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电影坠机事件观后感整理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电影坠机事件观后感整理66条



《萨利机长》观后感一:
一直觉得电影《Sully》的中文译名《萨利机长》不太妥当,似乎在埃及、摩洛哥等北非地区,男人喜欢叫做萨利,而萨利机长的全名叫做萨林伯格,这是典型的北欧人名。至于英文的“Sully”是否还有别的寓意?不得而知。
有别于汉字的表意和具象,字母文字给我们更多的则是象征和抽象。如同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分析过“Traszendental”和“Transzendent”的不同,两者在中世纪的意义都是一样的,表示
语言不止是语言,文字不止是文字。更多的,是感性和理性的交叉,思想和行动的融合,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从人类的认识论而言,没有概念为前提,如同没有“0”的数字。就像信徒喜欢先天的设定“上帝”是一切存在之源,因为我们作为存在,必然需要更高的存在者来统摄。于是,上帝名正言顺的称谓一切命题得以成立的前提。你可以想象“0”的意义,也就不难理解如何定义上帝或者佛陀——无形无迹,存而不可以形相表之。或者,如来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非杂食身,即是法身。最高的主宰,往往就是“0”。按照《老子》之言说——天下万物生育有,有生于无。
啰嗦这么多,只是想表达《萨利机长》的电影名字而已。翻译成“萨利伯格机长”似乎更好,可以感觉机长源于北欧,作为基督新教的信徒,其工作态度必定是认真敬业、一丝不苟。因为新教教徒的身上普遍洋溢着“天职”追求,恰恰是资本主义得以崛起的主要原因。在新教徒眼里,认真工作并理所应当的获取世俗财富,恰恰是“荣耀上帝”的最好方式。于此,告别了天主教的禁欲苦行,从而使追求财富成为正当的信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恰恰是因为对财富的普遍共识,不同的国家、民族、宗教才可以捐弃前嫌,实现大同。决定社会能否良性运转,恰恰在于企业家。中国历史,往往总是简单的反复,原因在于主导社会运行的主体是官员和农民。欧美发达的工业文明,不是统治者的“伟光正”,也不是群众的勤劳勇敢,而是宪政制度保证了私有产权,企业家可以择优配置资源。不必担心被抄家,不用想着转移财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