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当我们折腾魔王勇者时,我们在期待什么:《打工吧,魔王大人!》简评

作者:蠢三明
|首先是重视美少女的形形色色,然后是重视美少女的好感,再之后目光只聚焦于美少女是否“忠诚”。美少女的维度从三维、二维、一维最后降至零维,接下来大概是归零者的时代了罢。专栏开头惯例蹭一下热度。上面这段话总结自我们伟大的先导 
歧路先知
 的爆款专栏(不是原话),其中提到了弥漫在二次元受众中的性焦虑,以及大概或许应该归咎于这种受众心态的,轻小说美少女逐渐降维的末日进程——说实话还是个挺严肃的问题,大部分人对此好像都持并不乐观的态度,一来我们很难预见到任何逆转这个过程的方法,二来它好像确实不太妙。不过我其实挺不以为然的。
我甚至觉得这说不定是好事。因为第一我认为和美少女爱恨情仇分分合合本来就是一个很狗屎的东西,这太前现代了,一点也不轻小说;第二如此发展下去,很快我们甚至有机会解决困扰轻小说业界的一个致命问题,轻小说将会有一个毋庸置疑的定义:美少女浓度高的就是轻小说,cp强度稳固的就是轻小说,不搞黄色的小说以及在ghs方面乱搞男女关系的小说一律开除轻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有人说那这样就完蛋了,你的轻小说还剩什么内容?那反过来我倒也奇怪了,只专注于搞男女关系又算是什么小说?老实说我之所以喜欢轻小说,就是因为我能够一边看养眼的美少女贴贴,一边还能看她们一本正经地做一些看起来有点扯淡,或者看起来超级它奶奶的扯淡拉了跨的东西。那些一开始相当闪☆耀相当膨↑胀,后来写着写着就慢慢泄气了的小说,也多半是扯淡扯着扯着就扯歪了——更常见的是扯着扯着就又开始乱搞男女关系了。
然后就前现代起来了,再然后就没了。
在我看来,和原聪司所著的《打工吧,魔王大人!》(下简称《打魔》)就是其中一例。
前段时间先知搞扑街书提名活动的时候这本书入了选,我本来想写解析,但是后来忘了。
所以这篇文章一方面是交公粮防止我被踢,另一方面也是借机从我一肚子的黑屁里放大概10公升出来抛砖引玉。
当我们折腾魔王勇者的时候,我们到底在期待什么?
1简介瞎杰宝倒腾“魔王勇者”题材的小说,在《打魔》之前就已经数不胜数,这主要是因为“勇者大战魔王”,如此这般简单易懂的正邪人格化对立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日式西幻的背景又允许我们同时从DND、史实中世纪、大和文化……以及反正都已经杂糅这么多了不如再多加点料的COC、中华文化、蒸汽朋克、balabala回旋阿姆斯特朗朋克等等场所随意取材。正是因为魔王勇者题材是如此的有诱惑力,不断地吸引着各路作者前赴后继地往里跳,那些一开头就走在扑街路上的也不在少数——不过《打魔》显然不算其一,因为它做出了一个很有特色的行为,逆穿越:把大魔王丢到地球世界了,而且还把勇者一起丢过来了,而且的而且,还把主视角放在了魔王身上。
男主角撒旦(后化名真奥贞夫)是异世界的白手起家的超牛逼的魔王,但是小说开头他就已经兵败逃跑,和自己的副手一起溜到地球当打工仔了。在白狐社改编的电视动画中,开篇还好好渲染了一番魔王城被兵临城下,魔王开门逃窜的情景,在原作中一笔带过的“来到地球魔力耗竭,什么都干不了生活窘迫,生病还差点看不起病”的生活开局也在动画中大肆强调了一番——总之就是很惨就是了。更惨的是勇者艾米莉亚(美少女)也追来了,艾米莉亚背后某些不可言说的大人物也派人摸过来了,更更惨的是艾米莉亚身为美少女天生丽质,干的工作还比男主好,更更更惨的是艾米莉亚这孩子小时候就对魔王怨念极深,到了地球还抱着同魔王誓不罢休的态度跟男主死磕……再说下去就只是在复读剧情而已了,所以还是打住吧。下面正儿八经地把剧情归纳一下。
