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狐媚

2023-06-13九尾狐风怪谈 来源:百合文库

狐媚


(一)
话说西南巴郡,江岸涂山,常年云雾环绕,鲜有人迹。传说这涂山中住着一只九尾大火狐,这妖狐曾幻化为人形,以狐媚之术迷惑前朝皇帝,致使朝政荒废,民不聊生,遂天下大乱。话归当时,改朝换代,新皇登基已有十载,可谓“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然居安思危、忧盛危明,此乃长隆之道。这巴郡群山环绕,更有长江横过,自古天险。那这自然是要有重兵把守,以防内忧外患。而这守郡的大将,就是当初年方弱冠,却能七日下三城的名将,聂启帅聂将军。
这天,聂将军身着素衣,背了个大包袱,独自出了城。这包袱里是什么呢?暂且卖个关子。话说这,鲜衣之下,英雄卸甲,将军也是大失威武啊,但眉宇间倒是多出了几分清秀,毕竟聂将军也才而立之年。将军骑了一匹瘦马,一路向东到了涂山山道前,找了颗树,把马拴好,随即踏上了山路。涂山上的路只修到半山腰,再往上,就只是一些个采药的药农去过。眼前已经没了路,可将军呢,也不停步,背着大包袱,手脚并用继续往上爬。过了约莫一个时辰,聂将军来到了一处悬崖边上。此处山风凌冽,不时还能听见碎石剥落的声响。一般人呐,估计早就吓得胆战心惊。可这聂将军,望了望四周,朗笑两声,道了句:“不错。”日头渐高,聂将军放下包袱,背对山崖,席地而坐。待将军打开包袱,您猜怎么着?这聂启帅作为一员武将,包袱里不是刀,不是剑,不是铜锤沉甸甸。竟然,是一架琴!

狐媚


聂将军架好琴,闭上眼睛,缓缓将手按下。山风呼啸,而将军的琴声清越悠扬,另有树语沙沙,鸟鸣和悦,真可谓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就在这时,附近有两个药农听到了琴声,觉得甚是奇怪,心想:这怕不是传说中魅惑君王的九尾火狐化为人形在这山里弹琴?俩人商量了一阵,决定壮着胆子,前去一探究竟。这俩人顺着琴声到了悬崖边,扒开树丛一看,是个男人!这就更奇怪了,魅惑君王的狐妖幻化出来的肯定是位绝世美人啊,怎么会是男人呢?就在这时,将军身后的山崖里突然迸出百道虹光,刹那间,便又消失了!可这一幕被那两个药农看得真真切切。这俩人登时吓得魂飞魄散,大喊着:“妖怪!妖怪啊!”连滚带爬地逃下山去。将军也受了惊吓,睁眼一瞧,两个人大喊着“妖怪”逃走了。将军立马警惕起来,一跃而起,环视四周,“妖怪在哪儿?”可那虹光闪了一瞬,便消失了,眼下在将军看来,周围并无异样。
这时,聂将军想到,自己在这山崖边弹琴已是奇怪,再想想涂山妖狐的传说,不禁开怀大笑,心想:那两个人是把我当成妖怪了。到此,将军没了兴致,便收拾东西下山了。

狐媚


(二)
打那天起,又过了三个月,很快就要入冬了。皇上派了钦差前来慰问。这一行,阵仗非凡,且不说山高路远,随从护卫自是不少,单是金块珠玉、棉花布匹就载了不下十车,另有伶人乐师四十余人随行。这晚,帅府大宴,全府上下无不欢愉。那真是张灯结彩,歌舞升平,好不热闹。聂将军倒非铁甲银盔,却是华服美饰,端坐于大堂之上,身旁是钦差大臣吕炯希吕大人,堂下各色舞姬轮番献舞。酒过三巡,将军酒量极佳,也已是半醉。这时,吕大人在一旁说道:“聂将军,我作为前朝臣子弃暗投明,对将军的威名早有耳闻啊!”聂将军轻笑两声,说道:“吕大人言重了,旁人吹出来的罢了。”
“不不不,将军年方弱冠便能率军七日下三城,朝中将帅可是无人能及啊。”
将军依旧是轻笑两声,但并未回话。吕大人接着说:
“唉,朝堂上那些人,看你年轻,便欺负你,把你派到这穷山恶水的地界,可惜啊可惜。”

