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我军唯一一位独腿科技将军,北大、清华毕业,张爱萍号召向他学习

我军唯一一位独腿科技将军,北大、清华毕业,张爱萍号召向他学习



独臂上将贺炳炎和夫人合影
在我军将军中,曾经有过多位身残志坚的独臂、独腿将军。在由1640名经久沙场,战功赫赫的将帅们组成的开国将帅群体中,共有1640名开国将帅无一不是经久沙场,战功赫赫。在这些开国将帅中,共有10位独臂将军,分别是:贺炳炎、彭绍辉等2位上将、余秋里、晏福生等2位中将,彭清云、左齐、陈波、童炎生、苏鲁、廖政国等6位少将。还有2位独腿将军,一位是失去右腿的钟赤兵中将和失去左腿的谢良少将。
他们都是猛张飞式的战将,在几十年和国内外凶恶敌人的战斗中,受伤挂彩无疑也是家常便饭。因此,开国将帅群体中很少有人没有在战斗中受过伤。就拿有“军神”之称的著名的开国元帅刘伯承来说吧,他自1914年投身军旅以来,多次负伤,遍体弹痕。1916年,他指挥丰都战役,头部中两弹,眼部手术而不施麻药,从而赢得“军神”之美誉。

我军唯一一位独腿科技将军,北大、清华毕业,张爱萍号召向他学习


现役唯一的独臂将军——丁晓兵,其右臂在战斗中失去,左手的军礼感动国人。
1988年9月,我军实行新军衔制后,也有数位独臂将军和一位独腿将军,例如:现任广西武警总队政委的丁晓兵少将和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的王英洲是独臂将军。前者是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战场上光荣负伤后被截肢的。后者则是在1964年11月因保护战友右臂炸伤,做断臂手术,被评为二等甲级残废。而军中科学家陆载德则是我军新时期唯一一位独腿将军,也是我军唯一一位独腿科技将军。
陆载德的情况和他们都不太一样,因为其他人都是在战场上(或训练场上)与敌拼杀或意外致残的,他们的伤都是一枚枚光荣的“勋章”。陆载德则是在从军之前受的伤,因此,他也成为了我军乃至全世界各国军队将军队伍中唯一一位先致残后入伍并获得将官军衔的传奇人物。

我军唯一一位独腿科技将军,北大、清华毕业,张爱萍号召向他学习


下面,笔者就来介绍一下这位身残志更坚的专业技术少将。
陆载德专业技术少将,注意其和其他类型的将军的主要区别是领花不同。
陆载德,1932年出生在上海一个家境普通的职员家庭。8岁那年,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陆载德的左腿受伤严重,不得不被全部锯掉。从此,他成为了一个独腿少年。这个巨大的变故使得他幼小的心灵蒙上了沉重的阴影。但是他没有被这个巨大的厄运打败,反倒更加奋起以征服命运。他深深地懂得,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通过不懈的学习。为此,他自强不息,硬是凭借着超人的毅力读完了小学、中学,又经过不懈的努力,在新中国成立那一年,17岁的青年陆载德,以优异的成绩迈进了北京大学的校门。
能够和正常人一样走进这个中国第一学府的大门,陆载德倍感幸运。他读的是北京大学数学系。在校期间,他总是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渴望以知识来回报国家。不久之后,在新中国第一次院校调整中,他又被转入清华大学继续学习。这使得他成为我军高级将领群体中少有的在这两个顶级大学学习过的人才。

我军唯一一位独腿科技将军,北大、清华毕业,张爱萍号召向他学习


新中国百废待举,国家建设急需人才。1953年,在组织的安排下,陆载德愉快地服从组织的安排提前结束大学的学业。并且穿上军装,来到负责全军武器装备规划管理和研发的总军械部工作。
但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在这里工作两年之后,他却申请到了常规兵器试验基地(中央靶场)工作。要知道,这个选择就意味着,他要告别条件优越的首都和前程远大的总部机关,来到条件恶劣的科尔沁大草原工作。不仅自然环境和北京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前途也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基地大门
当时,常规兵器试验基地(中央靶场)组建不久,条件十分艰苦。但是,陆载德却义无反顾地投身新中国常规兵器试验第一代创业者的行列。
创业是艰苦的,尤其是对于行走不便的独腿将军来说更是如此。科尔沁大草原虽然以其特有的荒凉接纳了这位独腿人的全部赤诚,但是也在以大风、酷寒、暴雪来考验这位来自繁华大上海的“细皮嫩肉的大知识分子”。

