裹着个厚实的鲜红大袄,暖暖活活的没被冻着,只是穿戴这么好的小孩谁舍得扔门口呢?
汤婆赶忙抱了起来,四处张望了下也没有人,竟连脚印也无留下,刚这老头子栓门都没瞅见。仔细打量了一番,瞧这孩子着实可爱,心下实在不忍,“孩子不哭啊不哭,咱快进屋暖和暖和。”
汤老头后脚到,看了也于心不忍,“对,对,赶紧进去小心别冻着。”说着赶忙在前头推门。
一番忙活总算把孩子安置好,老两口闹腾了一番反而没了睡意,将自己橱柜里的东西翻找了一遍没能找到什么给这孩子吃的,“要不……你去问问厨房管事能不能讨些牛乳给这孩子?” 
“你说那刘老头?”汤老头顿时瞪大了眼睛,一脸的荒谬,“别逗了你!”立即摇手示意作罢。
“怎么就逗了呢这。”汤婆忽然想到了年初他俩有些争执,“你,你就忍忍,看这孩子怪可怜的,孩子小不能缺了奶呀。”
“这!这……”汤老头琢磨了一会儿,还是摇头,“不行,想都别想!”
“你!嗳……”汤婆只得作罢,看了眼孩子,“你刚栓门也不仔细四处看看,白白冻着了孩子。”
“我汤老头子看门关门也有十几年了吧,哪一天不是仔仔细细瞧过的,你净知道想法子埋汰我。”汤老头听了更来气,咋咋呼呼了一番。
“我刚可看了,路上连个脚印都没见着,这么点时间雪再大也不至于把脚印给埋咯!这孩子总得有人抱来的吧,你连人同孩子都没瞧见,还不是没仔细栓门。”汤婆盘了腿窝床上,白了眼汤老头,懒得同他理论。
两人安静了一会儿,汤婆又忍不住问了,“那……这孩子怎么办啊。”
“怎么办?”汤老头瞟了眼老婆子,”明儿个自当去回了老爷来龙去脉,看老爷定夺了。我们哪来的钱养这个孩子。“复又自嘲似的呵了一声,钻地铺里窝成了个舒服的姿势,不打算再说话了,汤婆也无言,无声的应了。
次日,汤老头同汤婆早早起了,汤老头给自个儿倒了碗粗茶潦草大口灌下,随意拿袖子一抹嘴,深深呼了口气,心里有了盘算。
“待点卯后,我这头倒好,托小盛儿看会儿子门,回来照顾这小娃,你同管家娘子好歹地方离得不远,速去托管家娘子同管家说说,看能不能帮我们传个话。”
“嗳,好。”汤婆点头应道,拢了拢头发便赶忙出去了。汤老头不急,他俩这屋就在大门不远的地方,左右门栓这阵还不用开。
辰时,汤婆回屋,喘得说不出话来,直点头。
“唉哟。”汤老头立刻倒了点茶递去,”怎样了?“
汤婆总算是喘上了气,“安排好了,安排好了。待会儿巳时后主子们用完膳,有那么阵子闲的,管家就去和老爷说,让我们早些带着这娃娃去候着。”
“好,那就好。”汤老头也算是松了口气,玉府向来宽厚待人,只要管家肯传话,多少这小女娃也能存活下来。
既定了诸事项,管家娘子又抽空赶忙来同汤氏夫妇说了说内院里的礼数规矩,万不可越了界。
“记住了,切莫多说一句不该说的,不能有的念想想都别想,眼睛都别多瞥一眼咯!”管家娘子说了半晌觉得口干,再看了眼汤婆刚赶忙沏的茶,手绢子虚掩了掩嘴,起身笑道,“时辰差不多了,你们俩快拾掇拾掇罢,我先去了,进内院你将这个交给小厮,他知道的。”
“是,谢谢管家娘子,真是麻烦您了。”汤婆忙接过管家娘子递来的木牌子,只见是一枚雕刻精细的水曲木牌子,上面的字看不懂,约莫是谁的名字。
“那我走了,待会儿机灵着点。”管家娘子说罢也就出了门, 让汤婆别送了。
“快呀老头子,在这儿多少年了,头一回进这内院的,收拾精神点。”汤婆忙把新做的卍字锦边枣红木棉袄从柜底小心的取出,仔细掸了掸上面细小绒毛,再朝空中一抖。穿罢又重新盘了发,倒了点年初攒的桂花油在清水里,木梳子蘸了下将鬓发梳得整整齐齐。
回头看了眼汤老头,见他只换了件洗的快发白的干净陈年旧裤子穿上,心里又是一急,“叫你好生拾掇呢!你穿这八百年不穿的破裤子做啥?”