异世界的战斗征伐随着两人的穿越被转移到了地球,变成了地球规则下的勾心斗角;同时随着第一卷及之后的剧情展开,作者还告诉我们异世界的魔力其实和人的情绪相挂钩,地球并不是从法则上就天然的缺乏魔力,而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地球人的心态逐渐变化,他们的情绪不再能够随时随地地给魔王供给魔力。当剧情继续发展下去,男主屋子里多了个死宅堕天使,男主供职的麦当劳对门冒出来了一个天使开肯德基勾心斗角,男主身边的普通人千穗(←巨乳)以地球人的立场被卷入故事,艾米莉亚的老同志也跑过来了,男主屋子前面还冒出来了一个莫名其妙叫他爹的小娃娃(♀)……故事看起来有条不紊地推进。
然后它就继续有条不紊地推进。
然后我们知道了,男主小时候在魔界是个贼惨的lowB孤儿,得到了高人激励才奋发图强统一混乱的魔界;而那位高人好像和女主艾米莉亚的圣剑也有关系。
然后我们又知道,刚才说的那个小娃娃天赋异禀,出身和卡巴拉生命树有关,沿着这个生命树的设定,又冒出来了三两个贼牛逼的小娃娃,差点把主角组打得满地找牙。
然后的然后,男女主的其中一边被抓回异世界了,另一边组队出发去救援。
再然后的然后,平凡的巨乳美少女千穗俯冲加入战场,开始开挂。
最后我就实体书转云了。
大概在一年或者一年半以前,小千穗化身亲女儿这一点在圈内的话题中成为了焦点,被拿来当做打魔中期崩坏的理由,并且有传闻说,和原聪司本来没打算给小千这么大的戏份,完全是因为插画师画的小千太可爱了【←应该主要是奶纸太大了】,所以写着写着就跑偏了。我不打算否定这个揣测,因为我自己写小说也有过由于个别女主画得太可爱而跑偏的经验(而且完全不后悔),但我并不认同这个理由,小千穗封神,用来证明《打魔》中期崩坏当然是一个很强而有力的证据,但她怎么看都不是主犯或主因。
很明显,《打工吧,魔王大人!》,随着它的剧情的推进,有条不紊慢慢地把革命的本钱败回去了。
2魔王勇者拓扑学在我们展开魔王勇者问题之前,先建立一个方法论,为了建立这个方法论,我们先举一个例子。考虑下面四个情节,假设它们分别是四部小说的主体情节,那么你们会将它们视作同一部小说还是四部不同的小说?
|示例1:循礼中学2年C班里,萌妹小红是班长,然后还有死宅小明和普通软妹小丽,小红喜欢小明,小丽也喜欢小明;
|示例2:循礼中学2年C班里,萌妹梦琉璃是班长,然后还有死宅女埋阡陌和普通软妹雪月樱飘舞·H·紫晶殇别离·彩沐雨,梦琉璃喜欢埋阡陌,雪月樱飘舞·H·紫晶殇别离·彩沐雨也喜欢埋阡陌;
|示例3:异世界皇家炼金工坊头号枢纽中,萌妹爱丽丝是工坊负责人,然后还有死宅高坂凉介和普通软妹薇薇欧,爱丽丝喜欢高坂凉介,薇薇欧也喜欢高坂凉介;
|示例4:循礼中学2年C班里,萌妹小红是班长,然后还有死宅小明和普通软妹小丽,小红喜欢小明,但是小明喜欢小丽;我觉得大部分人看过这四个例子,回答应该都是相似的:前三个案例怎么看都不能当做不同的小说来看待,而第四个案例,虽然和第一个例子就差了三个字,但是它和前三个例子有充分的区别。
小说中的各类对象(主要是人物,还有组织、势力、社群和一些社会经济基础)之间会发生各种互动,藉由已经发生过的互动,或者是未来必然发生互动的充分的可能性,相互连接形成不同的关系。——就像是「小明喜欢小红」、「小红喜欢小明」、「小明讨厌小红」、「小红杀过小明的妈」、「小明炸过学校」、「小明仇恨人类」等等,这个关系在小说之中反复搭建,构成了小说情节真正的骨架。不管你的文笔怎么好或坏,你写出了怎样的世界风情,插画的奶子到底有多大,都只能成为一个传播上的钩子或是故事粉丝的粘合剂,而只有关系骨架的独特性才能支撑起故事的独特性,更进一步地,往文学上讲,支撑起复杂问题的讨论,往商业上讲,引起普罗大众长久的讨论和兴趣。
