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沉香屑看这第一炉香!!

这是我第一次写一个人,张爱玲,记得读她的第一部作品是在2008年,刚到上海,电波里上海作家醇子在介绍张爱玲,才开始关注她,去过张爱玲在上海的故居!她的传奇一身,深深吸引我!如今2年多过去了陆续整理了一下,表达对一世才女的由衷缅怀!!
有没有人从没看到过这张照片?应该不多。提起张爱玲的名字,应该立刻联想到这张照片,有时不禁的想如果没有这张照片,张爱玲会不会像今天这样火?
张爱玲在〈〈对照记〉〉里写道:“1954年我住在香港英皇道,宋淇的太太文美陪我到街角的一家照相馆拍照。1984年我在落杉机搬家理行李,看到这张照片上兰心照相馆的署名与日期,刚巧整30年前,不禁自提‘ 萧条异代不同时’
当年张爱玲为什么兴冲冲跑到兰心照相馆拍照呢?因为张爱玲英文版〈〈秧歌〉〉刚刚出版,〈〈纽约时报〉〉想刊登书评,要求提供作者照片。该书评1955年4月3日刊登,连同照片属于正面肯定视其人生高峰之一,可惜佳评不等于畅销,〈〈秧歌〉〉没有再版过。
在这些照片中哪一张才是张爱玲最爱?张爱玲曾经对邝文美说过:“我喜欢圆脸。下世投胎,假如不能太美,我愿有张圆脸(正如在兰心拍的一张照片,头往上抬,显的脸很圆)”张爱玲最喜欢的是〈〈对照记〉〉中头往上抬的一张,而这张是目光向下看
张爱玲还说过想写一个故事:“有一个类似侦探小说的,那段关于我的圆脸表姐被男人毒死的事。”那位表姐不知是什么大表姐二表姐三表姐四表姐,只有“圆脸”表姐才是重点!其它方脸尖面俏脸丑脸表姐都不如流!
张爱玲在〈〈对照记〉〉写道:“1944年业余摄影家童世璋在朋友的介绍下来给我拍照,我就穿那件唯一的情装行头,大袄下面穿着薄呢旗袍。拍了几张要换个样子。单色呢旗袍不上照,就在旗袍外面加件浴衣。她从那个系列里挑了一张
这一张只有上身的大袄“大袄下面穿着薄呢旗袍”让人摸不着头脑看看这张是同一系列可以清楚看到下面的“薄呢旗袍”
1955年,张爱玲以中国专才难民资格去美国,落地及时拿到“绿卡”,住满5年后,正式入籍成为公民。其后多次搬家,公民如籍证遗失,以至于办事(如授权书,立遗嘱)很艰难。张爱玲要求政府补发公民如籍证,得到的回复的“查无此人”。多番困扰后才发觉政府工作人员在查找“爱玲*张”,而她记录上的正式全名是“爱玲*张*赖雅”。后来就用的证明身份去里的遗嘱。张爱玲在洛杉机持有快速交通区长者卡,地铁公交都通用。洛杉机市民大多自备汽车仅少数如张爱玲要依赖公共交通。公车班次少,路线不多,经常要转车,张爱玲曾经在公车熟睡,被小偷取去身上财物。
1994年,《中国时报》颁发终身成就奖给张爱玲。
这是张爱玲香港大学学生记录,说明:张爱玲上海出生,生于1920年9月19日(张爱玲的美国绿卡,美国结婚证,死亡证上写的出生日期都是9月30。学校注册文件可能有误)。中国籍,家居地址上海市—郝德路195号爱丁公寓51号。香港监护人李开地,入学注册于1938年8月28日。在《对照记》里张爱玲写:“我考上了伦敦大学,欧战爆发不能去,该入香港大学。我母亲和姑姑托了工程师李开第做监护人,她们在英国认识的老友,也是我现在的姑父。”
这张照片里 的小女生一点也不像多年后在兰心拍到的那高傲飘逸的女士。
〈〈对照记〉〉初稿中,张爱玲形容自己当年“不会待人接物,不会说话。话虽不多,夫人不言,言必有失。”宋淇可到后说“夫人”会被误会认为自称夫人太太,张爱玲同意加上引语号,表明是引用四书名言。〈〈黄冠〉〉结果出版了这引语:“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自嘲变成自吹自擂!最后张爱玲写了一篇〈〈编辑之痒〉〉去纠正。
香港大学有张爱玲纪念奖学金且看张爱玲自己对奖学金的看法。
〈〈对照记〉〉:“港大文科二年级有两个奖学金被我一个人独得,学费,膳宿费全免,还有希望毕业后免费送到牛津大学读博士。刚减轻了我母亲的负担,半年后珍珠港事变中香港也给沦陷了,学校停办。”
〈〈对照记〉〉:“我在港大的奖学金战后还在。进港大本来不是我的第一志愿,战后校中人事全非,英国惨胜,也在困境中。毕业后送到牛津进修也不过是当初的一句话。结果我放弃了没回去,使我母亲非常失望。”
张爱玲自己受战难之苦以至失学,但今天她可以扶助后辈。目前已经有两位学生拿到每年港币5万的奖学金,都是内地的文科女生,正像当年的张爱玲。
