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种花家事大纲·孟春纪】024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东周列国志』

【种花家事大纲·孟春纪】024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东周列国志』


00、山言 今天是2022年2月7日,紫金历正月初七。今天是B站举办的『2022专栏寒假日更挑战』的最后一天,加上这一篇,这个活动我是满勤完成,不知最后会被奖励多少贝壳。当然今天完成这一篇后,我会停更一段时间。因为今年我有一件大事要做,因此这几个月我需要将精力收回来,是故在B站专栏上的时间就不会太多。当然若此次能够大功告成,我会立刻回来,继续在B站专栏中灌水。预祝我好运吧!
根据远古传闻,自笔哩笔哩大陆诞生时起,每个在这片大陆定居的笔友都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专栏空间。而专栏空间的核心则是一个水池,每位笔友都可以在自己的专栏中不断灌水,而随着灌水的持续,自己空间中的这个水池会不断变广变深。而随着自家水池的愈加深广,笔友们有几率在水池中捡到贝壳、硬币等物。
尤其是在冬春相交之时,此时灌水获得贝壳的几率极大。一旦当水池中的贝壳达到一定数量,就有可能召唤出神兽赑屃,赑屃乃是龙血神龟,传言有祈愿之能。水池中若能引来赑屃,那就变成了许愿池。诸位笔友若是有幸看到了这段话,可以尝试投一两个许愿币。经过我这个寒假的玩命灌水,也许我空间中的这个专栏水池,已经积攒有足够的贝壳,可以引来神兽赑屃光临。

【种花家事大纲·孟春纪】024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东周列国志』


我在今年寒假连续在B站专栏灌水半个月,如今因故即将暂时停止灌水。回忆往昔,感慨颇多!故我今日于此许愿:“愿我今年考博能够成功上岸!也祝诸君今年能够心想事成!”
今天继续更新冯梦龙先生的《东周列国志》,书接上回CV15141351,本篇是第24章回,主要讲的是齐桓公霸业终成的故事。本篇概要如下:
①齐楚两雄与中原诸侯,会盟于召陵。楚成王同意重新恢复对周朝的岁贡,齐桓公志得意满,带领中原诸侯班师而回,此次齐楚交锋,齐国据于上风。
②周惠王大喜,立刻接受了楚国的朝见。但此时周王室却又有暗潮涌动。原来周太子郑失宠,周惠王有心要立王子带为储君。
③齐桓公知晓后,大合诸侯于首止,共同拥戴周太子郑。周惠王于是隔空与齐桓公斗法,奈何不敌,致使到死也未能改立王子带为储君。
④周惠王去世后,齐桓公再次会盟诸侯,拥立周太子郑继位,是为周襄王。周襄王也投桃报李,派周使参加齐桓公主持的葵丘会盟,并下恩旨,准许齐桓公见王不拜。齐桓公于葵丘大合诸侯,诸侯皆心服口服。齐桓公的春秋霸业至此终成!

【种花家事大纲·孟春纪】024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东周列国志』


01、召陵之会 周惠王二十一年(鲁僖公四年,蔡穆公十九年,郑文公十七年,齐桓公三十年,曹昭公六年,许穆公四十二年,宋桓公二十六年,陈宣公三十七年,卫文公四年,楚成王十六年,共和186年,元始前656年),楚成王伏兵于汉水之南,只待中原联军南渡汉水之时,突然杀出,以对联军半渡而击。
但楚成王却迟迟等不到联军渡河的消息,直到斥候回报才知道——管仲说服诸侯联军暂不渡河,转而在陉(xing4)山驻扎,从而与楚隔水对峙,待时而动。楚成王欲主动出击,担心联军半渡而击;欲待机偷袭,又恐管仲诡诈多变。于是再次派出屈完前去出使,以摸清情况。
但楚大夫屈完却说:“上次我出使回来,是向楚王询问是否要请和朝贡周朝,但楚王现在还不确定是战是和,我此次去都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于是楚王就给了屈完便宜行事之权,准许屈完出使时代表楚王做“战和之决”。
于是屈完再次领命前去,管仲听闻主和派的屈完复返,知道楚王心中已经倾向于请和,于是直接让齐桓公去接见。屈完见到齐桓公后就代表楚王做出了选择——愿意恢复对周的朝贡,并请盟于中原;但联军需要先撤三十里,以表诚意。此次不战而屈人之兵,齐侯大喜,立刻命联军后撤三十里直至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附近)才安营扎寨。

