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游记小说:和寂寞出走——记2016夏日速旅(五)

游记小说:和寂寞出走——记2016夏日速旅(五)


作者:江户川雨 
(当年,我还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县城人民老师,工资只有2000,还被同事领导恶意争抢克扣绩效。又,假期遭遇各种变故,一度抑郁。铁子小鸡,听闻此事,二话不说,凑钱带我出去旅游。七日后,宿舍内,夜,雨,成此《七日速旅》。此为第五部分)
第五天:杭州
《从前慢》
——木心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游记小说:和寂寞出走——记2016夏日速旅(五)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1)
刚刚新建不久的乌镇,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原来村镇人民所带有的那种质朴和善良。
晚上睡觉的地方就是一家民宿客栈,房间里布置的很贴心,水电该有的都有。关键是老板娘人好,东西栅之间的交通也给我们包了,前一天晚上我们来的时候就是老板娘和他弟弟亲自开着小摩托把我们从西栅汽车站给运回来的。

游记小说:和寂寞出走——记2016夏日速旅(五)


艺术和人文从来都不是割裂的。在乌镇,你能感受到的是那种扑面而来的生活。石桥,绿水,乌篷船,各种商品店……在东栅和西栅的每一个店铺之中,所卖商品都极具江南特色,芡实糕,竹蜻蜓,梅花糕……似乎每一个店铺都不卖上一个店铺已有的物件。这样的一步一景,正是一种艺术观念的体现啊。
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起陈向宏策划开发乌镇景区。为了让小镇恢复其人文特色,陈向宏先生不惜重金请回了很多匠人。于是,我们看到了木雕作坊里老的木雕师傅在一旁十分欣赏的看着自己的儿子细致的雕刻一件冬景浮雕,而自己则不停地向顾客炫耀摆挂在屋子里墙上和头顶的精美木雕;布鞋作坊里,一位老奶奶悠然自得的和一位年龄相仿的奶奶一边唠着家常一边熟练的纳着鞋底,不时还自信的给大家表演一番;一间摆放着老式织布机的小坊内,一位近七旬的老奶奶精神矍铄的挥动着梭子,十分自豪并略带得意的为大家展示如何织布,而且中途还略带傲娇的不顾众人观赏正在兴头上而起身找水;闻着酒香来到一座酒坊,满满登登的酒缸铺了整整一院子,品酒处,一位老者不厌其烦的用一只小舀坠入酒缸盛出刚刚酿好的“三白酒”给往来客人品尝……

游记小说:和寂寞出走——记2016夏日速旅(五)


这就是一种人文,这更是一种艺术。谁能说那一刀一刻、那一针一线、那一举手一投足、那一道工一道工……不是艺术呢?有人文的地方才会有艺术,而乌镇正是因为这些匠人的存在才会在这现代化潮流之下显得那么古朴动人。
一座城因为一些具体的人而变得可爱。为此,我深深地佩服陈向宏。
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亦是如此。
(2)
我是真真的是因为内心当中一个情结而来到的乌镇,因为木心。

游记小说:和寂寞出走——记2016夏日速旅(五)


一首《从前慢》,我看到一个潮湿静谧的小镇和一个雾气迷蒙的车站,随处可见的旗袍和黄包车交错着。蒸汽处,一个回眸一个转身,彼此倾心;一封封情思渐成家书,温存一生。马蹄哒哒,车轮滚滚,车驶出我的小镇却驶不出我的心。一句情话,我为你锁住一辈子。一个依靠,只有你是我心门的钥匙。
我恨啊,听信了攻略上讲述的说“西栅应该晚上过来风景最好”,结果当我们来到西栅的木心博物馆的时候场馆还有四十分钟就要闭馆了。

游记小说:和寂寞出走——记2016夏日速旅(五)


博物馆像几个盒子一般和乌镇大剧院一起漂浮在这江南绿水之上。
我急匆匆的买了博物馆的票,一头扎进这白色的大盒子里。
“风啊,水啊,一座桥。”
据陈丹青老师说,木心先生在弥留之际看着送来的木心博物馆的设计图纸这样说道。而这句话也被挂在一进门最显眼的地方。
顺着走道拐进第一座展厅,里面陈列着木心先生生前所用之物,一副眼镜,一支木杖,一双皮鞋,几管颜料……这些物品一件件忽的在我眼前漂浮起来,勾勒出一位老绅士平时生活创作的样子。

游记小说:和寂寞出走——记2016夏日速旅(五)


正当央排列着几个视频台,用以播放先生生前影像和纪录片。此刻,我终于见到了《文学回忆录》里那个睿智可爱的老者,他在那里侃侃而谈,底下不时传来阵阵欢笑之声。我站定在那里,作为一个旁听的小学员,听着先生讲述着瑰丽的文学历史。
放下耳机,往深处走。先生的作品被一一张挂陈列出来。一幅幅先生生前所画的小幅风景画,一本本旧版带着土灰色岁月痕迹或新版未然俗世之尘的书,一张张蓝色字记和红色批注交错的手稿,一句句先生生前所述俏皮亦或哲理的话语……

游记小说:和寂寞出走——记2016夏日速旅(五)