“你个妇人懂什么。”汤老头将外套脱下大力抖了抖,“成了,你抱上孩子,我们走吧。”
“哎呦。”汤婆一看时辰已然巳时一刻,也顾不得汤老头随性的打扮了,抱着那孩子忙拿起木牌跟了上去。
来至内院门前,只见一个头顶青灰帽的小厮来回走动,汤老头见只他一人,便把木牌子递了上去。
“这位小兄弟,这是管家娘子给我们的牌子,麻烦你一趟。”汤老头半带着点似有讨好意味的笑,微微弓着身子。
那小厮看了二人一婴儿,确认两人身份再仔细看了看木牌后说道,“二位随我来。”
小厮将二人带至偏厅便退下了,汤老头二人又足足等了半个时辰,方等来管家。
“你二人同这孩子快跟我来。”管家招了招手,带着他们去了前厅。
此时,玉府老爷正同夫人沈氏用完膳,身旁夫人的大丫鬟闻雅正侍候用茶,闲聊间见管家匆匆走来,应是有事禀告,
“老爷,夫人。”管家上前来,将他娘子同他说的事情来龙去脉细细明说,说完退至一旁,等待玉老爷吩咐。
“闻雅,快去把孩子抱来让我看看。”沈氏听了后很是高兴,有道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给玉府积德的事情自是欣喜不已,忙唤闻雅去将那娃娃抱至眼前好仔细看看。
“是,夫人。”闻雅轻轻柔柔抱过孩子来,觉得孩子分量并不重,“夫人您瞧,这孩子眼睛很是水灵呢。”
正巧,这孩童看见沈氏眉开眼笑,笑声如银铃清脆,沈氏细看这孩子肤如凝脂,莹白胜雪,虽还未长出些许头发,但也依稀能看出是个好模样来,如此很是讨她喜欢。
“这孩子我喜欢。”沈氏笑着和玉老爷说道,“见我就笑,定是同我十分有缘。”
玉老爷只笑着听完,不作回答,打量了番眼前拘谨的汤老头夫妇,二人皆敛声屏气低着头,等待着问话,亦不敢往旁边瞄上一眼。
“你二人说是昨夜大雪捡到这孩子的?”玉老爷问道,拿起杯盏,用杯盖拂了拂茶沫和漂着的茶叶后抿了一口。
“回老爷,是的,昨夜我同老头子起先听见隐约哭声还以为是猫叫春,但总觉得得去看看,这一看竟是个孩子,就赶忙抱回屋子好歹暖和点。”汤婆赶紧回复道,终于能抬起头来,只见玉府老爷和夫人果真同大家所传般慈眉善目,心下稍稍放松了些。
这玉家老爷名听鸿,玉听鸿这大名常年盘踞在江湖富商榜和落地生根了似的,虽是富贵却不是土富豪模样,玉府的文雅做派也是江湖上出了名的雅致,初入江湖的人不知道玉府是个珠宝大户大多以为这玉府是琴棋书画风花雪月一派,和夫人沈氏沈想容也是一方美谈。
玉听鸿身穿墨蓝色圆领袍,袍底绣金线窃曲纹,左手大拇指戴一纯阳绿扳指,腰带嵌南红和玛瑙,如此装扮也不彰显外露金银财气。再看沈氏,双刀髻上左侧配流云样式金钗两支,右侧簪一飞鸾流苏簪,用一精纯红宝石点睛,身穿雪白流云织锦对襟襦裙外加一件湖蓝色长褙子,很是大方文雅。
“既无人影,那这孩子身上有何随身之物?”玉听鸿放下杯盏,右手中指和大拇指细细摩挲扳指,问道。
“回老爷,不曾发现有何物件放孩子身上。”汤婆怎敢随意回答,认认真真回想了一番,心里确定了昨夜从出门到回屋着实没看到什么物件,才笃定回复了玉听鸿。
又是一阵子的安静,汤氏夫妇拘谨的站在堂前,沈氏只顾着与孩子逗乐,玉听鸿神色不明,两人不知所措,也只得闷声不动。
玉听鸿慢慢转动扳指,看着汤氏夫妇半晌,旁人自是看不懂这主子在想些什么,何况他两个粗使下人,好不容易,上头这主子终于发话。
“既如此,夫人喜欢,那我就留下这孩子了。也幸有你二人细心,此善举为玉府积德,甚好,就……赏银五十两罢。”玉听鸿说完看向沈氏,“夫人觉得可好?”
