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看完了凡四训的观后感合集(5)

2022-05-25 来源:百合文库
最后,根据吸引力法则,行善之人,必会引得更多人士大夫等有识之士的欣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良人为伍,必定可以催促其更加努力、上进。这就是现在人说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有慈父,有良师,有益友,再加上一生行善,民心所归,子孙后代必然会一代胜过一代。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行善之人既可以得到仁义道德,也可以收获功名利禄,即内外双得。其实这一切不是鬼神相助,而是自助也。我想这就是古书对现代人的教育意义吧。

看完了凡四训的观后感合集50条


了凡四训的观后感5
看了《了凡子训》,受益匪浅。
一视频的开始是两名考生回乡,其中弟弟未中榜,并且对父亲出言不逊,甚至埋怨考官的不是,作为其父的主人翁袁了凡,决心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行善的故事。袁了凡偶然相识了算命极准的孔先生,卜了几卦,屡屡皆中,因此袁了凡对此深信不疑,相信了自己命中不该科第功名,不该有子嗣。在袁了凡对自己命运无欲无求的时候,遇见了云谷禅师,对其讲了立命之学,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才幡然悔悟,岁给自己改名了凡,意思是不愿意落入凡夫俗子的窠臼,并且改过自新,修善积福。云谷禅师说,如果只相信命,吉,如何趋之;凶又如何避之。要立自己的命,谦虚改过,努力修德,转变自己的命运。孔先生算他,岁有大厄,而袁了凡当了县令也不忘修善积福,他非常注重人民的福利,主动减免农民的税负,还积极植树固堤,很是得民心。
岁那年安然无恙,并未有大厄,还平平安安过了许多年。
二立命之学中讲到:仁义道德,功名利禄要如理如法地去求,要向内心去反省。不在自己内心中追求,而只向外面去攀缘追求,这样求之,固然有很多方法门道,而能够得到的,还是原命中有的,并不是求的。命中没有的,还是得不到,内外双失。内心失去道德仁义,外面失去荣华富贵,不从自己内心的求,所以没有利益。因此,积善福,不信命,才是关键。这些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也非常大。寓理内涵深刻,兼融儒释道三家思想,尽现真善美中华化。孔先生给了凡算的无功名无子嗣:不应该科第功名,因为科第中人皆有福相,并不断积功德,积善行,培养厚福的根基,而了凡不耐烦剧,不容人,时或自尊自大,以才智过人轻言妄谈,直心直行。不应该有儿子的原因:①正所谓地之惠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而了凡有洁癖。②和气能育万物,而了凡善怒。③仁爱乃生生之本,一味忍心,是不育之根,吝惜自己的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