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看了癌症的短片的观后感收集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看了癌症的短片的观后感收集76条



人云亦云的序幕,简单自然的开场白,这就是这个抗癌故事的开始,就是这部看似并不起眼的电影,演绎了一的独具一格的抗癌故事,也让我对癌症患者这个身份有了重新的认识。
生命就是一个过程吧,起起伏伏,像一座座山川,山的那一头永远充满了未知。当幸福气息弥漫整个生活,欣喜的甚至让我们有些飘飘然,就在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期待之时,试想一下,这时候的你,多了一个突如其来的癌症患者身份,你会作何反应?
谈及癌症,人们多半是避讳而又恐惧,因此,谈癌色变。而这部电影,少了些令人窒息的压抑,多是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将患癌后的痛苦一一带过,人们带癌欢笑,甚至是因癌而笑。影片让人们改变以往的畏惧态度,以一种相对轻松的方式谈及患癌、抗癌直至战胜癌症的全过程。
和一般癌症患者一样,影片主角在得知自己患癌后的第一反应也是难以置信。但还是不得不面对现实,在经历了女友离去的无奈、治疗的副作用带来的痛苦和病情恶化等一番绝望与挣扎之后,还是选择勇敢地走进了手术室,尽管他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出来。万幸的是,他活过来了。好在,在他濒临崩溃之时,有最好的兄弟和最爱她的父母一路的支持与陪伴,他也因为癌症,结识了他的新女友,一个在他患病之时一直都在默默鼓励他的心理医生。
或许,这份美丽的爱情,就是对他曾经承受的痛苦的最好回馈。也让他知道,有一种长得像人的生物,或许并不能真正的称之为人。
作为一个癌症患者,影片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他在目睹医院中那些触目惊心的生离死别时,露出那发狂的冷冷一笑。或是恐惧,或是无奈,或是对自己未来的绝望。
其实,看到他术前在朋友车中濒临崩溃的发狂,我除了难过,还有一丝欣慰。因为我终于觉得,我并不孤独,是有人懂我曾有过的那种无助于绝望的,尽管这只是电影。
让我有一丝不满的,是他周围的人的一些看似善意的做法,似乎潜移默化中也无时无刻的不在提醒他,他是一名癌症患者。换一种关注方式,不是更好吗?
走过这段步履维艰的抗癌路,我觉的自己有了一个全新的蜕变。生命不就本是在经历中一次次的蜕变、成长么?只是抗癌的这段经历,来得更加刺激,只有经历了破茧成蝶的挣扎,生命才愈现芬芳。

看了癌症的短片的观后感收集76条


一番轮回之后,一样的人,相同的物,却多了份不一样的心境。多了份释然,少了些稚气。
影片中的主人公,在抗癌的这段经历中也会成长不少的.吧。可我并没有像他那么幸运,几次化疗和一次手术就结束了痛苦的抗癌战争。还因此收获了一份珍贵的爱情。
坚持本就不是一条单行线,其间曲折不断,掺杂着迷惘、痛苦和不断想要放弃的欲望。所以说,“坚持”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字眼,对于癌症患者的坚持,尽管未必都会胜利,但在我心中,都是无可比拟的英雄。那种身心具惫的感觉,有时候并不是别人的一句“我懂”就代表他真的懂得。
渐渐的我明白,那些风雨就是岁月赐予我的最好的礼物,这些珍贵的经历教会了我成长。坎坷和泥泞,不足以停滞我追逐梦想的脚步。经历风雨洗礼后的天空,阳光才会绽放得更加明媚耀眼。
总之,以后的我,要坚强而快乐的生活。惊涛骇浪之后,我还会惧怕这点涟漪吗?
沧海桑田的拥有,力挽狂澜的搏斗,哈哈,命运在和我开玩笑,那我则奉陪到底咯。无论结局如何,在我心中,我都是英雄!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
《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1
前几天,班主任吴老师让我们观看了《让生命充满爱》这个短片。短片虽然只有十几分钟,但我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观看短片的这段时间,我是泪流满面的,通过观看了短片,我对“父爱如山,母爱似海”这句话,更有了深刻的
短片中的主持人,用他那饱满深情的语言,铿锵有力地为我们讲述着母爱的伟大,这时我不禁毛骨悚然,心里酸溜溜的。眼泪差点都留了下来。当主持人为我们奏起“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爱的旋律时,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情不自禁地落了下来。这时从热泪盈眶的眼前浮现了平日对我慈祥的妈妈,严厉的爸爸。从滚动的雨珠里浮现那一幕幕画面:为小小事和父母吵架,吃饭没菜赌气不吃,衣服不合心意就嫌弃……现在回头想想当时是多么不应该,我们不但不会孝敬父母,还给他们带来烦恼,真得很不应该。
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每一天是谁在为我们奉献着一切?是我们的爸爸妈妈呀!“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每一天无论我们在哪里,父母无时无刻都在牵挂着我们。但仔细想想,我们有没有牵挂父母呢?有没有真正为他们锤过背、洗过脚呢?其实就连简单的端来茶也没做过。我们应该懂得感恩,孝敬父母。每一天,他们都起早摸黑的工作,无论是刮着狂风还是下着大雨,他们都在外面工作。他们这么辛苦全为了我们能更好的生活。这如山的父爱和似海的母爱让我深受感动。当短片里的高中生向着天空大喊:“妈妈你辛苦了,我爱你!爸爸你辛苦了,我爱你!”时,眼泪再次从眼眶里滚出来,心里无比的痛,像是有什么刺似的,喉咙里像是卡住了鱼骨,口水咽也咽不下,我感觉自己好像缺了什么……

