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三浦紫苑印象谈:别样人生的故事魔法

2023-03-26冷门作家三浦紫苑编舟记强风吹拂 来源:百合文库
前有平淡坚韧、韵味悠长的《编舟记》,后有刚完结不久余韵尚存的《强风吹拂》,三浦紫苑已改编动画的两部作品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鲜明的作家风格、超高的故事完成度、口碑爆棚但总是欠缺几分人气,在相对小众的圈子里,各自的拥趸为之感动流泪、备受鼓舞,然而却仿佛天然地披上一层薄纱,若隐若现于大众视野之外。
这大概就是三浦紫苑的魅力与特质之所在,作家气质十分完美地投射于作品当中,自然地选择了最为理解自己的那一批读者。三浦紫苑写了许多种人生,就像一座永不枯竭的宝藏,抑或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滋味。
作为早早就捧得直木奖入怀的平成大才女,如今已年届四十的三浦紫苑仍称得起笔耕不辍。早在20几岁开始正式走上创作之路以后,至今已然创作了许多或精彩有趣或引人深思或令人长叹的故事。
很难把她归类为严肃的或是通俗的作家之列,正如日本文学历来有打通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间壁垒的传统,始终不变的是对好故事孜孜以求的眷恋。
曾看到有论者这样评价三浦紫苑,字字珠玑——
她用凝练的文笔和克制的节奏在小说中探求超越既有词语描绘的人际关系,深入散布在人类注意力死角的冷门职业,而她的随笔写作却极尽腐女之妄想,以信手拈来的笑料恣意驰骋。(求大衣《一百种人生:三浦紫苑的写作之道》)
的确,如果要概括三浦紫苑的作家风格,那么笔者会说她是一个独自走在幽深小径上喜欢邂逅路边野花的记录者。以笔者有限的阅读经验来说,三浦紫苑钟情于那些不在舞台中央的边缘人群与冷门职业,用一支仿佛施了魔法的生花妙笔描绘出一幅幅冷僻但同样精彩的人生画卷。
人物:两人之间若有若无的微妙与暧昧
笔者虽未读完她的所有作品,但断断续续林林总总也大致读过了七八部有余。无论是早期风格初显的《月鱼》,还是为她捧回直木奖的《多田便利屋》,或者是在成熟期创作的《强风吹拂》与《编舟记》、新作不久的《假如岁月足够长》,都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定式或“套路”——
她喜欢创造笔墨平分秋色的“双塔”主角,尤其钟爱在故事中去表现两位主人公间若即若离的暧昧关系。这既非是腐女们感兴趣的同性之爱,然而却也超越了一般的“朋友”范畴,更像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soulmate关系。
越是早期的作品中,暧昧因素就越明显,大概也是因为创作初期个人风格未定,还有诸多“实验”意味。而到了创作能力相对成熟的中后期,这种外显的暧昧就化作了人物互动的内在纽带,更加润物无声,而对这种独特关系的把握也愈发驾轻就熟。
被很多人认作“清水耽美”作品的《月鱼》,开了“双塔主角”模板的先河。围绕传承多年的旧书店“无穷堂”三代主人与突然闯入其中的“二道贩子”父子,重点刻画两位年轻人真志喜与濑名垣干净而又多舛的友情。
