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外国电影观后感120字汇集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外国电影观后感120字汇集60条



《开罗宣言》电影观后感 篇1
19 世纪末,甲午战争后,日本割占台湾,在原清末布政使衙门内成立总督府。总督府1912年6月开工,耗时6年9个月至1919年3月竣工,总工程费达181万日元。 日本殖民当局意图通过它来体现殖民统治者的绝对权威。总督府外形呈日字形,面向自称太阳国的日本。
二战末期,美军曾对台湾总督府轮番轰炸,轰炸引起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总督府成为当时台湾岛内单一目标遭攻击次数最多、单位面积中弹量最大的地区。
台湾光复后,当时的中国政府在1947年对总督府大修,改名介寿馆。1949年,蒋介石迁台后,以此为台当局领导人办公地。2006年,介寿馆正式成为台当局领导人办公室,成为台湾岛内权力象征。
太平洋战争期间,台湾作为日本侵略南洋的前进基地,在台北、高雄、屏东、花莲、白河、金瓜石等地,设置许多战俘营,关押东南亚地区的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战俘,从1942到1945年,先后关押4344名盟军战俘,超过一成战俘因为遭受不人道对待而死亡。
盛产铜矿、金矿的金瓜石,是台湾设立的第一家战俘营。周围老百姓称这座囚牢为督鼻仔寮(闽南话,外国人营舍)。有史可查共1135名战俘在金瓜石遭虐待。
加拿大籍的台湾战俘营纪念协会会长何麦克和许多人奔走努力,1997年,金瓜石战俘营举行首次追思仪式。后来,新北市政府在金瓜石旧址兴建战俘营纪念公园。
园区里,旧址只有一根门柱和一小段围墙。一段长数十米的黑色大理石墙矗立,上面写满人名,题写了献给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人囚禁在台湾的盟军战俘。另有纪念碑则写:这座公园将是一个永久的纪念地点,也是对所有二次大战期间曾在此地及岛上其他战俘营受尽苦难的战俘们的永远的致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