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走向共和的观后感800字精练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走向共和的观后感800字精练100条



利用寒假的时间把《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看了一遍,这部剧早在高中的时候,历史老师就推荐过,今天把这部剧看完确实感触不少,现谈几点基本观感。
1、人物评价
《走向共和》通过对慈禧、光绪、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近代风云人物有血有肉的刻画,给我们展示了这些人物的丰富面相,改变了过去历史教科书对近代人物非褒即贬的刻板印象和脸谱化取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借用剧中李鸿章所言:“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历史人物不可能脱离他的时代去做他所处时代不能做的事,而过去教科书则用局限性对此进行了一概的否定,实不可取。慈禧、李鸿章等人在那个时代已经尽到了他们最大的努力。慈禧掌握大权半个世纪,造就了同光中兴赢得了有清以来后妃中最长封号,其功自不待言;李鸿章以一己之力,发展洋务,建立北洋水师,同西方列强周旋,不可谓为老成谋国,鞠躬尽瘁。然而,多少年来我们的历史尤其是教科书给他们的评价却失公允,李鸿章更是成为“卖国贼”的代名词而打入另册。
中国传统历史的功能就有“知古鉴今”“以为资鉴”的作用,既是资鉴,事物便有正邪之分,人物便有忠奸之别,为了宣传正面人物,自然就会贬低与其对立的人物。如曹操之于关羽、秦桧之于岳飞,这些人物一旦被定性,则其便不得翻身了,哪怕稍微客观点评价都很容易招致翻案之嫌疑。诚然从道德教育出发,我们为了树立正面榜样,需要去对历史上的那些杰出人物的优良品质进行弘扬,但这就只是人物品质和道德教育而言,就人物的历史作用及历史研究客观性而言,我们就不能单从其品质来看了,以剧中人物为例,翁同和可谓两袖清风,正人君子,可是他却因为贪图名,而清漪园工程的材供应给了一个投机者,结果遭到贬斥。而李鸿章任人唯亲、贪财好利(签订《马关条约》时接受日本的馈赠。)、“小人之心”,但是开办洋务、交涉外国、创建北洋,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其历史功绩不言自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