【种花家事大纲·孟春纪】024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东周列国志』


楚成王闻说联军撤退,就起了心思,想要趁机渡河,偷袭联军。而令尹子文进谏:“彼八国之君,尚不失信于匹夫,君可使匹夫食言于国君乎?”于是楚王命屈完携带金帛八车代表自己前去犒赏八国之师,并带去一车菁茅,让联军转交给周王室,作为此次楚国的进贡之物。
02、会盟阅兵 周惠王二十一年(鲁僖公四年,蔡穆公十九年,郑文公十七年,齐桓公三十年,曹昭公六年,许穆公四十二年,宋桓公二十六年,陈宣公三十七年,卫文公四年,楚成王十六年,共和186年,元始前656年),齐桓公闻楚王使屈完前来请盟,于是立刻让联军整备军容,以立中原之威。屈完携带物资说明来意后,齐桓公只让联军收下八车犒军物资,至于楚王让转交给周王室的菁茅,则让楚王自己具表派人进贡。
之后齐桓公邀请诸侯与楚国使臣一同阅兵。八国之师,齐师最盛,布于南方直对楚国方向,其他七国联军,混编后均匀布置在其他七个方位。阅兵开始,齐军方阵首先鼓起,其他七路大军立刻鼓声相应,一时间数十里鼓声齐震,如雷霆震击一般骇地惊天。中原诸侯面有得色。
阅兵之后,喜形于色的齐侯问屈完观后感。屈完却不卑不亢的说道:“君所以主盟中夏者,为天子宣布德意,抚恤黎元也。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若恃众逞力,楚国虽褊小,但有方城为城,汉水为池,池深城峻,虽有百万之众,正未知所用耳!”齐侯夸赞屈完的辞令应变后,双方很快就谈妥了会盟事宜。

【种花家事大纲·孟春纪】024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东周列国志』


次日,中原诸侯与楚国会盟于召陵,齐桓公执牛耳为主盟,管仲为司盟,屈完全权代表楚王与中原诸侯签署盟约。歃血之时,齐侯先歃,七国诸侯再歃,屈完最后歃。
会盟仪式结束后,双方协商战后事宜。对于战争遗留问题双方约定——楚国释放郑国大夫聃伯,并由屈完代蔡侯向联军谢罪;而联军则班师退兵,并归还蔡国城池。
03、班师献捷 周惠王二十一年(鲁僖公四年,蔡穆公十九年,郑文公十七年,齐桓公三十年,曹昭公六年,许穆公四十二年,宋桓公二十六年,陈宣公三十七年,卫文公四年,楚成王十六年,共和186年,元始前656年),齐桓公率联军班师,并派遣隰朋前往周王室献捷,以告“楚服”。
但楚成王这里却出了岔子,原来楚成王的本意是让齐侯等人代为转交楚国给周王室进贡的菁茅,以避免与周王室直接接触,却不想齐桓公看出了猫腻,只收下八车犒军物资,独独退回了这一车菁茅,让楚王自己具表进贡。楚王不愿进贡时具表称臣,于是就想直接背盟反悔。
好在屈完及时进谏:“如今齐国称霸中原,若楚国此次失信中原,则周王与中原诸侯必更加倚重齐国;但如果楚国此次与周朝恢复外交关系,则可以给周王及中原诸侯提供另一个选择,甚至有可能从中原内部瓦解齐国之盟。至于进贡国书上的称谓可以不序爵位,不自称楚王也不用自称子爵。”楚王以为大善,于是大手一挥,派遣屈完携带十车菁茅以及大量金帛前去周王室全权负责进贡事宜。

【种花家事大纲·孟春纪】024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东周列国志』


周惠王见到楚国进贡后大喜,立刻告庙于周朝先王,并赐胙于楚,谓屈完道:“镇尔南方,毋侵中国!”屈完应诺后回国复命。不久之后前来献捷的齐使隰朋也到了周国,正在兴头上的周惠王立刻厚礼相待,并让次子带与太子郑共同出席陪坐。完命之后隰朋兴尽而归。
04、归途之争 周惠王二十一年(鲁僖公四年,蔡穆公十九年,郑文公十七年,齐桓公三十年,曹昭公六年,许穆公四十二年,宋桓公二十六年,陈宣公三十七年,卫文公四年,楚成王十六年,共和186年,元始前656年),齐桓公率领联军班师之时也出了岔子。
原来联军的计划是回师走西路,途中要经过陈、郑两国。陈国大夫辕涛涂担心途经本国时需要给联军提供给养从而增加本国负担,于是就想让联军改道绕远走东路,这样经过徐国和莒国,就不用陈国再操心联军补给问题。于是辕涛涂就找到郑国大夫申侯商量对策。
但郑国大夫申侯感觉郑国出多少给养,那是公家的事情,和自己这个郑国大夫有什么关系,给公家省钱也落不到自己口袋,何必费这个力。但他却敏锐的察觉到了机会,于是假意表示赞同,让辕涛涂先去进谏,说如果不成,自己再上。

