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终了(三)——路漫漫(一)

终了(三)——路漫漫(一)



图源堆糖勿上升真主
纯属个人脑洞
本章主笔:康康 讨论修改:合旋(我)
路漫漫(一) 头九里面就属周九良是个稳重周全些的人,加上他也曾与师兄一起置办过拜师事宜,找他是不会错的。
张九龄到七院的时候,他与孟鹤堂正对座闲聊。听他说了这些,就接过张九龄手里的纸笔。

终了(三)——路漫漫(一)


“排场就得周到些,四方桌摆先辈列位。”
“两把乌木交椅,寓意还好些,摆在宾主位,到时师父和师娘在上座。”
“次座就在廊道的左右两边各摆四座,弟子父母、云字鹤字九字的大师兄坐次座。”
“到时的见证人这些就足够了,师娘吩咐的,说是算不得师父门下,不必太过礼重。”

终了(三)——路漫漫(一)


想了想,又提笔写到“敬茶、诵读弟子规”。
“还有,替师娘把赠礼准备好,女子赠桃木佩就是了。”
张九龄接过周九良递过的纸,展了展,纸面上掸出了被热气蒸出的墨香和宣纸的草腥味。
周九良的瘦金体还算清瘦,看起来有些寡淡。
脑子里闪出了那位绿襟妹妹的模样,还有她额上细软的碎发。

终了(三)——路漫漫(一)


孟鹤堂一直没出声,突然想起一件事。
“九龄,这大福姑娘的拜师礼得是周到些,毕竟她家里也是有些门面的。你再准备一套体面精致些的衣裳给她吧。”
九良也点头,九龄便拎着纸笔去置办物件。
孟鹤堂见周九良不做声,想是他在疑惑突然收女弟子的事情。
“师娘其实早先时候就提起过这个大福姑娘,说是戏曲门第,她家与师娘还是故交呢。打小就练嗓子,师娘早就钟意着了。”

终了(三)——路漫漫(一)


“看来是我没太留意这些。”孟鹤堂倒是沉默了半晌,细细叹了一口气。“女子入了戏行,也得是打拼的命。要是没个天赋啊,这饭还真不好吃。”
九良是个善解人意的,又与孟哥常说些推心置腹的话,他将热茶推到孟鹤堂手边。 “行当里的话,‘各有各的难处’。你平日里可不爱叹这些的。”

终了(三)——路漫漫(一)


孟鹤堂小嘬一口茶水,“世道平些才有唱戏说书的一口安稳饭。现在北边乱了,日子越是难过些。”
“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嘛?”周九良大概会意了孟鹤堂的忧心。
“我家最近来了个小丫头,从老家来的,是我侄女。日子难过,兄嫂让她来找我讨个生计。”
“小时候便做过苦活,真叫人心疼。”

终了(三)——路漫漫(一)


“我也未上过书塾,只好引她学艺,怎么也算一门技艺,到哪儿都可谋生。”
“只是社里不收女弟子,她也不曾学过曲艺,不像大福那样被师娘瞧上。要想在京城立足脚跟儿还是个难事呐。”
“我算是个能吃的住捧场饭的角儿了,也存了些家底,是足够养着她的。”
九良听闻这些一直沉默着,此刻却生了些同理的心意。

终了(三)——路漫漫(一)


孟鹤堂的眼里一直水灵灵的,现看着似是有点泪意。周九良忙把茶水递到他手里,又见他只是摆摆手。
“我本是硬骨男儿,不会为这些落了泪的,就是可叹呐。”
接着说到:“要是她从了我的意思,在家做个闺房小姐,那便是我这个叔叔多唱几出戏,她就能过上段好日子了。”
未等孟鹤堂再说下去,周九良便沉声接了句:“料她不从。”

终了(三)——路漫漫(一)


“你孟家都那副性子,能受委屈,却坐不住闲吃饭。”两人一起浅笑出了声。
“早先我在打拼着时,也同她这般的。”孟鹤堂想到家里那侄女小时候的样子,再看眼低头扶茶叶的周九良,笑着道,“别说啊,她这性子倒真是还有些与你相似呢。”
周九良抬眼,心里就了然孟哥的意思。“是了,我引她去我的三弦老先生那儿去,若真是能拜,师哥里也有我照顾着她。”

终了(三)——路漫漫(一)


孟鹤堂的谢字还没出声,九良便敛衣起身。“孟哥,咱不说两家话,我也帮你照应着便是了。姑娘名字唤作什么?”
“孟懿,‘好是懿德’的懿,唤作懿儿就是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