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从粉丝服务到原作粉碎:浅谈同人创作改编与乱编的种种

提到同人,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用爱发电、流于自嗨、充斥大量意义不明的情节、死宅的象征?
身为同人作者,我个人并不反对以上描述的任何一项,同人作品作为自娱自乐的产物,从绝对数目上的确有精品,但多数依旧是不成熟而粗糙的产物。可尽管如此,却也能依次发掘出在正统文艺与商业作品中不常见的元素。这些区别同人与官方的元素是什么呢?结合读者的动机与作品类比,我尝试将同人的类型分为以下四类:
1. 粉丝服务顾名思义,粉丝服务提供了粉丝想看的内容。如果无法从官方或原作者手中得到,就是自己动手。同人作品中的粉丝服务常包括:
a. CP糖文:角色间的亲密互动
也就是俗称的CP文,粉丝会在作品中构建出只属于自己青睐人物的小世界,并让他们进行原作中或许不存在的关系发展。这种文章常见于女性读者之中,发表的方式多为短篇文集。角色间的亲密互动被称为“喂糖”。官方有时也会以类似的行为讨好读者。例如在以少女歌剧为主题的微博与loft文章中,刻画角色间互动的“自制糖”文章占了主流。有趣的是,糖文并不一定要以戏剧收场,只要不拆CP,有时悲剧结局,俗称刀子文的作品也会被粉丝接受。由此可见,以展示角色间亲密关系为主题,是该类文章的重要特征。
此外,另一特点是此类作品往往强调关系的唯一性与非成长性:某人的初中同性好友往往是她唯一的好友,更一定会是一生的好友,甚至可以为此不结婚生育。这也使有一定社会阅历的读者无法成为某些作品的受众。
b. 逆天改命:如果当时他那么抉择……
很多读者出于不同意官方剧情的考虑,会用同人剧情来替代官方结局。之所以归类在粉丝服务中,是因为这类结局通常出于满足读者需求,对抗官方或原作的所谓恶意剧情(俗称“喂刀、喂屎”),并非出自文学性和思想性的考虑。例如在上古同人反三国志中,作者凭借有上帝视角通晓剧情的优势,让刘备避开了后半生中的全部陷阱与不幸,最终完美地兴复汉室,来报复罗贯中让他心爱人物纷纷陨落的愤懑。这种让角色“逆天改命”的文章算是爽文的一种,在网文中也多有出现。写作过程中无需太多思考,可以大量模仿原文注水使其可以毫无可能地增加篇幅。以弥补角色缺憾为目的,这类文章能激起读者朴素的同情或期盼,让人得以读下去。
c. 异界龙傲天:重生某界之我是X日天
如果是逆天改命文还是读者为角色YY,那么穿越文就是明目张胆地自我YY了。该类文章中读者会利用信息优势(知晓原作剧情、设定),穿越到作品的世界中成为无敌的强者,打败所有男性角色,夺走所有女性角色。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粉丝服务,可以流水化生产、适用于多种题材、能满足广大低层次读者的兴趣,使此类文章在网文中颇为流行。和CP糖文常常追求氛围与文笔不同,异界爽文读者对文笔与剧情合理性的要求通常被降到了很低的层次,常常随着热点火一阵,而后纷纷无疾而终。
粉丝服务类文章的共同点是较为直白地满足了粉丝的直接需求:不过以女性受众为多的CP文更多满足对角色亲密关系的幻想,而网文则更多刺激权力、暴力、性资源等男性的精神嗨点,逆天改命文处于两者之间,能满足读者对剧情与角色命运的期望。
2. 原作修补
以个人经验来看,粉丝服务类的作品通常是所有类型中水平较低的。首先,内容同质化较为严重,确定好服务主题与人物,就能流水线创作,容易让读者疲劳;其次,内容直白,缺乏文学性;最后,往往会出现OOC的现像,与原作设定相冲突。
OOC,即out of character,在同人创作中泛指人设相对于原作人设的变化。纯粉丝服务类的创作者不在乎OOC,但原作粉却无法忍受。在原作粉,即完全忠实于原著的读者看来,破坏原著完整性来满足读者的私欲无异于饮鸩止渴。原作党往往能创作出一系列完美贴合原著的同人,能满足深度粉丝,但也会因为话题度和戏剧性受限而不够吸引眼球。
原作修补类的作品基本有三类拓展方法:一是弥补原作的空缺设定或悬念,二是拓展原作的空白时间段,如在中间时段展开日常,或利用原作之后之前的时间段写前传和续集,三是利用不同人物的视角拓展新的时间与空间设定。
原作修补类非常接近官方的外传作品,如超电磁炮为魔禁外传,Astral friends为超炮外传,均擅长在某些角色未得到原作描写的空缺时间段猛作文章,火影忍者的TV版也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官方同人性质的原创剧情制作。总之,原作修补类同人的最大特点在于对原作世界观与人物的忠诚,但缺陷则是往往被原作束缚,容易受到官方外传的挑战。而一些绝对的原著粉,如六小龄童老师,只支持此类改编,以本为本,就有些走极端了。
3. 原作解构原作解构的作品是更加深入灵魂的同人创作:比起原作修补,解构作品需要在继承原作的基础上再创造,指出原作某些被忽视问题的实质,给出自己的解决之道,成为在某些方面升华原作的作品。