【种花家事大纲·孟春纪】024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东周列国志』


辕涛涂不知有诈,就去面见齐侯。辕涛涂给齐侯的理由是,走东路虽然绕远,但是可以趁机带联军立威东夷。这正中想找机会显摆的齐桓公的下怀,结果齐桓公想都没想立刻就答应了。
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一件事,却不想郑国大夫申侯却跳出来背刺辕涛涂。其立刻面见齐侯将刚刚辕涛涂找自己密议之事和盘托出,并表示自己如何如何“深明大义”,如何如何耻于与辕涛涂这等自私小人为伍,并“大义凌然”“义正言辞”的向齐侯表示绝不会如陈国一般因一国之私而置联军利益于不顾云云。齐侯大怒,立刻命人捉拿陈国大夫辕涛涂,以儆效尤。
05、过郑令赏 周惠王二十一年(鲁僖公四年,蔡穆公十九年,郑文公十七年,齐桓公三十年,曹昭公六年,许穆公四十二年,宋桓公二十六年,陈宣公三十七年,卫文公四年,楚成王十六年,共和186年,元始前656年),等到联军路过郑国时,齐侯感念于郑国大夫申侯对自己的“忠义”,就命郑伯将虎牢之地赐予郑国大夫申侯作为食邑。
等到郑文公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不仅没有被大夫申侯的“忠义”所感动,甚至想直接活吃了这个大二五仔,被他这么“忠义”一次,郑国不仅要白白的拿出大量的财物作为联军补给,还要佯装开心的当众夸赞这个“忠义”大夫,还要将虎牢送给此獠以表彰这种吃里扒外的卖国行为。再说虎牢那是什么地方,那可是春秋狠人郑庄公宁愿交出京城也不愿让自己亲弟染指分毫的险要之地。而现在自己却要将其交给外人,还是个如此“忠义”的外人。但奈何形势比人强,迫于齐桓公之威,郑文公也只得捏着鼻子憋屈的认了。

【种花家事大纲·孟春纪】024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东周列国志』


06、许穆公葬 周惠王二十一年(鲁僖公四年,蔡穆公十九年,郑文公十七年,齐桓公三十年,曹昭公六年,许穆公四十二年,宋桓公二十六年,陈宣公三十七年,卫文公四年,楚成王十六年,共和186年,元始前656年),联军伐蔡、楚时,联军诸侯中的许穆公抱病薨逝。
此时联军返回,诸侯就派人到许国协助操办许穆公的丧事。许穆公只是男爵,但是依照周礼【凡诸侯薨于朝会,加一等;死王事,加二等。——《左传·僖公四年》】此次联军名义上是周王之军,因此此次南下伐蔡、伐楚名义上是属于王事。故许穆公被认定为因王事而薨,男爵加二等就是侯爵,故诸侯为许穆公发丧安葬皆是以侯爵之礼。
07、过陈讨伐 周惠王二十一年(鲁僖公四年,蔡穆公十九年,郑文公十七年,齐桓公三十年,曹昭公六年,许穆公四十二年,宋桓公二十六年,陈宣公三十七年,卫文公四年,楚成王十六年,共和186年,元始前656年)秋,等到联军路过陈国时,齐侯痛恨陈国大夫辕涛涂的“诡诈”,于是率领联军讨伐陈国。
同年冬,陈国扛不住联军攻势,就遣使以重金求和,并再三请罪,终于获得了齐侯的宽宥。事后,联军解散,各回各国;陈国赎回大夫辕涛涂。此次齐楚争霸终于告一段落。