看了癌症的短片的观后感收集76条


看了这个短片,我明白了:人应该心存感恩,学会感恩是一种幸福,学会感恩是一种回报,学会感恩是一种尊重。过去的已成历史,我们不要为过去而感到后悔,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眼前的一切,不要让自己留下任何遗憾。从这个短片我更懂得了:要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不要当他们是佣人,学会孝敬他们。
看完短片后,我更深刻体会到“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的含义。
《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2
《让生命充满爱》这部专题片通过生动的事例讲述了怎样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叫爱,我们听后非常感动,忍不住热泪盈眶。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学校,有一位非常严厉的老师,同学们觉得这位老师不爱学生。有一天发生了地震,这位老师本来可以第一个冲出教室,但她妈没这样,而是留在摇摇欲坠的教室里,组织同学们有秩序地往外跑。教室里还剩下两个学生了,老师把他们推出教室。但是,房子摇晃了一下,这位老师被甩出了窗外,从楼上重重地掉到楼下去了。同学们失声痛哭,一齐喊着:“老师!”可是老师再也听不到他们的呼喊了。同学们这才知道了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他们多么希望再一次听到老师严厉的批评啊!
我听到这里,眼泪忍不住往下流。想起过去有一次,我错了一道简单的题目,老师罚我抄三遍,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后来这道题我再也没有错过。今天我知道了,老师的严厉其实也是一种对我们的关爱。
让我们多理解老师、多给老师一份爱吧!
《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3
今天,我们和老师一起看了一部感人肺腑的.教育片《让生命充满爱》。
观看时,我几次热泪盈眶。这部教育片分成四大版块,“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爱老师”这个部分。
邹老师给我们讲了两个动人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个故事。在汶川大地震中,平时,总是批评学生的一位老师,看见其他学生成功脱离危险,可还有两学生没有出去,他严肃地问:“你们怎么不出去?”“我怕!”两名学生说。他看门快要塌了,连忙把学生推出教室,用自己的身躯挡住墙,给学生架起了一座生命之桥。

看了癌症的短片的观后感收集76条


虽然我们身边的老师没干出惊天动地的事,可他们总在默默奉献自己的爱。当我们学习上有困难的时候,她总是耐心教会我们。当我们生活上有困难的时候,她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爱的含义。
看完这部片子,我受益匪浅。让生命充满爱,世界一定会更加美好!
《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4
今天阳光明媚。上午第三、四节课,我们全班同学在老师带领下观看了一部感人至深的记录片《让生命充满爱》。
《让生命充满爱》是著名演讲家邹越主持的。《让生命充满爱》包括四大块: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爱祖国讲了一个非洲少年在奥运时为了自己国家的荣辱忍着疼痛坚持到终点。当主持人讲爱老师时,全班同学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这里有一个感人肺腑的小故事:一个抛弃城市的美好的环境,而到环境恶劣的贫苦山区教学的李老师。李老师因饥寒劳累成病,30多岁就得了癌症,在自己生命快走到尽头时,仍坚持为贫苦山区的孩子们上课。听了这个故事后,我们的眼泪哗哗地往下流,为李老师伟大的人格而感动,为这位老师的敬业和责任心而感动。爱父母就是孝敬父母。爱自己并不是忽视别人而尊重自己,而是把握好自己的时间,让自己的生命过得更精彩。
听完这段演讲,让我懂得一定要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
我以后一定会努力,让生命充满爱,让世界充满爱。
《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5
今天下午,我看了一段感人的视频——《让生命充满爱》,这是青年演员讲家邹越老师的演讲,讲述了四大内容: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自立自强。
邹老师讲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其中,这个故事让我极为感动:一位李老师在四川大凉山的某学校教书,有一天,她不想教了,当她要走时,一大堆同学堵在门口,一起喊到:“李老师,您不要走。”李老师被感动了,她便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好几年。几年后,李老师在人民大会堂获得了优秀老师奖,但不幸的是不久后,李老师患了癌症,同学们都捐出了一块钱,总共有几十元。李老师很感动,拿着课本,来到同学们面前:“今天我来给大家上最后一课,谢谢你们的捐款……”

