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他们的青葱岁月—记列宁格勒保卫战胜利75周年

2023-04-01二战苏联小说列宁格勒 来源:百合文库
up在今年1月开始执笔此篇文章,原系投稿学校杂志社聊作消遣,经3、4、5、6月四次定稿终成本文。才疏学浅,若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序)
 这天是周日的清晨。
 苏联的各所学校刚在前一天举办了离校派对。乐队安静下来,十年级毕业生将迎来新的一天。
 莫斯科青年们,像往常一样去往红场;基辅市民来到第聂伯河河畔;列宁格勒依然处在白夜之中。
 凌晨三点四十五分,太阳在莫斯科上空升起。
 德国纳粹空军的飞机迎着升起的太阳,向东飞去。十五分钟后,舱门打开,炸弹如雨点般从天而降,落在各个城市。
 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了!
 (摘自纪录片《伟大的卫国战争》第一季第一集巴巴罗萨计划旁白,有改动)
(一)兵临城下
 残阳如血。
这是秋雨季节中难得的美丽日落,可是现在,没有人会去欣赏这大自然的美景。
半个月以来,前线的厮杀并没有因道路变得越来越泥泞而停止,相反,战斗变得愈发激烈,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血水、泥水混合在一起,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
指挥部内,紧张的气氛让每个人都不敢有丝毫的耽搁。将军站在作战沙盘前,不断下达着作战指令。
炉火映照在将军脸上,那宽厚的前额和坚实的下巴彰显着将军的智慧与沉着。半个月前,将军的到来,把之前失利的阴霾一扫而光。而如今,将军已俨然成为士兵们的精神支柱。
电报机一刻也没有停下,不断接收着来自各方面的信息。
 “将军!第十五步兵师请求支援!”“第六装甲旅损失惨重请求向后方撤退!”……接线员不断地向将军报告着。
 “调集第十师支援十五师,让第七装甲旅接替第六旅的防御。不要考虑这条防线失守了怎么办,这条防线不能失守!”
这时,电报机突然转向了内线。“嗯?这次是总指挥部发过来的电报啊,怕是出什么事了吧?”副官心里一边嘀咕着,一边撇了将军一眼。他不愿打断将军的思考,于是缩了缩喉结,把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半个月的超负荷工作让的将军露出了憔悴之色,但是这并没有扑灭将军的工作热情。将军一边狠狠地把旗插到了沙盘中央的高地上,一边说道:“明早,这支装甲部队会吹响我们反攻的号角……这将是我们反攻的第一枪!”突然,门外的汽笛声打断了将军的思路。“怎么回事?”将军抬起了头。
这时,副官译好了电报,他来到了到将军身边。“恐怕将军您……没法指挥明早的反击了。接您的车已经到了。”说着,他递给了将军那份总司令部发来的电报。
总司令部任命将军为首都方面军总司令,车已派去,请速报道,事不宜迟。 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
 将军长叹一声,沉默地盯着窗外。
 天边,最后一抹血色被黑夜吞噬。黑暗中,两军阵地前时不时仍闪现着枪口的火光。指挥部内,一片死寂。远处传来的交火声似乎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痛苦。
 良久,将军才缓过神来,出门登上了吉普车。
 吉普车渐行渐远,车头微弱的灯光最终也消失在了密林中。而枪声却仿佛被黑暗吞噬了一样,在这时不详地沉寂了下去……
 这一晚,恐惧与死亡的气息飘散地格外遥远,令人不寒而栗。
(二)配给制
 这是配给制实行的第二个月,每名工人每天可以得到800克面包,即便这是远远不够的。