【种花家事大纲·孟春纪】024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东周列国志』


【山喦】原著中省去了“伐陈”之事,原著上是陈国知道齐侯抓了辕涛涂后就立刻派人谢罪。而史书上是陈国被打服后才请罪求和(见《左传·僖公四年》)。此处我复述时是按照史书上的走向,安排了伐陈之事,之所以改变原著中的这部分故事走向,是因为:关于辕涛涂和申侯之事,原著和历史上还有极为精彩的后续故事。如果不记伐陈之事,两人只能算是私怨。但加上伐陈之事,两人就是公仇,则后续故事中辕涛涂算计申侯就是为公仇而行大义,而不是只为私怨而行陷害。因此我复述时就特意加上了伐陈这件事,以明公私之别。
另外,《左传·僖公四年》上记载的伐陈经过是分成两段,一段是秋联军伐陈,之后秋八月鲁僖公回国修整;第二段是冬鲁僖公派鲁大夫叔孙戴伯带人和联军再伐陈,陈求和,战事结束。我复述时,为了连贯性,改成了一整段战事。
08、周室隐患 周惠王二十一年(鲁僖公四年,齐桓公三十年,共和186年,元始前656年),去周朝献捷的齐使隰朋回国复命,面见齐桓公时示警“周室将乱”。齐侯大惊,忙问其故。隰朋于是将自己面见周王之后,惠王设宴款待并让次子带和太子郑陪坐的情形描述了一番。原来宴会之上,子郑明明身为太子,却一直神色仓皇无主,待人接物时,竟然还要先看父王和弟弟子带的脸色。隰朋察觉有异后就着人打听了一番,才搞清楚了周王室此时的问题所在。

【种花家事大纲·孟春纪】024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东周列国志』


周王原配是皇后姜氏,生长子郑,正位东宫。却不承想姜氏薨后,周王妃陈妫成功上位,生次子带。陈妫貌美得宠,周王爱屋及乌,对次子带亦宠爱异常,当众称其为“太叔”。此时周王正欲废长立幼,是故子郑虽为太子,行事却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唯恐被抓住痛脚,让人借题发挥罢黜东宫之位。
09、齐立周储 周惠王二十一年(鲁僖公四年,齐桓公三十年,共和186年,元始前656年),齐侯听闻此事,担心周王室再搞出类似当年周幽王时的储君之乱,急召管仲前来商议对策。但管仲听后却大笑道:“齐国霸业成矣!”齐桓公大喜,忙问其故。
管仲笑曰:“君上可趁此良机合诸侯以定周储。此时太子郑党孤势薄、危如累卵,若君上此时率诸侯以助太子,则是雪中送炭。废长立幼乃是大忌,太子为储本就占据了大义名分,再有天下诸侯的鼎力相助,纵使周王亦绝不敢违逆。等到周室储君名分一定,就只待周王崩,太子上位即可。连周天子都是我们齐国定的,那天下还有谁能阻挡齐国霸业!”
齐侯大喜,立刻命人传檄诸侯,于明年夏月会盟首止,以尊周王。并再次派遣齐使前去周王室,通知周王,诸侯首止会盟时,要亲拜太子郑,以申尊王之情。周王本不欲太子郑出会,但奈何诸侯势大,且名正言顺,只得妥协让步。

【种花家事大纲·孟春纪】024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东周列国志』


10、首止会盟 周惠王二十二年(鲁僖公五年,齐桓公三十一年,郑文公十八年,共和187年,元始前655年)夏,八国诸侯会于卫国首止,共尊太子。齐侯曰:“吾等忝为大周藩室,有幸亲见大周太子当如见大周天子!”
言毕便与诸侯齐拜太子郑,在周室孤苦无依的太子顿感受宠若惊连连谢礼。之后八国诸侯更是每日轮流问安太子进献酒食,并大张旗鼓的犒劳太子扈从。太子感激涕零,不愿久劳诸侯,欲告辞归国,齐侯立刻率诸侯,苦苦挽留,以显诸侯爱戴太子,不忍相舍之意。太子盛情难却之下,只得同意等到秋凉首止正式会盟之后,再回京复命。
周惠王听闻首止此时的情形,大怒,但奈何诸侯势大且占据大义,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都挑不出丝毫错处。结果焦怒的周惠王竟然产生了倚重楚国的念头。于是派人送密信给正在首止参会的郑伯,托他辅佐次子带,并望其带头背齐从楚。作为回报,事成之后,周王将考虑让郑伯重新如周为王卿士。
郑文公得信后狂喜,毕竟自周桓王夺郑庄公卿士之职后,历代郑伯就再没能靠近周朝权力核心。即使是郑厉公拨乱反正帮周惠王平息五大夫之乱,也未能如愿;当时周惠王是宁愿回赠郑国大量的宝器土地,也绝口不提恢复郑伯周朝卿士之事。这次若不是被逼急了,周惠王说什么也不会考虑让郑伯重回周朝权力中心,毕竟当年郑伯在周朝堂上搞的那点不愉快,可是大周天子被逼质子,以及后来差点被阵斩当场。