这类作品相对少见,不仅要领略原作的神髓,同时要有自己的见地和思想,相对比较难概括其共性。我尝试着列举几部优秀作品:
《大话西游》之于《西游记》。大话有许多和原作相比大改特改,如孙空空和白晶晶谈恋爱,人妖不分,正邪不分等。但大话是脱离原著的自嗨么?个人认为并不是,大话西游继承了西游记中的一条暗线:命运的不可抗与自由人性的凋零。原作中,孙悟空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不断被社会化、体制化的历史,也是不断向命运低头,失去生灵本性的过程:从无忧无虑的猴大王到反叛天宫的逆贼,从天不怕地不怕的齐天大圣到五百年刑满释放后,对菩萨天庭谨小慎微、人情练达的金蝉子保镖,孙悟空在得到体制承认的同时也在失去世俗的欢乐,包括原作中未能提到的爱情。大话西游削弱了原作关于官场讽刺和传奇志怪小说的元素,加入了新时代人类对自我与命运间的权衡,使原作焕发了新的魅力。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英剧神探夏洛克之于福尔摩斯原作的商业化改编。作为19世纪的作品,福尔摩斯除了惊人智慧外也展现出了绅士风度与高贵的人格——正直善良,侠义心肠,是一个基本无需成长的完美型人物。神夏剧组对福尔摩斯性格的再创作包括两方面:一是利用现代人对个性张扬的肯定与对非道德的更高容忍,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具备反社会倾向的高智商缺陷人物,二是在一的基础上,让这个不完美的人物得以成长:剧集的演进过程,就是夏洛克越来越走近社会,了解到自己无法脱离他人存在的过程,从约翰到哥哥到妹妹,开始了向社会人的迟到转变。与大话西游的高度先锋性相比,这是一个好莱坞式的常见主题,但认真制作依旧能出彩。
以上两个是商业化改编的例子,优秀的个人化解构化同人也有不少,例如《哈利波特与理性之道》,解构了现实条件下魔法世界该如何运行,如何应用自然科学范式于魔法,以及理性的反派该如何行事等等。而蝙蝠侠漫画黑暗骑士归来,诺兰的被蝙蝠侠三部曲,也是对原有老蝙蝠作品的解构。总之,原作解构类的同人需要对原作非常了解,以及同人作者本身的强大功底,能在“粉碎”原作的同时继承其精神,是不可多见的产物。
4. 原作重构这是一个我发明的词,用来指大幅改变原著设定后的同人作品。常用作法是改变原作的一些基础设定,或干脆和其它作品融合。
这个作品的优点在于,可以在确保自由性的基础上回避OCC问题。例如,魔法少女小圆同人《巴麻美的平凡日常》与《见泷源幼儿园》中,五位主角分别变成了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与幼儿园小朋友。相比描写初中生的主角,作者可以更自由地驾驭中年人和幼儿园角色,因为这两个角色在原作中并未出现过,即使有一定偏离也难以认为是OOC。如作品中的中年巴麻美成为普通的职场员工的确和少女时期差别过大,但有多少人能保证初中时的风云人物一定一帆风顺,学生时代的吊车尾就无法逆袭呢?建立在无穷大的样本之上,现实的戏剧性可丝毫不亚于创作。
除了在世界观上小动手脚,另一种方式是融入其它作品设定。两种作品奇妙的化学反映往往会产生神奇的效果,例如著名的克苏鲁与福尔摩斯同人《绿字的研究》,完美贴合原著,惊喜之余人,让人丝毫没有OOC之感。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找寻到熟悉因素的惊喜,恰恰是此类同人的魅力所在。
5. 尾声到这里,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上类别的特征来概括同人区别于原著的闪光点:能带给读者原作没有的粉丝服务,拓展原著的世界观,通过深度发掘原作,或对设定的修改与融合,在原作基础上再创出新的美感。
的确,从作品构成上看,存在着许多意义不明的同人,但也存在许多佳作;而从历史角度上看,人类的同人史从未停止,如果严格界定原作的标准,我们会发现除了几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民族史诗或历史本身,很少有作品能摆脱所谓同人的影子:西游记借鉴了大量大唐西域记的元素人物,可以视为后者的同人,荡寇志与金瓶梅是水浒的同人,而演义是对陈寿原作OOC严重的改编,大仲马和金庸则在史实人物的基础上加入大量私货,把原作搞得面目全非。没有这些成功、不成功、但始终紧跟时代的改编与乱编,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人类文学史。所以,同人绝对不负于正统文学,没有改编,没有乱编,就没有旧有主题在新时代的进化与新生。为此,同人的作者们,请快乐地写作吧!说不定亿万年后外星人探寻到地球文明的最后遗产,就是你脑抽时写下的CP同人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