张爱玲姑姑张茂渊与张爱玲感情笃深,1942年至1952年,张爱玲曾随姑姑在上海同住10年。张茂渊是李红章的外孙女,张佩纶之女。她年轻时曾赴英国留学,78岁时嫁给了李开第,成就一段 传奇。
李开第是上还闽行人,1924年毕业于南洋公学(后来的上还交通大学),获取公费留学生的名额前往英国曼彻斯特。李开第与张茂渊的正真结识,是在留学结束后。1927年底回到上海后,李开地在英国人创办的安利洋行工作,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张茂渊,并成为好友。1932年9月,李开第在大华饭店举办了婚宴,张茂渊还充当了女宾相。之后李开第一家与张茂渊交往频繁。李斌自小喊张茂渊为“张伯伯”。而张茂渊一直未婚。1965年李开第丧妻,女儿远在广州,多亏张茂渊无微不至的照顾,手把手地交他做家务,打扫厕所,打扫卫生等,加上女儿李斌变卖首饰,弟弟妹妹提供钱财,才熬过10年噩梦。
1979年,在女儿发极力支持下与张茂渊结婚。“他们住在一起不在是孤单单的老人了,有个伴能互相照顾挺好的。”李斌说。80年代初张茂渊与张爱玲取的了联系,经常书信来往,后来因张茂渊身体不好,给张爱玲的信都由李开第执笔。张爱玲将她的著作的国内版权委托给李开第处置,所得稿酬也增与二老,同时多次从美国汇款回来接济二老的生活。
(左到右李斌之女,李斌,张茂渊,李开第之子,李开第)张茂渊,李开第婚后共同度过12年。1991年,张茂渊因乳腺癌扩散过世。李开第忍住悲伤,写信告知远在美国的张爱玲。辟头第一 句是“爱玲,请你镇静,不要激动,报告你一个坏消息。你与我至爱的亲人以与6月13日晨7:45与世长辞。”而信的结尾李开第不忘叮嘱侄女:“不要悲伤,身体保重。”此时李开第已九十高龄,张爱玲年过七旬。
张爱玲与姑姑张茂渊感情笃深。1937年至1953年长达10几年的时间里,除了在香港上学的几年,与父母失和的张爱玲,一直跟随姑姑生活,几乎视姑姑如母亲张爱玲在香港读大学时李开第是她的监护人,张爱玲一直称李开第为Uncle K*D,并将这个称呼沿用一生写给李开第的信中,张爱玲署了本名“瑛”,这是他写给熟悉的家人时的习惯署名。李开第以与1997年去世。
李开第和前妻夏琉智于1932年9月结婚育有一对子女,所生女儿李斌在广州工作,自幼拉小提琴,女婿张伟才则是大提琴家,夫妇两都曾在广州交响乐团工作,后移居澳洲。1965年李开第的妻子去世.李开第和张茂渊同岁,在1979年他们78岁高龄时结为夫妻。《张爱玲与赖雅》》一书的作者,张爱玲研究者司马新认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港大停办,张爱玲1942年由香港回到上海与姑姑同住10年。1942年~~1952年是张爱玲文学创作的盛期,在解放前后那几年,张爱玲,张茂渊,李开第有过一段来往频密的愉快时光。李开第常去静安寺的常德公寓看望姑侄二人。每逢李开地登门造访,张茂渊都让张爱玲出门买李开地最喜欢的臭豆腐来招待。1952年张爱玲离开大陆抵港发表了《秧歌》,《赤地之恋》。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之后两人20余年未联系,直到1979年才重新联系张茂渊写信袄张爱玲到上还一游,张爱玲不去,去了一定很风光热闹,轰动上海,而张爱玲最讨厌这些。
1979年到1980年,美国与中国济济能力相差很大,张爱玲想给姑姑寄5000美金,又怕害了姑姑,那时侯国内的人的目标是变成万元户。张爱玲怕姑姑老人家了,因为海外关系,突然有一笔钱会麻烦。后来就每次寄300美金。后来张茂渊生病信有姑丈来写,直到去世张爱玲未再见到张茂渊,李开第。
张爱玲晚年经常搬家,她认为自己家里有虱子,“虱子走进皮肤里”。于是,她去看皮肤科医生,可医生用放大镜来检查没有看到。张爱玲便认为这是南美新来的虱子,小到连放大镜也看不到,所以要搬来搬去,很少与人交往。
1995年张爱玲去世。 
张爱玲是一个双语作家!在美国是还写了一些英文作品,《北地胭脂》就是1967年翻译成中文出版的《怨女》,她的一身还写了大量的电影剧本。如〈〈倾城之恋〉〉等张爱玲经常说人生四大恨事:海棠无香,鲥鱼多刺,曹雪芹〈〈红楼梦〉〉残缺不全,高氏妄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