【种花家事大纲·孟春纪】024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东周列国志』


郑文公看到有这么大的好处,立刻起意。其认为从霸不如从王,且一旦周次子带成事,郑伯不仅可以重新如周朝为官,还能光明正大的奉旨从楚,有周楚两大国庇护,郑国不仅不需要再顾忌齐国,时机成熟还有望使郑国重返郑武公独秉周政的光辉时刻。
郑文公等到正式会盟之期将近,突然连夜不辞而别。齐侯大怒,欲带兵征讨。但会盟之期已近,伐郑之后就来不及会盟了,若是推迟会盟时间,则会折损会盟威信,权衡利弊后,齐侯只得暂时放过郑国,而与其他诸侯依期在首止正式会盟。
会盟之时,太子不与诸侯盟誓,以表天子与诸侯相互信任,无需盟誓约束。会盟开始,诸侯歃血盟誓:“凡我同盟,共翼王储,匡靖王室。有背盟者,神明殛之!”誓毕,太子郑降阶揖谢诸侯。次日,太子郑归国,诸侯派人一路护送,齐侯更是亲自相送出卫境,太子郑感念齐桓公等诸侯的拳拳之意,垂泪而别。
11、郑大夫申 郑大夫申侯,本为申国权贵。后侍奉楚文王,因其口才出众,且极善贡媚,颇得楚文王的宠爱,但由于其为人贪婪,因此得罪了不少楚国权贵。共和167年(元始前675年)楚文王被息侯化鬼索命,眼看命不久矣,但申侯依然不离不弃,尽心侍奉于病榻之侧。楚文王有感其诚,恐其失去自己的庇护后难得善终。于是在弥留之际,赐予其大量的财物,让其及早离楚。申侯等到楚文王安葬完毕,楚国权力交接朝局不稳的间隙,趁机逃离。

【种花家事大纲·孟春纪】024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东周列国志』


申侯离楚后直奔郑国,投奔郑厉公。这是因为郑厉公的祖母是申国公主申武姜,因此申侯与郑厉公算是远亲。而郑厉公也的确喜欢这个能说会道的远方老表,因此就封他为郑国大夫,且极为宠信。但好景不长,共和169年(元始前673年)五月,郑厉公过世,郑文公继位。
共和186年(元始前656年),八国诸侯南下伐楚会盟召陵,但归途中申侯贪心发作,靠着出卖陈国大夫辕涛涂获得了齐桓公的赞赏。而齐桓公也是鸡贼,想封赏申侯,却不自己出钱,而是令郑文公将虎牢之地赠予申侯作为食邑。郑文公不情不愿,而申侯贪婪成性,竟然毫无眼力劲的直接收下,至此种下了杀身之祸。
共和186年(元始前656年),陈国大夫辕涛涂被释放归国,陈国上下知其本是为陈国着想,虽然因此被伐,倒也并未为难于他。但其却内疚于自己的做事不细,为陈国招来的这场兵祸,因此对于罪魁祸首申侯,其是无比痛恨。于是根据申侯贪婪成性的缺陷,辕涛涂制定了一条连环计:
①辕涛涂先是假意于申侯和好,而申侯自知理亏也就顺坡下驴。辕涛涂有事没事就来看望,一来二去申侯就失去了戒心,反而与辕涛涂处的不错,处于愧疚还给辕涛涂补偿了一些好处。

