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袁绍传》第一回 大将军方定安国策 袁本初初登嘶风马

三国演义——袁绍传
元之
第一回 大将军方定安国策 袁本初初登嘶风马
“张让、段珪等留言羽外,言公鸩杀董后,欲谋大事。”我曾以为他托病不出,实为避祸,但此刻床上的何大将军面色暗黄,散落的头发杂乱地掩盖了他的脸。“再议!”他咳嗽着道出区区两个字,但充满怒气的眼神正在诉说他的不甘。
“乘此时不诛阉宦,后必为大祸。昔窦武欲诛内竖,机谋不密,反受其殃。今公兄弟部曲将吏,皆英俊之士;若使尽力,事在掌握。此天赞之时,不可失也。”
“且容商议。”他背过身去,只留给我一个憔悴的背影。
“为何?”
“汝见左右乎?”
“未见。”
“非吾胆怯,虽疾,尚能纵马提刀,奈何左右皆为小人。事发,进死不足惜,公等亦忧矣。”
言语间,太后懿旨到,传大将军何进。“大将军,小心。”他摆摆手,“无妨,本初烦请稍歇片刻。”
客间草席柔软,却也似针毡般坐立难安。
“本初!”
“将军,太后所为何事?”
“鼠辈命耳!”
“太后不允?”
“不允……如之奈何?”
我深思片刻,计上心来:“可言,十常侍挟天子太后,号令天下,以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此时事急,不容太后不从。”
“区区十常侍,何劳天下英雄?此计不妥。”
“十常侍虽癣疥之疾,但根于骨肉,常法不能根治,久之为祸。召四方英雄,八方诸侯,其利有三:豪杰汇聚,勤王讨逆,顺天意民心,太后亦不能保,吾等亦无抗旨之名,此为一也;吾等讨贼,诸侯皆于城下,若奸臣乱党有不臣之心,将军高举义旗诛其于城下,可保九州安定,此为二也;值此勤王之际,升迁州府太守刺史留于京城,所属兵马分而化之,汉室可兴,其为三也。”
“倘若势急,天子太后怕有性命之忧。”
“天下兵马皆至,张段之辈,战战兢兢而不能立,惟引颈就戮。若将军不能安心,在下将亲率带甲家兵伏于宫门暗道,必护陛下周全。”
“如此甚好。想袁家四世三公,本初真忠义也。”
“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议?”曹孟德从庭院中踏步走来,何进按住了我意欲出鞘的宝剑,起身相迎:“孟德别来无恙。”
“国之大厦将覆,何谓无恙?”
“孟德何出此言?”
“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
我大怒,拍案而起:“孟德亦怀私意耶!”
“庸人本初,此计甚谬!”
“皇城之内,尽皆阉宦朋党,倘一狱吏能杀十常侍、百常侍,能斩千头乎?孟德枉食汉禄。”
曹操语塞,匆匆退去,只大声喝道:“乱天下者,必本初与进也!”
何进安抚我的情绪:“孟德报国心切,本初切勿挂怀。”
……
是日,暗发檄文,差使命,赍密诏星夜往各镇去。不日,外兵皆至,诸侯于城三十里下寨,各带亲兵跪伏于城下,大声高呼:“求太后降诏,诛杀阉宦!”
时至此刻,大将军府,门庭若市,不时有阉宦前来请求大将军宽恕,我盯着他们那丑恶的嘴脸,那阴阳怪气的声音着实令人作呕。
“大将军,何不杀之?”我附于何进耳畔轻声言道。
“本初宽心,此时动手,恐宫中生变。”
“此竖宦皆黄门中人,可蹭此实际着亲信甲士把守宫门。”
“可着汝胞弟术携吾剑,领亲信甲士二百,替换戍卫,若有不从,斩。”
正值话间,太后诏到:“宣大将军何进进宫见驾,余人一律不得入内。”
“大将军……”
……
“报,南宫嘉德殿,传出一声惨叫。”
突然,一种大厦倾覆的恐惧涌上心头:大将军一死 ,何人节制这十八路诸侯?又得报,诸侯听闻大将军死,带亲兵杀进城来,城中一片大乱,“何进!何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我这是第一次踏上“战马”,我已经预想到了,这一生,或许我再也不能下来了。
公告
很抱歉鸽了《复国?》,只是由于元之个人原因很迷茫,非同人类完全没有点击量,而且元之需要一段时间学习。在此对粉丝们表示衷心的抱歉! 
原创声明 
【声明:本文不允许任何形式的转载摘编,作者不接受一切如若侵权违规删除等声明,特此申明。】
更新公告
三个月内随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