看了癌症的短片的观后感收集76条


这个视频让我懂得了:如果世界充满爱,它将变得更美丽。
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理解。我也有一种理解:我爱我的妈妈,爱我的老师,我更爱我的朋友。让世界充满爱这是一个好的节目,让我们理解到了人间有爱,人间是有真爱。
我们一定会让世界充满爱。
第1篇:《滚蛋吧!肿瘤君》
《滚蛋吧!肿瘤君》这部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稍作改编的故事。起初我并不知道谁是熊顿,因为这部影片,我特地去了解了,谁是熊顿。其实熊顿是个漫画家,她一直在用漫画阐述着生命的可贵,阐述生命不只是自己的,因为它在一直影响着关心你和爱你的人!
直到看完了120分钟时长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我发现这部影片的意义所在。在影院里的100多个观影人中,大家在看这部影片的前30分钟的时候,我计算了因影片而笑的次数超过了13次,效果甚至超出了近期一些口碑好,票房高的影片。这些笑料不是刻意的一些段子,而是熊顿这个人物,她对生活的态度,她把生活看成一个笑话,所以她的行为,她的语言也自然成为了笑话。
这里说的笑话,并不是通常意义上我们理解的“笑话”,而是她对人生的理解比我们大部分人都要看的透彻。人活一世,不管是活多久,至少要知道人生三件事是不可以去做的,嫖娼、吸毒和跳楼。人生每天都只有24小时,除去睡觉的时间,一天可以活动的时间并没有多少,开心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那为什么我们要痛苦的过一天而不是快乐的过一天呢?
熊顿只是社会上的一个小人物,她的感染力或许并没有那么大。但当影片上映后,至少我们应该去思考,自己在活着的时候做了梦寐以求的事了吗,是不是我们真的只是像熊顿最后的那样的感慨?我们有时能够给他人提出很多的意见、建议,督促别人去完成属于他们的梦想,轮到自己却发现原来一直在拖延,在懒惰。熊顿最后的自我独白,让我们看的很是揪心。她的那些愿望是那么的普通和平凡,去旅游、为父母做一顿饭仅此而已。可是,她却永远无法实现了,看着她那孤立无援的自我独白,我们才发现生命是多么的短暂,短暂到我们发现自己活了这么久,却什么都没做的时候,一切都已太晚。