回到魔王勇者题材,勇者和魔王的战斗之所以如此长久地为人所热衷,理由其实刚才已经说过了,“正邪人格化对立”实在太有魅力了,用上一段的拓扑学话术来讲,魔王勇者的基础结构的可改造性太好了。
魔王勇者故事的主干是什么?当然是勇者打魔王。勇者代表什么理念?正义;魔王代表什么理念?邪恶。勇者站在什么立场?王国及其普罗大众;魔王站在什么立场?混沌的百鬼夜行——我们发现小说作者可以轻易地把他的重点放在这个结构的任何一个地方,而且可以任意地进行置换,扩展。
凡是引起话题的魔王勇者新作,除非奶子真的是太大了,否则大多都是如此。
上图橙框中说明所表示的是最朴素的魔王勇者结构,主角是正义的勇者,我们就是要打败魔王,为什么要打败魔王?因为魔王是邪恶的要毁灭世界,但是为什么魔王是邪恶的呢?朴素的RPG魔王勇者结构只负责给你一个打架的理由,一开始并不负责讨论这个。这一点交给了后来的新世代魔王勇者游戏,以及各种各样的小说漫画。
作为调整魔勇结构的实例,一个常见的伎俩是在族群层进行操作,将人类和异族混同或合并,玩一玩敌我同源论。一旦“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再成立,那么魔王勇者为何还要争斗?一种方向是着眼于上一层的政治斗争,进行复杂的阴谋论构筑;另一个方向是反向操作,用不同角色的理念冲突来将故事的重点着眼于理念层:究竟什么才是人类,什么才是怪物?决定正义与邪恶的到底是种族还是人心?《假面骑士555》就属此中的佼佼者,至于敏鬼在这个议题上给出的答案嘛……太小家子气了,不说也罢。
当然以上伎俩如今也属于小儿科了,到了现在,用敌我同源的基础设定来玩争斗阴谋论也慢慢成为了被玩烂的梗,除了假右翼真无产阶级漫画家谏山创同志(×)之外,滥用这一招的大部分还是扑街的多。当然《巨人》之所以那么牛逼,是因为它在这个基础上对整个对抗结构做了更多远远超出上图所能描述的改造构筑,在此不做赘述。
而《打魔》的开局虽然比不上《巨人》,它的新意,在那个时期,也还是远远超过前述两种烂梗的。
《打工吧,魔王大人!》这本书的开头,牛逼就牛逼在它以将魔王勇者丢进“没有魔力”的地球,把理念层、政治层、族群层全都抛进了幕后。
这些层次中的对象会被抛弃吗?不会。但是通过暂时隐去它们,身处现代社会的魔王、勇者同异世界之间失去了连接。而在第一卷的推演中,通过“人心的恐惧”,现代社会的地球与中世纪体制的异世界终于找到了它们之间唯一的纽带,人民的福利与社会进步。从这个纽带出发,整个魔王勇者体系的对抗关系被全部重塑:操弄民众的主教的正义性遭到了质疑,而身为凡人的麦当劳店长和小千穗却成为了标杆,一场以魔勇和解、引导人民觉醒、解放异世界生产力的大潮看起来即将到来……
咳,当然不一定非要这么夸张才行。
但在阅读《打魔》的前三卷的时候,我的心里确实是这么期待着的。
现在小说的进度到第19卷了,异世界的政治运动在慢悠悠地,慢悠悠地,非常慢不拉几地推进,情感线比较的散,快餐店的麻烦好像真的成为了剧情佐料,和原聪司看起来还是知道要把异世界那边捯饬清楚的,但是他好像真的缺乏把握“社会与人”的能力,三组要素再也揉不到一起去了。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在故事中身为唯三的凡人代言人,而且最年轻奶子最大的千穗,在故事的中期后期成为亲女儿,被推上神坛,其实也不是非要插画师把她画得那么可爱才会成立的事情,而是某种程度上的必然。
但是作者真的把这个发展推歪了。
