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人类命运思想实验--刘慈欣作品《超新星纪元》书评 第四更

人类命运思想实验--刘慈欣作品《超新星纪元》书评 第四更


哟~新来的小伙伴们~这里是《超新星纪元》书评第四更~
关注“偷闲志”获取前文~
阿六在这里等你~
牺牲开始了
大刘率先描写的是坦克相向逼近赛,事实上,坦克相关作战中的牺牲也是大刘施墨较多的,或许仅次于步兵作战。这其实是有些反常识的,至少对于我来说。坦克坚固,脚踏实地,孩子们被包裹得很好,被攻击也有所依凭,也不太会因错误操作而牺牲,它不像飞机那样会坠地,反正它本来就在地上的。

人类命运思想实验--刘慈欣作品《超新星纪元》书评 第四更


在我的想象中,空战才是最惨烈的,即便没人攻击,孩子们自己也可能失误坠机,而一旦被敌方击中,无论起火还是爆炸,都会很快波及驾驶员,毕竟飞机的装甲是和坦克不能比的,即便逃出生天,也是在万丈高空,虽则有伞,变数也多得多。
可事实正相反,空战的牺牲很少,几乎变成了个例和偶然。
空战更难,为什么坦克战更惨?
大刘给了我们一些线索。
空中作战的技术确实更难掌握,也更具竞技性,可是孩子们的水平还谈不上空战的竞技性。孩子们自己对这一点其实心知肚明,所以,早在讨论作战项目之初,孩子们提出的空中作战项目就远远少于陆上或海上作战项目。说白了,就是压根玩不起来。

人类命运思想实验--刘慈欣作品《超新星纪元》书评 第四更


但我想,可能还有更深层的心理因素。
大概坦克更能给他们一种虚妄的安全感,仿佛一层包裹着他们的壳,能将死亡隔绝其外,而空战,不管有没有敌方攻击,本身就意味着无所依凭和死得快。所以,孩子们对空战有所避讳,作战时小心翼翼,而在坦克战中,撞拐一样地将自己送上去,仿佛代价不过是跌一跤。
最后,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小战友困在坦克舱室里烧得只剩一节手臂,或是碾成一滩不知是一人还是两人的肉泥时,他们或猛然惊醒,或如坠迷梦。

人类命运思想实验--刘慈欣作品《超新星纪元》书评 第四更


看过这里,再看后面大刘描述空战,炮兵作战和步兵作战中的牺牲时,已经做了心理建设,但是显然大刘并不打算放过我们。
步兵作战的冷兵器游戏,刺刀,近身肉搏。战争终于在此时撕破文明秩序的面具,露出野蛮血腥的内核,战争终于是战争了,战争都是不武的。规则终于被肆无忌惮地打破,因为毁灭,苦痛和鲜血太过近在咫尺,百年前的,千年前的,万年前的,当我们还是兽类时的,真正的战争,终于在此刻再次重演,孩子们根植于基因中的兽斗的,你死我活的本能,此时苏醒,将记忆深处的惨烈场景变为现实。

人类命运思想实验--刘慈欣作品《超新星纪元》书评 第四更


兽斗的,不仅仅是一种比喻,它是字面上的意思,日本孩子们违背规则,带来了军犬,加入战斗的恶狗让所有人变成了兽。
人的一面被杀死了,至少此时已经退居意识深处。我们的孩子们,也不得已在近身肉搏中使用了手榴弹。人命不再是人命了,不管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
动图来自网络,侵删。
牺牲是全面的,而胜利则变得语焉不详。
各个民族和国家都显示出各自的力量,没有任何以民族和国家为单位的退缩,而战争的结果是多极化的,美国孩子们臆想中的独占鳌头远远没有达成。超新星战争的转折点也在慢慢逼近。

人类命运思想实验--刘慈欣作品《超新星纪元》书评 第四更


洲际导弹游戏。
这场游戏中,规则被逐个打破了,或许,早在军犬和手榴弹加入的冷兵器作战中,超新星战争的奥运会阶段就已经结束了。
美俄相继袭击了对方的指挥中心,这本是不被允许的,虽然弹头携带的只是巧克力和伏特加。
但是美国孩子洲际导弹的弹头并不总是携带巧克力的,此时它携带了面包渣,大人世界军备竞赛残留的,最味美稀罕的面包渣。食物链顶层的面包渣。
直指中国孩子们的指挥中心。

