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孟先生的十年沉浮(二)

 自娱自乐,勿上升正主!
孟先生成功的拜到了郭老师门下,孟先生知道,自己和郭老师的儿徒们没有任何可比性。他们是儿徒,自己是学徒。就算以后德云社真的要推新人,也一定是从儿徒开始。那么,如何才能尽快的成功呢?孟先生清楚的知道,成功这条路,先要从专业抓起。所以,在孟先生拜师之后,你每天可以在北京永定门公园里,看到一个青涩的小伙子,喊嗓子,背贯口,直到他背到滚瓜烂熟,练到肌肉记忆才可以。就那样,孟先生一边在小园子里打扫,一边观看着师兄们的演出,这样的体验给孟先生打下了非常牢固的相声基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话用在孟先生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后来,孟先生得到了小园子里演出的机会,然而当下急迫的事情是:如何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捧哏。孟先生找到了干爹于老师给自己帮忙。于老师头天在传习社检查传习社学生功课时,一个名叫周航的小孩儿引起了于老师的注意。这个孩子各方面发展都很优秀,还有着一身少年气。于老师便建议孟先生去传习社看一看。在还没去见周航的时候,孟先生不是没在心里打过鼓,放眼当时出名的角儿,都是捧哏比逗哏年岁要稍长一些。为什么?俗话说三分斗七分捧,捧哏年岁稍长,见过的更多,更能够把握相声的节奏,并且翻出包袱来。而年岁稍小的捧哏,在当时并不多见。最简单的例子,郭老师为什么把壮壮给了少班主呢?但是,当孟先生见过周航之后,孟先生知道,干爹说的没错,他确实是适合自己的捧哏。有想法,肯努力,坚持传统艺术,和自己的风格互补,能够助自己成功。就这样,经过几个月的磨合,17岁的周航和21岁的孟鹤堂在2010年12月7日,成功上台演出。
从此,两位老师潜心打磨业务能力,等待着,属于他们那一天的到来。虽然这一天,可能会很远。
写在后面:虽然第一章最后已经写了孟先生得名孟鹤堂,但我还是喜欢叫他孟先生,所以后面也就没有改了。周日要去看七队小园子了,争取一日一更,毕竟后面还要写周老师呢!大家中元安康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