你拔高一个地球人的战斗力,不就是把地球又变回了另一个异世界吗?本来依托于地球和异世界的对照而产生的故事,就这么被粘回来了,那不是白给吗。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第一次真的感觉到剧情开始变得不对劲,是在男主奉店长之命,去总部学习快餐店先进管理经验的时候。在这之前,通过男主工作的体验、和各位凡人角色的交流、了解地球的规则、反思自己的奋斗史,作者已经很明确地表达出真奥贞夫有意反思异世界社会的倾向了。但是这次学习中的内容却被一笔带过了,并且马上被那一卷的尾王战,“卡巴拉树卡巴果,卡巴拉下你和我”所打断,男主开始遇到卡巴拉树生出来的小娃娃,然后开始挨揍。再往后,那场几十年前怂恿男主成为魔王而引导女主成为勇者,由某位大神为了某种崇高的目的一手主导的阴谋论成为了小说的故事主体,而快餐店的快餐理论却越来越淡了。
我刚才说什么来着?
在这个时代敌我同源还没事,毕竟标配,但是再用敌我同源玩阴谋论,那就等着扑街啦。
然后我就再也没见过《打魔》溅起啥水花。
和原聪司通过地球和异世界的对照制造出了一个富有魅力的魔勇新故事,然后通过在地球继续超能力打架,把地球又变回了第二个异世界。
其实在之前的卷目中,魔王组、勇者组、凡人组,偶尔发生互动且涉及到地球人类的发展时,从他们的言论内容,还有话题过快的点到为止中,我就能隐隐约约感觉到作者键政能力的捉襟见肘,也许处理人与人的撕逼才是作者的强项,而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不为他所擅长。所以到了后来,小千变成了那样,这本书又变成了这样,也算是求仁得仁吧。
3然后?一般的专栏文章都应该至少有三节,但是我实在不擅长写论文,所以我想不到第三节该写啥标题了。
说是结语吧,好像也没有那么多可以总结的东西。
在我的眼里,轻小说不太应该和青春文学长得太像,甚至,轻文学也应该看作是对轻小说的某种反动而非出路。和美少女爱恨情仇纠纠葛葛是有极限的,而且你再怎么着也玩不过同为类型文学的邻居们;而和美少女一起做沙雕事是没有极限的,因为时代在发展,你的沙雕事可以不断地从主流文化中汲取养分。魔王勇者也是一样,最初的时代,咱们拿着放大镜盯着魔王、勇者两个人,只看他们打架;上一个时代,我们的视线移动到社会公义上,看魔王勇者之间的正邪混淆、翻转;这一个时代,我们观察政治关系,看魔王勇者打累了合作诓钱;说不定到了下一个时代,我们看到了族群和社会基础,开始解放思想掀起无产阶级大咳咳……魔王和勇者再怎么贴贴也都是那一套,而其他的变化则足以引起新的波澜。
我们早就知道了,轻小说不是一种题材,而是一种依托于单行本、彩插、N-C-A改编链的小说模式。虽然我满心希望未来轻小说将它的定义敲定在“美少女小说”或者“CP贴贴小说”上,但是我也知道这个不现实——尽管如此,纵然给轻小说下定义如此不现实,我也清楚它不是一种题材而是一种写法,正如菜系的区分往往不在于食材而在于烹饪手法,那么美少女,估计也不是食材,而是调味料。而食材应该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把轻小说剖开之后看到的结构吧。
当我们折腾魔王勇者的时候,我们在期待什么?
当我们折腾轻小说的时候,我们在期待什么?
废话,当然是美少女和美幼女——
——但是那个是我们享用轻小说的理由,而不是折腾的理由。
有活力的轻小说,我个人认为是需要一直折腾下去的。
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856323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