 “一!二!三!好!慢点慢点……”基诺夫工厂里,工人们热火朝天地生产着战时所需的各种物资。“伊万!去焊接那块钢板!”伊万诺夫在这辆KV–1型坦克面前忙来忙去。豆大的汗珠从他的脸颊上不断滑落,他的汗衫也早已湿透。
 突然,刺耳的空袭警报传来。几乎也在同时,炸弹爆炸的声音从远方传来。
 所有工人一齐向地下室冲去,伊万诺夫也不例外。“真倒霉!这该死的战争!……”伊万诺夫抱怨着。
 地下室里,劳累的工人们纷纷坐下来休息,等待轰炸的结束。一个月以来,这种事情每天都在发生着。爆炸声刺激着每个人的神经。棚顶的土在轰炸产生震动中不断掉落,使得室内一片狼藉。
漫长的两个小时之后。班头出现在门口招呼着工人们。“轰炸结束了!准备开工!”伊万诺夫挣扎地站了起来。被人群裹挟着走出了这个拥挤的地方。
尽管食物供给严重不足,但工人们依旧干劲十足。在伊万诺夫和工友的努力下,一辆全新的KV-1坦克出现在人们面前。伊万诺夫抹去了额头上的汗水,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天傍晚,九月的凉风给紧张的市民们送上了一丝慰藉。但是,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消息传来——城市口粮的主要贮存地巴达耶夫食品厂在上午的轰炸中被夷为平地。
 第二日,新配给制开始实行。
 配给站的公告排上赫然写着:
因食物供应短缺情况加剧,即日起实行新的配给制度。工人400克/日,普通居民及家属200克/日。 
(三)人间炼狱
 “轰!”一颗炸弹在叶卡捷琳娜身旁爆炸了。她摇摇晃晃地倒了下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位路人发现了她,那个路人小心翼翼地靠近了叶卡捷琳娜,他弯下腰,碰了碰她的肩膀,却顿时出了一身冷汗。这时,他突然注意到了叶卡捷琳娜怀中紧抱着的纸包。他四下张望,在确认没有人注意到他后,缓缓地将那个纸包抽出,把它塞进了自己的怀里,快步离开了。
 傍晚,大街上只留下了叶卡捷琳娜冰冷僵硬的尸体……
 在那天的早些时候,叶卡捷琳娜步履蹒跚地出了家门,走廊里横七竖八地躺着已死或者是将死的人,她小心翼翼地绕开他们,来到了单元门口,听着扩音喇叭里的滴答声。
“滴!答!滴!答!还好,是慢节奏的拍子,外面应该是安全的。叶卡捷琳娜长舒了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沿着街边走着。
 大街上一片狼藉,煤和木材的缺乏问题随着冬天的降临日益严峻起来,人们拆去商铺的门板、窗框等等一切可以燃烧的物品取暖。敌人的炸弹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弹坑让街道变得坑坑洼洼,街头也变得一片狼藉。
 随着配给额的不断削减,道路上时不时会看到路人倒下,也有的人坐下去休息之后却再也没有起来。几乎所有人都面带菜色,虚弱的仿佛一阵风就能刮倒。 饥饿,正一丝一丝抽走人们的生命,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人们麻木地行走在街上,对食品之外的一切都提不起兴趣。
 叶卡捷琳娜迈着沉重的步伐,深一脚,浅一脚地向补给点走去。
 曾几何时,这座全国第二大城市是无比的美丽。街道上随处可以看到盛开的花朵,随处可以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而现在,这座城市已俨然成为了死神的乐园。随处可见收尸工面无表情地把尸体装在麻袋里抬上卡车。即便这样,令人作呕的气味依然在空气中弥漫着,久久不能散去。
 而人类扭曲的那一面,在这座城市中,也暴露无遗。时常可以看到治安队当街逮捕抢劫或是偷吃尸体的罪犯。这些人大多数被送进了地狱。即便这座城市与地狱相比也没什么两样。
 补给点外,人们早早地就排起了长队。面包的质量每天都在下降。可是居民们们为了活命,别无他选。有传闻说面粉里甚至被掺进了巴达耶夫食品厂废墟里已经烧焦了的面粉。更有甚者说抹墙的浆糊、扫地用的木屑乃至印钞局加工木材用的可食用纤维也被掺杂了进去。
