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中世纪美术读后感合集(2)

2022-05-29 来源:百合文库

中世纪美术读后感合集70条


总之,17世纪各派杰出的艺术家都作出了不同的贡献,各有千秋。卡拉瓦乔主义艺术、巴洛克艺术和古典主义艺术构成了17世纪艺术发展的主要内容,但是,这三个流派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既有区别,也有相互交流与影响。正是由于这种关系,才造成了17世纪欧洲艺术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欧洲美术史读书笔记【二】
约翰·赫斯特的这本《极简欧洲史》是我读过的第一本教科书以外的西方历史读物。因为本人的历史知识积累比较少,书中有些历史事实还需要借助互联网搜索引擎。但读完了这本书之后,确实增加了自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也让我对西方的历史产生了兴趣。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希望可以在今后的日子里多读历史,增加自己的文化积累和修养。
这本书是本公认的好书,极简却不简单。作者主要通过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日耳曼蛮族之间的关系和发展来引出整个古代、近代欧洲史。前部分概述了这样的关系和发展,后部分通过几个主题来展现特定时期的历史风貌。这三大元素的三次连接分别是:罗马帝国变成基督教的天下;教会变成罗马人的教会;基督教会将希腊和罗马的知识成就保存下来。这三点基本算是构成近代欧洲的起源。后面的六章分别涉及到争战、启蒙、政体、神权与皇权、语言和民生。从时间维度看,作者将欧洲史划分包括古典时期、中世纪和近代。古典时期从公元元年到476年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中世纪从476年到1400年。虽然书名叫做《极简欧洲史》,这本书却脉络清晰的将欧洲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剖析和讲解。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为什么西方的历史进程和中国的历史发展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直到读到书的最后结语部分,有句话我想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个解答。“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属于国王,这是欧洲自由和繁荣的基石”。针对这句话,我也在网络上寻找了一些更具体的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对比,我的答案是正是西方这种权利的制衡成就了现代的西方文明。欧洲虽然跟东方国家一样有王国专制的朝代更替,但东方国家是将所有权利收归于皇帝一人独裁,并且重农抑商,重视农业经济的自给自足,抑制商人发展的繁荣。而欧洲国家不仅有国王,还有宗教里面的教皇,王权与神权之间互相牵制。而且当时的欧洲继承了古希腊的民主概念,对于财产所有权和私有制非常重视,所以拥有财产所有权的商人地位并不低,商人可以以财富为筹码去决定整个国家的统治者。这样也引发了各种思想变革浪潮在欧洲蓬勃产生,而在东方国家,诸如中国“焚书坑儒”、“八股文””等,从源头上就遏止了思想火花的绽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到两百年也被“独尊儒术”所替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