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孤独的自救 | 与远方陌生人的第一封信:你好吗?

2023-04-02生活心理陌生人孤独情绪善意 来源:百合文库
常常会一时兴起地给自己找事情做,比如“100间书店计划”、“关爱失独老人”等等,这些半路夭折的计划,不知道何时才会继续下去。这次也是,由于生活状态的改变,整个人变得焦虑与失措。尝试着和未知的远方的人建立联系,看看那些看不到的别处的生活。随便发了一个帖子“留下你的邮箱,让我碎碎念给你听。”,一开始留言的只有2-3个邮箱,到后来变成了10个,20个,原来孤独的人这么多,原来大家都在自救着。
【第一封信】
你好吗?七夕快乐~~~~
远方的陌生人:
你好啊!七夕快乐~~~好像写信这件事情已经好遥远了,记得还是初中的时候,和好朋友一起是书信往来,现在每次回家,都会将那一沓信翻出来看看,上面写得那些故事和情绪已经随风飘散,当时习惯用名字的首字母缩写,现在回去看,却怎么都想不起来那些名字是谁?那些存在过你的岁月里的人又是谁?
常常在怀疑自己,不知道自己算是记性好还是不好,很多不经意的往事一再浮现,也很多时候怎么努力去想都是一片空白,不知道大脑里那个自动识别和留存是怎样工作的。
最近的关键词好像是选择、焦虑和能量密度。以前一直以为自己是不害怕未知,不害怕变化的,现在会怀疑自己对未知和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我把这份怀疑更多的归咎于年龄,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年龄渐长,自己能承担的风险和机会成本越小,对未知的勇气变得越来越少,未来的可能也越来越少,但是撕裂的是每每这么认为的时候都有另一种声音在说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要去尝试人生的无限可能,所以自己也变得越来越撕裂。
今年做了一个选择,将自己从原来的安全区和安逸中逼出来,把自己丢到一个完全不熟悉也很陌生的领域和环境,挫败感太强了,然后一起工作的同事太强势,导致自己完全找不到方向和不知如何去做,感觉做得都是错的,越这样就越无能为力,可能内心从来就是不害怕伤害,却屈服于温暖。虽然不会去后悔选择是否正确,却也在想着要怎样去改变和逃离这个选择,但是转念一想一直以来的飘忽不定就是因为自己不够坚持,自己没能好好适应和完成每一次转变,所以一直变一直变,要怎么坚持呢?所谓的坚持是不是另外一种麻木呢?
很喜欢的一句话,令人感动的是遥远的相似性,不知道在远方的你,最近怎么样呢?会焦虑吗?还是很幸福呢?
古越寻踪,特别像桃花源记
光与影
【第一封回信】
你好啊,不是七夕的每个日子依然要快乐啊
首先真的很抱歉昨晚收到了你的邮件,可是以为又是推销广告,所以就没有点开。
其实好像真的很相似,虽然境遇不同但是心情却是一样的。我也很纠结当初的选择是对是错,现在的选择又究竟是对是错,以后又不知道会不会因为我此刻的选择而来怀疑。对于生活,每个人似乎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不同的困惑。
最近放暑假,妈妈总是在念叨我的头发掉得家里满地都是,我才意识到自己又在焦虑了。我学的是师范专业,可是我都还没准备好究竟要不要选择这一行,(虽然自己一直在努力地劝说自己,但是同时又很不甘心,因为这曾经是我最讨厌的事情。)就要又来思考要不要读研,我知道每种选择的好和坏,可是人真的都是有私心的,总在期待着好事情而去避开可能出现的不好。所以,当自己终于冷静下来思考这一切的时候,那种心情真的很糟糕。但是有一件事情始终是不变的,就是把每一种已经选择(决定)了的事情做好,尽管那也只是一种无奈。
劝解对方总是有无数个理由,譬如我曾经很信奉的一句话,把不喜欢的事情做好才是一种勇气,现在想想有点苍白,有点幼稚。因为那个时候的我只需要好好用功,而不需要思考如何经济独立。可能这就是长大的滋味吧,但同样也是几十年后值得让自己回味的时刻。
“一些问题也许即将找到答案,总是等得到的,荒废的青春,错失的时光,错位的自我,时间总有一天会把那个逃跑的自己找回来;一个人凝视自己的前史,逃无可逃。”这也是我喜欢的,拿来劝慰你,祝你放下不安,学会快乐。
【第二封回信】
陌生人的回信你好哟朋友:首先十分感谢你的来信,尤其是七夕时节更显得弥足珍贵。不过看到你发信的时间,又仿佛看到了一个孤独的灵魂。
其实我是不怎么过节日的。除了端午、中秋和春节,其他的节日对我来说意义不大。包括我每年的生日我都不记得,经常是父母提醒我。但是有时候他们俩也会忘记。不过能收到节日祝福,还是欣喜满满。你看,其实生活中的小惊喜,也充满了感动哟。
观赏来信,感觉你也是个怀旧的人哟。之前写的信都有仔细的珍藏。其实这很好,这些都是令人感怀的记忆。哪怕曾经与朋友无理的争吵,现在回忆起来怕也是会怀念并嘲笑当初傻傻的自己吧。我也会偶尔翻看自己之前写的东西,因为那些都是在我人生的路途中留下的印记。文字的发明,不就是为了方便记忆嘛。往小了说是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往大了说是传承。所以不需要纠结自己的记忆力是不是变差了,就算是彻底忘记了哪些事情,等到翻翻曾经的日记回想起,不就更能收获惊喜了嘛。
人类对于未知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要不然宗教为什么会那么经久不衰呢?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对自己本身有足够清醒的认识。看你的来信,好像只是盲目的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然后跌跌撞撞的向前走。确实,做一件事情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励志的故事很多,相信你也都看过不少。但是我认为,这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自己非常喜欢并了解这方面的东西,同时又具备一定的运气以及个人能力。有一个概念叫幸存者偏差,如果有兴趣,你可以了解下。我羡慕那些逆境崛起的人,但也仅仅而已。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只是个普通人。
之后简单说说我吧。最近还好,尤其今日立秋,天气开始转凉。每天平淡的生活,鲜有波澜。大学刚毕业那会儿,也曾志气满满,锐气十足。成长的路上跌跌撞撞,也曾迷茫彷徨,回头想想,这就是那青春呀。大学的时候读杨绛的《我们仨》里的一句话,至今记忆尤深,这里也送给你:我们曾如此渴望生命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你看,陌生之间的连接就是很神奇,彼此不用知道成长经历中发生了什么,就日常的碎碎念也能在某个当下触动到远方的人,这是我认为人与人之间善意的部分。当看到第二封回信的“你只是盲目的走出的舒适区,然后跌跌撞撞地成长”的时候,眼泪不自觉地留下来,就是这样的,自己对于选择从来没有那么大的把握,漂浮不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茫然,想尝试安稳与不想就这样安分在撕裂着,找不到方向,但是能怎样呢?只能在已经做了的选择里继续往前啊。
公众号:爱做梦的水瓶座乖小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