【种花家事大纲·孟春纪】024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东周列国志』


②辕涛涂立刻假装是被申侯给的好处所感动,就要帮助申侯建设食邑,并有意无意的透露自己有门路让其他诸侯出人出物帮助其为食邑筑城。申侯一听还有这好事,立刻贪心发作就同意了,而辕涛涂也果然有些手段,还真的说服了几位诸侯权贵帮助申侯为其食邑筑城。
③然后这件事就有意无意的很快传到了郑文公的耳朵里。本来大夫为食邑筑城并没什么,但问题是申侯的这个食邑是虎牢。虎牢是什么,虎牢可是郑国的岩阻屏障,要害中的要害。但就在这个郑国要害之地,申侯一个大夫竟然筑了一座坚城,想干什么?并且还是外国诸侯出人出钱帮助修建的,这是什么情况?他们有这么好心?他们图什么?有什么目的?这不就差将“图谋不轨”四个字写到脸上了。至此愤怒的郑文公对申侯彻底动了杀机。
【山喦】原著将申侯投奔郑厉公的时间安排在了郑厉公蛰伏栎城之时。这是个误写,因为无论是原著还是历史上,楚文王驾崩时,郑厉公都已经复位了,即使是原著前文也明确写了关于“楚文王伐郑厉公,郑厉公谢罪于楚,齐桓公怒囚郑大夫”等相关情节。因此原著此时既然写明申侯是在楚文王临终之时被告诫离楚,那此时奔郑,郑厉公绝对已经彻底复位无疑了。

【种花家事大纲·孟春纪】024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东周列国志』


12、围许救郑 共和187年(元始前655年),郑文公在首止盟会上擅自逃盟,楚成王知道后大喜,知道此时是拉拢郑国的好机会,于是立刻派人接触郑大夫申侯。申侯曾是楚臣,与楚国尚有联系,是郑国的亲楚派势力,且此人极为贪财。果然申侯在拿到楚国给予的好处后,立刻怂恿郑文公背齐事楚。郑文公被说服,于是派遣申侯作为郑国代表,去楚国商量相关事宜。
周惠王二十三年(鲁僖公六年,齐桓公三十二年,郑文公十九年,楚成王十八年,共和188年,元始前654年)夏,齐桓公大怒,率领同盟诸侯伐郑,大军直指新密。郑国不敌,大夫申侯向楚国求援,楚国群臣商量后认为,此时直接与齐国等诸侯联军硬碰硬,胜算不大。不如楚国带兵伐许,上次联军伐蔡后,许穆公病死于军中,此时楚国围许,诸侯联军于情于理都不能坐视不管,只要联军救许,则郑国之围自解。
同年秋,楚成王亲自带兵围困许都,诸侯联军闻讯果然离郑救许,楚成王见后就收,也立刻撤兵回国。申侯仗着自己此次解郑国于危难之中,洋洋得意的回国请赏,但郑文公本认为当初封赏其虎牢之地已是破格的重赏,因此此次并未再加封。但申侯不仅不知道收敛,仗着此功整日在朝堂上趾高气昂,平常竟然还因此事对郑文公颇有怨言。郑文公听闻后杀心更炽!

【种花家事大纲·孟春纪】024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东周列国志』


13、借申侯首 周惠王二十四年(鲁僖公七年,齐桓公三十三年,郑文公二十年,楚成王十九年,共和189年,元始前653年)春,齐国再次率军伐郑,郑文公大惊。但此时其却收到了来自陈国大夫辕涛涂的来信。原来陈大夫辕涛涂为了报仇一直关注着郑国朝堂上的局势,如今见火候已到,立刻去信一封,献了一条退敌良策。郑文公看完,沉默半晌,然后就采纳了此策。
郑文公召申侯商量退敌之策,申侯立刻出谋,让郑文公正式背齐事楚,以求楚援,并主动请缨,愿意再去楚国求援。但郑文公却冷笑道:“不敢有劳申大夫长途奔波,只需借大夫一物,就可令齐军自退!只是不知申大夫是否舍得?”申侯一时摸不着头脑,便问道欲借何物。郑文公森然道:“借汝项上人头即可!”然后不待申侯反应,立刻以申侯私通楚国图谋不轨为由,命武士斩杀申侯。
之后郑文公命人将申侯首级献于齐军,并言道,是因为申侯私通楚国,离间郑齐两国,如今郑伯已拨乱反正,亲斩此獠,以求齐侯赦宥。齐侯见郑国诚意十足,于是就班师回朝。
14、郑世子华 郑文公原嫡夫人生子华与子臧。子华为嫡长子,被立为郑世子,但奈何后来嫡夫人病逝。郑世子华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于是就想拉拢郑国大臣,但奈何郑国三族大夫对世子华皆不感冒,至此世子华开始仇恨郑国国君及其重臣。而其亲弟子臧性好奇诡,曾聚鹬羽以为冠,被群臣斥责,世子华愈加愤恨。

