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红楼梦》前世今生---弘皙逆案

衔接上文《红楼梦》前世今生--九子夺嫡
上文中讲到九子夺嫡政治斗争中,四阿哥胤禛继承大统,即后来的乾隆皇帝。
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等。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同时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他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其第四子弘历。
关于雍正皇帝的死因,历来是困扰史学家头顶的谜团,各种说法也是众说纷坛。最可靠的记载是丹汞之术。据可靠记载,雍正是唯一 一位信奉道教的清朝皇帝,雍正七年至雍正十三年,大量的生产丹药,导致重金属中毒。乾隆继位后为“子代父隐”,将张太虚,王定乾一批道士迅速赶出皇宫。并且,对外宣称雍正皇帝“未曾听其一言,未曾服其一药”,真是此地无银三白两。
雍正(1678.12.13—1735.10.08) 关于乾隆皇帝继位的合法性,依然有很多的谜团,雍正首次打开秘密建储制度的先河,将传位诏书放置在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的背后,但是在雍正十三年的那个晚上,却发生了离奇事件,传位诏书不翼而飞。
据《清高宗实录》记载:雍正帝病危,宣召亲信大臣,随之崩逝于圆明园。返回紫禁城后,弘历在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及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的共同见证下,遵照雍正元年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封函的谕旨,继承了皇位。与《清世宗实录》相比,《清高宗实录》丝毫没有提及雍正帝在弥留之际于圆明园宣谕密旨的内容,只记载到雍正帝崩逝后,众人在乾清宫恭宣传位诏书。
由于继承者乾隆的合法性,遭受到质疑,随之便发生了历史上几乎令人震惊的弘晳逆案。
故事发生在乾隆四年,在清朝皇室内部、为争夺皇位而发生的一起政治夺权事件。主谋人爱新觉罗·弘晳(康熙朝太子胤礽之子)。在胤礽历经两立两废变故、雍正,乾隆二帝相继继位后,作为康熙嫡长孙的弘晳心有不甘,且朝中多有持"立嫡立长"的宗室成员党附之。事变很快被乾隆帝发觉,他快刀斩乱麻,迅速结案。事后弘皙遭削爵、圈禁,党附者同遭打击。弘皙逆案是康熙末年储位斗争的余波。胤礽不被废黜,弘晳则将承继大统。即使是乾隆帝本人,在其晚年也仍然承认这一点,他说:"且理密亲王幸而无过,竟承大统,亦不过享国二年,其长子弘晳,纵欲败度,不克干蛊,年亦不永,使相继嗣立,不断年间,连遭变故,岂我大清宗社臣民之福乎?"
《乾隆秘史》弘皙 关于读者在评论区留言问题不做过多解释,红学是一门精深的学问,不简简单单是一个红学大家的观点,或者是人云亦云的评价。正如“一千个人眼里,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红学的喜爱,不应局限于前人积累的观点之上,每个阶段读的感受和领悟也是不同,真正做到“多歧为益,不求苟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