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假语村言——谈谈林黛玉之【黛玉家产】

今天起开一个系列,up打算比较系统全面讲解一下原著的人物【其实是因为总是想不出来写啥,然后就容易被遗忘,up就容易不开心,哼哼唧唧🙈做视频还在学习中,up有时间的话会把这个系列做成视频供大家分享】
这里重点标记一下,up讲解的是原著,分析的也是原著人物,引用的是古本,不是分析87版电视剧,也不是纯靠家长里短的脑补,不涉及癸酉本的续书,一切以前八十回文本为主。如果还是觉得up引用原文是脑补过度之类的,up也无话可说,只能恭恭敬敬捧上电视剧。
那么今天我们第一个人物就来聊聊林黛玉。说到林黛玉,很多人印象里,黛玉是个孤女,父母双亡,寄住在贾家,吃穿用度全是靠贾家。87版电视剧里黛玉一脸落寞地说自己“一无所有”,不知道打动了多少观众的心。甚至有些学者认为黛玉原型是曹家从小买来的女孩子,父母双亡,给曹雪芹做丫鬟,后来二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等等。好像只有这样的身世,才配得上黛玉的“孤女”身份。
然而,原著中的林黛玉其实是个真正的白富美,红楼梦福布斯排行榜前五肯定有她,有点类似于电视剧《红色》里的女主角田丹那种穷得只剩下钱的类型。她和宝玉的爱情,也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并不是王子和灰姑娘的类型,某些学者脑补的公子哥和丫鬟原型论更是无稽之谈。
【顺便这里暗搓搓安利一下《红色》,太好看辽】。
言归正传,很多人大概都听说过一种说法,贾家接管了林家家产,大观园是用林家的家产建的。这里先不讨论大观园是否是林家家产建造的事,这个问题在红学界有很多争议。但是贾家肯定是接管了林家家产,这一点却是真的。
贾家要接管林家家产,需要哪些条件?1,贾家是林黛玉的监护人,要收养林黛玉;2,林家除了黛玉以外没有第二个族人来争家产。第一个条件我们都知道,贾家是收养了孤女林黛玉,也一直把黛玉当自家人看,贾母说自家“四个女孩”就包括着黛玉,王夫人私下叫黛玉为“大姑娘”,是把黛玉视为自己膝下长女的叫法。
那么第二点,林家是否符合呢?答案是符合。前八十回里,作者反复提及了一件事:林家除了林黛玉还活着以外都死绝了,林黛玉是唯一一个能够继承林家家产的人:
昭儿道:“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甲戌眉批:颦儿方可长居荣府之文。】二爷带了林姑娘【庚辰侧批:暗写黛玉。】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二爷打发小的来报个信请安,讨老太太示下,还瞧瞧奶奶家里好,叫把大毛服带几件去。”凤姐道:“你见过别人了没有?”昭儿道:“都见过了。”说毕,连忙退去。凤姐向宝玉笑道:“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庚辰侧批:此系无意中之有意,妙!】
林如海去世了,黛玉为什么就能在贾家长住了?因为王熙凤知道,林家没人了,贾家将收养黛玉,贾家就是黛玉的娘家,黛玉就不会走了。
如果这还不够明显,在第57回,紫鹃亲口明明白白地告诉了读者,林家没有能收养黛玉的人了:
紫鹃笑道:“那些顽话都是我编的。林家实没了人口,纵有也是极远的。族中也都不在苏州住,各省流寓不定。纵有人来接,老太太必不放去的。”
如果林家有人,要么特别远,要么都不在苏州,“各省流寓不定”,简单的说就是居无定所。贾家作为林黛玉的监护一方,接管林家的财产合情合理。
如果林家还有人,那么林黛玉应该是怎样的状况?这一点可以参考史湘云。史湘云是史家千金,父母双亡,但是史家还是有人的,她被叔叔婶子收养了。史湘云的叔叔原文中有提到名字,是史鼎和史鼐,都是史家人,是史湘云父亲的兄弟。湘云父母双亡后,家产是这两个叔叔接管的。贾母再疼爱湘云,也只能时不时接湘云过来住一阵子,然后湘云还要回家去的。最后湘云在贾家长住,是因为史鼎史鼐工作调度,全家人要去外地,贾母舍不得湘云,就把湘云接来了,但仅仅是接来了湘云,不是移交了湘云的监护权,也没有接管湘云父母的财产。将来湘云要出嫁,还是要送回给史家的。
贾家接管了林家家产,这些家产被贾琏折换成了银子,应该是分成了三份,一份充了官中,一份自己吞了,一份给了贾母,由贾母当做月例按月发给黛玉。注意,只有黛玉的月例是贾母给发的,袭人被内定做姨娘后的月例是从王夫人月例里拨出来的,别人的月例,不管是丫头婆子们还是小姐姨娘们的月例,都是王熙凤发的:
佳蕙听了跑进来,就坐在床上,笑道:“我好造化!才刚在院子里洗东西,宝玉叫往林姑娘那里送茶叶,【甲戌侧批:交代井井有法。】【庚辰侧批:前文有言。】花大姐姐交给我送去。可巧老太太那里给林姑娘送钱来,【庚辰侧批:是补写否?】正分给他们的丫头们呢。【甲戌侧批:潇湘常事出自别院婢口中,反觉新鲜。】见我去了,林姑娘就抓了两把给我,也不知多少。你替我收着。”
贾琏和王熙凤当然从中也贪了一些,但是跟林家家产比数额很小,大概就几万两的样子。这一点,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的时候说过:
凤姐又道:“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的图银子。【庚辰侧批:欺人太甚。】这三千银子,不过是给打发说去的小厮作盘缠,使他赚几个辛苦钱,我一个钱也不要他的。【庚辰眉批:对如是之奸尼,阿凤不得不如是语。】便是三万两,我此刻也拿的出来。”【甲戌侧批:阿凤欺人如此。】
王熙凤每次放高利贷有多少利钱?这个平儿提到过,大概三百两。这些钱,王熙凤自己收起来作为体己,并不是充公。王熙凤在铁槛寺办的这件事,钱是归了王熙凤自己手里的。那么王熙凤要多大的口气,放多久的高利贷,才能说自己手里立刻能拿出三万两银子?况且这时并不是凤姐落魄时说自己嫁妆,她说这个“此刻拿得出来”,底气十足。她的钱从哪里来?只能是她知道贾琏折换了银子,偷偷留下了一些。
那么林家家产有多少,才能让王熙凤有如此底气吞几万两?这一点在第72回有些端倪:
贾琏道:“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将来得罪人之处不少。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
通读前八十回,贾琏只有一个机会可以发一笔这样的横财,就是他带黛玉奔丧、接管林家家产的时候。林家的家产有三二百万之多,王熙凤和贾琏贪个几万两肯定不算多了。有人会说三二百万这个数字太大了,要知道明朝国库每年的货币收入也就三百万两。但是红楼梦中对贾府很多地方描写实际上就在有意无意影射朝廷的,例如宁国府有九道门,贾敬死的时候下人们用了“宾天”这种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词,等等,所以写林家家产有三二百万,顶一个国库,也并不奇怪。
我们看一下黛玉平时的行为也能发现,黛玉实际上是不在乎钱的。前八十回里黛玉有两次打赏下人,两次都是用钱。宝钗的嬷嬷给黛玉送了个燕窝,黛玉开口就是给了500个钱的小费,也就是半吊钱。一吊钱能换一两银子,要知道在贾府,小姐们一个月才二两银子。黛玉一出手,就是别的小姐们1/4月的工资,可见她的月例远不止二两银子,她能拿得出。她打赏佳蕙更是奇特,直接抓了两把钱给佳蕙了。如果不是非常有钱,是绝不可能这样做的。
那么为什么黛玉连燕窝都吃不上?因为钱仅仅是钱,不能直接当燕窝来吃的。黛玉想吃燕窝的话,自己不能出门买,得找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让她们打发人去买好的燕窝,还得找人来炖,还得天天炖。黛玉不是贾府的人,不是“正经主子”,做这些又不会纳入下人的绩效提成,谁愿意天天给她搞这些?这才是黛玉真正自卑的地方,也是宝钗所说的“兴师动众”。但是如果宝钗给她送就方便多了,薛家住在贾家只是住着房子,衣食供给是薛家自己出,宝钗如果想送黛玉燕窝的话,分分钟可以打发人买了来送去,黛玉在潇湘馆自己熬了,就不用惊动贾府的人了。后来宝玉自己给老太太提送燕窝,是宝玉利用贾母的宠爱和自己在贾府的地位在为黛玉着想。黛玉再有钱,也得依靠贾家,寄人篱下,很多事不能自己做主。
这样的宝黛二人,爱情的物质基础非常牢固。林黛玉也是全方位最优的宝二奶奶人选【暂时不计癸酉本中的妙玉嫁宝玉的剧情,并且妙玉跟黛玉差在了感情基础上】。有很多学者认为王夫人喜欢宝钗,不喜欢黛玉,希望宝钗嫁宝玉。先不从原文去理论,只说逻辑就说不通。王夫人是缺少城府,她不是傻,黛玉父亲是探花,正儿八经官家小姐出身,黛玉很有钱,也没有薛蟠那样的家人会惹是生非,薛宝钗没有任何能和林黛玉去争的资本。最最重要的是,黛玉如果嫁给贾府以外的人,贾家作为收养黛玉的监护方,是要给嫁妆的。黛玉出身高,贾府要送的嫁妆要能匹配黛玉的身份。可临近八十回,王熙凤连自己的嫁妆都一件件往外当,直言等到明年就要各屋的头面衣服了,贾府官中哪来的那么多钱来为黛玉置办嫁妆?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王熙凤筹谋的,把黛玉嫁给宝玉,一娶一嫁,不用动官中的钱,老太太最疼这两个孩子,一定会拿出来自己的体己。
这是王熙凤权衡利弊后得出的最优解,王夫人也会得出一样的最优解。
顺便可以讨论一个问题,林家家产究竟有没有被贾家挪用了修大观园?这里可以说一下双方的观点。认为林家家产被挪用建了大观园的学者们认为,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时候就说过“贾家的内囊也尽上来了”,内囊就是指的口袋布,意思是口袋布翻过来,一点钱都没有了。贾家又为秦可卿办了一场极盛大的葬礼,倾尽家财送这位警幻仙姑的妹妹,也是在葬送自己。这个时候,贾家怎么还会有钱去修大观园呢?而且林如海去世和修大观园就是一前一后两件事。另外一方认为,在明清时期,建一个私家园林花费大约在五万两左右,和贾琏所说的“三二百万”差别巨大,而且红楼梦里也说了,王熙凤说江南甄家还收着贾家五万银子,先支三万用着,这个数字比较接近于实际。况且大观园也并不是拔地而起的,贾家建这个园子的时候用了本宅的一眼活水,连着树木有一些也是贾赦院子里移植过去的。
如果是贾家拿着这么多银子去修大观园,不必如此节省。
下一篇我们来聊聊黛玉的性格。很多人对于黛玉的性格认知都来源于87版电视剧,认为黛玉矫情敏感又可爱,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那么原著的黛玉是这样的吗?下次说下次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