散淡的情节推进与高度文学化的自然主义手法,融古旧风物、感官描写与人物心理于一炉,讲述了一个因天资过高而被“诅咒”进而承担负罪感与重生的青春物语。
相较于书中对旧书业这个冷门行业的细致刻画,两位主角间从小结下因缘而后又不得不离散直至最终化解心结携手向前的心理与关系变化则更为精彩,三浦紫苑由此展示了人们灵魂的深邃与命运的反复,当然还有面对沉痛的过去时选择的艰难。
真志喜的唇边浮起一丝笑意。无比温柔的视线倾注在手中的书本上——那是绝不会投向濑名垣的视线。濑名垣小心翼翼地将书收到纸盒里,交还给真志喜。
尽管很多诸如此类的场景都快要接近“BL”的程度,但笔者始终认为这并不是吸引人的噱头,而是三浦紫苑想要极力展示的独特关系,在一个适度的节点上。
除此之外,像《多田便利屋》中的多田与行天、《假如岁月足够长》中的国政与源二郎、《编舟记》里的马缔与西冈,当然还有《强风吹拂》里的阿走与灰二。三浦紫苑谜一般地执着于用心刻画两位男性主人公之间的友情、互动、相互扶持甚至是闹别扭。
尤其是《多田便利屋》中的多田与行天,长达三部曲的篇幅一直围绕着两位主角间初看是饲主与宠物、再看便是欢喜冤家、最后才发现原来是互相都离不开的孽缘一般的挚友。
沉浸在逝女之痛中无法自拔多田与经历坎坷自我放逐的行天,两位有缺陷的伤心人做着任何活计都接、给人们排忧解难的“便利屋”,却都无法自我疗愈,反而是在日渐与彼此的相处中生发出一种有别于任何已有感情的特殊的支持关系。
只是这次对两人关系的描写明显能感觉到三浦紫苑笔力的精进,很多容易让人误认是“BL”的官能描写都已消失,转而更加深入地描绘人物的心理变化(这一点在接下来的《强风吹拂》最后的部分可谓登峰造极)。
初期格调低沉的人物心理,仿佛困锁于泥淖囚笼中的环境描写:“这里是不接受外界异物,同时一直紧锁的乐园。这里的文化和人群流转而至的边缘。一旦被这泥潭般的磁场羁留,就再也无法逃离”。
经过两位主角借由解决一起又一起看似琐碎、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实则人情味道浓烈的偶发事件时不断地磨合、理解,互相向对方也向世界敞开心扉接纳自己、与过去和解的过程中,就变成了这段富于希望的结尾。
纵然失去的东西无法完全回来,纵然,以为得到的瞬间,一切便已成为记忆。
可这次多田能确定地说。
幸福是会重生的。
它会改变模样,以各种各样的形态,一次次悄然来到寻求它的人们的身边。
故事里,看似是多田收留了走投无路的行天,结果反而是潦倒洒脱的行天拯救了一直无法原谅自己的多田。三浦紫苑的双塔主角还有一条身份上的“隐线”,那就是二者对于彼此来说往往都是对方“拯救者”。
更为明显的,就要算《强风吹拂》里的灰二与阿走了。长达半年的23集里,始于灰二对阿走的挖掘,终于阿走完成灰二的期许并且灰二以决绝的姿态告别赛场将未来亲手交给阿走。
因为动画刚刚完结不久,所以很多记忆还尤为新鲜。故事中,一度离开赛场的阿走甚至沦落到要去偷便利店的面包来果腹度日,这时灰二出现在阿走面前,问了那个直击心灵的问题“你喜欢跑步吗?”,从此就将阿走从过去的阴影里一把拉到现在的阳光下。
阿走呢,何尝不是成就了灰二坚持了四年的梦想的那个最关键的“Key”。尽管灰二一直以“过来人”与“领路者”的身份在指导与点拨阿走,但阿走也让灰二看到了梦寐以求的风景,他跑步的姿态,宛如流星一般划过,正是应了“强风吹拂”的主题。
大家好好睁大眼,看清楚他跑步的模样!看他那为跑步而生的身躯有多美丽!
