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陶母责子退鲊文读后感汇聚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陶母责子退鲊文读后感汇聚76条



原文
陶公少时为鱼梁吏,尝以一坩鲊饷母。母曰:“此何来?”使者曰:“官府所有。”母封酢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惟不益,乃增吾忧也。”(据《世说新语》改写)
译文
(晋朝人陶侃是东晋的大将军)陶公年纪轻时担任负责河道和渔业的.官吏。(他)曾经把一坛腌鱼赠送给母亲。母亲说:“这是哪里来的?”使者说:“是官府所拥有的。”母亲将腌鱼封好并且回信,责备陶侃说:“你身为官吏,把官府的物品赠送给我,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还增添了我的忧愁啊!”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
1陶公:对陶侃的尊称。陶侃,字士行,晋浔阳人,陶渊明的曾祖。
2少时:青年时代。
3作:担任,任职。
4鱼梁吏:主管河道渔业的官吏。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土石横截水流,留一缺口,让鱼随水流入竹篓一 类器具中。
5尝:曾经。
6坩鲊:坩,盛物的陶器。鲊,经过加工的鱼类食品,如腌鱼、糟鱼之类。
7反书:回信。
8官物:公物。
9见:表示他人的行为涉及自己。见饷:赠送我。饷:以食物送人
10非惟……,乃……:不仅……而且…… (文言文固定句式)。
11乃:却,反而。
12也:语气助词,无实际意义。
境界
读《陶母责子》这一历史故事,要把握住陶母对儿子的严格要求这一崇高境界。陶侃“以坩鲊饷母”,出于孝敬老母。可陶母却深感忧虑,其原因是“以官物见饷”。所以陶母毅然“封鲊付使”,“反书责侃”。
启发
世上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孝敬他们,但孝敬要公私分明。把公家的财务送给父母,这是不对的。陶母没有收下腌鱼,不贪图小便宜,并回信严肃的批评了儿子,这是母亲的教育有方。陶侃后来终成国家栋梁之才,这与母亲的教育有关。(选自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