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凉学研究】谷川流的创作困境——在日常和非日常矛盾中的框架崩溃

【凉学研究】谷川流的创作困境——在日常和非日常矛盾中的框架崩溃


投稿者:何人仗剑倚云天
前记
本文初稿写于凉宫春日还没发布新作的今年(2020年)上半年,笔者先前发过一些初步的想法在知乎,也就是下面这篇:
为什么曾经风靡一时的凉宫春日系列没有下文了? - 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70504
在谷川流携新作卷土重来的今天看来,我确实是过于悲观了。不过,个人认为谷川流在创作上的困境仍然存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制约着后续谷川流的创作,尤其对于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
—————————————————————————————————————————
个人认为凉宫春日系列是用日常生活演绎非日常生活,既没有沉迷于天马行空的想象与冒险,也没有拘泥于循环往复的乏味日常。这样的基调在《凉宫春日的忧郁》和《凉宫春日的叹息》最开始的两卷长篇被奠定。一系列超自然现象被安放在的日常生活中又和日常生活秋毫无犯,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依旧在延续。日常与非日常在此时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平衡。

【凉学研究】谷川流的创作困境——在日常和非日常矛盾中的框架崩溃


第三部长篇《凉宫春日的消失》被认为时是全系列故事性最优秀的一部长篇。平衡第一次被破坏,但作者巧妙地通过结尾处让主人公在富有戏剧性的“灵魂”抉择使平衡回归。
但也正是《消失》的不可复制的成功使谷川流面临一个困境:如果凉宫系列想要不走向平庸,就必须要在《消失》之上还有所突破,他还同时面临着日常素材的逐渐枯竭。扩展小说的整体框架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
开始时,谷川流打算延续先前的模式,以日常性生活为突破口,第四部长篇《凉宫春日的阴谋》作为前段的日常生活向后来惊愕和分裂的非日常过渡而存在。而这并不是次成功的尝试,谷川流想要在非日常下功夫但小说还是紧紧依托于日常生活,作为核心原则的宿命论本身既无法对日常产生突破,也没有为他想朝向的非日常提供空间,反而是在中篇《雪山症候群》更为成功。作者想要从框架外补充外部势力,而这样的外部势力本来在日常性的框架内根本不存在。而首部长篇《忧郁》之所以在日常内找到了突破口,是因为凉宫和其他SOS团成员已经属于日常的框架的角色,他们的学生的身份要先于未来人,外星人和超能力者的身份。

【凉学研究】谷川流的创作困境——在日常和非日常矛盾中的框架崩溃


乏善可陈的《阴谋》并没有引来过多的反响,在经历了的失败后谷川流选择通过非日常生活来寻找突破口,再与日常性来整合。在第五部长篇《凉宫春日的分裂》中他创造性地通过并行的平行世界来营造了日常生活仍然在持续的假象,并且以佐佐木作为桥梁扩展了外部势力,艰难维系着日常和非日常的平衡。
日常和非日常的平衡在《分裂》以及最后的长篇《凉宫春日的惊愕》中勉为其难地将平衡持续到了最后,读者跟随着阿虚在日常和非日常的左右摇摆,飘忽不定。谷川流既要顾及校园生活,又要推进各派势力在明面上的博弈,这种创作上的困难让谷川从“人肉打字机”变成“拖更侠”,《惊愕》虽然历经四年才问世,但还算成功。然而,谷川流想到了用树立外部敌人,加剧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来在深度上有所突破,但没有想到如何在这样对抗中维持日常生活。平行的世界重新合并,不属于日常之内的外部势力在框架内无处安放。所以在《惊愕》的尾声,虽然阿虚的日常生活还在继续,但小说的日常性框架已经不可逆地崩溃了。

【凉学研究】谷川流的创作困境——在日常和非日常矛盾中的框架崩溃


幸运的是,《直观》只包含一篇中篇和两篇短篇,大概率没有像《惊愕》般对原先框架的大变动,我们大可不用担忧。然而对于在未来中更让人期待、也极有可能诞生的长篇新作,谷川流将会面临调节“后《惊愕》格局”的框架失衡这一严峻挑战,如果他选择了延续崩溃的框架,完全摒弃日常生活,这会是对整个系列根基的背离,摒弃掉了校园元素的凉宫系列也失去了原先的灵魂。如果选择从非日常回落至平凡的日常生活,抛弃各方势力对凉宫春日能力的明争暗斗,那么这样的回落我想也是不可接受的。
小说家在奇思妙想涌现的时候,也面临着的协调编排那些奇思妙想的挑战,但当承载着美妙想法的容器被破坏时,纵然他有万般想法也无处安放了。让我们期待谷川流在近10年后有什么奇思妙想来重塑日常和非日常的平衡,带来完美的收官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