狐媚


听罢,将军还是散漫地回了一句:“吕大人言重了。”
吕大人终于觉出聂将军说话心不在焉。他顺着将军的目光看去,发现大堂正中,四位舞姬簇拥着一位红衣舞姬翩翩起舞。那红衣舞姬容貌姣好,身姿曼妙,舞态轻灵,正与将军眉目传情。蔡大人一惊:随行的还有这么一位绝佳女子,我竟未发觉!吃惊过后,吕大人悄悄询问左右,问这台下献舞的红衣女子是谁?下边人回话说:“这伶人,本姓余,艺名清阁,旁的便不知道了。”吕大人看着聂将军这番出神的情状,心想:我不如做个人情与他。
三日后,钦差一行整装回朝复命,却留下了十位伶人,在帅府供将军娱乐,其中便有那晚的红衣女子。这几位伶人每隔三五日便在将军面前献艺。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可这些伶人都年纪轻轻,能有几般才艺?如此频繁献艺,怎教人看不腻?但那清阁舞娘颜色倾城,舞姿绝代,当真是百看不厌。再后来,聂将军便只传唤清阁一人座前献艺,常常是将军抚琴,清阁起舞,好不快活。话说这将军的琴弹得真妙啊,清阁有时竟能听得入迷,忘了跳舞。

狐媚


(三)
秋去冬来,芙蓉账内笑颜开;冬去春来,百花齐放人光彩。转眼到了人间三月,芳菲正盛。聂将军对清阁舞娘本就一见倾心,二人情投意合,数月相处下来更是春光融融、情意渐浓。这天,聂将军这边通喻府内,那边传令军中,宣布:我聂启帅要娶余清阁为妻!本来嘛,将军而立,帅府无妻,要成亲是好事啊,但有人要说了,一个是功勋显赫的将军,一个是抛头卖笑的伶人,这不合体统吧?哈哈,无妨!诸位别忘了,这是哪儿?蜀道巴郡啊,《蜀道难》里写得好,“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各位都听到了,在这儿,人人管“将军府”叫“帅府”,说句不好听的,聂将军在这儿就是一人独大!有人嘲,有人夸,有人骂得不像话,不管怎样这门婚事是定下来了。将军找人选了吉日,半月之后便要成亲。
自打定亲之日起,帅府上下开始筹备婚礼,忙得不可开交。眼看离将军大婚就只剩三天了。这一晚,朗朗晴空,月照当头,府中人都已睡下,却有一个人影从房顶上冒了出来。趁着月光一看,您猜怎么着?这人正是帅府未来的夫人——清阁!晚风吹过,清阁裙带飘飘,甚是风骚。您说,小女子半夜上房是怎么回事儿呢?突然!清阁踏着屋脊就向前奔去,那真是身轻如燕,步履如飞。转眼间出了帅府,不一会儿到了城外。清阁又窜入林中,踏着老木新枝,疾风似的往东边儿去了,一路上绿叶花苞不知落了多少。又不多时,清阁来到那涂山山道前,一步十阶地往上爬,很快便到了山道尽头。这么一通下来,清阁竟是不喘娇气,不沁香汗。眼前没了路,只见清阁往左边树丛里走了几步,轻启檀口念了两句,树丛中便现出一条小径来!这小径阴气极重,一直通到涂山崖壁之上,而这崖壁上竟然有个山洞。