看了癌症的短片的观后感收集76条


导演并没有太过煽情,而是带给我们熊顿生命中最后的故事。她没有因为自己将要告别这个世界而难过。相反,她依然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与病魔斗争着,画着漫画,幻想着爱情,说一些不着调的话。看着是一个很二的人,却很快乐。谁说人生一定要很严肃,谁说人到30就一定要显得很成熟,又有谁说过人生二一点不好呢?
人生简单,二点更快乐。这部影片虽然借鉴了电影的一些桥段,但却并没有显得有多温和,导演想要表现的正是一位漫画家敢于去幻想所有的不切实际。而熊顿也正因如此,很多的作品就是这么不切实际的画了出来。导演将这些关于熊顿的内心世界以电影的方式向我们呈现出来,让我们了解到熊顿看待人生的态度,她的价值观等。虽因电影所感染,也让我们在欢笑中感动。一部可以在欢笑中感动观众的影片,它就成功了!
第2篇:观《滚蛋吧!肿瘤君》有感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呢,我不记得熊顿这个人,看电影的时候才依稀想起来,当年曾经在网上看到过她的消息,但就像和所有出现在生命中的流星一样,划过去就永远消失了,不会再有任何交集。
由于没做任何功课,进电影院之前也不知道这部电影到底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看预告片的时候的确有些嗤之以鼻:又一部绝症题材的轻喜剧而已,而且还是白百合这个“中国绝症第一人”主演,几乎没有想看到欲望。
后来诸多好评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走进了影院,观影过程还不错,有笑有泪,虽然动漫化的表达形式让很多人吐槽,但依然不影响这是一部让人看完之后会感受到温暖、力量与生命美好的电影。
网上有很多人吐槽影片对癌症和医院的描写过于美化,真正的癌症病人和病房根本没这么美好。这是一种“正确到让人无法反驳”的视角,但这是电影不是纪录片,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卓别林把讽刺希特勒的《大独裁者》拍成了喜剧,岂不是罪大恶极?
电影的功能是讲故事,在这个故事里,癌症是推动情节的关键因素,医院是故事发生的背景,不同的故事要对元素和背景进行取舍,不可能每一部关于绝症的电影都要完全还原真实环境。故事想传达的主题,决定了电影人物的视角,人物的视角决定了镜头的内容,这是一脉相承的。

看了癌症的短片的观后感收集76条


关于电影的内容就不多说了,免得又被人怀疑我是水军,最近因为给几部有争议的电影说了几句好话,已经被很多人骂,问我收多少钱。所以还是回到这篇文章的主题,讲一讲这个故事里出现的6中对待死亡的态度吧。
1
普通人:害怕
电影中有这么一幕:一个病人的母亲对夏梦大声呵斥,骂她抽烟影响了她别人的健康。公众场所抽烟固然是不对的,但从这个母亲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普通人对待死亡的那种害怕和恐惧。
我们身边的绝大多数人,其实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脆弱,因为一旦得知自己时日不多的时候,最主要的想法就是如何延长寿命,所以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去保护病人。
这种做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对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个问题:如果明知道现有的技术挽救不了这个病人的生命,为什么有人宁可去做一些无用的“努力”,也不愿帮助病人尽可能快乐的度过剩下的时光?
原因基本可以归结为一种“表现爱”的心理。如果在你的亲人或朋友得了绝症之后,你帮他寻找重生的机会,说明你“不甘心”他就此离开;如果你安慰他让他调整心情好好珍惜剩下的时光,说明你“已接受”他即将离去的事实。
虽然两者的最终结果是一样的,但是你所表现出的“不甘心”和“已接受”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效果,“不甘心”能让病人更强烈的感受到被爱被珍惜,而“已接受”则更多的让人联想到放弃,甚至会产生“你怎么如此冷血”的念头。
所以很多时候,明知徒劳无功,也还要不断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努力,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们最痛苦的事情。
2
病友:勇敢
电影里一共展现了两位病友,一位是年幼的小孩:毛豆,一位是年轻的美女:夏梦,这两个人的身上所表现出来对待病魔和死亡的态度,是勇敢。
很多人会觉得,毛豆只是一个小孩,还不知道癌症的严重性,也不知道自己会死,所以谈不上勇敢。
错了,小朋友的`聪明程度远远超过大人的想象。毛豆聪明吗?他懂得通过让熊顿给他讲故事的方式,来缓解熊顿的痛苦。他在临走时还悄悄告诉熊顿:梁医生的前任是病死的,现在是单身……

