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醒醒吧,“快乐学习”不是你想的那样子

2023-04-02教育 来源:百合文库

什么是快乐学习?很多人不懂,但自以为懂了。
从走上小学教育岗位那时起,“快乐教育,快乐学习”便一直伴随着我们工作的始终:凡公开课评议,必定有一条“课堂气氛活跃与否”,或是“执教者能否寓教于乐,学生能否于快乐中学习”。一旦学生课堂上打盹或是做小动作,也必然是执教者无法“构建快乐课堂”“方法陈旧,语言生硬,无法提起学生学习兴趣”所致,竟无一人敢言学生之过!
以上,把“快乐学习”误读(或许是故意误读)为“在快乐中学习”,这作为教育者自己的努力趋向,当然应该肯定且鼓励,毕竟谁也不愿听一堂沉闷至死的课。但若以此为硬性要求每个老师必须如此,则不仅无知,且近无耻了。
快乐学习,真的是在快乐中学习吗?如果不快乐呢?那就不学习了?如果老师无法每堂课都让你快乐呢?或有财大气粗者答曰:“换老师!”如此,恐怕连孔老夫子也不配为万世师表了。学生宰予在课堂上睡大觉,孔老夫子勃然大怒,不顾同学们都在当场,便出言痛斥其“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遭此无情怒骂,宰予颜面尽失,恐怕当时是快乐不起来的。然而后来宰予竟成为“孔门十哲”之一!
教了这么多年书,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确实很喜欢老师风趣幽默一点儿,他们十分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带给他们快乐。听课的时候,他们两眼放光津津有味,但过后,却不愿意去再加复习,甚至连课文也不愿意多读几遍。为什么?枯燥啊!这类学生成绩怎么也上不去。我深为遗憾。因为我虽然有时也能够东方朔附体,偶尔超常发挥一下,可以使课堂“快乐”一点儿,却无法帮他们在回家后的自我学习中也“快乐”。老师不在身旁督促的话,你以为个个都和唐三藏一样自觉西行吗?曾经有人对我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比如“考上八十分有奖励”之类的。我笑了,此方法确实能令学生“快乐”一下,但恐非长久,假令有一天我囊中羞涩无法奖励了呢?我之后,他们还将接触更多的老师,假令别的老师也不奖励了呢?奖励成为常态了,奖品不得不越来越丰厚,直到后来“诸侯之地有限而秦之欲无穷”——扬汤止沸,非其法也。
那么,对于这类孩子,我们要怎么办?我说,不必刻意迎合他们喜欢的“快乐”,我们可以三寸不烂之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假若最后情理难通油盐不进,那只能随他去!“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话说的仅是爱情吗?
知识本来就值得敬畏,为人师者应以知识为傲。在古代,徒弟要学本领,还得先到师父家里打杂三年,由师父考验其人品悟性,方才决定教与不教。怎么到了现在,反而要老师各种“快乐方法”来求学生学呢?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文明社会所提倡的师生平等?你向我学知识,向我学本领,本就该敬我重我,本就该努力刻苦,而我如何教法,全在于我。要我陪着笑脸,甚至是卑躬屈膝求你来学?不亦谬乎!
世界这么大,既有千仞之壁,也有万壑之谷;孔门弟子三千,也才七十二贤;人有马云之富,亦有如我之贫;一手五指,也有三长两短;为什么不能够允许学生的参差不齐呢?大家都考上清华北大的话,那也未免太过惊世骇俗了。
我的理解,快乐教育,并不止是在快乐中学习,当然也许有这层意思,但主要意思肯定不是这个。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通过学习得到快乐”。古人老早就告诉过我们,学习的过程,注定不是快乐的。否则“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划粥断齑”这些故事哪儿来的?学习注定就是个十分艰苦的过程,只有最终坚持下来的人,才能获得成功。而品尝成功的喜悦,才是学习的真正快乐啊!
但我们的社会,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家长,大都曲解了。认为只有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才是先进的理念,才是教育的真谛。看看满大街的“快乐教育”的广告与噱头,就知道荼毒有多深了。
就如刚才所说,即使老师的课再怎么有趣,再怎么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再怎么能让学生当场“快乐”起来,但过后呢?学生自己要不要去复习?要不要去巩固?要不要去做题?如果有人对你说:“我就认识某某某的孩子,人家课不用怎么听,也没见怎么读书,每天玩这玩那的,不照样上了北大清华?”你可以不用去理这个人了,因为他的话要么是在瞎编,要么别人背后的努力他看不见!“三更灯火五更鸡”这真的只是颜真卿的一句闲话?
那么,生活中有没有把苦读当乐趣的人?当然也有。这类人几乎每班都有。他们自觉,努力,勤奋,刻苦,每当破解一道难题,必喜不自胜有如斩敌将于阵前,极力想要破解更为艰深的题目。因为他们得到了快乐——努力之后的快乐!学霸的成就与风光,你看到了;学霸的辛苦与付出,你看得到吗?
写到这里,我不禁担心了起来。因为我听说,近来已经有人觉得“快乐学习”不足以表达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思想了,开始提倡“幸福学习”了。我孤陋寡闻,不明白所谓的“幸福学习”是什么,望有识者告之,不胜感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