狐媚


清阁来到洞口,只听洞内传来年轻女子的声音,说道:“清阁回来啦?”清阁也不应声,直接进了洞。而洞内竟卧着一只大狐狸,毛色鲜红,身形比牛还大上一倍。
(四)
说到这儿,想必诸位都已经猜出来了。不错,那只大狐狸正是传说中魅惑君王的九尾火狐,而清阁的真身也是一只九尾妖狐。原来,将军抚琴那日,清阁正在崖壁山洞内修炼幻化之术。这妖狐族的幻化之术非同一般变身之术。变身之术寻常法宝便可化解,而幻化之术一旦练成,若非狐妖精神涣散,就是神仙下凡也难以破解。不过,此术修炼起来也是极难,常有妖狐为此暴毙身亡。清阁那时已在这洞中化形了三月,可一直半狐半人,眼看就要筋疲力尽,落个不人不妖,不得好死的下场。就这时,悠扬琴声驾着山风进入洞内,清阁听了琴声,心神一振,瞬间通悟,周身迸出百道虹光,幻化成一位绝世美人!到这,才有了那聂将军的误会。书归正传,清阁进到洞内,在火狐面前坐下,那火狐忽然通身散发红光,又伸出一尾搭在清阁腿上。那火狐未开口,清阁却听到年轻女子的声音说:“清阁啊,此番去人间寻你那恩人,如何?

狐媚


”原来,这是那火狐的通感之术,不需言语便可知晓心声。清阁在心里说道:“老祖宗,清阁早已寻得恩人,再有三日我便与他成亲。”
“成亲?原来抚琴的是个男人,可惜我听不到你说的那琴声。也好,我们妖狐修炼不同于寻常妖怪,终绕不过一个‘情’字。你与他成亲,知晓人世真情,必能修为大增。”
“清阁今夜回来,其实是有一事相求。”
“乖孙女,什么事?”
“我听说人世男子最不专情,常有三妻四妾,我一心爱他,可怕他日后变心。老祖宗,我该如何是好?”
“清阁莫怕。我传你我族秘术,狐媚之术。此术乃我族有苏氏妲己所创。当年殷商气数将尽,妲己受女娲之命祸乱殷商,以此术魅惑纣王,加速殷商气数耗散,以减免凡人之苦。后每逢王朝气数将尽,便有我族精英施展此术魅惑君王。”
说罢,那老祖宗红毛乍起,九尾招摇,山洞为之震颤,只见她额前聚起一团火焰,发出幽幽绿光。老祖宗又施展通感之术,道:“过来,吞了这火焰。”清阁起身,双手捧起绿焰,举到口边吞下。吞下后,眼瞅着清阁的冰肌雪肤缓缓沁出绿气,凝成一团,萦绕周身。清阁见状大吃一惊,那老祖宗却道:“这团绿气凡人不可见,你将它散去,使其顺着人的鼻息进入体内,那人便立刻倾心于你。自此,你一旦施术,那人便言听计从,纵使他变心,也可瞬间将其心意抹得一干二净。另外,狐媚之术乃我族秘术,代代相传,你是自我之后族内唯一一只九尾狐,我今日传此术与你,你日后必要再寻九尾后辈,传此术与她。最后,切记,此术虽厉害,却决不可随意施用。”清阁听罢,喜笑颜开,在心里谢道:“多谢老祖宗,清阁记住了。”之后,清阁原路返回帅府,自可不提。

狐媚


(五)
翌日清晨,一切如旧,并未有人发觉清阁夜赴涂山。转眼就到了成婚当日,清阁下定决心,就在洞房花烛夜对将军施以狐媚之术。那晚,聂将军大宴宾客,分飨士卒,场面比起钦差驾到,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将军大醉,更是亲自弹琴助兴,而清阁今晚便要成为帅府夫人,自该矜持,并未和琴起舞,但也陪着将军敬了不少酒。
过去一个时辰,宴席将散,清阁正在婚房内等着相公。清阁喝的酩酊大醉,将军却迟迟不来,她支持不住竟睡着了。这一睡可就出大事了!清阁醉酒,头脑昏沉,精神恍惚,竟露出了九条尾巴!过了一会儿,眼瞅着将军到了门口,而清阁还是睡的昏沉。聂将军推门而入,走到床边,正想跟新娘子亲热,却见清阁身上盖了数条雪白的狐尾。将军惊出一身冷汗,踉跄着退了几步。聂将军这下酒也醒了大半,又上前查看,探着身子摸摸狐尾,柔软丝滑带着温热,又掀起衣裳瞧瞧,的的确确是长在身上的!将军又是吃了一惊,抚着胸口走到桌子边坐下。突然,将军面露凶恶,起身取下墙上的佩剑,缓缓拔出,又快步走到床前,把剑举过头顶,提了一口气,嘚!就这么停住了!将军渐渐面露难色,最后叹了一口气,将剑放下,插入剑鞘挂回了墙上。之后,聂将军轻手轻脚地爬上床,睡下了。

