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默读》我不是凝望深渊的人,我就是深渊

2023-03-26 来源:百合文库
我心里有一簇迎着烈日而生的花
比一切美酒都要芬芳
滚烫的馨香淹没过稻草人的胸膛
草扎的精神
从此万寿无疆
——《默读》priest
以这段话开头我觉得挺合适的,大概就二十分钟前我再次看完了《默读》。下面说说我的读后感。
《默读》是priest所作的网络小说。小说于2016年6月15日在晋江文学城开始连载,于2017年1月8日全文连载结束,共180章并5篇番外。
priest,晋江文学城大神级耽美作者之一,文风精练大气,幽默风趣。作品多正剧向,语言诙谐幽默,行文流畅,风格大气,善于构建各种各样正常不正常的世界观。文笔成熟,能够把对于人生哲理的探究和情节较和谐地融为一体。
前面那两段是我从百度百科上搬过来的,先做一个介绍,还是百度的介绍比较客观。上一次看我记不得是什么时候,我以为自己自己没有看完。然后最近时间空闲了下来,我就最准备看完。
重读一开始是有些困难的,刑侦破案的文总是要看的仔细点,以免错过线索。所以我一个下午就看了几章。当然也是因为我有点心不在焉。(最近因为别的事情心里有点烦躁)
默读大致分为五个章节,分别用名著里的人物命名的。《红与黑》于连、《洛丽塔》亨伯特、《麦克白》麦克白、《群魔》韦尔霍文斯基、《基督山伯爵》埃德蒙•唐泰斯。五个人的故事分别隐喻五个案件。
第一章节《于连》,由一个小人物的死牵扯出一个警察分局腐败受贿证据以及一个变态的成长史。
第二个章节《亨伯特•亨伯特》,横跨二十年的拐卖女童案件,失踪受害者达到上百个。触目惊心。这也是最让我难过的一个故事。
第三个章节《麦克白》,一个跨国集团的肮脏与阴私。
第四章节《韦尔霍文斯基》,校园“狩猎游戏”。
第五章节《埃德蒙•唐泰斯》,一切的开始与结束。
五个故事是相互链接在一起的,时间跨度极大。这一切的罪恶从四五十年前就开始了。我觉得倒着讲比较合适。
周雅厚是周氏集团的创始者,英俊又优秀。可是他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喜好——年轻稚嫩的女童。他在东南亚借着投资的名义买卖一些女孩。他在内地也投资了燕城的一家孤儿院,孤儿院为他收集貌美的孩子以收养名义送出国,他则借着捐款的名声进行买卖。出国的孩子与留下的孩子结局都差不多。周雅厚喜欢的就留下,不喜欢的就送到地下市场,生不如死。留下的要么遵守孤儿院的“制度”,要么被贩卖的别的地方。
 一个叫苏慧的小女孩不过七岁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美貌,这也导致周雅厚迫不及待的逍遥将她接出国。圣诞节当晚另一个小男孩带着这个小女孩逃跑了,两个人毕竟是孩子跑不过大人。快要被抓到时,一个少年出现了,救了小男孩。小女孩被抓了回去,少年被凌辱,小男孩在一旁看到了一切 。小男孩叫张春久,后来当了警察。那个少年则组织一帮人,谋杀抢劫,积累了财富,靠着这笔钱发了家,创立了春来集团,他叫张春龄。
那个叫苏慧的小女孩来到了周雅厚身边不久,周雅厚就心脏病发死了。当时他身边的小弟周峻茂接手了集团,并娶了周雅厚的妻子。周峻茂原名周大龙,是从内地逃过去的,结识了郑凯风(他好像杀了人,犯了事才跑了)。两人一拍即合,垂涎周氏,就对周雅厚下了手。两个人联手控制了周氏。苏慧在周雅厚死了以后就跟了郑凯风。
后来在燕城,张春久上了警校,认识了几个好朋友,杨正锋,顾钊,陆有良,曾法医,以及他们的老师范思远。张春龄将组建的犯罪组织隐藏起来,成为自己手里的一把刀。这把刀负责帮他们解决一些暗地里的麻烦。这个犯罪组织如同暗夜里悄无声息张开的一张网逐渐壮大。张春久后来成为警局的内鬼。
因周夫人厌恶苏慧的存在,就将其送回国了。郑凯风因此心怀怨恨,造谣周夫人的大儿子周怀瑾不是周峻茂的亲生儿子。还将亲子鉴定造假。造成周峻茂极其厌恶周怀瑾。
