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言过其实的轻厉第二——《86-不存在的战区-(86- Eighty Six -)-》

2023-04-02书评 来源:百合文库

本文由 榎本秋音(下称洛斯) 一言 与 @只想笑着活下去(下称笑活子) 合作而成。
洛:其实这个书评的初衷,是一言桑也想加入这个系列里,结果一言并不喜欢我推荐的《从零开始的魔法书》,然后暴言一句“电击文库大赏有什么好看的吗!?”,然后给我们推荐了轻厉第二的这本书,也就是这本《86-不存在的战区-(86- Eighty Six -)-》(以下简称86)
言:看完我就后悔了。
笑:蹭热度就直说啊!估计大家看到标题又要扛起键盘战斗了!
言:主要是这书名确实很有欺骗性……
洛:你也是标题党啊,读了这么久轻小说你还不知道有标题欺诈这回事吗?
言:我知道有标题欺诈,但是这本书是轻厉第二啊,谁知道这也是骗人的!
洛:轻厉第一还名不副实呢(笑)
笑:那么,今天我们将要讨论的是2018年度的“这本轻小说真厉害”第二名《86不存在的战区》
圣玛格诺利亚共和国日复一日遭受邻国「帝国」的无人机「军团」侵略国土。为了应对帝国的攻势,共和国也成功研发出同型的武器,终于不再需要靠着人命堆叠,也能击退敌军的威胁。
是的——表面上确实如此。
实际上当然不是毫无伤亡。现在,位于共和国全八十五个行政区之外的,「不存在的第八十六区」当中,被迫接受「八六」烙印的少年少女们正以「有人驾驶的无人机」之姿,日夜奋战不懈——
率领一群年轻人出生入死的少年——辛,与身处遥远后方,透过特殊通讯负责指挥他们作战的「指挥管制官」少女——蕾娜。两人壮烈而悲伤的战斗与离别的故事,就此揭开序幕——!
于第23届电击小说大赏摘下「大赏」桂冠的杰作,堂堂出击!笑:仔细一看还是电击小说大赏啊
言:这么看来电击文库也不过如……
笑:快停止你危险的发言!
洛:会被读者们打死的!
笑:咳咳,总的来说本作就主要讲述了……呃我说,作为轻厉第二,各位读者们应该早已读过这本书了吧?
言:我反正是读过了……
洛:我也是。
笑:我们三人读完之后,一致认为本作的水平并不高明,至少达不到它所持有的头衔。
洛:其实吧,这个作品其实给我一个既视感,就是在开头直接把设定给抛了出来,然后就这样,以旁白的嘴说设定,接着推进故事,就像是那种,非常王道非常,典型的开头?讲真,这样做的轻小说,除非是设定十分扣人心弦的,不然一般都会在开头就劝退一大批读者。
言:王道的作品一般来说都给作者很多的操作空间,能够让作者打磨故事和人物的细节,实际上王道的作品比邪道作品更容易获奖。
笑:陈述设定的感觉就像是魔劣高一样,诚然,本作的设定十分完善且引人入胜,如果把“有人的无人机”作为作品的主轴,写出86被歧视的过程,想必会十分成功。
洛:但是作者没有这么做。
笑:也拿了轻厉第二——好吧,我无意指导一位作者如何写作,仅仅作为一个读者的角度来说,本书的包袱早早地抛了出来“86驾驶机器,就是无人机了”,这种不应该是放在文章高潮处吗?!
洛: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作者的人物设定是,女主角在小时候就已经去过了战场然后亲眼看到了战场的地狱,也就是说这样的高潮,其实是爆不起来的,怎么说呢,我觉得开头就把设定给抛出来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言:设定本身被抛出来没有问题,我当时看到这段的时候也只觉得遗憾,因为其实这些设定蕴含了大量信息的不对称,里面的很多细节都可以发展出精彩的悬念,作者自己想出来的设定,如何使用是作者的自由,但是问题在于作者在设定里面,掺入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感情。种族主义作为一个相对比较严肃的话题,你把它放在轻小说里面去讨论,本身就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作者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呢?首先他架空了一个世界,然后在这个世界里面放进一个有多元种族的国家,然后他让这个国家去虐待有色人种。问题是什么呢——你自己竖了一个靶子,开始疯狂地抨击这个问题。但实际上作者讨论的种族主义和现实中的种族主义是脱节的,作者只讨论了歧视的现象,是停留在一个非常单一,非常naive的层面上在讲这个问题。
洛:其实更多地作为快餐文化来说,要真的学术而且高层次地探讨这种种族主义的问题,对于轻小说来说,就有点太过苛刻,虽然这本书前几章确实是在把主要的笔墨放在突出这个问题上面,但也不妨碍说,这本小说的主基调是机战,他们是可以披着反种族主义的皮来写机战。但是我觉得,这本书与其说是反种族主义,不如说更倾向于《高达00》以及高达系列里的那种核心思想,就是人与人要互相理解,要去接纳不同的人,作者在第一卷里想表达的就是这么简单的东西,就是“歧视是不好的”“大家都彼此包容”这种感觉,但是一出现这种,有色人种歧视这种非常高端的问题,我就觉得这本书就得接受这个批评了。