狐媚


翌日清晨,清阁醒来,发现自己身上盖着九条尾巴,大吃一惊,险些滚下床去。又慌张看向身旁的将军,发现将军还在睡着,这才松了一口气,心想:该是没被发现。清阁重新施展幻化之术,收了尾巴,又使了个神通把床上、衣服上的狐毛清理干净,罢了,又细细查看一番,确定没有纰漏,方才安了心。之后,将军醒来,对昨晚狐尾之事只字不提,依旧是与他的清阁娘子恩恩爱爱。又过了三五日,清阁夫人看相公对他百依百顺,也暂且打消了施展狐媚之术的念头。
(六)
双宿双飞比翼鸟,同心同体连理枝。清阁与聂将军成婚已有三月,两人依旧缠缠绵绵,恩恩爱爱。这清阁是愈发有帅府夫人的架势了,府中大小事务,清阁夫人一应料理的明明白白、干干净净,头先那些个笑的、骂的,如今也都夸将军娶了位好夫人。可人生无常,世事难料,今日聂将军就要与清阁娘子分别了。
前日,朝廷来报,关外胡人东进,守关将领李炳合叛敌,眼下胡人大军连下七城,情势危急,皇上命聂启帅将军速速领兵北上。

狐媚


分别当日,清阁夫人哭得梨花带雨,声泪俱下,苦苦哀求要与将军同去,府中下人见了,也是泣涕涟涟,嗟呀不止。将军见状,更是几欲落泪,但终于不能答应。聂将军狠心甩开清阁,命旁人拉住,任其哭喊,头也不回的上马出府。随从将士分明看见将军眼中滚下两行热泪。
聂将军点兵一万,即刻出师。急行军两日,便遭遇胡人阻截。近年来虽天下太平,可将军练兵未曾有丝毫懈怠。麾下将士训练有素,一见将军扬旗下令,便摆开阵法,蓄势待敌。眼看胡人兵刃将接,将军下令鸣锣击鼓,一万精兵呐喊冲锋,势如破竹,不足半日,便将敌寇打得溃不成军。初战告捷,将士们士气大振。一战未酣,将军下令,乘胜追击,先夺下一城再做休整。
要论攻城之战,那是无人出将军之右。日近黄昏,城池在前,将军命令大军原地待命,派出小股士兵分三次冲锋。城中守将岂料想先前军队不足半日便被击溃,忽见敌军来袭,张皇失措,急忙令全员登上城墙。一时间,城中胡人拿起弓箭石块,不要命地往外扔。三次冲锋下来,守城器械消耗殆尽,将军见势,未待城中人休整,便率军大举攻城。城上士兵无力抵抗,未及一个时辰,大军便攻下城池。

狐媚


休整一夜,将军留两千精兵守城,继续率军北上,打算尽快与西进的杜奕恒元帅汇合。急行军三日,又遇一城遭胡人占领。这次,胡人看见将军率军驾到,慌忙弃城而逃,将军大喜,不动一兵一卒便又占住一城。
(七)
将军连战告捷,威武不凡,但这“铁索连舟岂知中计,关羽大意痛失荆州”。将军进城一看,兵库空荡,粮仓空虚,方知中计,连忙下令撤军。可就在这时,先前逃跑的胡人尽数杀回,又有两股汉军从侧翼杀出,将这城池围了个水泄不通!
登城一看,那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将军痛心疾首可又追悔莫及啊!聂将军看到那汉军为首的正是反贼李炳合,正要开口大骂,忽见一架马车从阵列中驶出,车上那人下来,聂将军大吃一惊!那人竟是曾经促就将军与清阁夫人姻缘的钦差,吕炯希。原来,新皇虽是一开明君主,却不晓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道理。吕李二人本是前朝肱股之臣,归降后,新皇不忍不用,但也不敢大用。李将军被封了个大大的名头,却被派去驻守边疆,分明就是老死在那里。吕大人在朝中挂了个闲职,始终不得重用,最后竟被排挤出朝廷成了随军主簿。胡人入侵,二人商量,不是老死就是战死,倒不如起兵谋反,兴许能再闯出一番事业。这才有了眼下的局面。

