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交叉叙事,从轻小说到大电影里面的叙述技巧

2023-06-13 来源:百合文库

交叉叙事,从轻小说到大电影里面的叙述技巧


以下均为个人观点,取用请酌情,欢迎指正。
在小说或影视作品中,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故事同时展开,齐头并进地叙事手法,叫做交叉叙事。这种叙事手法在我国的古典小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所谓的“花开两枝,先表一枝”就是这种叙事手法的典型运用。
交叉叙事可以通过不断变换故事的叙述来实现空间和时间上的移动。两条线可以是一个故事的两个视角,也可以是一个视角的两个故事。既可以是同一个时间线上的叙述,也可以跨度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以上。故事可以以时间为线,在不同的时间节点选择不同的叙述方式,也可以像一些轻小说一样交叉性往复叙述。
先举一个小例子:
警察的手里流着汗水,右手紧握着枪的握把,颤颤巍巍的把手枪指向犯人的脑袋。
犯人闭上眼睛。等待着警察开枪。
枪声响起,犯人射杀了警察。
仔细品味这个故事,会发现犯人和警察是同一个人。故事把一个身为罪犯的警察的自杀描写出一种独特的感觉。这就是多线叙述的一种技巧。相比于平铺直叙,有的时候埋藏起一部分线索比较好,这样能增加故事的可读性。但是这样会导致叙事的不完整性,而多线叙事可以轻松的隐藏起这些线索。比如正要揭露凶手,但是故事还缺少一些最后的情感升华,可以转到犯人的视角描写他的一个情感故事,最后再揭露凶手是谁。这样的方法有很多,也有用叙事性诡计来实现的。

交叉叙事,从轻小说到大电影里面的叙述技巧


我打了一个电话,要是这通电话接起,那我就得救了。
电话那头传来了声音。
单看这一段可能感觉平平无奇,但是你是否认为这里的电话是指代的同一个内容?虽然一句话的变换有些极端,但是在一大段的叙事以后,一个关键性的事件被转换到另一个场景时,大部分人会下意识认为这个所指的关键性线索是同一件事,利用这个特性就可以设计一些巧妙地误解,可以把一个多余的人身份巧妙模糊化,或者像《天气之子》里面那样把时间模糊误解成为同一个时间线上发生的。这一点也可以看《镇魂街》里面地叙述技巧。
再举一个例子,是scp系列里面的一个小故事,叫飞翔的荷兰人(大概)。里面讲述的是一种模因占据了研究员的身体,两种意识交替的在键盘上打出的文章。到最后研究员想要其他人封住这个房间并且给家里人一笔钱,而那个模因则狂妄的发出恐吓。
两种文字直接你一句我一句地混在一起,通过句子交替地速度传达出一种抗衡感,这种信息隐藏在文字之中,直接作用于你的阅读感受(可以通过故事叙事地快慢控制节奏)。而且仔细体味会发现个中奇妙。看过原文的人是否会对这奇怪的收容物的存在感到奇怪?是欲盖弥彰还是确有其事?原文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疯子的幻想。这也是多线叙述的好处之一——容易引出开放性的结局。

交叉叙事,从轻小说到大电影里面的叙述技巧


电影里面的多线叙述,两件事之间可能会有几个决定性的线索,这些线索在不同的线里面有不同的理解。结局用一种蒙太奇的手法把这几个线索表述出来,就可以造成看客对于结局的猜想。多线叙述的每一条线都是不完备的,因为每一条线必然服务于主体,否则只是单纯的混合体。因此每条线一定存在不完备性。这种不完备性成为了多线叙述最特色的地方,所以在表现开放的结局时候就显得游刃有余。就好像《盗梦空间》最后那枚悬而未定的陀螺一样。(只是举陀螺的例子)
对于一个长篇故事,比如《魔禁》系列,选择线索人物多线叙述能把故事讲清楚,不至于在同一个时间节点叙述故事时会产生错乱感。在叙事时插入一些场外人物的交互,一方面可以推动情节发展,一方面可以在此后重新开设一条支线。可以一条线介绍故事发展,一条线偏向旁人的心里体味。也可以一条线描写成功的一面,一条线描写失败的一面。总之每一条线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体味到里面的差异之后会有一种妙哉的感慨。

交叉叙事,从轻小说到大电影里面的叙述技巧


多线叙述还常常应用于一些galgame或时间穿梭类作品。一些游戏需要反复通关,通过不同的线索帮助你摸清整个故事。这本身就是利用了多线叙述的特点,了解了这些作品就能体会出一部分其中的巧妙了。《缘之 》就是一部多线叙述的作品。假设单看其中一个故事是不完备的,我更倾向于多线叙述有助于表达一种多可能性。这应该和它本身叙述的特点相辅相成。
再举一个例子来看这种不完备性带来的独特阅读体验。
他把牛奶送给了穷人
牛奶过期了,他处理掉了牛奶。
假设这两段单拿出来都是平平淡淡的感觉,但是将这两句话绑定为一个故事的时候,隐藏的意味就浮现了出来。同一件事用不同的角度叙述会有各自的理解,组合在一起时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意思,但是又和每一个单独的部分有所区分。
还有一些其他的想法正在思考,未找到合适的表达方法,未列。
然后送大家一则小故事:
一位看客划着手机,看着屏幕里的故事,脸上毫无表情,好像文字里描述的故事和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

交叉叙事,从轻小说到大电影里面的叙述技巧


手机里的故事,讲的是一群人看完文章后居然不给三连。
看客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划拉了几下手机,给文章投了几枚硬币。
故事好歹是圆满的结束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