我行走着,看着,猛地在几张满是字迹的手稿面前停了下来,那泛黄的信纸上密密麻麻的挤满了文字,他们小如蝼蚁,还充满了涂改。我贴近观摩,那字迹经岁月侵蚀竟辨认不得。看着这小小小小的字,我几近哭出声来。那个阴暗的年代里,那个思想被禁锢的年代里,那个说错一句话就会死的年代里,木心被囚禁在阴冷的地窖下。如他所说:好多人都和他一块下去了,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都和他一起下地狱去了。而强烈的生存欲望驱使,他向囚禁他的人要了笔和纸,至此,他觉得他有了自己的艺术。

游记小说:和寂寞出走——记2016夏日速旅(五)


肉体的囚禁固然是痛苦的,精神的囚禁比之更甚。被囚禁在阴冷潮湿的地窖里,笔和纸此刻是保护自己的另一层壁垒。在那个讳莫如深的年代里,木心被遗弃,却在一个人文丢失的新的时代里重新生根发芽长出枝蔓。而那长达一辈子的无人问津,又是一种何其深深的寂寞。“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木心如是说。我懂得那种寂寞。我爱话剧,我爱创作,我爱艺术……我爱这无人能懂的寂寞!
恐怕先生见了我如此状态又要笑出声来了吧。

游记小说:和寂寞出走——记2016夏日速旅(五)


只是,我要学着反抗啊。
今年暑假,我是离家出走的。我是一个高中的电脑老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在其中艰难行走。时间一长我越来越发现我做的并不是教育!我清楚地知道如今的教育正在拿起小片屠刀一道一道的剜去中国年青一代人的大脑。而我,无能为力。于是,我试着参阅相关书籍,试图找到一条疏通当下停滞管道的方法。不料想,书籍被我父亲看到了。他顺理成章的大发雷霆,甚至要动手销毁我的书籍。我们嘶吼对抗,终于沟通无力,我只能逃离。反抗,在中国伦理道德,在中国家庭关系之下,变得绵软无力。

游记小说:和寂寞出走——记2016夏日速旅(五)


于是,我来了。试图找一种力量。站在木心博物馆的一间阶梯小屋里,一列书架上都是书籍,书架上张贴着但丁、尼采、勃朗宁、歌德、莎士比亚、伏尔泰、兰波……的画像。那么多先贤圣人的目光下,我不知所措。
也许,先生早已告诉了我答案:反抗不是一挣一动这样的反抗,不是直接反抗的,而是从根本上,你叫我毁灭,我不!
叫我毁灭?我不!而现如今太多的年轻人活在一个新的地窖里面却在如蛆虫一般毁灭!可他们都在点头默许啊!

游记小说:和寂寞出走——记2016夏日速旅(五)


我偏不!
(3)
按照计划,走了几处小石桥和书店之后西栅顺理成章的暗下来了。慢慢地,华灯初上,同时,华灯印于水面:红、蓝、黄、绿交替蔓延,不是霓虹,不是京城繁华,更是一种灯下女子的温婉,只是略施粉黛,婀娜之姿便可倾城。
暗处更暗深处更深的地方,我和小鸡竟然找到一处幽静宽阔无人问津的暗巷,我突然变得十分释然,也许是突然觉得这无尽的幽暗可以盛得下我内心无以排遣的寂寞。

游记小说:和寂寞出走——记2016夏日速旅(五)


小鸡早就闻着火锅的味道急着想要走出去了。
不过,我给他带着串错了胡同之后买了个梅花糕了事。
等待梅花糕出炉的过程中,一旁的电视里正在播放里约奥运会的赛事。那一天,中国女排战胜巴西女排,夺得了小组赛的胜利,成功挺进了决赛。
一旁的一对长辈,盯着屏幕死死的,看着分数的此消彼长不时哀叹与兴奋。而一旁的小情侣悠闲地喝着饮料,不时地噘着嘴做亲昵状,男的偶尔抬头看一看比赛,随即马上被女友拧着下巴把视线重新聚焦在自己身上。

游记小说:和寂寞出走——记2016夏日速旅(五)


是啊,中国现如今已经过了那个一说集体荣誉就群情激奋的那个时代了。他们有了自己的小情小调,学着自己小打小闹,哪怕现在一无所有仍然心向远方。他们有着自己一个模糊的追求,有着一个模糊的价值观,有着非常模糊的认同感。但一切都是模糊的。因为模糊,他们满不在乎但又会被一个特殊的事件突然煽动;因为模糊,所以他们觉得自己什么也不缺但是又什么都缺;因为模糊,他们会变得时而敏感脆弱时而理性健谈;因为模糊,所以他们会退缩,会选择无能……在电脑旁,在键盘上,他们似乎无所不知,但是他们又真的一无所知;他们自诩自己强大到无所不能,却在最基本的是非判断上马失前蹄。他们是真正迷失的一代,或者说,他们是真正走失的一代。

游记小说:和寂寞出走——记2016夏日速旅(五)


一个国家,从上层精英到下层平民都没有一个健康的信仰,这是一个好可怕的事情。信仰并不是指具体要信什么宗教,而是自己内心当中最笃定的那个信念。现如今,国人最笃定的莫过于金钱和权利了吧。在这个金钱万能、权利万能的时代里,理想与自由的缺失也是理所当然的。
你自由吗?你有理想吗?
(待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