狐媚


吕大人问候将军与夫人,而将军大骂:“逆贼,少来这套,速速投降!”后面,吕大人几番劝降,都被将军骂了回去。本打算早日与大军汇合,连日急行军,只备下了七日粮草,能不能撑到援军到来,将军也不知道。
一连过了五日,敌军毫无动静,援军却也不见踪影。眼下,虽有城中百姓倾力相助,这粮草却也见底了。
这晚,将军独自在房中筹划战略,打算趁着士卒尚且温饱,与敌寇决一死战。忽然,一阵阴风吹过,将军立即拔剑出鞘,却见门口立着一人,真是娘子清阁!将军大惊,以为自己在做梦,楞在那儿不知所措,而清阁娘子却一下扑倒在将军怀里,哭了起来。抱着怀里双眼红肿的清阁,聂将军才知道自己并非在做梦。原来,清阁在帅府一直等不来将军的消息,放心不下,于是冒着被将军发现自己真身的危险,独自北上。奔袭整整一日,清阁好不容易追上将军,却见将军围困城中,心急如焚,立刻翻上城墙,潜入军中。

狐媚


眼下将军正要细问情状,却见清阁起身,擦了擦眼泪,在将军面前坐得端端正正。清阁说道:“相公,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了,其实……我是妖怪!”将军听罢,柔情一笑,道:“娘子莫怕,自新婚之夜起,我便知道了。你虽是妖怪,但并未行伤天害理之事,我怎会厌弃你?”清阁听了这话,先是一愣,又扑到将军怀里,两人相拥而泣。可眼下毕竟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清阁抬头问道:
“相公,如今被困,你作何打算?”
“我打算明日便与敌寇决一死战。”
清阁听罢,疾呼:“万万不可,万万不可!我来时见到,敌寇兵力至少三倍与你!”
“可眼下粮草将尽,援军不至,等下去只怕形势更加危机。”
清阁低眉颔首,思量了一会儿,说道:“相公可带了琴来?清阁倒有一计!”
翌日,城中击鼓,引得敌寇迅速列阵以待。忽然,城下敌军见城墙上现出一位绝世美女,惊呼连连。顷刻,琴声悠然而起,那女子翩迁起舞,真是翾风回雪,翥凤翔鸾,城下将士目不转睛,看得如痴如醉。可他们不知道,缕缕青气随风而至,正顺着鼻息,飘入体内。

狐媚


当日,七成敌寇临阵倒戈,将军大获全胜。
(八)
自打清阁解围又过去一月,将军领兵数万,早已与杜奕恒元帅一同将胡人逼出关外。眼下,将军已经打道回府。照理说大军凯旋,理应大宴庆功,可将军却整日愁容满面,闭门不出,茶饭不思。
原来,清阁自城上起舞之后,便患上一种怪病,白日里总是心神不宁,到了晚上更是心如刀割。回府之后,寻了数位大夫来看,都束手无策。清阁病情日益加重,如今夜夜痛苦万分,生不如死!看着清阁日夜挣扎,听着清阁声声惨叫,将军也是泪流满面,恨不得一剑穿心,与清阁同受心如刀绞之苦!
这日清晨,又是一夜翻江倒海,清阁终于支持不住,气若游丝,断断续续地对将军说道:“相公,你…也知……我乃九尾妖狐,凡人的大夫……怕是治不了这病,你…送我…回涂山,我…我那山中的老祖宗……兴许还有法子……”将军俯身,将耳朵凑到清阁嘴边,听罢,点头答应。

