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王羲之兰亭序观后感聚集(5)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兰亭是“书圣”王羲之的寄居处。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兰亭景区可以用“一序,三碑,十一景”来概括。一序就是兰亭序,三碑即鹅池碑,兰亭碑,御碑。至于十一景,相信你会在文中找到答案。
步入兰亭风景区,第一个景点就是鹅池。池水青碧,白鹅戏水,诉说着王羲之爱鹅养鹅的故事。一只只白鹅有的悠闲地在假山下散步,有的在浮在水面上。举手投足间透出优雅,高贵。鹅池旁边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鹅池”两个字。“鹅”是王羲之所写,“池”是王献之所书,故又称“父子碑”。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兰亭碑亭。此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兰亭”两字是康熙亲笔写的。可惜,在后面被红卫兵砸成四块。虽然在八十年代修复了,却留下了“兰”字缺尾,“亭”字缺头的遗憾。
离开兰亭碑亭,我们又来到了“曲水流觞”,这是兰亭很有名的景点。在流觞亭前,一条小溪呈“之”字形。望着这涓涓流水,我不禁想起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那个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许多名人雅士相聚在兰亭,坐着溪水两岸。他们把酒杯倒满酒,把酒杯放在小溪中,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赋诗一首。就这样,兰亭序伴随着这些诗诞生了。千百年过去了,那些诗,人们大多都忘记了。而王羲之所写的序言却成了中国书法的巅峰之作。

王羲之兰亭序观后感聚集86句


我坐在曲水流觞前,摘下一片树叶放在水中,看着它在水面上飘动。叶子在每一个拐角处都会放慢前行的脚步,终于在一个大的拐角停下来。要是这一情景发生在一千七百年前的兰亭宴会上,一首首佳句又要诞生了。
兰亭景区游人最多的恐怕要数临池十八缸了。这是为了纪念王献之发奋练字而建的。景点的中间,立了一块黑色的大石碑,石碑上刻了一个白色的“太”。围绕着石碑是十八个盛满水的水缸,每一个水缸旁边是一块可以“复写”的石板,每一块石板上都放着一只毛笔。许多游人都在一试身手,我也拿起笔,开始临摹王献之的“太”字,怎么写都不如石碑上写的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