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他们从何而来观后感选录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他们从何而来观后感选录76条



最佳系列纪录片奖《我们为何而战》观后感一:
经过一番努力,卡普拉搜集到了大量来源各异的影片,据以制作了总名为《我们为何而战》(Why We Fight)的七部影片:
1、《战争前奏曲》(Prelude to War,1942)、
2、《纳粹的进攻》(Nazis Strike,1942)、
3、《瓜分与侵略》(Divide and Conquer,1943)、
4、《英国战役》(The Battle of Britain,1943)、
5、《俄国战役》(The Battle of Russia,1943)、
6、《中国战役》(The Battle of China,1944)
7、《战争迫近美国》(War Comes to America,1945)。
这些影片在美国军队教育中被列为必看片,有些也向普通市民公映,还被译成外语送到许多国家上映。在对美国入伍士兵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英国战役》收到了显着效果。入伍士兵在观看这部影片后,反英情绪大为削弱。由于大部分美国士兵是前往英国的,所以反英情绪的变化被认为是非常宝贵的成果。另外,卡普拉还组织了一些电影摄影队,开始拍摄面向部队的新闻片《陆海军杂志片》,并且与英国电影工作者合作拍摄了《突尼斯的胜利》(Tunisian Victory,1944)。美国战争纪录片中最为著名的作品大多都是关于陆军的,陆军情报局海外分局的电影科在这方面作出了大量工作。
系列片《我们为何而战》的内容涉及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传统,影像也来自许多国家,犹如一部现代史缩影。这些影片在美国国内起到了“军号” 作用,在美国之外则履行了外交职能。在这些影片中,“同盟国”的观念是以“自由世界”一词加以概括的,这种做法虽然把许多不恰当的问题完全置之度外,却也成为了这些影片在同盟国大受欢迎的重要理由。《英国战役》根据丘吉尔的命令在英国广泛放映,《俄国战役》则根据斯大林的命令在苏联各地放映。但是,卡普拉及其摄影队拍摄的影片并非全都获得了好评,比如《中国战役》把蒋介石描写成确实统治着当时的中国的情况引起了人们的怀疑,这部影片在发行之后不久即被收回。有些影片如《认识你的敌人:日本》(Know Your Enemy:Japan,1944)在完成之后根本就没有得到发行,根据导演之一尤里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