“下一个!”经过漫长的等待,叶卡捷琳娜终于拿到了自己的补给。“谢谢!”“下一个!”……
 “滴答!滴答!”突然,快节拍的防空警报响起。很快,四周就不断传来人们的敌人投掷下来炸弹爆炸声和人们的尖叫声。叶卡捷琳娜惊恐万分,她只想快点逃离这个地方,找一个能躲避的地方。但她越想迈开步子,她的双腿就越发的不听话起来。
 在惊恐与绝望中,那颗炸弹,最终落在了她的身旁……
(4) 城市的守护者
 十二月的清晨,大雪纷飞。一夜的大雪,让这座在痛苦中挣扎的城市变成了冰雪棺材。
 老康斯坦丁在篝火旁不住地搓着手,时不时望向已经封冻的拉多加湖。
 他的卡车就停在他的身边,车厢里装着十几袋面粉,那是城里急需的补给。
“老康斯坦丁!走了!”安东诺夫向他喊着。
 老康斯坦丁吃力地站起来,佝偻着身子爬上了卡车。“咔哒哒!”卡车发动了,他紧紧地跟着前一辆卡车。
 这是一片壮观的景象,灰绿色卡车的队伍延伸到天边。它们就像是一个个咬合得严丝合缝的齿轮,让城市重新运作起来。
 这条生命之路,让这座城市重新振作起来。基诺夫工厂内的马达轰鸣声再次响起,抢劫事件也开始减少,更多的人领取到了属于自己的食物。
 老康斯坦丁安全到达了湖对岸,车上的面粉被工人们搬下车,整齐的地码放在了一起。
 他跳下了车,趁着天明,急冲冲地赶往城南,去寻找他失联已久的儿子。
 “请问你认识这个孩子吗?哪怕见过也行!”老康斯坦丁着一张揉皱的照片,眼睛露出祈求的神情。他连问了几十个人,都没有人认识照片上的小伙子。
 老康斯坦丁垂头丧气地坐在了地上。碰巧一位战士经过,他走过来问:“同志,需要帮忙吗?”老康斯坦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又掏出了那张照片。“小伙子,你认不认识这个人?”“他叫什么名字啊?”“康斯坦丁。”“哦,我好像有点印象……嗯……他好像在我驻守的防线附近做通信员!对!是他!您找他吗?”“他是我儿子,一年半之前,他来这上大学……但是战争爆发以后,我们就再也联系不上了……”“那您跟我来吧!”“真是谢谢你啊……”
 南岸的战斗异常激烈。即使一道战壕,一个土丘都成为了两军的争夺点。
“敌人冲上来了!开火!”“哒哒哒哒哒哒……”机关枪吐着火舌。士兵们毫不吝惜自己的弹药,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老康斯坦丁和战士冒着被炮弹炸飞的危险在战壕里漫无目的地寻找着,但一无所获。
 直到半边的天空被霞光染成了紫红色,那张稚嫩而又熟悉的面孔才出现在老康斯坦丁的视线中。他向老康斯坦丁兴奋地挥着手。“爸爸!我在这!”说罢,康斯坦丁背上了枪,扑向了父亲的怀抱。“儿子,你可让爸爸担心死了!”老康斯坦丁颤巍巍地说。“知道你在这,我就放心了。”
 这一刻,冰冷的战场仿佛有了温度,这座城市也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与美丽。子弹的呼啸声,炮弹的爆炸声仿佛在这一刻终止。老康斯坦丁和儿子相拥而泣。直到夜色完全吞噬了一切。
 黑暗中,一排卡车正横渡冰面。老康斯坦丁发动了汽车,加入了返程的队伍。车头的大灯组成了一条光亮的丝带,联系着这座孤岛与广袤的大地。
 南线,康斯坦丁狠狠地咬了一口面包。明天,对于每一位城市的守卫者来说,依旧会有艰苦的战斗。
(五)解放
 时间一天天过去,敌人依旧包围着这座城市。但是随着其他地区战况的改善,总司令部拥有了更多的精力来关注这座城市。越来越多的军队被派往这片战场。
 寒来暑往,两个年头悄然而过。
 将军再次回到了这座城市。
 干练,果断,细心,大胆。将军重新带领着部队粉碎了敌人一次次的进攻。
 终于到了那一天。
“上一次我没能做到,这次,来做个了断吧!”将军的眼睛中迸发出了刚毅的光。“时机已经成熟,我们不仅要打破敌人对这座城市的封锁,还要将敌人彻底驱逐出我们的土地!”
