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五斗米折腰读后感160合计(5)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然而,田园生活既是美好的,也是十分艰辛的。因为不劳作就没有收获,若遇到天灾人祸,即使劳作也是一无所获。
陶渊明归田之初,生活尚可,后来一直贫困。义熙四年,在陶渊明44岁时,一场灾祸使得他全家一贫如洗,雪上加霜。这年夏天,陶渊明笔下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全家只好寄居在船上,靠亲朋好友的接济过活。永初三年(422年),58岁的陶渊明生活已近绝境。有时,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不过,他的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五斗米折腰读后感160合计60句


”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
陶渊明辞官回乡22年,生活虽然贫苦,但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当他的神志还清醒的时候,他给自己写了《拟挽歌辞vyms
》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这一年,陶渊明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享年63岁。。
陶渊明死后,他的朋友私谥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退隐,使得当时的官场中少了一位官僚,而在文坛上多了一位文学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刚正不阿、不附势趋炎的写照。故后人称其有“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之誉。
1.
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