狐媚


聂将军乔装打扮,驾了马车载清阁夫人出城,直奔涂山。到了涂山山道前,四下无人,将军抱起清阁往上爬。待爬到山路尽头,清阁指着左边树丛,示意将军往那里去,将军走了几步,清阁让将军放她下来。清阁由将军扶着,念了两句咒语,眼前便现出一条小径。清阁说道:“前面尽是妖怪,就由我一人去吧,放心,他们不会害我。”
清阁好容易来到崖壁山洞前,支持不住,摔倒在地。洞中的老祖宗见了,赶忙伸出两尾,把清阁捧到面前,施展通感之术,问道:“清阁,我的宝贝孙女,你这是怎么了?”
“老祖宗……我得了怪病,夜夜心如刀绞,生不如死。”
“啊?你这,你莫非随意对人施用了狐媚之术。”
“当日,我那恩人被敌军围困……我施展此术,帮他解了围。”
“有多少人中术?”
“有,上万人。”
“啊呀!我不是早告与你,切莫随意施用此术!凡人中术,你虽可任意操纵其心神,但也要时时承其心意,你这心痛,便是那上万人的相思之痛!你若非生为百年难遇的九尾雪狐,天资不凡,怕是早就一命呜呼了!”

狐媚


“老祖宗,我……该怎么办?”
“清阁不怕,你狠下心来戳聋双耳,凡人心声便不再入你的心。我可授你通感之术,日后生活并无大碍。”
清阁听罢,疾呼:“不可!不可!我若再不能听到相公的琴声,不如死了算了!”
“那还有一个法子,人死则术断。但人乃天地复相辅以生之神明,屠戮凡人,必遭天谴。不过,有我助你,或可逃过天劫,跳出生死轮回。”
“不可!我若行此伤天害理之事,便再无脸面去见相公。”
那大火狐听了这话,面目狰狞,九尾招摇,山洞为之震颤,大喊:“清阁!你生为百年难遇之九尾雪狐,又受了我族秘术,日后定要承接女娲之命,并肩负我族兴衰大任,我决计不能让你为了一个凡人断送性命!”说罢,那妖狐伸出一尾缚住清阁,又支起两尾要戳清阁双耳。清阁见状,使出全身力气挣脱,又亮出利爪抓伤那条狐尾,便往洞外逃去。清阁刚逃下山崖,便见将军迎面赶来。清阁倒在将军怀里,大喊:“快逃!”正这时,一阵阴风吹过,将军与清阁都几乎摔倒。两人定睛一看,发现那九尾大火狐张着血盆大口,拦住去路。将军见状,立马挡在清阁身前,却被清阁推开。清阁扯起自己一尾,亮出利爪,对老祖宗说道:“你若逼我,我便自断狐尾。”这妖狐断了狐尾,就是废了修为,再不能成器。那老祖宗虽听不见清阁说些什么,却也明白清阁的意思。双方僵持一阵,老祖宗叹了一气,引颈大吼一声,喝退周围悄悄聚集起的精怪,让出了道路。

狐媚


将军见状,赶忙抱起清阁逃了出去。
二人逃到涂山山道上,将军强忍泪水,问道:“怎样?可甚有法子?”清阁并不回话,淡淡说道:“送我回去,在弹琴一曲与我听,可好?”将军含泪答应。
二人回到府上,已是下午。清阁非要换一件衣服。将军帮她换好,把清阁放到床上,按清阁所说,背对床榻,在面前架好了琴。只听清阁柔声说道:“一直弹下去,不要停。”将军点头,缓缓将手按下。琴声婉啭流出,忽而似黄莺出谷,忽而似乳燕归巢。一听,是大珠小珠,纷落玉盘;再听,又是高山流水,泉眼叮咚。一时,琴中有万马齐喑;又一时,琴中可听百鸟齐鸣……
星移户,月转廊。琴弦上血迹斑斑,可将军仍未停下。噔!忽然,一根弦断了,将军这才抬起双手。将军起身,转向身后,床上是一袭红衣,衣下静卧一只雪白的狐狸,看似睡得甚是安详。将军上前,抱起清阁,尚存温热。噗通,将军跪下,对着窗外一轮明月,失声痛哭!

狐媚


(九)
一年过去了,将军上书称病,早已解甲归田,在涂山上搭了间小屋,当起了药农,小屋旁,是一座极为清整的墓。
涂山山脚下,此时多出了一间庙宇,据说,庙里供奉的神仙,名为清阁仙子。如今,常有善男信女来此处祈求姻缘,四季皆然。可来往信徒,是人是妖,便不得而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