【种花家事大纲·孟春纪】024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东周列国志』


后又有南燕姞氏之女,作为陪嫁女为媵于郑。此女入宫之后无缘见驾,一日有神灵入梦,自称是其祖先南燕开国之君伯儵,化神之后,特来看望,言罢赠送给其一捧兰草,并告知这兰草会化为一子,而这个儿子将会昌盛郑国。燕姞醒后将此事告知同伴,却被当做笑谈。但不承想这则笑谈竟然传道了郑文公耳中,于是郑文公好奇之下,召见燕姞。不想却一见倾心,当夜圆房,后生一子。郑文公则为其取名兰。之后郑文公极为宠信燕姞与其子兰。
【山喦】原著此处是将子兰出生放到了子华叛国之前,但根据《史记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记载——(文公)二十四年,文公之贱妾曰燕姞,梦天与之兰,曰:“余为伯鯈。余尔祖也。以是为而子,兰有国香。”以梦告文公,文公幸之,而予之草兰为符。遂生子,名曰兰。
也就是说,郑文公二十四年,子兰之母才和郑文公开始相识然后造人。而子华叛国是在鲁僖公七年,也就是郑文公二十年时的宁母之会上。因此两者并没有因果关系,因此复述时调整了一下顺序。
15、卿卿性命 周惠王二十四年(鲁僖公七年,齐桓公三十三年,郑文公二十年,共和189年,元始前653年),齐桓公传檄诸侯,于宁母会盟,郑文公担心因为上次逃盟之事自己此去会受诘难,于是称病,而让世子华代其赴会。世子华大恨,好事没有份儿,坏事却想起让自己去顶缸。子华本不愿去,但在郑国君臣的一再催促下,只得带着滔天恨意,前去赴会。

【种花家事大纲·孟春纪】024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东周列国志』


但世子华也不是省油的灯,其在路上竟然想出了一条可以逆风翻盘的毒计:世子华面见齐桓公后,立刻造谣:“郑国之所以选择背齐事楚,并不是因为申侯从中作梗,真正的肇事人是郑伯以及以郑国三良为首的三族大夫,而申侯不过是替罪羔羊,只因当年齐侯令郑国赏赐其虎牢之地,这才被推出顶罪,以便郑国重新收回虎牢要塞。”
齐桓公闻之甚是诧异,然后世子华赶紧再加一把火,向齐桓公许诺道:“只要齐侯帮忙除掉郑国三良,助我继郑伯之位,我将让郑国成为齐国的附庸。”
齐桓公被说动了,立刻同意此事。之后齐桓公找管仲密议此事,管仲闻之大惊,连呼万万不可。齐桓公不解,问其故。
管仲对曰:“诸侯所以服齐者,礼与信也。若借会盟之机密议颠覆盟国之谋,非礼非信。若开此先例,诸侯盟友将如何看待齐国,若之后诸侯离心,则霸业必崩!”齐桓公听完,立刻汗流浃背,庆幸道:“若非仲父,吾几自误!”
之后,齐桓公再见世子华时,以兹事体大,当慎之又慎为由,将其打发了事。之后,管仲又故意在不经意间将此事泄露传到郑文公耳中。

【种花家事大纲·孟春纪】024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东周列国志』


郑世子华见自己奸计不成,因此对齐侯怀恨在心,于是回国复命时造谣道:“齐侯深怪君不亲行,不肯许成,我们不如从楚。”可惜此时郑文公已经接到密报,知道了世子华试图游说齐侯推翻自己的奸谋。此时见其依然执迷不悟,试图再生事端,立刻命人将其关押,待事后再做处理。
世子华关押期间趁着守卫松懈之时,翻墙而逃,与亲弟公子臧双双逃郑,可惜最后被郑文公及时察觉,派人追击,最后两位公子双双被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山喦】郑世子华和其弟子臧并没有死这么早。不过两人此次之后就基本下线了,所以依然按照原著复述。
根据《左传·僖公十六年》记载:“冬,十一月乙卯,郑杀子华。”即郑文公二十九年(共和198年,元始前644年)郑世子华才被杀。
根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郑子华之弟子臧出奔宋,好聚鹬冠。郑伯闻而恶之,使盗诱之。八月,盗杀之于陈、宋之间。”即郑文公三十七年(共和206年,元始前636年年)郑子臧才被杀。
16、齐侯立周 周惠王二十四年(鲁僖公七年,齐桓公三十三年,郑文公二十年,共和189年,元始前653年),周惠王驾崩,周太子郑秘不发丧,暗令心腹求助齐侯。