“老爷做主自然是好的。”沈氏点头,对此没有什么更多的意见主意,只又唤另一丫头闻曲速去准备婴儿用的一应物件,不必多说,自是上上好的才行。
管家既得了示意,领命去库房取了五十两银锭子来,交予汤老头。另从里间小箱子寻出一纯金长命锁和小金镯子来,“回老爷,夫人,奴才从库房里头另寻了长命锁和小金镯来,请夫人过目。“
”管家现在越发周到了。“沈氏打趣了几句,招招手让小丫鬟去接过摆着锁和金镯的托盘来呈给她看,边看边同玉听鸿说,”老爷还不给管家再涨两个铜子儿月钱?“
沈氏捏着长命锁左右前后的细览,这已是几年前的样式了,金镯也是,虽说拿到外面去照样是个抢手难得的好货,可玉府的孩子,穿戴所有物件怎么样都不能给玉府跌份儿了才是,将长命锁递向玉听鸿。
玉听鸿接过锁,哪里没看出他夫人心里的想法来,笑道,“夫人都发话了,为夫怎敢不从。管家,你将这金镯和长命锁打出个讨喜的新样式来,若夫人说好,那就给你涨一钱月钱。”
管家自是欢喜,这设计样式之类的技术本领本就是玉府做珠宝首饰的看家活,可不就是白白涨月钱。
“我看这位汤婆也是个稳妥的人。”沈氏放下镯子,唤汤婆走上前来,“汤婆在府中做什么活计?”
“回夫人,奴婢是后院头洗衣裳的。”汤婆如实说道。
“大家都叫你汤婆,那你的名字叫做什么?可有孩子?”沈氏上下打量着汤婆,看汤婆也是和气做派,一副朴实诚恳模样。
“奴婢原就姓汤,单字缘。有一女儿,现已婚配城南一户人家。”汤婆回道。
只见汤婆一身新衣裳,却已经是旧年款式,想来是认真打扮了一番,是个讲究人。沈氏心里也觉得满意,“汤缘,是个有福气的名字。女儿多大了,可有孙儿?”
“奴婢女儿今年二十五了,小孙子刚满五岁。”提起儿孙,汤婆眼里更是多了几分暖意,少了几分拘谨。
沈氏听完后看向了玉听鸿,见玉听鸿点了点头,便同汤婆说:“你与这孩子也是有缘分的,从今儿起,你就跟着照顾这孩子吧。”
这可谓是喜从天降,突然落得这么个重要差事,还是在内院里的,对汤婆一家的处境可就大大的改善了,汤婆忙下跪谢恩,喜不胜收。
“快起来吧。”沈氏说道,“这两**先同管家娘子多学学内院里头的礼仪规矩,月初再正式进内院来。管家,你同你娘子知会一声,她自是知道的。”
“是,夫人。”汤婆起身后,沈氏再交代了几句便让汤氏二人回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