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哥本哈根话剧观后感汇聚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哥本哈根话剧观后感汇聚66句



为站到最好的座位,学校大礼堂六点半检票,我5点半就堵在人家的大门口,排在第一的位置,话剧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在演出前,导演做了简短的介绍,在清华的演出是第99场。差不多该是场场爆满——若是免费。这个题材足够吸引人,1941年,二战爆发后,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来到丹麦的哥本哈根,拜访他的精神导师波尔,两个人仅仅十几分钟就不欢而散,他们谈了些什么?熟悉物理学的人都知道,海森堡和波尔都是理论物理学家,分别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而熟悉历史的人更该知道,海森堡做为纳粹德国物理学家的代表,曾经负责德国原子弹的研究计划,而波尔则在不久逃亡到了美国,参与了曼哈顿工程。物理学家们为了学术观点而翻脸的故事并不少见,师徒成仇,同门相斗的故事也常有发生,但是海森堡与波尔的翻脸特别引人瞩目,因为:在话剧中使用了三次的特效,突然雷声震动,天地轰鸣,接着黑白色的影像出现在舞台的背景里,这是原子弹爆炸的场景,巨大的蘑菇云在升起,建筑在辐射波的冲击里化做尘埃,城市变成废墟,用佛的话说,这是“劫”。
两个师徒怒目而向的背后是那个“劫”,几十万人瞬间死亡的阴影,以及人类无休止的恐惧。
话剧的背景很简单,三幕白色的大墙围成的一个封闭的空间,中间的墙用来偶尔写公式,两边的墙里各有一个门,一个是外面的世界,一个里面的家,封闭的空间是他们的会客室。这不是讲历史的话剧,而更像是一个人内心的独白,独白者是海森堡,他已经死去,而是依旧徘徊在这个世界,因为他得不到原谅和安宁,他要找到波尔和他的夫人玛格丽特的鬼魂,重新演绎那次会面,如同哈姆雷特要找到父王死去的秘密,他也要找到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去哥本哈根,冒着危险进行一场失败的对话。
波尔是海森堡的第一个告赎者,在物理学界波尔是忠厚善良的老好人,海森堡解释他来哥本哈根的动机,他知道纳粹的原子弹计划,但是作为负责的科学家,他并不想造出原子弹,所以他来哥本哈根,想告诉波尔他想通过拖延和无限制的夸大困难,让这个计划搁浅。也许波尔可以在纳粹向物理学家们咨询的时候帮上忙,但是波尔被原子弹能被造出这个事实给惊呆了,以至于没有听清楚海森堡的原意。甚至波尔还带着对海森堡的怀疑,逃到美国,加紧鼓动美国的原子弹建造计划,以防止纳粹抢了先手。在这层意思里,海森堡是一个良心的不服从,他爱他的祖国,就没有离开德国,但是他更有他的良心,所以也就没有帮助德国造出原子弹,而倒过来,若是波尔能够理解海森堡的苦心,他去美国的时候或许能够劝说麦哈顿计划停下手来,人类的历史能改写,劫不会来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