那个身影,可以轻易凌驾旁人的懊恼与羡妒。他是完全不同的生物。跟我这种被重力束缚、汲汲于氧气的人比起来,有天壤之别。
清濑很想放声大喊,但现在只能想办法忍住。阿走,果然只有你。只有你可以这样体现跑步的真貌。能够鞭策我、让我见识到全新世界的人,只有你,阿走。
灰二与阿走因为多了一层同为一个目标而奋斗的“战友”身份,故而两者在互动过程中,暧昧的因素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在表现醉心于奔跑的两人超越知己般的赞赏与情谊。尽管她有意无意间还是会保留那么点引人遐思的情节与画面,但融入故事的进展中却并不突兀,润物无声却又效果拔群。
三浦紫苑的主角就像是一对各自闪耀的双子星,单独一个人人物拎出来固然有其令人深刻的魅力,然而两者交织在一起却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奇妙的化学变化,这也是她的故事十分耐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所在吧。
视角:冷门小众的悲欢喜乐与执拗坚守
比起对于双塔主角的偏爱,三浦紫苑另一个为人称道的则是她敏锐而独特的视角。她始终着眼于平凡生活中一小撮从事冷门职业的人们,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为“边缘人群”,孜孜不倦地描绘他们的悲欢、执拗、乖僻与洒脱。
她的兴趣一直在于用手中的笔去展示生活里被无数人忽略、但始终存在许多美好的差异性与意外性的那一面,最大程度地拓展日常的宽度,塑造出一个个特质突出、令人过目难忘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某一职业的兴衰与苦乐。
细数出现在她小说中的人物们,稍微大众化的就要数《强风吹拂》中的一群大学生了,然而他们要去参加的箱根驿传也不是人人能去的普通赛事,所以本质上仍是一小撮少数人群。至于其他的,就更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有继承三代的旧书店主人、年过七旬的细工花簪匠人、孤独坚守的辞书编辑、什么活计都接的“便利屋主”……
人们惊异于三浦紫苑的视角之毒辣,好像在她没有写出这些人之前,我们从未关注过相应的职业,所以自然而然地就给她贴上了“擅长描绘冷门职业”的标签。
其实,在这些可以概括为“职业题材”类想小说故事中,有一条一以贯之的故事脉络或者说“造型”,可以归纳出一个相对统一的故事构造:主人公们都有冷门的职业身份,而在各自的领域中又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与努力,或独自求索或与人合作,终究完成了某项目标。
其中最为有代表性的,当然要数先后被改编为电影与动画并且都得到超高评价的《编舟记》,这部获得书店大奖的优秀作品,将职人的坚守与牺牲都刻画得入木三分,甚至可以说是《编舟记》让人们看到了辞书编辑这个绝对冷门的职业。
“编纂辞典的工作和一般的书籍或杂志都不同,是个非常特殊的世界。需要有耐心、不厌倦繁琐的工作;专注于词汇的世界,又不至于迷失其中,同时具备广阔的视野。现在这个时代真的有这种年轻人吗?”
松本老师开篇的疑问不仅将全书的基调定下,而且开宗明义地指出辞书编辑是何等的稀少与难得。《编舟记》是很简单的单线故事,既可以理解成一群人为了编纂《大渡海》前赴后继燃烧青春乃至生命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是从松本老师到荒木编辑到主人公马缔光也再到新晋女编辑岸边绿的单线传承。
正如朝日新闻所评论的“充满了对词语的爱,对造物的喜悦和对热情投入工作之人的敬意”,《编舟记》的故事既能让人感到对于职业精神的尊敬,也能体会到主人公们投身于辞典编辑的过程中发自内心的热爱。
辞典编辑是漫长而琐碎的过程中,需要超越常人的耐心与细致还有不以枯燥为苦的坚毅与乐观,只是想想都能感到其中的艰难。《编舟记》并没有着力表现他们的“苦”,反而用沉静但明媚的语调叙述了马缔光也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的“乐”与收获,主人公马缔不但获得了一份真心喜欢的职业,而且还收获了爱情——出于同样的理解。
将日复一日的枯燥日常放在一个长达十五年的时间刻度上,外在的变化与室内堆积的卡片而仓库里厚重的灰尘形成的鲜明对比,不需要过多的描写就已将这群人的坚守与付出表露无遗。《编舟记》里的主人公们都值得敬佩,他们的事业,因为投入了全部的心血甚至生命,所以即使平凡,也变得伟大起来。
《编舟记》既可以说是这类题材的代表又可以说是其顶峰,在此之前,三浦紫苑尝试的包括《强风吹拂》在内的一系列同型异趣作品的努力在这一部中开出盛放的花朵。她对于不甚被其他人所关注的冷门领域的描写甚至也达到了近乎“开宗立派”的程度,至少是成为自己鲜明的个人特色。