看了癌症的短片的观后感收集76条


电影里的毛豆一次也没哭过,即便被熊顿不小心打出鼻血,也是很淡定的说了一句“医生不让我流鼻血的”,连害怕的表情都没有,还为撒谎说“自己摔跤”来为熊顿开脱。
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病情,而是长期的治疗让他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这个聪明的小孩,看到比大人更清楚,所以他比多数人都勇敢。
夏梦是个很酷的女孩,但她也有脆弱的时候,当她的男朋友离他而去,父母也都不在了,她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所以她叛逆,敢于这个世界背道而驰,敢于挑战世俗眼光,敢爱敢恨,像一根锋利的针,狠狠的扎在这个抛弃她的世界。也许有人会觉得她是自暴自弃,但真正的自暴自弃,是沉沦在绝望的情绪里无法自拔。
人,不能因为害怕失去,就不去拥有。
3
医生:欣慰
医生是一个天天跟死亡打交道的职业,时间长了也就容易处事不惊,而对于普通人而言,噩耗就是晴天霹雳,两者的不同心态,是导致很多病患家属认为医生冷血无情的最主要原因。
梁医生因为“老是板着脸”,被同事称为“梁老板”。但这么严肃的梁老板,在遇到如此乐观的熊顿之后,心里也渐渐不再那么冷酷,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可以说,熊顿的乐观让梁医生的心里由一个“冷男”变成了“暖男”。
在梁医生眼里,熊顿早已经不是一个病人那么简单了,所以他才会说出:“你是我生命中,只会出现一次的惊喜”、“你不是我,所以你不知道你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样深情的话。
有个细节:梁医生在熊顿第二次入院的时候,特意换了和亲属一样的探视服而不是穿着医生的白大褂去看望她。因为见惯了死亡,所以他的态度比较超然,看到自己喜欢的人能微笑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而自己还能陪在她身边,一定很欣慰。
4
朋友:珍惜
朋友之间最好的做法,不是去安慰病人,而是陪她一起完成未完成的心愿,让她离开的时候,尽量不要带着遗憾走——这个设置我觉得也很好。
有些事情不是你努力就能做到的,比如赶走癌症。但有些事情是一努力就能做到的,比如陪朋友高高兴兴的享受活着的每一秒。

看了癌症的短片的观后感收集76条


小伙伴们为了避免熊顿一个人光头的尴尬,集体都剃成了光头,一起去逛街、一起去酒吧喝酒、一起去玩COSPLAY、一起惩治负心男……
如果你的朋友必须要离开,最好的挽留,就是好好珍惜她在身边的时光,把经历变得不平凡,记忆就会更深刻,彼此才会永远存在于对方的生命里。
5
亲人:眷恋
可怜天下父母心。
任何一对父母在得知儿女患有绝症时,都会濒临崩溃,熊顿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爸妈在知道噩耗之后,并没有像普通人那样呼天抢地或痛哭失声,反而互相沉默的走出了梁医生的办公室,两位老人这这场戏里奉献了整部电影最好的演技。
妈妈一声不吭,但眼神失焦,将一个母亲内心里的巨大伤心通过失魂落魄的表态来呈现,更增加悲伤情绪。而爸爸只是哽咽的说了一声“我出去买点东西就回来”,看似冷静沉着,却在超市货架旁独自失声痛哭。
妈妈一直宠爱着这个孩子,这病床边训斥她不按时吃饭,语气是责备中带着心疼。在家中母女俩躺在床上,一边织毛衣一边漫不经心的闲聊,一句“难受就和妈说”和一个轻轻的抱紧女儿的动作,就让全场观众泪奔了。
做父母的,宁可用自己的命去和死神交换。
6
自己:乐观
乐观不应该只是对待死亡的态度,更应该是对待生命的态度。
如果没有乐观,熊顿不会把自己的经历画成漫画,她的故事不会被世人知道。如果没有乐观,不会有这部电影,也不会有那么多观众为之感动。
熊顿的乐观,并不是因为她傻她二,而是她不愿身边的人为她担心,为她难受。得了癌症怎么可能不痛苦、不绝望,但是痛苦和绝望之后呢?癌症不会就此消失了,但身边的人会跟着你一起陷入痛苦和绝望。
只有当事人乐观,亲人和朋友的情绪才不会崩溃,才不会沉浸在愁云惨雾中无法自拔。所以熊顿选择了用笑脸来面对这一切,还不忘趁机“勾引”梁医生,时刻都想“美美哒”出现在喜欢的人面前。
是神经大条吗?不懂事吗?
恰恰相反,熊顿的内心非常细腻,她这么做,也是因为她“太懂事了”。在和妈妈躺在床上的那场戏里,熊顿问妈妈知不知道自己的银行卡密码,这就是交代自己的后事了。

看了癌症的短片的观后感收集76条


她再闹再二,在妈妈面前也只是个孩子,更何况她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所以她那一刻卸下了所有伪装,那好像是她第一次抑制不住的哭出来:“我知道这一切对你们来说挺难的,我也挺难的……”
我也挺难的……
这五个字,足够说明一切了。
无论这部电影的观众里,有没有人面临和熊顿同样的困境,我相信有很多人都会被熊顿的心态感染,会更乐观的去面对生活、更珍惜生命的美好,哪怕只有某个瞬间这么觉得,这部电影就有了价值。
死,只是一个结果,怎么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