【种花家事大纲·孟春纪】024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东周列国志』


齐桓公闻讯,立刻于周襄王元年(鲁僖公八年,齐桓公三十四年,共和190年,元始前652年)正月,大合诸侯于洮。之后,齐、宋、鲁、卫、陈、郑、曹、许,共八国诸侯,纷纷修书,遣其大夫如周问安。等诸国大夫齐聚于王城外之后,周太子郑才于同年冬十二月发丧。诸国大夫立刻进城凭吊,齐齐拜太子郑为周新君。周惠王后见事不可为,只得同意与周朝诸公拥立太子郑继位,是为周襄王。
17、齐侯托昭 周襄王二年(鲁僖公九年,齐桓公三十五年,宋桓公三十一年,共和191年,元始前651年)夏,周襄王命宰周公孔赐春祭之胙于齐,于是齐桓公传檄诸侯于葵丘会盟。在准备会盟事宜的时候,齐桓公想起周朝此次王储之争,感叹道:“此次周王室嫡庶不分,权力交接时幸有诸侯尽力斡旋,才没有造成祸乱;而我齐国如今也尚未立嫡,不知可有此祸?”
管仲对曰:“齐侯虽有子六人,正宫夫人曾有三位,但奈何子嗣竟无一人是三位夫人所出,此必生祸,君当早图之。”
齐侯叹道:“我欲立嫡,六子中公子昭最贤,但公子无亏最长,我欲立公子昭,但公子无亏乃长卫姬所出,又与易牙、竖貂为伍。若强立公子昭,公子无亏必不会善罢甘休,则必生祸乱。而我又不愿下手伤害公子无亏,如之奈何?”

【种花家事大纲·孟春纪】024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东周列国志』


管仲对曰:“有嫡则立嫡,若无嫡出,则当立贤为先,公子昭最贤,为齐国未来计,当立公子昭为世子。若君上担心公子无亏挟长来争,可效仿此次君上立周王之事,从诸侯中择一最贤者,以托付公子昭。”
齐侯纳谏,在葵丘接见诸侯之时,发现宋公墨衰赴会。立刻派人打听,原来宋桓公御说在今年春三月刚刚薨逝,而宋世子兹父,起初欲让国于公子目夷,但公子目夷不受。最后兹父只得即位,是为宋襄公。而宋襄公虽在新丧,但遵盟主之命,不敢不至,是故墨衰赴会。
管仲立刻对桓公说到:“宋公有让国之美,可谓贤矣!且墨衰赴会,其事齐甚恭。可以将公子昭托付于他。”齐桓公立刻命管仲私下见宋襄公,致齐侯之意。
宋襄公又惊又喜,立刻会见齐侯。齐侯握其手,谆谆以公子昭嘱之:“异日仗君主持,使主社稷。”宋襄公连呼“不敢当”,然心感齐侯相托之意,已心许之矣。
【山喦】此次葵丘会盟共分两个阶段,原著为了故事的连续性,没有挑明,只是暗示了一句“桓公因诸侯未散,复申盟好”。不过剧情影响不大,所以我按照连续成一段进行复述。

【种花家事大纲·孟春纪】024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东周列国志』


根据《左传·僖公九年》记载第一阶段是“夏,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第二阶段是“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丘。”
18、霸业终成 周襄王二年(鲁僖公九年,齐桓公三十五年,共和191年,元始前651年),葵丘会盟开始,至会日,衣冠济济,环珮锵锵。周使宰周公孔升坛后捧胙而传新王之命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并传周襄王恩旨口谕:“天子有后命: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齐桓公大喜,正欲站立受胙。管仲忙小声提醒道:“君虽谦,臣不可以不敬。”
齐桓公明悟,赶紧推辞周使道:“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敢贪王命,而废臣职乎?”然后疾趋下阶,再拜稽首,这才登堂受胙。
之后,齐桓公以盟主身份,复申盟好,颂周《五禁》。并誓曰:“凡我同盟,言归于好。”但以载书,加于牲上,使人宣读。此次盟誓,齐侯虽然没有杀牲歃血,但诸侯却无不信服。
齐桓公春秋首霸之业,至此终成,即使是后世数千年间,也无一人敢质疑其春秋霸主之位。正所谓:纷纷疑叛说春秋,攘楚尊周握胜筹。不是桓公功业盛,谁能不歃信诸侯?

【种花家事大纲·孟春纪】024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丘义戴周天子『东周列国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