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也许你从未听过的“史前大洪水”版本

也许你从未听过的“史前大洪水”版本


也许你从未听过的“史前大洪水”版本
在我爷爷那一辈之前,家族宗亲几乎就在从事“打石匠”这一职业,经过了几代人的传承积累,到爷爷他们这一代手艺越来越精湛,雕刻还出了几个行家里手,周边四里八乡建屋立房都会邀请他们。
爷爷的石头雕刻技艺就是那一辈出众的几个人之一,后来还教了几个徒弟。解放之初北京修人民大会堂,就征召了他们几个技术比较好的,不过遗憾的是等几天赶到市里的时候,北京方面传来电报人已经够了,他们只能无奈折返。

也许你从未听过的“史前大洪水”版本


我后来由于工作关系,接触了很多与我爷一起干过活的工友和主人家,据他们回忆,几十年前爷爷这个人很活泼,肚子里不知道装了多少笑话和故事,大家边干边听他讲,那种苦活也觉得瞬间轻松了不少。
这其实是他们不知道,雕刻的每一幅画都有一个历史典故,都是一个民间故事,在受教育人群比例不高的几千年中,中国文化的传承和道德教育几乎都是靠这种方式。爷爷虽然没读过书,但记性很好,听到的评书和故事,都能连续几天几夜给别人复述下来。所以小时候他一空闲在家,我都会缠着他给我讲故事。

也许你从未听过的“史前大洪水”版本


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已经记不清楚,大致包括他本人的经历和大多诸如“善良孝顺之人终得好报”、“xxx安邦定国”、“不良无品之人最终落得凄惨结局”之类。总之光怪陆离,人物命运悲欢离合,充满了各种离奇巧遇。我后来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一以贯之的善良多多少少还是受此影响。
依稀能记得的包括匠人常走夜路学的“茅山术”;有他被抓“壮丁”半路上枪林弹雨中乘乱逃跑,半年后才返回家里;解放前的“黑店”;红军战斗过后他跑去看到的场景;枪毙地主恶霸;饥荒饿死人。

也许你从未听过的“史前大洪水”版本


因为他懂的多,能说服人,行事说话公道,同宗哪一家有什么邻里纠纷、婆媳矛盾、兄弟分家、分田划地……都会叫上他去,小时候也带着我去了多次。
从他那里还听到了一个不一样版本的史前大洪水故事:
不知什么原因,地上已经干旱了很久,粮食颗粒无收,老百姓都在挨饿。在走投无路之际,人类的首领恳求有着上天入地之能的一个“神仙”到天庭去看看怎么回事。
该“神仙”到天上后发现,原来是掌管下雨的神擅离职守,好在下雨的法器还在那里,就抱着下雨法器摇了一下后,然后返回地面查看情况。下的雨太小,在空中就蒸发了;神仙马上又返回天庭多摇了几下,面对长时间干裂的大地效果依旧不明显,如此几次之后,地面开始变得湿润,但对耕种来说还是不够。

也许你从未听过的“史前大洪水”版本


因为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地上很多人都被饿死了,如果雨水始终不够,情况将越来越严重。这一次“神仙”上天之后,撸起袖子走到了下雨法器之前,一股作气不知摇了多少下。
直到,增长天王发现水已经快淹到了南天门,立马将此事报告玉皇大帝,玉帝赶紧派人把水收走。
这个时候,世上所有人都被洪水冲跑,只有伏羲和女娲这一对兄妹幸存了下来。“神仙”面对自己造成的局面,后悔莫及,只能劝导伏羲、女娲接起人类繁衍的重任。
面对这一情况,伏羲和女娲不知道怎么办了,难道人类就此结束?这样结合不是有违伦理?两人思考来、思考去,想了一个办法,让这一切交给天意。

也许你从未听过的“史前大洪水”版本


就把一个石磨分开,两人各拿一面,伏羲和女娲站在两边高山上同时放它们朝山下滚,如果两面石磨在山沟合在了一起,两人就“结合”;如果没有合在一起嘛,人类就天意该绝。
两人到山沟一看……后面的结局恐怕大家应该都知道了。
这个故事也是讲大洪水,只是爷爷把这个故事叫“洪水朝天”,那个请雨的神仙似乎是“孙猴子”,因为顽劣才自作主张摇法器,而且后面是狂摇。
其实这些民间故事都是口耳相传,那个年代没有读书的占绝大多数,传来传去信息难免失真。之所以我没有说那个神仙就是它,是中国最近几十年来在各个领域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感觉90年代后的年轻人完全不可以理解当时民间的文化环境,会认为故事时间线混乱。

也许你从未听过的“史前大洪水”版本


本来是想写一篇“史前大洪水”的地理知识文章,写到这里篇幅也不少了,只有下一篇再来继续分析大洪水的形成。关于那场“史前大洪水”全世界很多民族都有各自的传说,作为中国人的你听到的和这个版本又有什么不同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