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读书感想:《我们仨》杨绛先生

2023-04-28我们仨读书推荐 来源:百合文库

作者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2016年5月25日,杨绛逝世,享年105岁。——引用自百度百科
个人感受
整本书弥漫的都是爱,夫妻爱、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正如我们的生活,大多数时间都是充满爱的。
也许因为我现在是一个子女的身份,当我看到书中写道“可是她出国留学一年,我们思念得好苦。一年后又增加一年,我们一方面愿意她能多留学一年,一方面得忍受别离的滋味”。我想想我自己,心头也不免有触动。天底下多少父母都是这样,希望孩子更好,也希望孩子待在自己的身边。父母总是把别离的滋味藏在心里,不愿意让我们在前行的时候有负担。这些事我常常得从其他人那,或是书、或是话,才能得知。作为子女,确实,我在感受父母情感方面是迟钝的。常得反思、学习。
“钟书虽然一路上想念女儿,女儿好像还不懂得想念。”我想起我小孩时的无忧虑,也是另一种的“无情”,原来我的思念是渐渐习得的、担忧也是我成长的体现。
当然,杨绛先生与钱钟书先生的爱情也是让我动容的。两人互相尊重,能够互相扶持。书中两人的“探险”,让人羡慕,有相同的爱好,有相同的快乐来源。从书中,我读出的是温婉的爱,生活的细节处处能暖人心。
身份不同的人能读出不同的感受,也许等我经历更加丰富、等我有了婚姻,等我成了父母时再回头看,能有更多的切身体会。
我喜欢的句子
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第二部 我们仨走散了(三)古驿道上相见
现在我们仨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钟书和我就以此自解。——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一)
爱之深则责之严,但严父的架式淹不没慈父的真情。——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七)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十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