言:作者本身表达的这个“互相理解”的内核,但是有这么一个种族主义的背景,作者又没有好好完善这个背景,也就导致这个小说里面对有色人种的歧视是“无缘无故的”。一开始所有的人种都是像21世纪当下的情况——是被接纳的,突然之间整个故事的环境就变成南北战争了。在没有更多背景的情况下单纯讨论种族主义的现象,是一种非常耍流氓的行为。也就是这个设定本身就是把现实中的一个现象移植过来,跟实际上的种族主义是相去甚远的。
言:实际上,在文章中,种族主义是一个可以随便被替换的迫害理由,是为了将灾难和冲突加在主角们身上的一个单纯的理由(而非讨论的中心)。但我认为,以种族主义的复杂性和深度,不是一个可以随便拿来当做卖点的噱头。既然你使用了这个概念,就应该对这个概念有足够的了解,表现你起码的尊重。否则我认为这对这个讨论了上百年的社会问题而言,是一种非常幼稚的侮辱,或者说是一种过火的消费。这也是我对这个小说观感很差的主要原因。
洛:再就是这本书的旁白吧,我觉得,作为读者而言,我的观感比较奇怪,因为我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就是,“我在被别人拉着讲故事”,就像古早的西部电影,那种老牛仔在酒吧桌上吹逼的那种感觉。就是那种怎么说,他是在把自己的名字直接说出来了,而不是用“我”这个自称,但是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上帝是偏袒某方的,这就很难受,相当于直接压着我的头和我说“这样做不好那样做才好”,这个感觉就非常地不舒服。
白系种将有色种贬为劣等生物的歧视观念,在两年之后,以取代血肉之躯的士兵——而且全是八六——投入战场的无人机的形式,化为现实了。
纵然举一国之力展开技术研发,共和国制的无人机依旧无法达到实战水准。
但是,既然区区劣等民族的帝国人能够造出无人机,身为优等种族的白系种又怎么可能造不出来呢?
既然八六不算是人,那么让他们驾驶的话就不算有人机,而是无人机了。笑:本文的旁白经常会有一些“并不客观的”发言,就像是对于帝国的所作所为确实痛心疾首一样——可是这分明就是作者架空出来的世界,作为上帝视角的旁白又为什么会有这样主观的感情呢?
洛:应该算是伪第三人称吧,因为可能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就像是那种,什么都要给你放到明面上来说的,但是我还是认为,作为上帝视角的第三人称里像第一人称那样使用反问,会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就是文字在引导“我代入上帝的想法”,或者说,会认为“作者在给我说教”,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对这本书的好感度就直接清零了,因为我是想看故事,而非一种长篇的说教。
言:伪第三人称这概念是我自己口胡出来的喂!
笑:当然,作为一个双视角小说,本作如果使用第一人称的话对于作者的水平是一种考验——而且第三人称并非问题,问题在于一些情感不应该由旁白引发,让旁白告诉读者“他们很惨”,“他们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应该通过情节,人物的行为让读者理解才对,在这一点上,《86》采用的手法是有问题的。
言:这本小说本来呢,我以为是个机战小说,实际上后来我在小说里面看见这么一段话……
『收到。』
回应虽然带着悲愤,却依旧保持一定的冷静。无论是同伴在眼前被炸飞的光景,或是突然消失的友机光点,身为「代号者」的他们早就习以为常了。哀悼必须留到战斗之后,否则就只能等着一起变成尸体。靠着这种令人作呕的理性思维,他们才能舍弃感情,保持必要的冷静。在适应了名为战场的癫狂之后,他们也从人类化为近似于战斗机械的存在。
仅仅一个呼吸,只停顿了一刹那的四足蜘蛛大军,又踏着毛骨悚然的沙沙脚步声,再度潜行于绿荫的幽暗之中。
宛如在冥府之畔的昏暗中徘徊,为了替死去的同伴找个引路人,绞死一切活物的亡者骨骸一般。
之后没花多久时间,「军团」部队便全军覆没了。并不是中途撤退,而是如字面上的意思,片甲不留。
这份战果似乎也体现了生存下来的处理终端们的意志,让蕾娜感到十分痛心。
就在前天,一想到前天那个人自豪地谈着流星雨的点点滴滴,一股懊悔之意油然而生。
要是自己能早一点找到这份地图。
要是自己能来得及提出警告。
「状况结束——战队各员,辛苦你们了。」
『……』
没有人出声回应。大家想必都还各自沉浸在悲伤之中。
「对于樱花的事情……真的非常遗憾。要是我能更警觉一点……」洛:然后呢?emmmmmm,你手机没电了吗
言:这段话出现在其中的一个队友在战场上阵亡的情节之后,也就是作者第一次直接描写到战场上有名有姓的人死亡。
洛:这一段在第一卷进行到一半,对于主角所在的小队还没有开始有很多正面描写时,死了一个如果作者不给名字我甚至想不起有这个人物的角色,不如说如果不是这个人便当了,我甚至还不知道有这么个人。
笑:用便当来表现战争的残酷,这也是经常被使用的桥段了。
言:但是实际上给我的感觉就是打了一场“象征性”的复仇战……没有实际上的战斗场面,也没有什么关键性的描写,虽然我知道作者是打算凸显战场上战士死亡的无意义,但是作者却写出这个玩意,我甚至看不到写死她的本人对死者基本的诚意好吗?就算你水平有限很难体现出其他人的悲愤,或者战士去世的痛苦,也不要把这种敷衍性的段落漫不经心地写上去好吧?啥叫“之后没花多久时间,敌人便倒戈卸甲”?