 火炮在前线怒吼着,与此同时,几百辆坦克同时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敌人。虽然敌人固执地阻击着进攻,但那一切都是徒劳。在马达的轰鸣声中,钢铁洪流碾碎了阻挡它们的一切敌人,也碾碎了敌人想让这个民族屈服的妄想。随着两路军队的会合,敌人对城市的严密封锁终告结束。
 随着敌人的败退,城市内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食物、煤、电力的供应也趋于正常。街道上,又传来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全体成员注意!开始尝试第一次连接!”
 “电力供应正常!”
 “信号正常!”
 “波段就位!”
 所有人静静地等待着。
 “这里是列宁格勒!这里是列宁格勒!请莫斯科方面回答!”
 “莫斯科方面已收到!莫斯科方面已收到!联络正常!……”
清晰的声音从话筒中传来——这里不再是孤岛了。
(六)第八百八十三天的黎明
 1944年1月27日,星期四。列宁格勒城内。
 广播里终于传来了人们盼望已久的消息:“朱可夫将军已经率领我们的军队完全解除了敌人对列宁格勒长达两年半的围困。列宁格勒从不惧怕死亡,而是死亡惧怕列宁格勒!”
 列宁格勒沸腾了!伊万诺夫在工厂里兴奋地抹去了汗水额头上的汗水。康斯坦丁来到了父亲的墓前,泪如雨下。“爸爸你看到了吗?我们胜利了……”
 大街小巷里,人们庆祝着战争的胜利。
 入夜,礼炮声不绝于耳。曾经,大炮声让所有人不寒而栗。但是现在,人们再也不必害怕了,他们静静地听着。也静静地望着空中,望着那礼炮装饰这冬日的星空。
 漫漫长夜过后,一抹红晕出现在地平线上。渐渐地,一轮红日缓缓从地平线下爬了上来。太阳纵身一跃,跳出了地平线。这赤红渐褪的天际,迎来了久违的黎明。
 太阳把阳光撒向了列宁格勒的每一个角落,也温暖着每一寸土地。这是属于所有人的美景……
(七)一九四五
苏德战争开始的第五年,列宁格勒解放一年三个月后。 
 红旗高高地飘扬在国会大厦穹顶之上。时钟在这一刻定格在1945年4月30日的21时50分。
 康斯坦丁擦去了满脸的血迹,在战友的簇拥下,来到了国会大厦旁。那里的一面墙上,有很多士兵的笔迹。康斯坦丁捡起了地上的一个煤块,郑重地写下了一行字。
 康斯坦丁,隶属于白俄罗斯方面军,来自列宁格勒。 
 这仅仅是伟大的卫国战争中的冰山一角。但是,对于任何一个经历过它的人来说,这就是全部。
克里姆林宫的红星在当年的炮火中璀璨,勃兰登堡门如今在黑暗中述说着苦难。
(八)英雄背影
 战争结束后,即便是威望极高的将军也经历了政治上的无情打击。他两次被免职,还险些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捕入狱。
 1958年,厌倦了争斗的将军正式退休。他潜心于撰写自己的二战回忆录。但是上天并不眷顾这位英雄,他的回忆录被他的反对者们拒绝出版。
 同时,他本人也遭到了无尽的诽谤与谩骂,甚至是自己的家里都被生性多疑的领导人安装了窃听设备。
 时光一天天过去,他人的不信任、质疑与激烈的批评让将军的身体垮了下去。他时常感到头晕眼花,经常性的胸闷让这位久经风霜的老人无法入睡。他患上了心肌梗塞。将军不得不长时间卧床休息。
 “他随时都有猝死的可能。”将军的私人医生是这样评价的。
将军的病情在1974年6月突然急剧恶化。心肌梗塞复发,虽然医生为他的心肌注入特殊药剂后,他的心脏恢复跳动,但脑供血却迟迟没有恢复。
 他的老战友来到他的病榻前,“老朋友,我来看你了。”来者轻轻地呼唤着。将军的目光微闪,似乎认出了他,但却无力再说些什么。
 将军戴着人工呼吸器,毫无知觉地走完了生命的最后5天。
讣告 原国防部长、苏联英雄格鲁吉奥·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元帅于6月18日与世长辞,享年78岁。 1974.06.19 
 这条讣告,静静地躺在报纸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们中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它。