苏慧回国后,多年后与张春龄重遇。并且在自己女儿苏筱岚“启发”下,做起了一种“生意”:用自己的女儿当诱饵捕猎“小羊”供“食客”享用,然后处理“小羊”的尸首。所有的“小羊”都被埋在一个名叫滨海的未开发地区。当时周氏高调回国,郑凯风负责国内项目,为了争夺项目,通过苏慧搭上了这艘盛满罪恶的船。
同时杨正锋因为政策的原因被派往莲花山实干,遇到了他此生最大的难题,女孩接二连三的失踪,踪影不见。耗费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被列为悬案。后来在一个受害者家长郭恒的坚持不懈下,遇到一个男学生许文超,查到一些蛛丝马迹。郭恒一怒之下误将身为“食客”的吴广川杀死,同时在吴广川的地下室也找到了当时失踪的女孩们的证据。此案完结,郭恒坐牢,苏家消失在人的眼前。
期间费氏崛起,费承宇为了控制的自己的妻子以及得到岳父的资产,首次接触了这个犯罪组织,随后也加入进去。
又过了几年,杨正锋、顾钊接手一个“327国道”连环抢劫杀人案件。犯人接连不断做了三起案子,手法也在不断升级。后经侦查锁定目标为卢国新与卢国盛两兄弟,以及卢国新的女朋友。卢国新及其女友很快就被逮捕,但是卢国盛早已逃之夭夭。其实卢国盛已经加入了这个犯罪组织,成为被豢养的逃犯之一。
一年后顾钊追查到卢国盛的消息,孤身一人闯进了他们的据点罗浮宫。他知道警队里有内鬼,但是不知道自己的线人“老煤渣”尹超已经被自己的双胞胎弟弟尹平杀害并替换掉。尹平完成了张春久的任务就隐姓埋名了。张春久也没有想到两人互换了,因此尹平得以逃出一命。。当晚罗浮宫起火,顾钊被害,被诬陷受贿。身为正队的杨正锋受到处分,同样经验丰富的张春久官升一职。
同年美术老师余斌因写生不小心窥到苏慧与张春龄在滨海的场景,被张春久灭口。
又过了一年,“画册”计划成立。张春久为掩人耳目将余斌的案子放入计划中,共计七起案件。计划的领导者范思远为了给顾钊报仇,决心除掉这个犯罪组织。他联合案件的受害者家属一起复仇。剩下六起案件的凶手接二连三的死去,计划被终止。
同年郑凯风回国继续拓展周氏的事业,但是遭遇竞争。杨波的父亲为了拆迁的事,蓄意与拆迁商发生了事故当场去世。杨波的母亲被选为新的联系人,为了控制她,杨波被郑凯风带走,进入周氏集团中心。
 当时费承宇也意识到这个犯罪组织逐渐不受自己的控制,还有别的投资人。他决定斩去这个组织的三头六臂。他就与范思远联合了起来。
这期间骆闻舟、陶然进入市局,费渡母亲自杀三人相遇。
又过了十年,范思远找上了杨正锋,共查顾钊和内鬼的事。他们通过FM88.8的十二点五分的零度阅读的电台节目联系。在范思远的误导下杨正锋相信了张春久,被杀害了。电台遗言偶然被陶然听到,找到了零度阅读的节目。同年费承宇出车祸成为植物人,费渡接任费氏。
三年后,范思远身患重病,时日无多。加速了复仇的进程。他首先通过陈振将证据送到了上面,让市局重视了起来。利用赵浩昌把张东来牵扯到分局受贿贩毒的案子,将张春来拉下来。 并且用电台节目来做杀人预告,故事内容暗示案件。
之后就是苏家三代罪恶拐卖女童案件,利用苏落盏的性格,将他们的集体埋尸地“滨海”暴露出来。
郑凯风二十几年来为了离间周氏父子煞费苦心。当听说周峻茂的遗嘱立好后就下了杀心。期间朗读者介入,他们利用董乾的仇恨,杀掉了周峻茂。范思远本想利用董小晴杀掉周怀瑾,由此好控制周怀信,控制周氏,但是没想到周怀信舍身保护了周怀瑾。最后杀掉了郑凯风。
再此之前,范思远就已经花费几年的时间给犯罪组织的其中一个投资者魏氏的太子魏文川洗脑,教他控制学校。用残酷无情的方式引出了卢国盛,送到了警察的面前。也将其中一个据点“蜂巢”暴露出来。(蜂巢是罗浮宫被烧以后新的据点)
又通过卢国盛与周怀瑾这两个关键人物,当年的事一点一点被拼凑起来。
重新调查顾钊的事情,尹平的事也被翻出来。在追击尹平的过程中遇到了袭击。陶然住院,尹平抢救过来也成了半个植物人。因为此事,当年的一些人都进入调查的范围,张春久也不例外。后尹平医院又再遇袭,杨正锋妻子女儿的朗读者身份曝光。
张春久与张春龄两兄弟潜逃。