洛:卧槽,你这么一说,我倒真觉得这一段真的处理得好敷衍,嘿,你们的战友瓜皮了诶,你们这个复仇战打得实在是太快了吧!上一秒还在说敌人有多弱,下一秒就挂了一个队友,这种光速打脸的感觉,啧啧啧。
言:你宁可不打复仇战,你稍微把这个怒火压到下一章,也不要敷衍地去写一个过度桥段一样的东西。
笑:我认为这位角色的死亡是为了引出对于女主角蕾娜的控告,不过作为后续处理亦有问题。
洛:作者在后记里也说了投稿篇幅多太多了,所以很多部分就被删掉了,我觉得这一段应该也是删减文的一个牺牲品?
言:我们写小说的最忌讳的就是把人物工具化,模式化,你把一个龙套的死亡当做一个过度的桥梁本身就是不当行为,更何况这个吃相还如此的难看,简直就是贴着我的脸跟我说我其实不在乎她死不死我只在乎女主角而已。
洛:这时候就要装解构主义.jpg
笑:是的,作者也在第一卷后记中提到,因为字数原因文章有所删节,可能他认为这里的战斗部分并不是想要表达的主旨,所以就完全地省略了它们。
言:实际上我个人认为这一删节非常拙劣……假若作者认为复仇战不必要,那根本没必要写这么一段出来,直接写下一章就好了。
洛:那么,这本书有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呢,毕竟这可是轻厉第二,又是电击文库大赏,就没有什么优点吗(抱头蹲)
言:这篇小说我个人认为唯一有优势的地方,是他在后面进行的一个反转——帝国实际上是在跟亡灵大军作战,而他们派出去送死,或者说变相屠杀的有色人种,则变成了敌人补充到了亡灵的军队中去,在这一相当东方式的内核下面,描述一支小队的“无意义”的战斗。他们丧失了保护的对象——即背后的国家,但却仍然保持战斗的态势,在这个概念出现(虽然出现的方式极其突兀)之后,整个故事的内核就抬出来了,故事的档次也从单纯的过家家级别过渡到了一个更有深度的层次。
笑:也就是一般所谓的自作孽吧,虽然这个反转(帝国的覆灭)直到第一卷结束才提到,但也让人大呼痛快。
洛:不过就我个人而言,这个反转我还是很喜闻乐见的。
言:对于被迫害的人们来说,这个内核就显得跟有深度和价值,因为他们在获知这样一个事实以后,清楚自己只要去死,就可以向迫害自己的帝国复仇,在这样一个矛盾的选择中,他们依旧选择了战斗。这种超越式的选择,不仅将人物的塑造变得饱满了,也抬高了作品的整体素质。
言:不过,这一内核的展现,重申一遍,和种族主义没有半毛钱关系。把它换成任意一种迫害方式都可以成立。一个比较典型的相似案例是《盾之勇者成名录》。
洛:嘛,以上就是我们对86的一些看法,因为翻译与资源的关系,我们并没有看完第二卷就做了评论,算是给各位做了扫雷以及对这部作品的一些看法。
笑:总的来看,我们还是以批判的态度对待本作的。
言:这个内核啊,事实上并不能挽救这一小说在前期糟糕的观感,只能说是一个能为它呆在轻厉榜单上找的一个理由,因为这唯一的闪光点实际上被前期大量的信息和设定挤得没有什么发挥空间,男主角和哥哥的那条线也显得太过仓促(实际上,全文都很仓促,作者太过急于把大量的信息塞进文本之中也是当今轻小说的一个通病)。可以说一句无力回天,但归根结底还是作者的水平存在问题。对种族主义的幼稚观点和对人物的木偶般的看待,加上中二四溢的旁白,这篇小说集中了大量“黑深残”作品的通病。如果问我给多少分的话,满分10分,我给3分。
彩蛋:
一言: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见过五遍这段用来形容男主的文本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