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潘金莲的发型观后感汇编(2)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再表回《道士下山》,小道士何安下能打,但吃不饱饭,自此便下了山,正是民国时分,各方人物粉墨登场。潘金莲毒杀武大郎,岳不群暗害令狐冲,刀马旦生离扫地僧,基本上三大段故事,被何安下撸成了串。何安下偷鸡、偷窥、偷命、偷人,有些是故意偷的,有些是故意被他偷的。前头说“扫地僧”,也不是标准的“僧”,《道士下山》的主角是个道士,但也出现了讲“葫芦瓢”永恒真理的老和尚,道士郁闷了,也去找和尚解闷。

潘金莲的发型观后感汇编50句


其实这种设定在中国传统故事中屡见不鲜,说是儒、释、道三教合一,可一旦到了假语村言的乡野故事里,儒必是被边缘化的,所以,释(佛)道合一,便成为许多中国故事的“学理背景”——《红楼梦》里不也是“癞头和尚 跛足道人”一对CP成对成双?
《道士下山》乱,乱在人乱、情乱、眼乱,但故事不乱,徐皓峰的原著更邪乎,电影已经照顾了不少。何安下的许多动机举止,可能会被常人不解,原著里区分过“食杂之猴”与“食露之猿”,何安下下得山来,秉承着最朴素的道德观念一通乱打,杀人越货,李代桃僵,食色都不缺,就想学功夫。这位民国武术界的“柯南大侠”,拜谁谁暴死,瞪谁谁怀孕,但从不琢磨,反正饿了吃渴了喝闷了做,食杂,当然是猴性。后来见多了,悟出点世间的道理,这滚滚红尘竟再不入丫的法眼,回到洞中与新拜的师傅双修,可见是食起了“露”,从猴变成了猿。
“猿”在中国文化里是个大意象,要不得练“猿击术”呢?快银跟闪电侠彼此抄来抄去没啥说道,但华佗的《五禽戏》里有猿,唐传奇里写猿(孙恪还娶猿为妻),金庸《越女剑》里也有一只传授绝世剑法的老猿(张无忌的“乾坤大挪移”估计也有“猿击术”的基础),可见,要了解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华武学,必通猿意。
何安下下得山来,打打吃吃爱爱,破了处挣了钱,自己还有了稳定的产业,也算是过足了好日子,但好日子过归过,还是要拜师学武,最后跟师傅回洞中隐居双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