人类命运思想实验--刘慈欣作品《超新星纪元》书评 第四更


至此,超新星战争全面爆发。
数小时后,或许更短,袭击开始前就已经部分撤离原指挥中心的中国孩子们(这得以保存了中国孩子军队在南极三分之二的有生力量),也接过了大人们的面包渣,也直指美国孩子们的指挥中心,然后在击中目标的25分钟前,给美国的孩子总统打去了一通电话。
这通电话让美国孩子的核心领导集体得以留存,而其他驻扎在基地的大部分美国孩子们,则被消灭。
至此,超新星战争结束。

人类命运思想实验--刘慈欣作品《超新星纪元》书评 第四更


自始至终,引导美国孩子们的内在动力是致胜,所以他们发动战争,率先使用核武器。中国孩子的思想内核则是制衡,所以我们迎战,使用核武器反击,并且打去电话。
战争没有明显的胜者,南极领土问题回到原点,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是中国孩子的胜利。
这场战争对于整个人类历史来说,或许是良性的,战争激发出人类湮灭良久的兽性,远好过糖城时期,孩子们在美梦中绵软无力。这样,终有一天,当人类面对更大的灾祸时,可以更快速地奔向丛林。

人类命运思想实验--刘慈欣作品《超新星纪元》书评 第四更


事情接下来的发展就不得不让人叹一句世事无常了。作为战争焦点的南极新领土,随着全球气候逐渐恢复,变得不再适合居住了。超新星爆发的影响是暂时的,各国原有领土也在渐渐恢复。南极问题迎刃而解。
上一刻还刀剑相向的孩子们,此时火速握手言和。
因为更大的矛盾降临了。
南极气温急剧下降,抱团协作才能抵御严寒,灾难让人被迫站为一队了。各国孩子们手拉手走在冰面上,就连挑起战争的美国孩子,也选择将自家的战斗机推下甲板,好让别国的孩子上船。

人类命运思想实验--刘慈欣作品《超新星纪元》书评 第四更


大撤离开始了。
比起战争,这场撤离竟更加悲壮,随着南极气温的恢复,在枪口前,履带下幸存的孩子们,最终有三万多死于严寒。
应战,牺牲,言和,再牺牲。在大刘的实验里,这一切都不过是因为一个实验条件的增减。
戴维回国后没多久,就被弹劾下台。这里,中国孩子领导团体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六年的同窗之谊,使得这种事情很难发生在他们身上,他们也会因为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作出真正让每个人支持,或至少理解的决策。如果美国孩子也如此,或许戴维就不会不顾沃恩的劝阻,使用核武器,沃恩亦不会参与对戴维的弹劾。

人类命运思想实验--刘慈欣作品《超新星纪元》书评 第四更


戴维逃出白宫之后,在河边把他的林肯车打爆了。这一幕和之前美国糖城时代的一段描写相互呼应。只是在那一节中,做这事儿的是一个三五岁的小娃娃。林肯车在这里是有一个象征意义的:击碎责权的重枷,戴维终于变回孩子了。
取代戴维的是漂亮女孩贝纳。
看到对贝纳的描写,我一度担心大刘把这个漂亮的小女总统塑造为一个敷于外在的,思想浅薄的,带有对女性特质刻板印象的,扁平人物。直到我看到,贝纳说到:
“我对自己的力量,并没有外人对这两个按钮(在白宫总统办公室桌子上)的那种误解,我知道自己不聪明,但总比戴维那样朝反方向努力强。”

人类命运思想实验--刘慈欣作品《超新星纪元》书评 第四更


我松了口气,这就是一等的聪明了,姑娘。
时势不造英雄,英雄也不造时势,英雄因顺从时势而成为英雄,不错的处世之道。
“我骑在历史这匹马上,不拉缰绳,任它嘚嘚地走,随便它走到哪。”贝纳还说。
可是,可是,世道不是人人处之即可,总要有人创世。
贝纳是对的,政治家确然不能成为造就时势的英雄,思想家则不然。
于是,大刘豁然登高,灌顶我等以醍醐:去他的处世,看啊,站在更高处看啊。

人类命运思想实验--刘慈欣作品《超新星纪元》书评 第四更


我将用一个逻辑,改变世界格局。
此刻,沃恩正祈求上帝给他魏格纳的灵感,创立国际政治的大陆漂移学说。
这绝不是无的放矢和多此一举,要知道,战争结束,中美重又跌回美梦与糖城。
上帝果然给了他魏格纳的灵感。
魏格纳:莫挨劳资。
关爱魏格纳,从关注更新做起,本周六《超新星纪元》书评第五更,敬请期待~
卑微作者,在线求赞~
求投币
求留言
求收藏

人类命运思想实验--刘慈欣作品《超新星纪元》书评 第四更


求三连
总之ball ball了~
动图来自网络,侵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