后来为了抓住犯罪组织与朗读者,费渡与陆局设计支开骆闻舟去抓张春久,然后费渡利用张东来,迫使张春龄出现。交易过程中费渡被范思远的人带走。
费渡被带到张春龄犯罪的源头,不久张春龄也带人赶到。两方对恃,揭开了这一切。
这个大概剧情是我自己靠着记忆慢慢梳理的,可能与原文略微有些出入,望见谅。稍后我会在文章结束贴出一张别人做的时间轴,感兴趣的可以对比一下看看。
如果说剧情是骨骼,那么人物就是血与肉。人物塑造的好,小说才拥有自己灵魂。
本书主角:骆闻舟•专治各种不服老流氓 费渡•又怂又浪富二代
骆闻舟,一个根正苗红的官二代,做着这个不是很普通的公务员工作—刑警队长。以前是骄傲小流氓,熬着熬着就变成了老流氓,油嘴又滑舌。见过人间丑恶,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底线。
费渡,典型的富二代,花天酒地,浪荡人间。看似纨绔不堪,实则心思缜密。他是一朵于罪恶深渊开出的花,美丽又危险。
费渡出生就在深渊,后来母亲自杀,又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还受到父亲精神上的控制、虐待。
筹备多年,费渡准备以身作饵,加入犯罪组织。如果没有骆闻舟,费渡可能会像范思远一样成为深渊的一部分。当他在黑暗中挣扎时,骆闻舟牵引着他一步一步走出来,给他温暖。
其实对于他俩的感情描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那个细节。费渡出院,他住在骆闻舟的家里。大冬天的,车位不够。骆闻舟就把自己的车给费渡开了,自己就骑着一辆大二八去上班。费渡经常去接他。有一次他一出门就看到自己的车,费渡来接他了。但是他开着暖气紧闭车窗把自己闷在车里,这给骆闻舟吓的不行,急忙砸车叫醒他。上车以后骆闻舟气的质问他,费渡说自己冷。骆闻舟听到反问他,冷,你不知道穿秋裤?
你看,费渡的一切,这个人都是在意的。他穿没穿秋裤,他一下就注意到了。
除了主角以外,还有大量的配角存在,形成脉络。
失去儿子的悲苦母亲;为了金钱利欲谋害自己家人朋友的赵浩昌;为女儿复仇不惜杀人坐牢的郭恒;拥有变态的偷窥欲,疯狂迷恋苏筱岚的许文超;心理扭曲的苏家三代人;从小在父亲的厌恶中长大的周怀瑾;为了保护哥哥的不成器的富二代周怀信;心怀正义的警察顾钊;走上犯罪道路的犯罪学家范思远……
这些人当中有的是受害者,有的是凶手,有的是受害者家属。时隔多年,有的受害人变成了凶手,为了复仇,不择手段。
一如P大文案所写的那样:童年,成长经历,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创伤……我们不断追溯与求索犯罪者的动机,探寻其中最幽微的喜怒哀乐,不是为了设身处地地同情、乃至于原谅他们,不是为了给罪行以开脱的理由,不是为了跪服于所谓人性的复杂,不是为了反思社会矛盾,更不是为了把自己也异化成怪物——我们只是在给自己、给仍然对这个世界抱有期望的人——寻找一个公正的交待而已。
P大通过的典型人物形象,错综复杂的案件以及扭曲的人性,将一个微观的世界展示在我们面前。用最浅淡的文字在我们心上留下深刻的印记。看着这些满是罪恶的案件,总会不由自主的拷问自己的内心。我是什么样的人?是有着自己的道德底线?还是一个怪物?
愿你我都能固守本心,且会有一个骆闻舟一样的人守护自己。
这本小说还有太多的细节我没有说到,好的小说是需要自己慢慢品尝的。而且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看法三观不同,看到的也不同。最后用小说结尾来结束语。
“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的,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老人与海》海明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