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切尔诺力的回忆读后感精练(3)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曾经他们也是为了光辉理想勇敢的冲上前线的青年,曾经他们也以为男人就该如此,当局的隐瞒让他们彻底沦为了牺牲品,他们从切尔诺贝利人民变成了切尔诺贝利难民。
在书里看到过这么一段话“我曾信过神,我曾在教父底下,虔诚的为着未来而祈祷……而现在,教父也要逃避灾难,神也只能无可奈何得摇头,所谓的祈祷,变成了祭祷”,我终于明白了这本书为什么叫做切尔诺贝利的祭祷。
一个一个类似梦呓般的诉说,一场又一场的悲欢离合,切尔诺贝利的人们已经忘记了怎么哭泣,也忘记了什么叫做未来,他们沉浸在自己的悲伤和愤怒中,在这个被世界刻意遗忘的角落里慢慢的被放逐。
积极意义是有的吧,起码这本书让人类开始反省,我们只是地球的居民,不是拥有者,有些事情做过火了,是会引起自我灭亡的。爱也是有的,任何时候,爱都是有的,她始终不会消散,对爱人,对家人,对祖国,对故土。

切尔诺力的回忆读后感精练90句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读书笔记3
一个普通民众,对于周遭的事物,知道的信息,常常是支离破碎的。事实永远不为当时的人们所知晓,这是一个黑暗世界的常态。然而,深处其中的民众又何曾在意呢?时间会消磨殆尽痛苦,历史会掩埋昨天的记忆。没有相似的遭遇,公知不会感同。幻想和模拟的世界,始终不是真实的存在,因为没有真正的伤害,人们自然也就不可能完全意识到这段灾难和历史的可怕之处。想想,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客观事实?!问问一下,现在的xx后、现在的年轻人,有多少还在乎远在他乡的距今已有33年的切尔诺贝利呢?
然则,作为良知的需要,作为社会进步的一部分,社会大众对真理的追求是必要的。因为“当我们谈论过去或未来的时候,我们会将自己对时代的认知带入其中。”读此书,当然是认识历史并唤醒自己内心良知的一小过程。在我们的生活中,客观存在着政治斗争、民族矛盾以及宗教信仰的纠结,也存在着不同文明之间的影响和渗透。自然灾难常常比战争来的更加凶残,因为人人都会在平静中放弃警觉。我极度厌烦那些将灾难和战争戏谑化的影视和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在历史与现实中没法找到的反人性的神奇人物,也不晓得塑造这样的角色的人是何居心?历史永远是军人和统帅的历史,战争是恐怖手段。切尔诺贝利让人明白战争与灾难本质上如出一辙。这世间,我们尚不可知的恐惧多如牛毛。当变故发生后,我们的周遭都变了,除了自己。故事的后来,平民成为思想家。切尔诺贝利仅仅只是一个引子,人类社会不想关切的悲哀才是真正的悲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