 曾经的辉煌定格于胜利瞬间,随硝烟弥漫,帝国破灭,被湮没在废墟残垣。
 这是多年以后,又梦回那天。画面却已经淡去,似隔着阴雨。只依稀记得那年炮火纷乱,坦克嘶鸣。康斯坦丁轻抚着自己胸前的卫国战争勋章,一幕幕的瞬间,时过境迁仍然无法忘却。
 苦难的当年,炮火漫天,却早已经烟消云散。
(后记)回首望,岁月有痕
 如今,圣彼得堡的皮斯卡廖夫公共墓地里,埋葬着保卫战期间无数的英魂。他们仿佛在诉说着那一段无法忘却的往事。
 胜利日,康斯坦丁来到了这里,他轻轻擦试着战友和父亲的墓碑,落寞的背影蹒跚地走在墓园中。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伊万诺夫也来到了公墓里看望自己的妻子,一束鲜花,传达着他的思念。
 两位饱经磨难的老人在宫廷广场偶遇,两人攀谈起来,聊得十分投机,伊万诺夫的大胡子在风中抖动着。
 康斯坦丁兴致勃勃地讲着柏林战役,他的手在空中挥舞着。“大炮呼啸着打向了总理府,知道吗,那场面真壮观,大火燃烧着,唉,我跟你说啊,那火都可以把夜空照亮,就算在夜里看报纸也看得清。”康斯坦丁轻轻拍了拍伊万诺夫的肩膀,两人大笑起来。
 眼看你起高楼,眼看你宴宾客,眼看你楼塌了。红星升上天空却又倏然坠地,世事沧桑,人生无常。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两人心绪流转,诉说着昨日遥遥。
 在这里,在那段岁月中,这座城市,永远被叫做列宁格勒。
 空中的雨丝缓缓飘落。
 下雨了。
 二人约定明年再见,但是又会有几个明年呢?
康斯坦丁在大街上走着,看着这座他在五十年前从里布和屈希勒尔的装甲集团军手中捍卫的城市,感慨万千。
熟悉的歌声从康斯坦丁身后悠然传来,两位小合唱队队员上前拉着康斯坦丁的手,唱着:
Вставай страна огромная вставай на смертный бой
С фашистской силой темною с проклятою ордой
Пусть ярость благородная вскипает как волна
Идет война народная священная война
Пусть ярость благородная вскипает как волна
Идет война народная священная война
Дадим отпор душителям всех пламенных идей
Насильникам грабителям мучителям людей
Пусть ярость благородная вскипает как волна
Идет война народная священная война
Не смеют крылья черные над Родиной летать
Поля ее просторные не смеет враг топтать
Пусть ярость благородная вскипает как волна
Идет война народная священная война
Гнилой фашистской нечисти
Загоним пулю в лоб
Отродью человечества сколотим крепкий гроб
Пусть ярость благородная вскипает как волна
Идет война народная священная война
Пусть ярость благородная вскипает как волна
Идет война народная священная война!!!
康斯坦丁跟着他们哼唱起来,仿佛又回到了南岸那炮火纷飞的战场,机关枪的哒哒声,飞机的呼啸声坦克的轰鸣声......
“这就是的我的青葱岁月,”康斯坦丁想着,“你呢,我亲爱的达瓦里氏?”
 远在几百公里外的莫斯科红场,随着大钟宣告十点钟的到来,胜利日阅兵开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