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校长第一堂思政课观后感聚集

2022-05-25 来源:百合文库

校长第一堂思政课观后感聚集100句



《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初中的读后感1
近几天,我拜读了朱永新教授编撰的《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一书,书中收集了当代中国教育最有影响力的二十位校长的办学感悟。这二十位校长有着深厚的教育情怀、丰富的实践经验、扎实的理论功底,描绘的办学思想、学校发展的愿景的确值得我们好好研读和反思。我对书中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刘彭芝校长的一个观点格外认同,这个观点就是一名好校长必须具备四种精神,即科学精神、法治精神、人文精神、改革精神。下面,我来谈谈对这四种精神的理解。
一、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应该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和态度,是一种思维,是一种方法论,是一种价值观,科学精神的核心内涵是发现而不是发明。因此,校长具备的科学精神会指导校长按照教育的规律来办学。
具体来讲,第一,校长要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办学,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认知,教师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第二,年轻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年轻教师要按照个人专业特点来制订合适的专业规划,不能揠苗助长;第三,教师要按照家长对学生的发展意愿来引导学生,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按照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来回答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这也是符合历史发展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哲学观的。
二、法治精神
我认为法治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依法治国”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一所学校的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人治、法治和文化引领。作为一名校长,人治可能有比较高的效率,但很容易产生“一言堂”和家长制作风,久而久之,学校就会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依法治校”是一所现代化学校的重要标志,也是一所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依法治校”还有一个内在价值,就是可以最大限度地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实现民主管理。至于文化引领,应该是学校管理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非常难以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学校外延发展和内涵发展的完美结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