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观后感聚集(5)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理解、掌握、运用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和观察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才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观后感聚集66条


《数学思维养成课》的读后感2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对于简单的问题,低年级学生往往控制不住自己,争先恐后的抢答,而对于稍微有点难度的问题,课堂便会陷入沉寂的状态,顿时鸦雀无声。我想,这主要是因为低年级的孩子不会思考,不能发散自己的思维造成的。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林碧珍老师的`这本《数学思维养成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林碧珍老师说,我们要追求有思想的数学教学,做有思想的教师,自己会思考,教会儿童思考。这本书分为三个章节:抽象、推理、模型。每个章节下有不同的数学思想,随后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做了具体阐释。
一、根据已有经验,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实际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在一年级的教学《1—5的认识》中,生活里经常需要数数,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周围的物体,并进行交流。从具体的4张桌子、4朵花、4个小朋友,抽象出4这个数。这时用一个数,也就是一个特殊的符号来表示一个数量,反过来,4还可以表示任何具有数量2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就给学生初步渗透了符号化思想。
二、感悟体会,认知数学思想
在日常教学中,给学生渗透了数学思想,对于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在让学生进行感悟,对数学思想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在一年级的进位加法《9 几》的教学时,如果让学生仅仅学会计算,很容易。比如计算9 5,只要教会学生见9想1,5可以分成1和4,9 1=10,10 4=14,所以9 5—14,但是这样,似乎缺失了什么,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认知数学思想。在这一题中,还可以通过数轴,运用数与点的一一对应进行运算。在数轴上找到9,加4就是接着往后数4个数,就得到13。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将加法运算直观化,让学生感知加法运算。
猜你喜欢