各自的故事千变万化,但归根结底都是“人”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不同的人生,三浦紫苑一直坚持在做的,就是将这些我们平日里不会去关注的平凡人生描绘出来,展示于我们面前。
小说家就是这么神奇的职业,纵然自己只能过一种人生,却可以用笔来描写无数别人的经历与人生。
风格:永不完结的悠远日常,静水流深的漫长余味
细腻、隽永这些空泛的字眼当然可以用来形容三浦紫苑的个人风格,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些都不是最贴切的,过于泛泛。
她是一位非常聪明且有自知之明的作者,十分明白自己并不擅长统御宏大场面、史实化景观的描写,而且也缺乏推理作者那种强力的编织线索与咬合素材的构思能力,所以十分巧妙地扬长避短,逐渐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漫漫坦途。
她并不追求情节激烈或画风猎奇,反而喜欢用散文化的笔法去重构平淡琐碎的日常生活,并以独有的细腻笔触去表达一种悠远的、慵懒的甚至给人永不完结之感的日常图景。得益于女性作者得天独厚的敏感心思,读者能从她的故事中体会到这种宁静而有力的风格。
如同清泉出于山涧,静水流深而又恬淡坚韧。
无论是《多田便利屋》中互相疗伤的多田与行天间格调哀婉、语气舒缓的氛围营造,还是《编舟记》里对马缔他们年复一年始终坚守的白描刻画,或者是《强风吹拂》中对灰二他们一心投入箱根驿传、在平淡枯燥的训练中迸发的热血与坚持的娓娓道来……这种风格已然成了三浦紫苑最为鲜明的个人标签,稳定而成熟的作家风格使得她一眼可辨。
而且,这种风格的塑造并不局限于题材选择、人物刻画或者故事安排上。相对晚近一些的《假如岁月足够长》中,三浦紫苑讲述了一个靠近“夕阳红”的故事,两位“70后”的主角,面对人生暮年的不同境遇,刻意拉长的叙述节奏,更好地传达了宁静有力的风格。
同是年逾古稀的73岁老人,银行退休职员有田国政与细工花簪匠人堀源二郎两人的发小情谊,在各自经历了漫长的人生与不同的际遇以后,于人生的暮年阶段,仿佛又回到了各自小时候一样。
每次见到彻平,他制作簪子的手艺似乎都在提高,是前途一片大好的青年。源二郎对他欣赏有加,恨不得把自己会的技术都教给他。国政感觉好像只有自己被撇下,活这么大还跟个不懂事的孩子似的。不,说不定就是因为活到了这个岁数,才让他感受到这份类似于嫉妒的焦急。
忙碌一生却不被家人理解,反而晚年与妻子分居的国政孤独一人地生活在小镇上,与他有关系的看起来就只有早年丧妻独身一人的发小源二郎。而源二郎在收了徒弟彻平以后便全心投入到对他的培养上,国政的“吃醋”显得既有些可笑又令人心揪。
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日常图景的细腻心思,而且还不忘玩一把早年间遗留下来的对于两位主角“暧昧”关系的刻意塑造。即使人物已经衰老,但执笔的三浦紫苑却仍旧不放过自己的“恶趣味”,不得不说类似这样的描写也确实令日常活泼了起来。
国政和源二郎静静地坐着,一动也不动,直到彻平笑容满面地回到家中。
他们聆听着从各家屋后流淌而过的潺潺水声。那是令人怀念的、温柔的,并始终等待着他们、牵绊着他们的声音。
有人说国政与源二郎就是《多田便利屋》中多田与行天年老之后的样子,此言可谓读出三浦紫苑的精妙。不仅是因为她的故事造型内在相连,更是在更高一层的审美风格里,两个故事同样延续了三浦紫苑一直以来的婉约却不失力道的表达。
读三浦紫苑的故事一个最突出的感受就是无论之前处在什么样的心情,只要一翻开她的故事,读上那么四五页,就会不自觉地沉浸在她营造独特氛围中。既有别于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又如此相似,宛如回味绵长好茶,初品好像没什么特别,但越是深入就越韵味悠长。
三浦紫苑,就像一位点石成金的魔法师,即使是在我们看来毫无波澜甚至有些无聊琐屑的、再平凡不过的日常生活,经她的笔下写出来,就好似变了一个面目。尽管事情还是那些事情,人际关系与感情也不过是我们平日里时时会打交道的那些,但她就是能将这些再平常不过的“食材”搭配出别样但美好的味道。
有时候不得不赞叹造物主的神奇与“天才”这种生物的不讲道理,或许三浦紫苑并不认可自己是个“天才”吧,因为好像这样就抹杀了她的努力。但无论如何,能读到她创造出来的这些有趣的故事,对于每一位读者来说,都是一件幸福的事。
故事的魔力也在于此,所以我们才会心心念念,永不熄灭对于她的兴趣,不是吗?
———————————
我是晴空,一个安静写字的up。文豪试炼场三条支线全部没有头绪,又不想逼自己去应付,想来想去,还是把构思了很久的关于三浦紫苑的文章写出来,活动什么的咸鱼好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