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人世间第四集观后感汇聚(5)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1
作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季羡林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从幼年时的贫苦生活,少年时寄居叔父家求学,到清华园斑斓的学习生涯、留学德国十年的惊心动魄,再到回到北大历经多次政治运动,仍孜孜以求,最后得以善终的九十五年人生,该受的苦难,该享的荣耀,都没有落下,这是怎样的一笔财富啊!
季羡林多年如一日献身学术的精神,让我感佩不已。常年四时即起笔耕不辍,留下千万字的作品,世间几人能及?可以说,季羡林是为学术而生的,“文革”动乱中担任打杂人,也不忘翻译印度史诗,一字一字琢磨,那份执着,令人惊叹;耄耋之年,天天奔波在校园与北京图书馆之间,奋笔著作八十万字《糖史》,其毅力比年轻人更甚。古往今来,成为大师者,莫不如是!我辈当铭感在心,向他们学习,为这个世界留下一点自己的东西。

人世间第四集观后感汇聚66条


在季羡林的一生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两个阶段,一是他在德国留学期间,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争的恐怖中,他有家不能回,与亲人也失掉了联系,依然潜心研修梵文、吐火罗文,付出了多少心血,可想而知;二是“大革命”时期,他挨批斗住“牛棚”,工资被停,只发寥寥的生活费。在最艰难的时刻,甚至想到了自杀,但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一心向学。这样的刻苦与坚持,才造就了日后闻名海内外的大师。季羡林一生敢说真话,不屈不饶,留给后人许多人生启迪。正如季羡林自己所说:“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旁边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季羡林和我们这些平凡人一样,有过得意,有过迷茫,有过高潮,也陷入过低谷,无论遇到什么境遇,他都处之泰然,坦然面对,这是我们最应该学习他的方面。
这部自传,对家庭、妻子、儿女很少着墨,从中可以看出季羡林的家庭生活并不如意。六岁开始的寄人篱下生活,青年时期在德国的十年滞留,都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妻子德华目不识丁,终生局限于家庭范围内,与拥有博士学位、走过多个国家的世界知名教授有多少话可说,有多少真感情,是很让人怀疑的,难怪自传中只有几处提到“老妻”。据说,季羡林与儿子关系长期紧张,只是逝世前几年父子亲情才得以恢复,一代学术大师的寂寞与感伤,常人能否体会得到?设若季羡林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又生活在平安祥和的社会大环境中,取得的学术成就是不是更大呢?人生无法假设,也只能成为一个谜,永没有办法解答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