我军唯一一位独腿科技将军,北大、清华毕业,张爱萍号召向他学习


试验基地刚刚成立,没有现成的标准营房。陆载德和他的战友们只能屈身于日伪时期留下的几个半球形的飞机堡里。
冬天的东北应该这样穿着才行,对于一个南方人来说,冬日着单衣挑战不是一般的大。
这还不是最困难的,对于陆载德来说,只有一条腿对他来说十分不便。即便是在零下四五十度的寒冬里,他也只能穿着单衣单裤,棉帽大衣从来与他无缘。并不是没有棉帽大衣。只是陆载德觉得,对于行走来说,穿着单衣单裤才能行走得方便些。而炎炎夏日,青草覆盖了地面上的坑坑洼洼,他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他自己已经记不清摔了多少次了,他只记得,在基地的38年时间中,他磨坏了7条假肢!
在这里,他如鱼得水,尽情地用知识来报效国家的强军事业。作为具备扎实知识基础的名校毕业的本科生,他一来就被委以重任,被分配做炮弹飞行的测试工作。1960年开始,他又从事计算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也是在这一年,他光荣地入了党。在这里工作的几十年间,由于工作需要,他先后四次改行。但是,不论从事哪项工作,他都创造出了第一流的成绩,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就,填补了一项又一项空白。例如:他创建了我国常规兵器试验的第一个情报资料室;他首创了我军第一个火炮动态测试项目;他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个高炮弹道计算程序;他革新改造的国产计算机实现了多功能综合利用,20多年运转正常,在国内首屈一指……主持完成12项课题,有三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低空弹道风测量仪器系统》课题在业内领先。

我军唯一一位独腿科技将军,北大、清华毕业,张爱萍号召向他学习


陆载德正在工作中
他把一个知识分子的全部赤诚都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
当然,他也不是没有遇到挫折。1957年,部队规定残疾军人一律转业,因此,他也被组织安排转业。虽然内心有万千不舍,不得不流着眼泪脱下了心爱的绿军装。这个时候,他有机会调回到北京、上海这样生活条件更好、工作条件更优越、待遇更优厚的大城市工作。但是,陆载德割舍不下心中的那份“知识报国”“知识强军”的信念,这是一份融入血液、融入灵魂的坚定信仰。于是,他放弃了调回大都市的机会,毅然选择了留在基地,以一名不穿军装的普通职员的身份继续从事常规兵器试验和鉴定工作。
陆载德的妻子看到这一幕,也被他眷恋草原的热诚和献身事业的赤子之心深深地感动了。于是,她也决心离开繁华的京都来到了塞外草原和他一起并肩战斗。妻子说:“城市虽好,但那是人才聚集的地方,未必缺我,草原上有我二十多年的心血和追求,离开草原,我可能无所作为。即使有一天我成为落叶,也要化作泥土肥沃这片土地。”

我军唯一一位独腿科技将军,北大、清华毕业,张爱萍号召向他学习


中间着便服的即为陆载德
1984年,陆载德终于又重新穿上了心爱的军装重新服现役。不久,他被国防科工委任命为白城常规兵器试验中心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1988年9月,全军实行新军衔制时,陆载德被授予了专业技术大校军衔。1992年7月,60岁的陆载德晋升为专业技术少将军衔,成为一名光荣的共和国将军。
陆载德感人至深的精神既深深感动了基地的全体官兵,也感到了许多军队高级干部。曾任副总参谋长、国防部长、长期主管国防科技工作的开国上将张爱萍老将军在视察靶场时,看到这位身着便衣的残疾人正在调试仪器,曾深情地说:“搞科学试验就是要有这种拼命的硬骨头精神!科技干部都要向陆载德学习。”
陆载德年轻时着军装照
1991年6月,江主席接见国防科工委英模代表时,当时任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中将把陆载德介绍给江主席,并向他汇报陆载德事迹时,江主席紧紧握着他的手,对他深情地说:“谢谢你,谢谢你为发展我国常规兵器试验作出的特殊贡献。”

我军唯一一位独腿科技将军,北大、清华毕业,张爱萍号召向他学习


祖国没有忘记这些“忠于祖国”的人。1978年,他被总后勤部授予“模范科研工作者”称号。1990年,他又被国家人事部、总政治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奖的中青年专家”。1992年,江主席颁发命令,他又被中央军委授予“国防科技工作模范”的荣誉称号。还曾荣立一等功。另外,他的名字也被收入《中国残疾人大辞典》和《中国工程师名人大全》。
如今,这位年届90岁的老将军正在北京亚运村安度晚年,但是,他仍时刻关注国防科技的最新进展,为我军装备现代化取得的每一个成就感到欣慰。
在此,笔者向这位老将军表达深深的敬意!祝愿陆老健康长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